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木兰续写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5 16:38:23 体裁作文
篇一:改写花木兰
写作:改写《木兰诗》
木兰诗》叙述了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故事,塑造了木兰这个女英雄形象。千百年来,木兰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并被艺术家改编成戏曲、动画片,搬上了舞台和银幕。
将《木兰诗》改写成一篇故事,有关戏曲、动画片等改编作品可以作为参考。题目自拟,字数不
限。写作时注意下列几点:
1.故事和人物形象基本符合原作。
2.有些情节,如木兰的军旅生活,可以依据原作想象发挥,写得更详细具体一些。
3.语言尽可能明快、生动。
例如:
一、
夜,格外宁静,皎洁的月光洒在大地上,一切都那么美好、静谧。
星星还同往常那样在天空上闪烁,晚风缓缓地吹着,但是,这段时间,花木兰老是坐在织布机旁不停地叹息,织布声稀疏了下来。
花木兰倚靠在织布机旁发呆,心事重重。
二、
夏夜,一片漆黑。
在这寂静的夜里,忽听有人在微微叹息。是谁在叹息呢?
过了一会儿,叹息声又响起,掺夹着浓浓的惆怅。仔细瞧,原来是木兰姑娘正对着门织布。怪!怎么听不见织布声,只听见木兰的叹气声呢?
猜想木兰一定是有心事。问一声闺女你在想些什么?思念些什么?来,告诉为娘的。木兰静静地说:“娘,儿既不是在想些什么,也没有思念些什么。
昨天夜里在城门看到军队所张贴的文告,说是皇上要征兵,攻打匈奴。征兵名单上有很多卷,木兰我仔细看了看,几乎每一卷上都有爹爹的名字。
哎......我爹他没有大儿子,木兰我没有长兄,爹爹毕竟年岁已高,不宜再出征了.儿愿为此买鞍马,替爹爹去出征!\'娘沉默了好久,抬起头,久久地望着木兰,沉重地说:\'木兰啊!你代父从军,处处要小心啊!\'......
木家风波(续写)
木兰从军归家后,木兰是个女孩这件事顿时在军中传得沸沸扬扬,在百姓家中,这件事也成了茶余饭后的佳话,可以说真是弄得个满城风雨。于是这件事很快就传到了可汗和大臣们的耳朵里,根据军法条文,女子不能入军营,违令者当属“死罪”。
可汗把大臣们召集在一起,商议该怎么处置花木兰。大家觉得这件事很难处理,花木兰犯了军中法令,是犯了王法,可木兰功勋卓著,也为国家立下了汗马功劳。但在王法与功勋之间只能选择一个答案,
大臣们各执一词。有人认为军法如山,这是一个不能改变的事实,如果不追究花木兰,那怎么向黎民百姓交代?以后又怎么以王法服人?那国家将何以治理?更多的人认为花木兰固然有罪,但她在多少次战事中出谋划策、英勇善战,一次又一次地立下了赫赫战功;花木兰虽然是个女儿身,但在每次战事中,她所表现出来的英雄气概,是一般男儿所不能比的;这十几年来,尽管战争那样残酷,战斗那样激烈,花木兰从来没有抱怨过,从来没有退却过;花木兰还善于跟同行的一般战士谈心,在不少关键时刻,她还起到了稳定军心的作用——总之,木兰为国家作出的贡献是巨大的,这也是不可磨灭的事实。 大臣们说得各有各的道理,可汗也被弄得举棋不定。
可汗和大臣们的议论很快就传到了木兰的耳中,传到了木兰的乡亲们的耳中。木兰得知此事后,却神态自若,没有一丝害怕。乡亲们得知后都来到木兰家。乡亲们对木兰说:“木兰,你是我们的英雄,我们支持你,如果可汗要杀你,他就是个昏君!”木兰感动得热泪盈眶,激动地对乡亲们说:“乡亲们,谢谢你们!可我毕竟还是触犯了军法,王法无情。如果我死了,也是上天注定的。可汗处死我,也是为了维护王法,我死得其所。”这时,木兰的家人早已泪流满面。 在皇宫里,大臣们还在讨论中,这时一个军士进去报告:说有许多老百姓跪在城门口,求可汗饶木兰不死。可汗和大臣们都来到城墙上,只见城下面是黑压压的一大片,几乎全城的老百姓都在这儿了。见可汗来了,一位年轻的小伙子大声说:“木兰为了我们百姓的安宁,一个人在外十几年征战,如今如果杀了她,真是没天理啊!”
