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八十年代校园小说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2 10:05:50 体裁作文
八十年代校园小说体裁作文

篇一:第七章八十年代的小说

第七章八十年代的小说

第一节 概述

创作潮流

(一) 1、“伤痕文学”

因卢新华的《伤痕》而得名。以发表于1977年11月的《班主任》(刘心武)为起点,出现了“伤痕文学”的创作热潮。

“伤痕文学”揭露了“文革”十年动乱对党、国家和人民造成的严重创伤,特别是心灵创伤。代表作品有王亚平的《神圣的使命》、陈世旭的《小镇上的将军》、陈国凯的《我该怎么办》、从维熙的《大墙下的红玉兰》、叶辛的《蹉跎岁月》等,相应的其他文学体裁的作品有诗歌《在浪尖上》(艾青)《故园九咏》(流沙河),电影《泪痕》,散文《怀念萧珊》(巴金)《干校六记》(杨绛)等。

伤痕文学的特点:

1、对文学的真实性的回归。

2、表现人的主体意识觉醒和人道主义精神。

3、恢复并强化了文学的社会批判功能。

(二)反思文学

反思文学与伤痕文学相比,是在一个更广阔的社会历史背景下揭示建国以来左倾错误的思想根源,具有广阔的社会涵盖面和深厚的历史底蕴。

1979年初发表的茹志鹃的短篇《剪辑错了的故事》、刘真的《黑旗》是“反思文学”的最初代表作,从1979年至1981年形成反思文学的热潮。作品有高晓声的《李顺大造屋》、张一弓的《犯人李铜钟的故事》、张贤亮的《绿化树》、鲁彦周的《天云山传奇》、谌容的《人到中年》、古华的《芙蓉镇》等,相应的其他文学体裁的作品诗歌《沉思》(公刘)《中国,我的钥匙丢了》(梁小斌)《回答》(北岛),报告文学《人妖之间》(刘宾雁)《祖国高于一切》(陈祖芬)等。

反思文学的特点:

首先,从其思想倾向上看,反思文学不仅表现社会政治问题,而且十分关注人的生存状态。既控诉极左思潮对人性的毁灭,又歌颂身处逆境的人们为维护人的尊严、权利所表现出的人性美和人情美。

其次,在艺术表现上,人物性格更加丰富复杂,尝试多样化的艺术表现手法,如蒙太奇手

法、意识流手法的运用等。

(三)改革文学

以改革为题材,塑造改革者形象的“改革文学”几乎与“反思文学”同时出现。1979年7月发表的蒋子龙的《乔厂长上任记》是改革文学的发轫之作。作品有《沉重的翅膀》(张洁)《新星》(柯云路)《平凡的世界》(路遥)《燕赵悲歌》《赤橙黄绿青蓝紫》(蒋子龙)《鸡窝洼人家》(贾平凹)《乡场上》(何士光)等。

改革文学的特点:

1、密切关注当下现实生活的巨变,又开掘出当代生活与历史的深刻联系。

2、既讴歌了敢于披荆斩棘迎难而上的改革者,又表现了在改革的大潮推动下,普通人日常生活、精神世界的巨大变化。

寻根文学

出现于1984年,至1985年达到创作高潮。代表作品有韩少功的《爸爸爸》《女女女》,阿城的《棋王》《孩子王》,张承志的《黑骏马》《北方的河》,贾平凹的《古堡》《远山野情》,王安忆的《小鲍庄》,李杭育的《最后一个渔佬儿》等。

寻根小说的主要特点:以现代意识观照现实和历史,反思传统文化,企图重铸民族灵魂,探寻中国文化重建的可能性;作品题材和文化反思对象呈鲜明的地域特点;在表现手法上既有中国文学传统的手法,又运用了现代派的象征、暗示、抽象等手法,丰富和加深了作品的文化意蕴。

(五)先锋小说

先锋小说是中国当代文学史进程中一个重要的文学现象。出现在80年代中期,以刘索拉的《你别无选择》、徐星的《无主题变奏》为源头,随着马原、洪峰、苏童、余华、格非等作家的崛起,一种激进的叙事实践受到评论界的普遍关注。先锋小说创造了新的小说观念、叙述方法和语言经验。

作品有马原的《冈底斯的诱惑》、《西海的无帆船》,洪峰的《极地之侧》,格非的《迷舟》、《褐色鸟群》、苏童的《我的帝王生活》,余华的《鲜血梅花》《古典爱情》等。

先锋小说的特点:

