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优秀作文 > 教育资讯

伯夷列传名句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2 12:32:13 优秀作文
伯夷列传名句优秀作文

篇一:伯夷列传

傥所谓天道,是邪非邪?--伯夷列传 傥所谓天道,是邪非邪?--伯夷列传

上次的《吴太伯世家》看视频的时候断断续续,没有及时记笔记,查资料,这次一定杜绝。

7-1 難道伯夷之前就沒人值得寫嗎?

这一篇是列传的第一篇,共688字,是《史记》里面最难读的一篇,老师讲了为什么把伯夷作为列传的第一篇?说《史记》从黄帝开始讲起,一直到商朝末年这么长的时间内,难道没有一位值得写的人物吗?并不是没有,司马迁在自序里说:末世争利,维彼奔义(一往不顾叫奔,认定一个目标就追逐它),让国饿死,天下称之,作伯夷列传第一。前面老师讲过司马迁折中孔子,考信六艺,伯夷、叔齐死后,见于文献记载的,最早赞美伯夷、叔齐的人就是孔子,司马迁认为伯夷不争利只为义,所以也就把伯夷作为列传的第一篇来写。现代的人为利的太多,为了利忘记了应有的道德底线,这应该让我们反思。

伯夷列传名句

者考而信之,说着人云亦云。司马迁考信的就是孔子的六艺:《易》《书》《诗》《礼》《乐》《春秋》。

文---文原本的意思是指花样,动物毛皮的花样,所以易经说: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於天,俯则观法於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鸟兽之文就是指鸟

兽身上羽毛的花样,中国人聪明智慧,后来把这个“文”引申到丝织品上面去,仿照羽毛的花样做出了种种美丽的丝织品,丝织品再怎么漂亮,也是有“经”、“纬”组成,最后从这儿引申到文,经天纬地谓之文。这就是文的来源。

知人难,得人难,用人更难。

7-2 伯夷是否有怨?

孔子在《论语》中曾先后多次赞颂伯夷、叔齐,评价伯夷、叔齐“古之贤人也”,“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并评价夷齐“不降其志,不辱其身”。

这篇列传是夹叙夹议,以议为主,主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伯夷是否有怨?伯夷最后饿死了;二是天道是否有报?天道对于善人有没有报偿?做善事到底有没有善报?

读这段的时候,我想为什么老人都喜欢最小的儿子呢?是最小的儿子聪明吗?还是因为最小的最讨巧,不然为什么学的这两篇都想传位给最小的儿子呢?有没有心理学的原因,自己家中是不是也是喜欢最小的孩子呢? 《吴太伯世家》里面写的:吴太伯,太伯弟仲雍,皆周太王之子,而王季历之兄也。季历贤,而有圣子昌,太王欲立季历以及昌,这儿周太王想立老小“季历”为王;“季札贤,而寿梦欲立之,季札让不可”,这儿寿梦也是

想让位给小儿子季扎;本篇《伯夷列传》说:其传曰: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齐。也是想传位给小儿子叔齐。

7-3 伯夷不怨,太史公也不怨

怨有两种:怨恨和怨望,怨恨就是怨而有恨,恨就要报仇;怨望就是怨而有望,虽然怨但是对未来有美好的希望。伯夷叔齐向往神农、虞舜那个美好的时代,不喜欢武王的以暴制暴,但是只能怨自己没有生活在那个时代。他们期待未来的生活更美好,中国人都有这样的愿望吧!

昨天看新闻,习大大参加中拉论坛讲话又提到“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义利观”,实际上中国作为一个文明古国,对于“义”与“利”一直有自己很高的标准,习主席说“倡导合作发展理念,在国际关系中践行正确义利观”,他说,“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在国际合作中,我们要注重利,更要注重义。只有义利兼顾才能义利兼得,只有义利平衡才能义利共赢。

7-4 你這一生,到底要追求什麼?

都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为什么伯夷叔齐这样善良的人饿死了呢?为什么做强盗的杀人的还长寿呢?在这里提出了疑问。

司马迁在这篇文章里怎么说呢?实际就涉及到了我们每个人追求的到底是什么?孔子说“道不同不相为谋”“ 富贵如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孔子好学,“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