这时,百姓们都这样大声喊着。有一个年过半百的老人这样说:“木兰是我们民族的骄傲,你们不能杀了她!”甚至连一个三岁的小孩也开了口:“木兰姐姐是我们的英雄,谁杀了她就是坏人!”??
城下的百姓群情激昂。可汗和大臣们会意地笑了。可汗对城下的百姓说:“你们说得对,我不能枉杀一个对国家有贡献的人,我会顺从民意的。”接着,可汗还当场封花木兰为“女中豪杰”。可汗还说:“木兰是我们国家第一个上战场的女英雄,我将撤销不准女儿上战场的军令,以后凡是武艺高强的女子都可上战场。”这时,城下的百姓都欢呼起来。百姓们夸可汗决策英明。
这一段佳话一直流传至今,花木兰的爱国精神成为人们学习的榜样,她的事迹将流芳百世。
点评:本文小作者在学习了《木兰诗》后,对木兰从军归家后的情势发展进行了合理的想像,戏剧性地展现了一场由木兰女子从军触犯军法而引发的风波。文章构思又带有孩童心理,具有独特的写作个性。故事结局又恰到好处,顺理成章,使文章主题得经鲜明的显现。 巾帼英雄花木兰(改写)
夜,格外宁静,皎洁的月光洒在大地上,一切都那么美好、静谧。星星还同往常那样在天空上闪烁,晚风缓缓地吹着,但是,这段时间,花木兰老是坐在织布机旁不停地叹息,织布声稀疏了下来。
花木兰倚靠在织布机旁发呆,心事重重。昨天深夜一纸军队的文告打破了家中的宁静:军书连下十二道,每一道都在催促父亲重新披挂出征。花木兰的眼泪一下子涌了出来,父亲老了,木兰又无哥哥,弟弟处幼尚未成人,保家卫国责无旁贷。她下定决心自己替父从军。
第二清早,花木兰就出门到街头上,买骏马、买马鞍、马笼头、马鞭,忙乎了好一阵子,备齐了战装,然后辞别父母,女扮男装头也不回地走了。早晨辞别了父母,晚上花木兰宿在了黄河边,她听不到爹娘呼唤女儿的声音,听到的只是黄河流水的“哗哗”声。 第二天早上,她辞别了黄河,晚上又宿在黑山头。
经过了十几天的长途跋涉后,花木兰最终来到了燕山脚下,她听到胡人兵马的嘶鸣声。花木兰发誓:为了父母,为了国家,自己一定要全力以赴,战胜敌人!
