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成飞观后感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2 19:29:00 体裁作文
成飞观后感体裁作文

篇一:四川好人观后感

四川好人观后感

四川好人>观后感(一)

成都市成飞中学 宋虎林

当我看了叙永县水潦彝族乡职高教师代恩平的感人事迹后,作为一名中学老师,我为有这样的老师而感动。老师,神圣的职业,他给予孩子知识,他引导孩子走向成熟,飞向世界,而他却守候在三尽讲台,呼吸着粉笔灰粉奉献了一生。

每逢周末,不管天晴下雨,代恩平都去家访,然后把贫困生情况发布到爱心网站上。坛厂校园内,他寝室的灯总是最迟熄灭。

为了方便家访,代恩平专门买了一双高筒防水胶鞋和一辆二手摩托。不管是不是他的学生,只要打听到哪家孩子有困难,代恩平都会骑着摩托车前去家访。接受帮助的学生多了,仅靠他一人忙不过来。'小学和初中的学生,爱心人士直接将钱物寄到学校,由>班主任代收;高中及高中以上的学生,直接寄送给本人。'

6年来,代恩平已经走遍水潦彝族乡83平方公里范围内的每个村寨,先后完成300余次家访,成功为107名贫困学生寻找到爱心资助,受益学生达2000余人。

多么纯朴的心灵,多么坚韧不拔的精神。让我一次次无地自容,今天的我或许有些对不起所获报酬,更对不起那些还坚守在边远山区培养孩子成才的老师,他们所处的环境是那样恶劣,但他们却毫不动摇,几十年如一地坚守,为祖国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人生,而我自己呢,又有多少时日想过如此。心有愧,行动更加有愧。

我们大多数人或许都有些麻木了,躺在不知所事的日子里寻求着生存的机会,萧条的过着撞钟一样的日子,浪费着自己的生命,把付出与>收获、名利与爵位看得太重,总想用高官厚禄武装自己,而我们的最美老师,他们的收获与付出是那样的不对称,但他们却没有为此而放弃坚守,而我们呢,又有多少人有这样的胸怀,又有多少人有如此的毅力而坚守过。

我虽一无所有,我虽有怨有恨,但我求让自己永远处有良知,我虽没有老师们的那种精神,但我却希望我能够做好我该做的事,或许这也是我所想得到的心灵安慰罢了。

四川好人观后感(二)

黄桷庄小学校四年级一班学生 吴雨

世界上有很多普通人,但在一些普通人的身上却闪烁着有金子般的心灵的光彩。

这几天,四川电视台播放了一个真实的宣传正能量的节目——四川好人。从电视里,我看见了许多平凡而高尚的人。其中,我最佩服的是彭文才。

彭文才今年 44 岁,四川乐山人,职业是崖壁清洁工。峨眉山秀甲天下,山势雄伟,海拔 3079 米,让人走路也会气喘吁吁。而每天工作的彭文才仅靠一根绳子,就在悬崖上攀爬,捡拾游客扔下的垃圾。彭文才对记者说,每年的七八月份和春节都是最忙的时候,有时候一天就要清理七八百斤的垃圾,其中就包括散落在舍身崖下的衣服和装水的塑料瓶。塑料瓶能装满三个塑料袋呢!他干这项工作已经快 14 年了,在峨眉山里爬了也已 5000 多天。

彭文才非常喜欢自己的工作。不管是炎炎夏日,还是风吹雨挡,他总是一声又不吭地拴起安全绳,依然坚持着工作认真地完成自己的工作。他还说他准备做这项工作做到自己不能动时才停止。

一边看着他的>故事,我一边想着:彭文才为什么会这样做?多危险啊!后来,我看明白了:原来他懂得感恩。因为他知道是峨眉山抚养了他,他要把峨眉山打扫的干干净净。彭文才说的话让我们懂得了一个道理,那就是:人就应该有一颗感恩的心。用一句话来说就是'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没有他,峨眉山就不美了,那么金顶就不叫金顶了。所以我们应该尊重普通人,更应该尊重他们的劳动!真希望大家都不要再乱扔垃圾了,这样的不文明给祖国带来了多么大的伤害呀!也希望每一位游客都做文明的使者,不仅欣赏美,还应珍惜美,保护美!