丘之好学也,”所以他做他喜欢的事情,老师说什么是“所好”呢?所好就是不求有报,不顾所报,不求不顾,是谓所好。

不求有报—不是因为我做这个事情能得到什么其它的利益,所以才去做,而且是真心的去做。

不顾所报---不在乎做这个事情是不是什么都得不到,因为做这个事情就是我的所好,喜好而已。

君子怀型,小人怀惠---君子心中有仁人志士的典型,小人判断事情拿实际的好处来加以判断,所以所好不同,追求不同,判断事物的标准就不一样。 明其道不计其功,正其义不谋其利,韩愈的《伯夷颂》说:“若伯夷者,特立独行、穷天地、亘万古而不顾者也”;“士之特立独行,适于义而已,不顾人之是非:皆豪杰之士,信道笃而自知明者也。”

7-5 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焉

每个人的追求都不同,追求不同,就会付出不同的代价,最后得到的结果就不同。贾谊说:“贪夫徇财,烈士徇名,夸者死权,众庶冯生”,“同明相照,同类相求”,同学们看一下现在成为阶下囚的贪官们,不都是死在了他们的所好上吗?他们结成的帮派不都是这样的人吗?老师说就这么清楚简单一点也不复杂,他们的追求是财、权,他们就必然死在这上面。当官的要多读史书,以史为鉴啊!“圣人作而万物睹”

高的人容易了解低的人,低的人不容易了解高的人,因为人的境界不同,看问题的角度视野当然就不同,有人说你交的朋友圈子就决定了你将来成为什么样的人,所以我们要多跟高人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境界。 7-6 歷史學家的責任

人生什么是成功,什么是失败?外人讲的东西看到的东西统统都是浮云,只有自己的内心知道。有的人追求功名利禄,有的人追去平静的生活,什么是成功没有统一的标准。

伯夷求仁,求仁得仁,有何怨哉?司马迁写《史记》,给后人留下一个千古的典范,他完成了这部著作,他也得到了,他有什么怨呢?

天道有报,就报的对象来说,报有己身之报,有子孙之报;就报的时间来说,有生前之报,有死后之报;报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福报,是福厚之报,一种是名报,就是你的所作所为能不能给后人留下一个典范。常人追求的是生前之报,是福报,而很多圣人追求的是名报,在乎的是自己所作所为能不能给人类的文明留下一个最高的价值典范。

人事已尽,方显天道,一个人做事,但求尽人,不责于天,先问自己做到了没有,不要自己什么事情也没有做,或者没有尽力去做,就怨天尤人。 这节课结束后,老师讲的《史记一》的课程就结束了,老师说《史记》的五体第一篇核心都是让的故事,这从我们听得课《五帝本纪》

篇二:《伯夷列传》读后感

生命中的坚守

——读《史记·伯夷列传》有感

《史记·伯夷列传》记叙了伯夷、叔齐二位孤竹国王子,相继辞让君位,逃离本国,投奔西伯;西伯死后,武王伐纣,他们认为是不义之举,进行了谏阻;随后,武王灭殷,四方归顺,他们感到耻辱,坚持不吃周朝的粮食,于是到首阳山隐居,采薇而食,悲歌明志,最终饿死的感人故事。

本篇位居“七十列传”之首,且在形式上有别于其后诸篇。其后诸篇,多是先记叙史实,再发表简要的议论,议论前冠以标志性的“太史公曰”。而本篇则先议后叙,夹议夹叙,甚至议多于叙,这算得上是《史记》列传中的特例了。由此可见,司马迁对伯夷叔齐二人的极力推崇。且不论伯夷叔齐历史上是否确有其人,也不论历来对他们的评价上存在的分歧。在司马迁笔下,伯夷叔齐正是坚守道义、“积仁洁行”、宁折不弯的理想人格的化身。

像伯夷叔齐这样的品德高尚的人,竟落得饿死的下场!也许他们心里没有怨恨,但他们追求仁德就得到仁德了吗?与之类似的还有好学的颜渊,他独得孔子的青睐,?a href="http://www.zw2.cn/zhuanti/guanyuwozuowen/"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我栽憧肺常倜怀ぃ慷胫喾矗竦刘拍茄谋╈逯剑茨芄幌砭√炷辍K韭砬ㄓ至氲剿约核Φ氖贝切┬形欢说娜巳茨苤丈硐砝郑欢娴妇氐娜巳绰旁庠只觥U馐沟盟韭砬ㄏ萑肓嗣芎屠Щ螅裁椿嵊姓庋南窒螅克运健疤斓馈辈酥室伞唬〔皇侵室桑∈侵饰剩〔皇撬怠疤斓牢耷祝S肷迫恕甭穑课裁茨切┥迫巳吹貌坏矫篮玫慕峋郑俊妒芳恰分姓庋谋缛宋锟晌绞歉┦凹词恰F┤纭段浩湮浒埠盍写分校窃亓烁涨恐甭省⒑么虮Р黄降墓喾颍唤旧菀荨⒎裳锇响璧奈浒埠钐锿`陷害致死的事情。这不能不说是个明证了吧!武安侯之所以能权倾一时,既不是因为显赫的军功,也不是因为卓越的才能,而只是因为他的特殊身份。司马迁不无暗示地写道:“景帝后同母弟”、“王太后贤之”等。由此可见,没有所谓“天道”,在封建社会,个人的生死荣辱,全在于统治者的喜怒好恶之中。司马迁当然不能明白指出,但我们看他对两种人物命运的展现,不难体会到他对统治者任人唯亲、埋没贤才的愤懑和控诉。司马迁当然也无力改变,当他像灌夫一样仗义执言,而为李陵挺身辩护,难道不是“择地而蹈之,时然后出言,行不由径,非公正不发愤”吗?然而等待他的,只有的灾祸,只有统治者的冷酷无情。