“杀啊———”战场上炮火连天,马的嘶鸣声、战士们的呼喊声、如雷鸣般的马蹄声以及刀、剑撞击的“口当口当”声响彻整个大地,黄沙满天,血流成河,战场上敌人的尸体横七竖八地摆了一地,许多战士们都受了伤。已提升为将军的花木兰率领大兵冲向前去。寒风阵阵传来刁斗声,明亮的月儿映照在铁甲衣上,许多将士身经百战,为
祖国而死。经过十余载的战斗,壮士们终于凯旋而归了。十几年的拼杀,十几年的搏斗,木兰领着胜利的军队归来了,皇上为她举行了盛大的庆功宴。宴席上,皇上为战功卓著的花木兰敬酒:“你功劳不小,赐你做个尚书,行吗?”“不!”花木兰笑着摇摇
篇二:“恶搞”花木兰作文写作指导
“恶搞”花木兰作文写作指导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 字的文章。(60分)
喜剧演员贾某在一档节目中“恶搞”了花木兰,被一个叫作“木兰文化研究中心”的组织揪住不放,强烈要求贾某向全国人民道歉。贾某道歉后,有些人似乎受到了启发。道长孟某发长文批判导演陈凯歌新作《道士下山》扬佛抑道,影响宗教和睦,要求陈导向道教界、向社会道歉;六小龄童认为贾某道歉开了一个好头,要求恶搞《西游记》的影视剧也要道教。
对此,网上意见不一,有赞同道歉的,认为恶搞不等于创新,不能为博眼球将经典恶俗化;也有替贾某、陈导等叫屈的,认为创新可以打破樊篱,况且花木兰、孙悟空等原本就是虚构的文学形象;更有网友戏谑“金庸塑造了众多邪道形象,强烈建议孟道长起诉金庸,保卫道教”。
该不该道歉,你怎么看?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此题沿袭了2015年全国一卷作文“小陈举报父亲在高速公路开车打电话”的风格,同属于新闻评论型作文。需要学生多关心时事,这样才能写出言之有物的文章,但难度不小,需要学生具有很深的文化积淀。文题中多次出现“创新”,可见扣住“创新”来写是扣题的。可以从以下方面立意:
【写作提示】
(1)从需要道歉的角度分析:演绎经典固然可以创新,但起码需要尊重经典,对经典怀有敬畏之心,不能将恶搞等同于创新,将恶心等刷于开心。参考立意:①要有敬畏之心,创新也要守住底线;②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净化社会风气。
(2)从不需要道歉的角度分析:什么样的改变才算创新,谁也说不清,花木兰、孙悟空等原本就是虚构的文学形象,不属于哪家哪户哪个研究组织,没有触犯版杖,凭什么一些研究机构或个人要求他人道歉?难道你们的就是经典?就是遵循事实?参考立意:①允许创作的多元化,不能动不动就罗织罪名,百花齐放才是春;②自信者自强,自卑者敏感。包容才能大气。(如有其他立意,符合材料含意即可,以上提示仅供参考)
1、传承经典,创新之花更加鲜艳(在传承中创新)
2、恶搞与创新
3、文艺创作多元化,百花齐放是春天
4、包容各种创作,让我们静观创新花开
素材列举:
1、金庸武侠小说是文化创新的典范
★突破了传统的武侠小说的套路,加入了时代背景,使小说更加真实。如《射雕英雄传》的背景是北宋末年、南宋初年,《碧血剑》是明末清初,《鹿鼎记》是康熙年间。
★武术的招数的命名用了一些历史典故。如著名的美女拳法招数是:西施浣纱貂蝉拜月昭君出塞绿珠坠楼贵妃醉酒……
★《逍遥游》成了武林秘笈
★《笑傲江湖》中的人物黄钟公、黑白子、秃笔翁、丹青生并称梅庄四友,寓意琴棋书画。
★众多武林人物的名字都具有很深的文化韵味。
★情节中融入了佛道思想
2、电影《大圣归来》是创新的典范
齐天大圣孙悟空被如来压到五行山下,神通尽失,被唐僧的前世——小和尚江流儿救出,因为手腕上的封印没有消除,那时的大圣是一只有着桀骜不驯臭脾气的普通猴子。当面对专门抓童男童女的妖怪时,他犹豫彷徨,有心想救那些孩子,却又怕失败丢面子,到底是一走了之还是拼死一战?在江流儿的感召下,大圣手臂上的封印解除,手拿金箍棒的齐天大圣重新归来。
这部动画电影继承了《西游记》的传统,又在故事情节上作了开拓,展示了齐天大圣在善恶面前的内心斗争,使孙大圣具有了普通人的特点,感动了观众。
3、某导演导演的影视剧《林海雪原》中杨子荣与座山雕为争一女子而斗是恶搞,是亵渎经典。