1、在文化上表现为对旧有意义模式的反叛与消解,作家的创作已不再具有明确的主题指向和社会责任感。

2、在文学观念上颠覆了旧的真实观,一方面放弃对历史真实和历史本质的追寻,另一方面放弃对现实的真实反映,文本只具有自我指涉的功能。

3、在文本特征上体现为叙述游戏,结构上更为散乱、破碎,文本意义的消解导致了文本深度模式的消失,人物趋于符号化,性格没有深度,放弃象征等意义模式,通常使用戏拟、反讽等。

第二节 王蒙的《春之声》及其他

一、作者简介

王蒙,1934年生,出生于北京。建国初期做共青团工作,1957年因其作品《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而被划为右派。1963年全家迁往新疆。1979年平反。1986年至1989年出任文化部长,现为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70年代末,王蒙的创作进入了一个爆发期,连续发表了《最宝贵的》《悠悠寸草心》《夜的眼》《春之声》《布礼》《蝴蝶》等作品。在这些作品中,作者以自己的人生经历与体验为基础,对建国后30年的政治生活进行了相当深入的反思。这类政治色彩浓烈的小说,大多是以一种寓言化的方式构成的。80年代中期,王蒙的创作走向多样化。他对转型期中国社会出现的政治、社会问题进行了相当深入的反思,推出了《活动变人形》《名医梁有志传》《来劲》等作品。《活动变人形》是一部专注于文化反思、具有较大历史深度的长篇小说。90年代,王蒙将主要精力转向了长篇创作,推出了系列长篇《恋爱的季节》《失态的季节》《踌躇的季节》《狂欢的季节》。

二、创作特点

(一)率先借鉴了西方意识流手法,尝试以现实主义为主体,以意识流技巧为辅助手段,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创造出一种被称为“心理现实主义”的小说。同时还借鉴了现代派的多种形式和技巧,如荒诞派手法、黑色幽默、表现主义等。(如《春之声》运用的就是意识流表现手法,《冬天的话题》则有明显的荒诞小说的特点,名医梁有志传》等多篇作品都运用了反讽的修辞手法。)

(二)在语言方面,王蒙放弃了对语言完美、对称和整齐的追求,取而代之的是追求语言的多样化和陌生化,常常出现大幅度跳跃、甚至断裂和悖反。幽默也是王蒙创作的重要风格。在幽默的氛围中提出严肃的生活和社会问题。

三、《春之声》

《春之声》创作于1980年,是王蒙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作品。

意识流小说:是一种现代主义小说流派。流行于二十世纪二十至四十年代的法、英、美等国家。最具代表性的作家是法国的作家普鲁斯特,爱尔兰的乔伊斯,美国的福克纳等。“意识流”这个用语,首先是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提出来的。

“意识流”小说,着力于表现人的无意识和潜意识,其兴趣专注于挖掘人物内心深处的隐曲,往往没有连贯的情节,也没有明晰完整的场景,连人物形象都朦朦胧胧,行文着墨都以意识

流动为转移。“意识流”小说家热衷于写内心生活,并不仅仅是个描写角度和表现方法的问题,而是同他们对世界对艺术总的看法有联系的。他们同象征主义、表现主义一样,以为只有主观世界才是“最高真实”,客观现实反而不真实。

《春之声》摒弃了西方“意识流”小说对人物的神秘的、孤独的甚至是病态的心理描写,而是着力通过人物的心灵折射出社会内容、时代情绪和对人生的理性思考。

作品写工程物理学家岳之峰出国考察之后乘火车返回阔别多年的家乡时沿途的所见所思所感。这篇小说在艺术探索方面最显著的特点是以人物心理为焦点,通过心理流程的展现来组织故事情节,形成一种放射式心理结构。

放射式心理结构:这种放射式心理结构,打破了历史时序和空间界限,按照人物在特定环境中心理活动的特殊规律,对所描写的生活内容进行重新切割和组合,加以主观镜头的切入,内心独白的穿插,潜意识活动的描写,将现象世界纳入人物心理,组合成带有主观色彩的心理世界。在这里,故事情节成为人物意识流程的一个外在框架。故事上的时间短、空间小、故事简单和人物心理上的时间跨度大、空间幅度广,事件头绪多、生活画面跳跃的矛盾,得到了和谐的统一,组成了有机的艺术整体。形成作品节奏快、信息量大、内涵丰富、具有开阔的空间感和纵深的历史感的特点。