(指导教师:范明铨)

四川好人观后感(三)

好人,这是一个很好的选题。这个话题往大了可以说开去,往小了也不怕没得说。

四川有好人吗?

问题是,怎么才算好人呢?

乐善好施的是好人。可是我们都知道,好人难做呀。这样的好人是开放性的,是不设防的,一味地给予,自己能有多少东西可给呢?'这样下去她会被撕碎的!'

以世俗的眼光,沈黛并没有一个好的出身。她本来可以继续她的职业,过一种不好不坏的日子,但偶然的神仙的眷顾,让她自己决定做一个'好人'.

人们开始吃她了,嘴里吃着东西的时候总是在夸奖沈黛是好人,而本色的沈黛又是那么善良,不忍拒绝大家伸来的手……可沈黛还得活呀,她需要表哥,需要主张自己的利益。这是一个多么荒谬的理论呀:好人怎么可以声明自己的利益呢?好人就得无私奉献!我想到了我们曾经非常熟识的道德模特:雷锋、焦裕禄、孔繁森……他们都是为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人物,可人们总是能翻出他们不那么高表哥来了,用了强硬甚至邪恶的手段赶走了向他伸手的乡亲们,忍辱负重经营沈黛的爱情和产业。她实在是>孤独,表哥和沈黛似乎完全不同,但却是这个世界相依为命的唯一朋友。

那些村民们……唉,相信大家看到这些自私但又可爱的乡亲们,肯定都不是个滋味。好人,坏人,从来就分不清楚,所以戏里所有的人的服装全都是阴阳两极对立。作为观众,我们明白事情的真相,看着乡亲们不自觉地伤害着善良的沈黛,恰便是站在生活之外观察着生活。我们都知道最后的炮弹不是投向隋达的,我们在看戏的时候心里清楚着呢。可我们还清楚,有许多时候,我们其实扮演的是那些看似无辜实则有时候很讨厌的'乡亲们'.的确,人民是伟大的,但那是一个整体的概念;有时候,人民是盲目的,是容易不明真相的。有人说看那一段审判隋达的戏想到了袁崇焕,我深有同感。崇祯自毁长城也就罢了,凌迟袁崇焕而市民纷纷生啖其肉,想起来总是让人不寒而栗。

神仙最后对沈黛说:世上只要还有一个好人,这世界就有救。话是不错的的,不过只是常规的废话。这话神仙自己说得都底气不足,更添了我们的一份感叹。最后的唱词更有点意思:我们的任务已完成,虽然问题没解决。>戏剧家总是最狡猾的,他费了半天劲骗我们看了那么长的一场戏,最后却总是得出一个我们早已知道的道理。是呀,他的意图也不过是提醒我们思考罢了,并不指望告诉我们多么深奥的道理。

在轻松的气氛里,我们看得并不轻松,这戏,就算成功了。

篇二:飞越疯人院观后感

《飞越疯人院》观后感

11级海环1班 姓名:常成飞 学号1129132看完影片我触动很深,也想到很多,课后我了解了很多关于这部影片 创作背景和相关影片介绍的资料,所以仅凭自己对《飞越疯人院》这部影 片的了解简单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飞越疯人院》是美国七十年代社会政治电影的代 表作,影片中所描绘的那所精神病院是美国在那一段时期病态、压抑的社 会缩影。《飞越疯人院》这部影片由米洛斯·福尔曼执导拍摄,获得第 四十八届奥斯卡(1975)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最佳导演、 最佳改编剧本等奖项。