既然没有“天道”可循,我们又该遵行何“道”呢?抑或有所谓“天道”,而不“常与善人”,那我们又该如何选择呢?是宁遭灾祸而做善人呢,还是为求富贵而做恶人?司马迁连续引用孔子的话做了回答,表现了他对先贤孔子的无比仰慕之情。他选择了像孔子那样活着,哪怕举世混浊,哪怕终身贫困,哪怕灾祸

不断,仍要保持品行的高洁,何其孤傲!伯夷叔齐不也是这样选择的吗?别人为争王位苦心积虑,而他们却弃之敝屣,由此可见,富贵对他们来说不是最重要的;“天下宗周”,而他们却宁可饿死而“不食周粟”,由此可见,生命对他们来说也不是最重要的!我们固然不赞同对生命的轻视,也不鄙薄对名利的渴求。正因为这样,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能于追逐竞争中有所坚守,就显得更加难能可贵了。

篇三:读《伯夷列传》后感

读《伯夷列传》后感

被鲁迅先生称颂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是司马迁呕心沥血之作,不仅如实记录了中国近三千年的历史,而且更为可贵的是作者能用真性情真学问来为文写史。读《伯夷列传》,我可以感受到司马迁将自己的观点和情感也融入到了其中。

作者先以大量古代先贤明德求礼的故事来说明当时人们的对谦让权位的赞扬,又用孔夫子的话加以印证人们的思考和看法,到底他们这样礼让,是在做秀还是其真实的内心需求,最后才引出伯夷叔齐不食周粟的历史。虽然孔圣人对这段历史持有的是赞扬的态度,但司马迁还是提出了追问,追问人性道德善恶是非,并且作出了反思。

知道伯夷叔齐这段历史后,我很佩服伯夷和叔齐,在我看来,他们不仅向世人展现出个人的高风亮节,也淋漓尽致地演绎了“爱国”一词。武王伐纣,伯夷、叔齐劝说道:“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我觉得他们认为周朝不仁不义的原因是“以暴易暴”,以暴臣来取代暴君,他们认为武王是不忠于自己朝廷的臣子,他伐纣就是暴虐的行为,和纣王的本质是一样的,所以他们不吃一粒周朝地里长的粮食,宁愿吃点野果野菜充饥直至饿死。他们的精神固然很硬,可是我觉得没有他们并没有看清当时的形势和社会发展的趋势,他们所做的事对社会并没有实际意义。为什么这么说了?当时商朝已经是人心背离,众叛亲离,早已没有了臣民的支持,因为绉先放弃了臣民,所以结果是很明显的。这个时候武王的出现是符合天时、地利、人和的,武王伐纣是顺应了天理,并不是暴行。可伯夷、叔齐却看不到这一点,还用君君臣臣的规定去阻止这个趋势。

我认为伯夷叔齐和武王可以同时肯定,肯定伯夷叔齐的气节,肯定武王的前瞻大智,他们都是君子,不同的是追求。伯夷叔齐是为礼而死的,武王是为反暴而伐的,他们都是正义之士。

伯夷叔齐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是深远的。中国传统美德仁智勇“三德”、礼义廉耻“四维”、仁义礼智信“五常”以及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德”的内容,就分别阐述伯夷、叔齐的道德精神的宽广内涵以及对中国历史社会的深远影响。毛泽东说过:“人是要有追求的”,无论是伯夷叔齐,还是武王都论证了这一观点。

司马迁的追求是撰写一部规模空前的史著,他写前人的历史,况且还不断反思、不断修正自己思想,我想我们也应该有追求,根据自己的追求来比较自己是否有进步,这就是我读《伯夷列传》的最大感悟。

优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