第三节 《陈奂生上城》

一、作者简介

高晓声(1928-1999)江苏武进人,毕业于上海法学院经济系,1954年发表处女作《解约》。1957年与叶至诚、陆文夫等人筹组“探求社”文学社,被打成“右派”,此后被迫回乡务农21年,直至1978年才重新开始写作。高晓声是专注于当代农民生活的一个作家,他在1979年发表了中篇小说《李顺大造屋》后,又以陈奂生为主人公写了《漏斗户主》《陈奂生上城》《陈奂生转业》《陈奂生包产》《陈奂生出国》五篇小说,人称“陈奂生系列”,作者的用意是在历史发展的纵向上,对中国农民的命运历程作系统剖析。

二《陈奂生上城》

《陈奂生上城》发表于1980年,使这一系列中最为精彩的一篇,通过主人公过上温饱生活后进城卖油绳,因为偶感风寒住进县城招待所的一段经历,刻画了主人公的复杂性格—对舒适生活的陌生与自卑,由此写出农民的贫苦与自卑相伴随的自欺与自大,写出了农民的精神创伤。

陈奂生形象的典型意义:

1、一个善良、勤劳、长期处于贫困之中,刚过上温饱生活的农民。

2、过上温饱生活后对精神生活的追求——喜欢凑热闹、关心新奇有趣的事、希望得到他人

的重视和尊重。

3、对舒适生活的陌生与自卑,充满贫苦与自卑相伴随的自欺与自大,具有阿Q式的奴性,自我安慰等弱点。

付5元房钱前后的心理变化:

(1)付钱之前,自卑、纯朴、充满感激之情、受宠若惊。

(2)付钱后,破坏欲、糟蹋东西以泄愤的心理支配了他;

自我安慰:5元白花了,何妨再买个帽子。

“精神胜利法”:转念想,吴书记送去花5元住一晚是一个不可多得的荣耀,于是“仅仅用五元钱就买到了精神上的满足。

作品反映出,改革开放是一场深刻的历史变革,它在改变农民物质生活的同时,也仍然存在着怎样“改造国民性”的严峻问题。由此可见,这篇小说与那些简单歌颂新时期农民精神面貌巨变的作品不同,展示了改革年代里的历史创伤,显示了深刻的历史感。作者对陈奂生既抱有同情,又对他的精神重荷予以善意的嘲讽。发出沉重的慨叹,这种对农民性格心理的辩证态度,颇具鲁迅对中国“国民性”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思辨态度。

高晓声小说的叙事风格:关于运用第三人称的叙述方式,以叙述为主,尤其擅长概括性叙述。很少采用直接呈现的方式,让人物直接说话和行动,作品的语言基本上都出自叙述人之口,语言简练明快、幽默犀利、意蕴含蓄,富有情绪感和节奏感。

第四节 汪曾祺的《受戒》

一、作者简介

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1939年考入西南联合大学中文系,1940年开始发表小说,受到当时正在该校执教的沈从文的指导,并在创作上深受其影响。大学毕业后当中学教员,1955年后任《说说唱唱》《民间文学》编辑。1958年被打成“右派”,1962年调北京京剧团任编剧,将沪剧《芦荡火种》改编为京剧剧本《沙家浜》,新时期以来,出版有《汪曾祺短篇小说选》《晚饭花集》《蒲桥集》等。

艺术地再现美,再现健康的人性,是汪曾祺创作的审美追求,写人物身上积淀的中国文化精神和民族传统美德,写亘古传承的人性之美,是其小说最突出的艺术特征。

二、《受戒》

(一)审美倾向:

篇二:八十年代文学佳作

1978 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获奖作品 《班主任》 《神圣的使命》 《窗口》 《我们的军长》 《湘江一夜》 《足迹》 《顶凌下种》 《愿你听到这支歌》 《弦上的梦》 《伤痕》 《从森林里来的孩子》 刘心武 王亚平 莫 伸 邓友梅 周立波 王愿坚 成 一 李 陀 宗 璞 卢新华 张 洁 《人民文学》 《人民文学》 《人民文学》 《上海文艺》 《人民文学》 《人民文学》 《汾水》 《人民文学》 《人民文学》 《文汇报》 《北京文艺》 《人民文学》 《人民文学》 《河北文艺》 《上海文艺》 《作品》 《人民文学》 《上海文艺》 《人民文学》 《作品》 《安徽文艺》 《鸭绿江》 《解放军文艺》 《广东文艺》 《人民文学》 1977 年第 11 期 1978 年第 9 期 1978 年第 1 期 1978 年第 7 期 1978 年第 7 期 1977 年第 7 期 1978 年第 1 期 1978 年第 12 期 1978 年第 12 期 1978 年 8 月 11 期 1978 年第 7 期 1978 年第 10 期 1978 年第 4 期 1977 年第 4 期 1978 年第 3 期 1978 年第 7 期 1978 年第 4 期 1978 年第 11 期 1978 年第 2 期 1978 年第 8 期 1978 年第 7 期 1978 年第 7 期 1978 年第 12 期 1978 年第 1 期 1978 年第 8 期《骑手为什么歌唱母亲》 张承志 《辣椒》 《取经》 《满月儿》 《最宝贵的》 《献身》 《墓场与鲜花》 《眼镜》 《姻缘》 《抱玉岩》 《 “不称心”的姐夫》 《看守日记》 《芙瑞达》 《珊瑚岛上的死光》 张有德 贾大山 贾平凹 王 蒙 陆文夫 萧 平 刘富道 孔捷生 祝兴义 关庚寅 齐 平 于 土 童恩正1979 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获奖作品 《乔厂长上任记》 蒋子龙 《人民文学》 陈世旭 茹志鹃 方 之 高晓声 《十月》 《人民文学》 《北京文艺》 《雨花》 1979 年第 7 期 1979 年第 3 期 1979 年第 2 期 1979 年第 3 期 1979 年第 7 期 1979 年第 5 期 1979 年第 6 期 1979 年第 4 期 1979 年第 3 期 1979 年第 9 期《小镇上的将军》 《剪辑错了的故事》 《内奸》 《李顺大造屋》 《彩云归》 《我们家的炊事员》 《阿扎与哈利》 《记忆》 《悠悠寸草心》李栋、王云高《人民文学》 母国政 樊天胜 张 弦 王 蒙 《北京文艺》 《人民文学》 《人民文学》 《上海文学》 《谁生活得更美好》 《战士通过雷区》 《信任》 《蓝蓝的木兰溪》 《话说陶然亭》 《因为有了她》 《我爱每一片绿叶》 《我应该怎么办?》 《重逢》 《罗浮山血泪祭》 《办婚事的年轻人》 《空谷兰》 《雕花烟斗》 《独特的旋律》张 洁 张天民 陈忠实 叶蔚林 邓友梅 孔捷生 刘心武 陈国凯 金 河 中杰英 包 川 张 长 冯骥才 周嘉俊《工人日报》 《人民文学》 《陕西日报》 《人民文学》 《北京文艺》 《人民文学》 《人民文学》 《作品》 《上海文

学》 《十月》 《人民文学》 《解放军文艺》 《当代》 《上海文学》1979 年 7 月 15 期 1979 年第 7 期 1979 年 6 月 3 期 1979 年第 6 期 1979 年第 2 期 1979 年第 10 期 1979 年第 6 期 1979 年第 2 期 1979 年第 4 期 1979 年第 2 期 1979 年第 7 期 1979 年第 12 期 1979 年第 2 期 1979 年第 2 期《努尔曼老汉和猎狗巴力斯》 艾克拜尔拉吉提《新疆文艺》 1979 年第 3 期01980 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获奖作品 《西线轶事》 《乡场上》 《月食》 《三千万》 《笨人王老大》 徐怀中 何士光 李国文 柯云路 《人民文学》 《人民文学》 《人民文学》 《人民文学》 1980 年第 l 期 1980 年第 8 期 1980 年第 3 期 1980 年第 11 期 1980 年第 7 期 1980 年第 5 期 1980 年第 2 期 1980 年第 9 期 1980 年第 5 期 1980 年第 7 期 1980 年第 9 期 1980 年第 3 期 1980 年第 3 期 1980 年第 5 期 1980 年第 1 期 1980 年第 8 期 1980 年第 8 期 1980 年第 1 期 1980 年第 10 期 1980 年第 1 期锦 云、王 毅《北京文艺》 《新港》 《人民文学》 《朔方》 《人民文学》 《人民文学》 《解放军文艺》 《当代》 《北方文学》 《人民文学》 《人民文学》 《北京文艺》 《人民文学》 《雨花》 《人民文学》 《上海文学》《一个工厂秘书的日记》 蒋子龙 《陈奂生上城》 《灵与肉》 《夏》 《南湖月》 高晓声 张贤亮 张抗抗 刘富道《天山深处的“大兵”》 李斌奎 《你是共产党员吗?》 张 林 《空巢》 《春之声》 《结婚现场会》 《丹凤眼》 《红线记》 《小贩世家》 《西望茅草地