这些都是电影中或者说过去的时代,那么在这个真实的世界的我们,究竟扮演着 一个什么样的角色。 我希望我是麦克墨菲,这个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有点过头,却可以想到什么就做什么, 不用在乎各种条条框框规规矩矩的束缚的年轻人, 虽然他表面上或者在一些行为上让普通人 无法接受,甚至是违法,但是我想他最多不过是一个不听话的捣乱分子。而有时候我是酋长 齐弗,想要像麦克一样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却因为各方的压力只能压抑自己,选择保持沉默 和放弃自己的真实追求。 但是也有的时候我会变成那个满脸严肃的护士长, 处在一个高位用 一些所谓的规矩管制其他的人,迫使他们放弃自己的想法,而听从统一的规矩。或许更多的 时候,我就像那群病人,盲目而麻木,从一开始就被一套约定俗成的规矩或者方法固定,按 照统一的模式生活着, 最后忘记了自己是谁。 《飞越疯人院》是一部扣人心弦的作品。影片以疯人院为舞台,着重反映了一种在当 时所谓现代化管理的社会中, 人们被紧紧束缚而动弹不得的恐怖景象。没有人愿意说自己是个疯子,我们都是正常人,然而在疯子眼中我们却是不可理喻的 异类。麦克墨菲和酋长齐弗是疯子吗?在护士长眼中是的,在院长眼中是的,于是麦克最终 被变成了白痴。而在我眼中,那个总是一脸严肃的护士长才是一个疯子,她所标榜的采用先 进的药物与精神治疗方法,其实却把病人视如动物,剥夺了他们的基本生活权利和爱好。每 天进行的谈话治疗, 一遍又一遍地刺痛病人的内心, 让他们不停地回忆起自己想要永远忘记 的最悲痛的记忆, 却美其名曰只有这样才能帮助他们;当看到听不见也不会说话的酋长开始开心的打篮球时, 她脸 上的表情不是欣慰而是担忧。她在担忧她的权威受到威胁,她在担心她的命令受到违抗。影 片中塑造的这个人物就像是一个教条化的魔鬼, 她古板的表情和冷漠的眼神, 折射出她颗麻 木不仁的心灵, 这和麦克墨菲丰富的人物表情和有些疯狂的心态形成了一个非常强烈的对比 和对抗。护士长就是这个人群的统治者,就是这个工业社会的代表。如果动摇她的地位,或 者违反了她所规定的体制,就要受到严格的处罚,被打,被电激。在这种暴力的统治下,使 病人不敢有丝毫的反抗,不敢提任何意见。

电影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台词其中一句就是“我试过了” 。当麦克莫菲 和同伴们打赌能搬动饮水机砸开窗子逃走,大家都说麦克搬不动,结果, 麦克真的就没有那么大的力气, 没有搬动, 但是他说了一句很经典的话 “至 少我试过了” 。是的这句话很简单,但却告诉我们一个很普通的道理:不要 在乎结果,努力尝试的过程很重要,至少它可以让我们问心无愧,让我们 无怨无悔。 一句简单的“我试过了”蕴含了多少道理,这让我想起了时下热播剧 《北京爱情故事》中男主角程峰冒险去争夺大德公司控股权的举动,可能 在很多外人

看来麦克莫菲的举动恰恰和《北京爱情故事》中程峰的做法一 样,结果肯定是失败。丹麦克也恰恰和程峰一样选择了去尝试,虽然麦克失败了,但他敢于尝试、敢于向制度挑战、敢于为权利为自由去斗争的精 神已经唤醒了精神病院里所谓的精神病人,这也是后来酋长敢于逃离疯人 院的原因。

篇三:规矩和爱读后感

规矩和爱读后感

规矩和爱>读后感(一)

在老师的建议之下我们家长读了《规矩和爱》这本书'真正的爱是带有规矩的爱,真正的规矩是体现爱的规矩',这本书强调了爱不是无边无拘的,规矩也不是对孩子强制的没有爱的教条。

孩子小的时候,也读过类似《父母必读》的有关的书,可都是比较肤浅的,那时候也没接受过>心理学的知识,只是泛泛的说教,不是能够用心爱护理解孩子的心境。过分的严格教育会压抑孩子内心的快乐。我对孩子的总是说:不成材的成人,做人要诚实、为人要善良、做事要踏实、不好高骛远、要虚心好学等等,读了这本书才知道先学做父母再教育孩子。