教师示范
百花齐放,文化才能繁荣
喜剧演员贾某在一档节目中“恶搞”了花木兰,被一个叫做“木兰研究中心”的组织揪住不放,强烈要求贾某向全国人民道歉。对于这件事,我认为道歉大可不必,只要无伤大雅,社会应对文艺创作持宽容的态度。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我们的文化才能繁荣。
春秋战国时期,那是思想自由的年代,人人都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表达对人生、对国家、对世界的看法。没有谁压制谁的问题,有的只是辩论,和互相的赞赏和包容。孔子、老子、庄子、孟子、荀子、墨子、韩非子著书立说,这样形成了洋洋大观的百家争鸣的局面,这一阶段,成为先秦历史上文化最为繁荣的时期。
到了汉代,印度的佛教传入中国,汉朝的文化精英们并没有排斥它,而是宽容地接纳了它。一时间佛教在中国兴盛起来。佛教文化并没有侵害了中国文化,而是极大地丰富了中国文化,而且逐渐本土化,儒、佛、道一起构成中国的传统文化,并影响着中国人的人生观,平衡着中国人的心态。
唐代是伟大的时代,之所以它伟大,是因为它包容,所以才创造出灿烂辉煌的文化,无怪乎有些人想“梦回唐朝”了。李白、杜甫、高适、王维等诗人并没有指责对方的诗歌不和某些规定或者冒犯了什么,而是相互理解相互包容,这才使得大唐诗歌达到了顶峰。白居易写《长恨歌》讽刺唐玄宗,这要比恶搞严重得多,但是唐朝皇帝并没有治他的罪,而是任其流传;这事要放到清朝康乾年间,那总是杀头的罪过。康乾年间的文字狱,使多少人断送了性命。一句“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被认为是讽刺清朝皇帝,作者戴名世下狱而死。在这个文化遭到压制的时代,许多读书人只能钻进“四书五经”之中。文化创新遭到挫折,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历史悲剧。
时至今日,科技极其发达,相应文化也应该发达,而有些人的心胸却不如古人,常常以权威的身份指责这个不对,那个也不妥,还必须让人道歉。我认为,我们的文化工作者,特别是一些高级文化知识分子,应当具有宽广的心胸,能容纳新出现的文化现象,寄予积极的引导,多传递正能量,这样我们的文化才能持续繁荣。我们也相信,时间是一条河,那些文化中的杂质,终究会被冲走,沉淀下来的一定是精华,进而成为经典。百花齐放,开放包容,文化创新才能有芬芳的春天。
创新无错 何必严苛
当花木兰在改编的喜剧节目中更令人喜 爱,更让人感觉真实时;当“邪道士”走 进红尘,,更让人向往道教的崇高,清幽 时;当孙悟空放不下紫霞仙子,活在我们 的身边时。我们是否该回过头来想想,当 我们把所谓的经典束之高阁,供上神坛,
是不是已经失去了经典的意义了呢?
对此,我只想说=创新无错,何必严苛。
当木兰不穿军装,反饰红妆,她是否也走进 了你的心堂,花木兰由感人至深的“从此替爷征” 变成了喜剧节目中不带丝毫豪气反而柔媚毕现的 小女子,我们是否也对她多了一层认识?当《神 雕侠侣》总的尹志平不再做一些下流之事,我们 是否会更加讨厌他,反会笑他道貌岸然,虚伪做 作?当《西游记》中戾气冲天不可一世的妖王脱 下战衣,变成《大圣归来》中的“马猴脸”,我 们是否感受到了他心底的纯洁干净和善良?当 《水浒传》中的鲁智深上了五台山后真正地做起 了和尚,不嗔不恨,不贪欲不妄想,我们是否会 笑他活得可悲,反不如一刀下去豪快?
归根结底,不是我们心中的怀疑,而是思想 开始觉醒,人民开始进步。人类的第一步是亚当 夏娃偷吃了禁果,虽然从此被赶出伊甸园,但也 从此获得了自由。我们已经不再是古老封建制度 下的良民,我们不甘于被奴隶,不甘于被禁锢, 我们将文学经典改编,甚至恶搞,这也是源于我 们心中对于亘古不变的事物的探索和理解。有人 说:“一千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证明 了同一部作品可以反应出人们不同的灵魂,“二 度创作”的理论也早已被大家所公认,经典的再 次创新也不可避免,创新无错,何必严苛呢?