八十年代校园小说

》 冰 心 王 蒙 马 烽 陈建功 罗 旋 陆文夫 韩少功《被爱情遗忘的角落》 张 弦 《活佛的故事》 《镢柄韩宝山》 《心香》 《勿忘草》 《最后一个军礼》 《手杖》 《彩色的夜》 《美与丑》 《海风轻轻吹》 《卖蟹》玛拉沁夫 张石山 叶文玲 周克芹《人民文学》 《汾水》 《当代》 《四川文学》1980 年 7 月 12 日 1980 年第 8 期 1980 年第 2 期 1980 年第 4 期 1980 年第 11 期 1980 年第 1 期 1982 年第 2 期 1980 年第 6 期 1980 年第 12 期 1980 年第 10 期方南江、李荃 《解放军文艺》 京 夫 王群生 益希卓玛 吕 雷 王润滋 《延河》 《红岩》 《人民文学》 《作品》 《山东文学》1981 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获奖名单《内当家》 《卖驴》王润滋《人民文学》 赵本夫 《钟山》1981 年第 3 期 1981 年第 2 期 1981 年第 5 期 1981 年第 6 期 1981 年第 8 期 1981 年第 10 期 1981 年第 5 期 1981 年第 2 期 1981 年第 8 期 1981 年第 4 期 1981 年第 7 期 1981 年第 7 期 1981 年第 1 期 1981 年第 7 期 1981 年第 2 期 1981 年第 13 期 1981 年第 10 期 1981 年第 4 期 1981 年第 8 期 1981 年第 3 期《一个猎人的恳求》 乌热

尔图 《飘逝的花头巾》 《女炊事班长》 《路障》 《黑箭》 《普通老百姓》 陈建功 简 嘉 达 理 刘厚明 迟松年《民族文学》 《北京文学》 《青春》 《海燕》 《人民文学》 《鸭绿江》 《四川文学》 《人民文学》 《北京文学》 《北京文学》 《长春》 《上海文学》 《十月》 《中国青年》 《上海文学》 《新港》 《山东文学》 《芳草》《山月不知心里事》周克芹 《少年 chen 女》 《大淖记事》 《头像》 《蛾眉》 《黑娃照相》 舒 群 汪曾祺 林斤澜 刘绍棠 张一弓《爬满青藤的木屋》古 华 《飞过蓝天》 《本次列车终点》 《金鹿儿》 《拜年》 韩少功 王安亿 航 鹰 鲁 南《最后一篓春荼》 王振武 1982 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获奖名单 《拜年》 蒋子龙 梁晓声《人民文学》 《北方文学》 《北方文学》 《青年文学》 《青年文学》1982 年第 3 期 1982 年第 8 期 1982 年第 2 期 1982 年第 1 期 1982 年第 5 期《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 《八百米深处》 《明姑娘》 《哦,香雪》孙少山 航 鹰 铁 凝 《不仅仅是留恋》 《种包谷的老人》 《敬礼!妈妈》 《女大学生宿舍》 《三角梅》 《赔你一只金凤凰》 《火红的云霞》 《七岔犄角的公鹿》 《第九个售货亭》 《漆黑的羽毛》 《芨芨草》 《声音》 《母亲与遗像》 《老霜的苦闷》 《远处的伐木声》金 河 何士光 宋学武 喻 杉 王中才 李叔德 吕 雷 乌热尔图 姜天民 石 言 鲍 昌 张 炜 海 波 矫 健 蔡测海《人民文学》 《人民文学》 《海燕》 《芳草》 《解放军文艺》 《长江文艺》 《人民文学》 《民族文学》 《青春》 《雨花》 《新港》 《山东文学》 《人民文学》 《文汇月刊》 《民族文学》1982 年第 11 期 1982 年第 6 期 1982 年第 9 期 1982 年第 2 期 1982 年第 6 期 1982 年第 1 期 1982 年第 1 期 1982 年第 5 期 1982 年第 8 期 1982 年第 9 期 1982 年第 8 期 1982 年第 5 期 1982 年第 4 期 1982 年第 1 期 1982 年第 10 期1983 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获奖名单 《围墙》 《我的遥远的清平湾》 《抢劫即将发生……》 《阵痛》 《秋雪湖之恋》 《兵车行》 《琥珀色的簧火》 《那山 那人 那狗》 《亲戚之间》 《公路从门前过》 《条件尚未成熟》 《树上的鸟儿》 《沙灶遗风》 《肖尔布拉克》 《雪国热闹镇》 《迫遥之乐》 《除夕夜》 《旋转的世界》 《四个四十岁的女人》 《船过青浪滩》 1984 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获奖名单 《干草》 宋学武 《青年文学》 1984 年第 2 期 陆文夫 史铁生 楚 良 邓 刚 石 言 唐 栋 乌热尔图 彭见明 林元春 石 定 张 洁 王 戈 李抗育 张贤亮 刘兆林 陶 正 达 理 陈继光 胡 辛 刘舰平 《人民文学》 《青