学做父母应该先于教育孩子,学做父母是教育孩子的前提,不能孩子当宠物,高兴的时候喜欢孩子,不高兴的时候把自己的情绪毫无保留的发泄给孩子,自己有的时候就这样,工作中的不快也传给孩子,有时孩子会察言观色看着妈妈的脸色行事,无意识的在孩子幼小的心灵受到伤害。

没有人天生就是合格的父母,每个父母都需要学习和成长,要有学习的意识和愿意重新成长的谦卑态度,父母的自我成长和改变在现实中往往非常艰难,这是要靠自身的自律不断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共同进步。

我常常对孩子的未来充满了期望,不忍心看到孩子在自己面前有一点闪失和痛苦,当孩子头疼感冒生病的时候,恨不得都把孩子得病转到自己身上,当孩子渐渐长大,有了自己的思想个性,叛逆你的思维和你给予的教育时,你的爱又转化成恨,恨孩子不听自己的话,甚至狠狠的对孩子说'你是不是想看到我死?'看了这本书才发现我们要理性的来学习和判断,我们若不通过学习和反思建立起理性面对孩子,那这种本能的爱也可以成为溺爱的洪水而泛滥成灾。

父母这个岗位无人代替'为人父母是教育也是艺术,他可以让你>收获人生至乐,也可以让你收获人生至痛'现在,很多家长没有把教育子女当成人生的至要了,都不愿意静心谦卑地来阅读品味那字里行间的爱和美妙,而是一味的迎合应试教育的需要,赋予孩子过多满足自己心里期望值的虚荣,恨不得孩子都是成龙成飞的材料,有时候以自己的工作为重要,忽视孩子的教育问题,虽然孩子有爷爷接送给吃好喝好,但父母的爱是别人带替不了,父母这个岗位是无人代理的,孩子和父母的连接是独特的,也是天然的,孩子和父母的依恋是一切>社会学习的基础,父母不仅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也是一辈子最重要的老师。

不是生了孩子就是母亲,不代表你就有教育上的养育能力。我大多就是照顾孩子生活起居,从生下来的饮食开始到上学后家长帮孩子背书包,大多数家长都是只要你能好好学习,不打架不闹事就行。孩子德智体全面发展,其实孩子成为社会有用的人和我们做父母的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所以我们就要学习,己不欲,勿施于人,先要做好父母,

才能教育好孩子。

为人父母要谦卑,敬畏和谦卑是智慧的开端,学做父母也要有谦卑的态度,虽然我们许多家长有很多社会这些方面的知识,但是教育孩子就是一门很难学的学科,作为现代社会的父母,所要学习的育儿知识,这些新的科学知识既有要我们有更加好学的态度,也为我们学做父母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实际指导。意识到自己需要学习只是父母教育的第一步,有效的学习还离不开谦卑的态度。

为人父母需要用心而不是用计,人的一生果效是由心发出的,我们教育孩子的果效岂也是如此!你自己的一言一行都体现了你内心对规矩和爱的态度。你内心是否有爱,是否尊重规矩,要比你对孩子用怎样的方法和提什么要求重要得多。只求方法而不反思自己的理念是不行的,这种只想用计,不想用心的功利态度,其结果往往事与愿违。

读了这本书受益匪浅,学到了好多以前不曾知道的知识,虽然做了好多年的母亲,也没有学好教育子女的这一重要学科。现在学学,虽然不是学有所用,但亡羊补牢为时也不晚。

规矩和爱读后感(二)

带着敬畏的心情,我认真地将《规矩和爱》读了两遍。读完之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王涛博士一段段肺腑之言震撼了我的心灵,仿佛夜航中的灯塔,为我指明了前进中的方向,也解开了我心中的重重困惑。