只有创新,才历久弥新,亘古长存。我 们的创新是源于人性的曲直和感情的多样, 既然如此,我们为何非要钻牛角尖呢?通过 改编,甚至是恶搞,越来越多的人们明白了 神性的虔诚,人性的真实;理解了人无完人 的现实,坚持本心的真实;品尝了真善伪善 的酸辣,明白了心计心机的虚假。我们把经 典拉下神坛,撕掉虚伪,露出真实给世人们 观看,又何尝不是把它捧上更高的神坛,更 加受人尊重和理解。只有思想自由的民族, 才能在世界民族之林里茁壮成长。
创新,是一次辨明是非曲直的探索, 是一场思想自由灵魂的革命,是一首 冰与火的战歌,炙热,却夹杂着欣喜。 创新本无错,何必太严苛。
篇三:13《木兰诗》改写
《木兰诗》改写导学案
学校:王楼二中 使用年级:七年级
课型:写作指导课 课时:两课时
目标点点清:
1.了解人物形象,感受木兰的女儿情、英雄气,了解她的智慧,胆略和才能。
2.学习古代劳动人民勇敢乐观的爱国精神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3.培养学生独立研究、合作探究的能力。
思维小培育:
一、创设情景 ,导入
1、千百年来,中国不是有句古话叫什么“巾帼不让须眉”吗?其实,古今中外,出现过许许多多的女中豪杰,你们知道哪些呢?(穆桂英、刘胡兰、江姐、?)看来大家知道的女中豪杰还真不少.在我国地方戏曲中有许多歌颂巾帼英雄的作品,学生欣赏豫剧《谁说女子不如男》。 这个故事最早却来源于一首诗——《木兰诗》(板书课题)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深入学习北朝民歌《木兰诗》。
2、介绍作品。《木兰诗》又叫《木兰辞》,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民歌,是北朝民歌的代表作。 《“乐府诗”——继《诗经》《楚词》之后,在汉魏六朝文学史上出现一种能够配乐歌唱的新诗体。
“乐府”本是官署的名称,负责制谱度曲,训练乐工,采辑诗歌民谣,以供朝廷祭祀宴享时演唱,并可以观察风土人情,考查政治得失。《木兰
诗》与《孔雀东南飞》,被称为乐府民歌中的“双璧”。
二.整体感知
1.范读课文(配乐朗读),提出应注意的字音。
2.学生自读课文,小组疏通文意,复述情节:
学生用自己语言简要复述故事情节。 (可以用“木兰_________”句式概括每节内容,横线上限填四个字。)
(木兰停机叹息、代父从军、奔赴战场、征战沙场、还朝辞官、亲人团聚、讴歌英雄)
2、学生再读诗歌,讨论:木兰是一个_____的人”。板书: 勤劳、善良、淳朴、谨慎(女儿性情)
机智、勇敢、刚毅、忠孝两全(英雄气概)
范例连连看:
木家风波
木兰从军归家后,木兰是个女孩这件事顿时在军中传得沸沸扬扬,在百姓家中,这件事也成了茶余饭后的佳话,可以说真是弄得个满城风雨。于是这件事很快就传到了可汗和大臣们的耳朵里,根据军法条文,女子不能入军营,违令者当属“死罪”。
可汗把大臣们召集在一起,商议该怎么处置花木兰。大家觉得这件事很难处理,花木兰犯了军中法令,是犯了王法,可木兰功勋卓著,也为国家立下了汗马功劳。但在王法与功勋之间只能选择一个答案,大臣们各执一词。有人认为军法如山,这是一个不能改变的事实,如果不追究花木兰,那怎么向黎民百姓交代?以后又怎么以王法服人?那国家将
何以治理?更多的人认为花木兰固然有罪,但她在多少次战事中出谋划策、英勇善战,一次又一次地立下了赫赫战功;花木兰虽然是个女儿身,但在每次战事中,她所表现出来的英雄气概,是一般男儿所不能比的;这十几年来,尽管战争那样残酷,战斗那样激烈,花木兰从来没有抱怨过,从来没有退却过;花木兰还善于跟同行的一般战士谈心,在不少关键时刻,她还起到了稳定军心的作用——总之,木兰为国家作出的贡献是巨大的,这也是不可磨灭的事实。