年文学》 《星火》 《鸭绿江》 《人民文学》 《人民文学》 《民族文学》 《萌芽》 《民族文学》 《山花》 《北京文学》 《飞天》 《北京文学》 《文汇月刊》 1983 年第 2 期 1983 年第 1 期 1983 年第 8 期 1983 年第 4 期 1983 年第 10 期 1983 年第 5 期 1983 年第 10 期 1983 年第 5 期 1983 年第 9 期 1983 年第 7 期 1983 年第 9 期 1983 年第 9 期 1983 年第 5 期 1983 年第 2 期《解放军文艺》1983 年第 7 期 《北京文学》 《人民文学》 《人民文学》 《百花洲》 《萌芽》 1983 年第 4 期 1983 年第 5 期 1983 年第 11 期 1983 年第 6 期 1983 年第 7 期 《小厂来了个大学生》 《麦客》 《蓝幽幽的峡谷》 《打鱼的和钓鱼的》 《奶奶的星星》 《六月的话题》 《哦,小公马》 《最后的堑壕》 《同船过渡》 《姐姐》 《野狼出没的山谷》 《危楼记事》 《生死之间》 《一潭清水》 《父亲》 《白色鸟》 《惊涛》陈 冲 邵振国 白雪林 金 河 史铁生 铁 凝 邹志安 王中才 映 泉 张 平 王风麟 李国文 苏叔阳 张 炜 梁晓声 何立伟 陈世旭《人民文学》 《当代》 《草原》 《现代作家》 《作家》 《花溪》 《北京文学》 《鸭绿江》 《青年文学》 《青春》 《人民文学》 《人民文学》 《芳草》 《人民文学》 《人民文学》 《人民文学》 《人民文学》1984 年第 4 期 1984 年第 3 期 1984 年第 12 期 1984 年第 1 期 1984 年第 4 期 1984 年第 2 期 1984 年第 1 期 1984 年第 11 期 1984 年第 3 期 1984 年第 6 期 1984 年第 9 期 1984 年第 6 期 1984 年第 8 期 1984 年第 6 期 1984 年第 11 期 1984 年第 10 期 1984 年第 3 期1985—1986 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获奖名单 《五月》 田中禾 《山西文学》 《西藏文学》 《民族文学》 《满票》 《今月色好》 《窑谷》 《远行》 《你不可改变我》 《支书下台唱大戏》 《甜苣儿》 乔典运 彭荆风 谢友鄞 何士光 刘西鸿 邹志安 张石山 《奔流》 《人民文学》 《上海文学》 《人民文学》 《人民文学》 《北京文学》 《青年文学》 《上海文学》 《人民文学》 《山东文学》 《海燕》 《上海文学》 《中国》 1985 年第 9 期 1985 年第 9 期 1985 年第 9 期 1985 年第 3 期 1985 年第 5 期 1986 年第 4 期 1985 年第 8 期 1986 年第 9 期 1986 年第 6 期 1986 年第 6 期 1986 年 11 期 1986 年第 2 期 1986 年第 4 期 1985 年第 11 期 1986 年第 7 期 1986 年第 9 期《系在皮绳扣上的魂》 扎西达娃《合坟》(《厚土》之一) 李 锐 《减去十岁》 《洞天》 《夫妻粉》 《继续操练》 《狗日的粮食》 《汉家女》 《焦大轮子》 《他在拂晓前死去》 《这一片大海滩》 谌 容 李贯通 庞泽云 李 晓 刘 恒 周大新 于德才 张廷竹 杨显惠《解放军文