从小,我的父母对我很严厉,我对'规矩'一词并不陌生,这种传统式的教育模式使我能约束自己,力求上进。但在成长的过程中常有被忽略的感觉,也因此产生莫名的自卑感,不敢肯定自我,追求创新。而我爱人恰恰与我相反,从小在外婆家长大,'隔代疼'加上经济优裕,自然娇生惯养,依赖性强,受不得半点委屈和否定,个性十分张扬。两个不同教育模式下成长的我们有了宝宝后,欢喜和矛盾接踵而至。因为我们家在合肥,我在合肥上班,爱人在上海上班,婆婆家在蚌埠,要照顾公公和小叔子不能过来,'孩子由谁带?'便成了核心问题。本来,我想在自己家中请个保姆和我父亲一起照顾孩子(因为我父亲腿有残疾,走路不方便),可是婆婆和老公都极力反对,坚持要把孩子留在蚌埠。为了'和平',我只能妥协。一家三口三个地方,每周往返于蚌埠合肥之间,疲于奔命,对孩子总抱有歉疚的心理,忽略了非常重要的早期教育。直到一件小事彻底让我醒悟。那是一个星期天中午,快到吃饭点,我在蚌埠突然接到单位打来的电话,让我赶回合肥制作一份报表。此时家中饭已烧好,我胡乱扒了两口饭就去收拾东西,嘴里吃的是什么自己都不知道。过了一会,突然听到宝宝一阵大哭,我赶紧跑出来看,只见他跺着小脚对我说:'妈妈是个坏妈妈,把我最爱吃的鸡心吃掉了,我要把你的肚子割开,再把鸡心拿出来!'而旁边的婆婆居然还在笑!我的心一下子给刺痛了。回合肥的路上,我一直在问自己一个问题:我们这样奔波劳碌,是想给孩子和自己创造一个好的明天,可是忽略了重要的家庭教育,又怎么可能给孩子带来好的明天?如果教育孩子失败了,那我们今天的成功又有什么用?!反复思考后,我决定辞去工作,把孩子接到自己身边带。不少朋友为我惋惜,看到书中P6页写道:'如果经济许可,选择孩子!',我不禁为我当初的行为点赞。

接下来的难度可想而知,孩子已经四岁半了,某些不良习惯已经形成,此时做规矩让他无法接受。我首先从吃饭立规矩,自己吃,定时吃,不准剩。一开始也担心他吃不饱,可后来发现,这种担心完全多余。正因为在家有了严格的训练,才使他在幼儿园立于不败之地,身体反而好起来了。接着,我又开始规定玩的时间,要有节制地玩,不能看电视、玩游戏弄起来没玩。最后,培养孩子学习的兴趣,很庆幸我们上了一个好的小学,经典颂读让我们全家爱上了阅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突飞猛进。正当我为孩子的进步感到欣慰时,我发现我们的亲子关系变差了。孩子开始有逆反心理了,怕我、疏远我,有时也顶撞我。我一下子懵了,这可是我们小的时候不敢有的呀!直到读了《规矩和爱》,我才明白过来。

原来,我们的规矩不统一。我的严、老公的松、婆婆的溺爱,都给孩子不一样的标准答案,让孩子无所适从。同样是看电视超时这件事,在老人眼里很可爱,在老公眼里是没关系,到我这却是不允许,久而久之,孩子就认为是妈妈在故意找他碴,还经常打他,他肯定就不和妈妈亲近了,有时还变成个'两面派'.明白了这个道理,我迅速又上网买了两本《规矩和爱》,一本快递到蚌埠,一本塞进老公的包里,让婆婆和老公一起通读这本书,尤其是P144页《不同教育者之间的一致性》,然后我们进行一次沟通和交流。首先我很尊重老人的教育经验,并欢迎她参予我们的家庭教育,但是请她明白:隔代教育只能是亲子教育的补充,绝不能替代亲子教育!接着,我又和老公商量谁成为教育孩子的'头'.由于老公在外地上班,我自然承担了这项任务,那么他必须遵循这样一个原则:不要在孩子面前指责另一方的规矩。最后,我反省自己的不足之处:经常带着怒气打孩子。书中P115~125页详细地介绍了'为什么打孩子?'、'怎样打孩子?'这一系列问题,其中'怎样用爱打孩子'发人深思。书中说道:'为人父母需要有谦卑、敬畏的态度,教育的孩子的过程,要改变孩子,先改变自己!'.这个道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必须要有足够的耐心和决心!但我还是决定按照书中所说的那样去做。当孩子闹情绪,抓狂的时候,不能忙于和他讲道理,先控制好大人愤怒的情绪,不去急着训斥,训不好就武力解决。而是等孩子平静下来以后再交流,并且要蹲下来与孩子平视,不仅要有语言上交流,还要有目光的交流,要轻声轻气地说重话!这种教育的转变很难很长,是对我们爱的检验,但是真的有效!渐渐地,孩子明白了,妈妈是因为爱我才打我,妈妈愿意陪我一起去改错。笑容重新绽放在孩子脸上,人也变得听话、懂事了!回家能干些力所能及的小事,还经常帮我捶背、按摩,前段时间自已制作时间表,让我陪他共同执行。我静静地享受着孩子这些点滴的进步,感到很>幸福,因为我和孩子一起>长大了!