大臣们说得各有各的道理,可汗也被弄得举棋不定。
可汗和大臣们的议论很快就传到了木兰的耳中,传到了木兰的乡亲们的耳中。木兰得知此事后,却神态自若,没有一丝害怕。乡亲们得知后都来到木兰家。乡亲们对木兰说:“木兰,你是我们的英雄,我们支持你,如果可汗要杀你,他就是个昏君!”木兰感动得热泪盈眶,激动地对乡亲们说:“乡亲们,谢谢你们!可我毕竟还是触犯了军法,王法无情。如果我死了,也是上天注定的。可汗处死我,也是为了维护王法,我死得其所。”这时,木兰的家人早已泪流满面。
在皇宫里,大臣们还在讨论中,这时一个军士进去报告:说有许多老百姓跪在城门口,求可汗饶木兰不死。可汗和大臣们都来到城墙上,只见城下面是黑压压的一大片,几乎全城的老百姓都在这儿了。见可汗来了,一位年轻的小伙子大声说:“木兰为了我们百姓的安宁,一个人在外十几年征战,如今如果杀了她,真是没天理啊!”这时,百姓们都这样大声喊着。有一个年过半百的老人这样说:“木兰是我们民族的骄傲,你们不能杀了她!”甚至连一个三岁的小孩也开了口:“木兰姐姐是
我们的英雄,谁杀了她就是坏人!”??
城下的百姓群情激昂。可汗和大臣们会意地笑了。可汗对城下的百姓说:“你们说得对,我不能枉杀一个对国家有贡献的人,我会顺从民意的。”接着,可汗还当场封花木兰为“女中豪杰”。可汗还说:“木兰是我们国家第一个上战场的女英雄,我将撤销不准女儿上战场的军令,以后凡是武艺高强的女子都可上战场。”这时,城下的百姓都欢呼起来。百姓们夸可汗决策英明。
这一段佳话一直流传至今,花木兰的爱国精神成为人们学习的榜样,她的事迹将流芳百世。
写作方法指导:
1.故事和人物形象基本符合原作。
2.有些情节,如木兰的军旅生活,可以依据原作想象发挥,写得更详细具体一些。
3.语言尽可能明快、生动。
写作快车道:
改写古诗,要做到“三要”。
1、要理解古诗的意境
2、要把握古诗的原意
3、要展开合理的想象
评改小能手:
1. 仔细品读自己或同伴的文章进行修改。
2. 小组评出自己组优秀的文章,班级浏览阅读。
佳作展示秀:
《木兰诗》改写学生优秀作文
天阴深深的,乌云替代了白云,风婆婆使劲地吹打着树枝,看样子要有一场暴风雨即将来临了。听,“唧唧唧??“的声音从不远处阵阵传来。哦,是勤劳的木兰正对着大门织布。可是,她的叹息声却要掩盖了织布机的声音,她为何如此心烦?是为天气而烦恼,还是??母亲见女儿心事重重,边走过来问道:“女儿啊,你如此心烦意乱,为何啊?”孝顺的木兰不想让母亲担心,说:“母亲,没什么,只不过这种天气扰乱了心情。”然后她勉强一笑。
睡觉时,她翻来覆去睡不着。她心里总是挂念着一件事:昨夜看见军队的文告,皇上要大规模的征兵。征兵的名册很多卷,每卷都有父亲的名字。父亲虽然有战斗经验,可他已年老体弱,弟弟年幼不能参军。怎么办呢?不参军吧,可皇上的话是圣旨。木兰最后决定代父从军。
第二天,木兰做了出征前的准备“去东市、西市、南市、北市买骏马、垫子、马笼头和长鞭。早上去告别父母,可父母一万个不答应,因为她还没上过战场,不知道战斗经验。可木兰去意已决,为了父亲,她毫无怨言。木兰头也不回地走了,她怕回头看见父母悲伤的眼神,骑啊骑,不知不觉就来到了黄河边,她听不见父母呼唤她的声音,只听到黄河流水的声音。此时,木兰感到无比的孤独,她只能向黄河倾诉思乡之情。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