艺》 1986 年第 8 期 《上海文学》 1986 年第 2 期《解放军文艺》1985 年第 11 期 《长城》 1985 年第 6 期 1987—1988 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获奖名单 《甜的血腥的铁》 《牛贩子山道》 《葫芦沟今昔》 《小诊所》 《清高》 《马嘶秋诉》 《陪乐》 《塔铺》 《马车》 《喊会》 《年关六赋》 中国作家协会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 中国作家协会第一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获奖作品 (1977~1980) 一等奖 人到中年 湛容 《收获》1980 年第 1 期 叶蔚林 《芙蓉》1980 年第 3 期 杨咏鸣 雁 宁 马 烽 周大新 陆文夫 谢友鄞 朱春雨 刘震云 陈世旭 柏 原 阿 成 《上海文学》 《人民文学》 《人民文学》 《河北文学》 《人民文学》 《上海文学》 《中国作家》 《人民文学》 《十月》 《青年文学》 《北京文学》 1987 年第 3 期 1987 年第 3 期 1987 年第 4 期 1987 年第 4 期 1987 年第 5 期 1987 年第 5 期 1987 年第 3 期 1987 年第 7 期 1987 年第 4 期 1988 年第 12 期 1988 年第 12 期在没有航标的河流上 天云山传奇 鲁彦周《清明》1979 年第 1 期 张一弓 《收获》1980 年第 1 期犯人李铜钟的故事 蝴蝶 二等奖 土壤 王蒙《十月》1980 年第 4 期汪浙成、温小任 邓友梅《收获》1980 年第 6 期 《十月》1979 年第 1 期迫赶队伍的女兵们 啊! 冯骥才《收获》1979 年第 6 期 从维熙 《收获》1979 年第 2 期大墙下的红玉兰 蒲柳人家 淡淡的晨雾 开拓者 三生石 甜甜的刺毒 惊心动魄的一幕 刘绍棠《十月》1980 年第 3 期张抗抗 《收获》1980 年第 3 期 蒋子龙 《十月》1980 年第 6 期 宗璞 《十月》1980 年第 3 期 (土家族)孙健忠 《芙蓉》1980 年第 1 期 路遥 《当代》1980 年第 3 期中国作家协会第二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获奖作品 (1981~1982 ) 高山下的花环 赤橙黄绿青蓝紫 洗礼 人生 黑骏马 祸起萧墙 李存葆 《十月》1982 年第 6 期 蒋子龙 《当代》1981 年第 4 期韦君宜 《当代》1982 年第 1 期 路遥 《收获》1982 年第 3 期 (回族)张承志 《十月》1982 年第 6 期 水运宪 《收获》1981 年第 1 期 相见时难 那五王蒙 《十月》1982 年第 2 期 邓友梅 《北京文学》1982 年第 4 期 谌容 《当代》1982 年第 4 期 魏继新 《青年文学》1982 年第 5 期太子村的秘密 燕儿窝之夜 苦夏 射天狼 流逝 普通女工江浙成、温小钰 《小说界》1982 年第 1 期 朱苏进 《昆仑》1982 年第 1 期 王安忆 《钟山》1982 年第 6 期 孔捷生 《小说界》1982 年第 3 期 张一弓 《十月》1982 年第二期张铁匠的罗曼史 驼峰上的爱 沙海的绿荫 远去的白帆 你在想什么 山道弯弯冯苓植 《收获》1982 年第 2 期 朱春雨 从维熙 顾笑言 《十月》1981 年第 3 期 《收获

篇三:八十年代的北大中文系和历史系

八十年代的北大中文系和历史系

我因为社会和政治意识的觉醒,放弃了文学而想转学历史。在当时,转系是不可能的,我只好偷偷跑到历史系旁听,见了不少历史系的老师,也接触了一些历史系的学生。以下观察,当然带着个人兴趣转移后强烈的偏见。希望中文系的老师和同学不要介意。

从考分上来看,中文系的学生明显比历史系要高。当时文学专业考分是文科中最高的。没有考上文学专业的学生,如果成绩还在北大录取线内,一般有两个去处。首先是中文系留人,把这些学生转到本系的汉语专业。另有许多学生按第二志愿到了历史系。那些汉语专业的学生挫折感最大。因为他们大多属于“文学青年”,立志写作。可是,汉语专业大概是文科中最抽象、离写作最远的专业。其实,这个专业学问很大。语言学好比是文科中的数学。有些同学,也确实一头钻到现代语言学里,抱着布龙菲尔德、雅格布森、乔姆斯基猛看一通。可是,即使是这样的同学,有时也会摇头:“我愿意献身现代语言学。但是,要走这条路,大学应该上数学系或者物理系,否则没有必要的分析技能,将来根本竞争不过从理工科改行过来的语言学家。”相对而言,历史有意思多了。我第一志愿是文学,第二志愿就是历史。历史系的同学知道我放着文学课不上、跑到他们这里听课,无不叹息:咱俩换专业吧,我第一志愿就是文学呀!我则说:你真是生在福中不知福呀。