(彭启航妈妈写于2014年3月31日)

《规矩和爱》读后感(三)

——周炜平(55号周钲—父亲)

花了整整两个晚上的时间,读了孩子老师推荐的这本书,不生嘘唏。一边庆幸自己还是有很多观念相似,一边也在懊恼曾经错误的一些行为,应该更早阅读到这本书。

哈佛教育学家王涛博士不仅从学术角度,更从父亲的亲历来告诉我们,爱与规矩并不矛盾,更不对立,融合爱融合规矩,寻找平衡,树立孩子健康的人格才是教育的核心。

文中开篇就提出一个观点:学做父母,是教育孩子的前提。换句我们熟悉的话说就是'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父母的言行直接潜移默化改变着孩子。这让我想起大儿子上一年级的时候,因为从没有做父母的经验,一直认为生活是家庭负责,学习应该是学校负责,把孩子送到学校,放学送到托学班就完了。最后的记过就是孩子完全成了学校里的头疼人物,不是恶作剧就是打架,学习成绩更是一落千丈。从这点看,确实,父母不是一种称谓,而是一种责任,需要去学习、去领悟如何才能成为合格的父母。非常庆幸的是,我们很快意识到问题,及时进行了修正,并偶然的契合和王涛博士的'不占有原则'、'情商先于智商原则'、'和孩子共同成长的原则'.

在两个孩子的过程中,我大多数时候以我的价值观和认识在践行这教育的方法,虽不知道对错,但从孩子的现在的基本性格来看,还能聊以自慰。总结起来也就如下两条:

? 和孩子做朋友,更多的了解他们的内心情感需求,而非仅仅停留于物质的满足。我花了很多时间和孩子一起生活,吃饭、睡觉、聊天、玩乐等等,让孩子能感受到爱,同时也体会到他可以和你交流,因为我更愿意和他平等交流,而非滥用父亲的权威。时至今日,我和孩子们之间仍然能坐下来聊上半天,这也许就是王老师说的爱吧。

? 树立合理的规矩。记得大儿子刚转学到合肥的时候,只有我们爷俩过来,我和他一起探讨了规矩的重要性,并引导他,帮助他一起制定了一天的作息时间表和一周的时间安排。(来自:www.Zw2.cn 爱 作文 网)因为是一起制定的规矩,并在过程中被我和孩子妈妈严格的要求执行,至今,这一时间表让然是孩子们的生活指导,甚至慢慢内化到孩子的习惯当中。规矩和爱,从来就不冲突。

在成人的世界,自由和节制并不矛盾,追求自由需要对自身的节制,节制也并不妨碍自由。孩子总有长大的一天,在鼓励天性的同时要求自我约束也是可以平衡的。知易行难,很多道理到落实的时候总有诸多困难,谁也不能保证一定得以全部贯彻。同时,孩子作为一个具有鲜活生命的个体,有其独立的性格和灵魂,并不是同样的教育方法就能得到同样的结果,一切都会有变数,作为父母,唯一要做的就是不断学习,不断审视自身,不断修正教育方式,且行且进步!

感谢孩子给我们的幸福感!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