我抬历史系贬中文系,除了专业偏见外,还和两系的风气有关系。当时正好赶上新文学崛起,中文系领导校园时髦。比如卢新华的小说《伤痕》,就是复旦中文系一年级新生的作品,一夜之间创造了一种文学。使中文系成为校园明星。另外,刘心武的一篇《班主任》,也红得洛阳纸贵。刘心武后来成了我的朋友,是很有自知之明的人。我们熟起来后,我一要挖苦他时,就拿他的《班主任》开涮,他一点脾气也没有。可是,研究这样的文学就是中文系的时髦了。当时系里流行的是现当代文学、新诗、美学。甚至日本有个垃圾电影《人证》,也被当经典一样拿出来讨论。俄罗斯文学很热。但俄罗斯文学课上,大量时间在讨论《莫斯科不相信眼泪》。中文系的学生每天消化这些东西,还觉得自己很新潮、很精英。当然就更不用说什么赵树理、孙犁、杨朔了。你年轻的生命要是消耗在研究这些人身上,还能有出息吗?一些聪明的老师,自己也有反省能力。记得好象是乐黛云老师私下感叹过:研究现代文学,常常越研究自己水平越低。因为你总要读低水平的东西。即使是茅盾,和人家外国的大家也是没有办法比。(这是我个人模糊的记忆,如果有错误肯定是我的责任,请大家不要把账算到乐老师头上。)另外,我在高中刚能看文革前的旧书时,特别喜欢杨朔的散文,觉得他的语言和感情非常清丽,或者说很有“小资产阶级情调”,和文革时代的斗争语言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我中学阶段写作文,一是学鲁迅,一是学杨朔。后来还是阅历多的同学王友琴一句话把他的骗局给捅破:“杨朔那种清丽漂亮,是在六十年代初饥荒年代最残酷、丑恶的社会中写出来的。你可以把现实的一切都写得很玫瑰色。但在当时那种极端的物质条件下,根本就没有象样的纸,最后也只好印在极其粗糙低劣的纸上。这种粉饰文字和粉饰不住的低劣纸张对比,在物理上就让你感到其文字的虚伪。”看看:在中文系受教育,有时也有精彩之处。那就是有阅历的大同学把我天真地喜欢的东西作一番历史分析,一下子使我脑子复杂了许

多。

当然,中国文学有两千多年的传统,并非没有可学的。我至今耳边还常常响起同屋高远东在熄灯前朗诵古诗的声音。他的口味非常纯正,最常读的是《诗经》、乐府、古诗十九首、阮籍、李白、杜甫、王维等等。有些诗我一时品味不出来,听他一读,就有感觉了。这也是我觉得自己不是文学的料儿的原因之一。可惜,那时中文系主流的风气不在这里。比如古文课是我最喜欢的。有位明星级老师,据说是中文系四大嘴皮子,讲课能讲到全班鼓掌。我虽然经常逃中文系的课到历史系旁听,但他的课我一直坚持不逃。可是到了最后,当他的课和历史系张广达教授的通史冲突时,我实在别无选择了。这一方面是张先生的课实在太精彩――我一直认为在八十年代他是北大文史方面的第一人――这且留在后面讲。另一方面,也是这位古文老师爱跟着学生赶时髦。比如,他讲《左传》、《史记》,发议论要扯到俄罗斯的批判现实主义、别林斯基等等,占用了许多课时,引得阶梯教室里一片喝彩声。上课如同唱戏,我也只好逃了。

到了历史系,则是另一番光景。历史系想赶时髦也不容易。首先近现代史是非多、禁忌多,当代史则根本无法研究,大家最重视的还是古代史。对比之下,中文系崇新,历史系尚古。我觉得当时历史系的通史课安排得特别好,总把最好的中年师资列出来,实实在在,让人一下子就入门了。大学四年,北大教授对我影响最大的,恐怕还是讲隋唐史的张广达和讲古希腊史的朱龙华。只可惜这两位先生上大班的课,不可能认识我这个外系学生;我也太胆怯,不敢主动和他们建立联系。没有这些老师的耳提面命,我又年轻气躁,知道该学什么,但就是安不小心来读书。最后在大学对历史也只学了皮毛,荒废了青春。上述这两位先生,还是大学毕业后才开始交流的。这就是后话了。

平心而论,中文系出了不少人才。最近我才从一位没有见过面的师妹那里知道,中文系出来的女孩子,在美国大学当终身教授的已经有一大把,搞文学、历史、人类学等等的都有(不久前我自己见了一位,还成为计算机工程师)。不过这位已经用英文在著名出版社出了书的师妹承认:中文系的教育不行,她做学问还是在美国读博士时学的。我说你为什么不写写。她赶紧说不行,因为自己中文系的老师还在,不能太不厚道。毕竟她是读过研究生、有导师的人,说话不如我这个没有导师的本科毕业生方便。在我看来,中文系里有学问的人其实很多。不过,名声最响的文学专业,水分其实很大。而默默无闻的古典文献专业,则最货真价实。我如果现在上中文系,肯定会报古典文献专业。至少古典训练是结结实实的。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加油!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