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电影集结号观后感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5 07:18:53 体裁作文
电影集结号观后感体裁作文

篇一:电影集结号观后感

那声悲怆的集结号遥远了, 曾经 已概括不了他的沧桑,唯有历史,灰白的一段历史,冰冷而又陌生的记忆,冷不丁经心激起情感上的一层涟漪。

看完《集结号》思绪被带到那个为人民幸福斗争的战争年代,解放战争时期,九连连长谷子地带领全连四十七名兄弟奉团长的命令坚守狙击阵地,以集结号为令撤退。然而团长为为战争全局考虑,没有吹响集结号,致使九连全体战士在打退敌人的三次进攻后,除谷子地以外全部壮烈牺牲,并按失踪处理。为给九里哦按正名,谷子地张开了执着的探寻,最终在烈士墓前吹响了47个生命一直想听,甚至死也没有听到的集结号。

故事情节就是如此简单,这简单的背后却屹立着那些被遗忘的人英雄。没有人生来是英雄,他们都是被那个年代所傲。为了革命胜利,为了人民幸福,即便是抛头颅洒热血,他们在所不惜。

将有必死之心,士无贪生之意 在这部影片中得到了最完美的诠释。连长谷子地坚守上级所下达的听不到集结号绝不撤退的命令,带着47个弟兄死守汾河拦截战壕,只为了争取大部队撤退的宝贵时间。当连中有人提出自己已经听到集结号响了,可谷子地没听到,他怀疑自己耳朵被炮火震聋了,问代理指导员王金存他是否听到集结号。这个文弱书生此刻彰显了英雄本色,他说他没有听到,因为集结号根本没有响。他没有昧着良心讲话,尽管他知道如果他说他听到了谷子地也许会下令整个连撤退,九连也许就会留下种。最终为了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九连从47人到43人,再到13人,最后圆满完成任务只剩下连长一个人。

集结号的响起意味着任务的结束,意味着生存的希望,可它并没有响起。因为它没有吹响,所以我们的革命战时不能撤退;因为他没有吹响,所以我们的英雄很执拗地坚持到最后。这就是命令,对一个战士来说,它高于一切,包括自己的生命。我不由得想起我们年轻的一代,贪图享乐,懒惰娇逸。不必说关于生死的革命任务,就连老师布置的作业,我们当中某些人也不乐意认真完成。是该反思一下了。我们应当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要加倍珍惜。如今,没有了战火纷争,硝烟弥漫,我们生活和平的年代里,有父母学校和社会的呵护,还有什么理由去浪费时间而不好好学习呢?我们这年轻的一代,幸福的一代,如果非要下达什么任务的话,那么我们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好好学习,加倍努力,将来报效祖国,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做贡献。

我是中原战军独立二师一三九团三营九连连长谷子地。 无论是被误会是国民党俘虏时,还是得知独二师军队已经改编,谷子地介绍自己是总是说这么一句。在他心目中,集体是最重要的,先是集体其次才是个人。生活在物质横流的社会,我们似乎变得很自私,太以自我为中心,根本不关心集体,或是忽视别人的感受。其次,没有一个人是与社会他人隔离的,我们总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总要与别人交往,我们有各自的社会地位和身份,也隶属于某个社团团体。《众人划桨开大船》这样唱到: 一支竹篙难渡汪洋海,众人花匠开大船。一根筷子轻轻被折断,十双筷子牢牢抱成团。你加我。我加你,大家心相连。同舟共济海让路,号子一喊浪靠边。 所以我们,年轻的一代,要增强集体主义观念,这也是建设新时期的社会主义所要求我们这么做的。

每一个牺牲者都是垂不朽的。 这是《集结号》这部电影所要的表达的主题。经过谷子地的不懈努力,终于让那47个被遗忘的弟兄得以正名,他们没有失踪,也不是逃兵,而是真正的烈士。最后,九连全体烈士道德墓碑前,团长的警卫员小梁终于吹响了集结号,那响彻天空的号角悲怆而有凄婉。

今天,我也听见那最后一声集结号,你听,它真的在响,环绕在我们的耳边。它在提醒我们,作为生出和平年代的青年人,不能忘记那段腥风血雨的日子,应该永远缅怀那些千千万万不留姓名却前赴后继为民族解放事业捐身献躯的革命先辈。

轰隆隆的枪炮声,血与火的拼杀,这是电影带给我们的视觉震撼,也许没多久,我们便会我忘记;但那一声悲壮凄凉的集结号却永远响彻在我们心中,鞭笞我们奋发向上,勇往直前,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武装自己,为祖国的持续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篇二:电影集结号观后感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呜 ,集结号吹响了,这个号声不仅仅是代表着撤退,还带表满腔的热血和一份沉重的责任。  这部电影,让我懂得生命其实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兄弟的情谊,在我看来命其实是不能拿来和兄弟的情谊相比的,就算自己宁愿用性命来交换也是不可能的换得到的,就像这部电影一般。  战争,是一场血腥的盛宴,一旦踏进去就要做好随时献出生命的准备,但对于电影中的谷子地其实还有比生命更重要的,那就他们九连属于四十七个弟兄的荣耀和属于他们的情谊。  1948年淮海战争打响,他们的战斗空前的激烈,谷子地接收任务去阻击敌人,掩护大家撤退,约定撤退后吹响集结谷子地才能撤退,没有集结号,就算打到只剩一个人最后一颗子弹都必须打下去。  之后,他带着九连躲进一个旧窑厂,迎接了敌人一波又一波的进攻,每次敌人的进攻,都被他们奋力挡下去,经过一次次的厮杀,47个弟兄也变得越来越少,当日本人派出坦克时,有,他们做出奋力一搏好些兄弟都在这次反坦克战中身亡,就连谷子地的耳朵也被炸聋了,最后只剩几个弟兄了,但集结号还是没有吹响,后来晚上敌袭,所有兄弟都阵亡了,就只剩下谷子地一个人逃了出来。看完他们在窑厂里打阻击战后,我感慨万千,这样的兄弟情谊,大无畏的精神,也只有在那种时候才能见到吧。谷子地是那么的讲信用,没听到集结号就算死不走。  后来他到了一个休养院里面,养好身体后就去找那些兄弟的尸体,可是怎么找也找不到,他看见抗美援朝又加入到里面,刚开始别人炮兵的团长十分轻视他,觉得他就是一个老兵油子,后来谷子地救了那个团长一命,团长去指挥炮兵去了,就从此再也没见着。几年后,谷子地又遇到一个他兄弟的媳妇,看她孤家寡人又带到那个炮兵团长那结良缘,团而且长本来就对那次的恩情十分感激,后来也一直再帮谷子地找,终于找到了他们团长的坟墓。  最后他找到了那个就窑厂,可是没有人想信那你面还埋着几十俱战士的尸体,他就不停的挖,别人都以为他是疯子,可是他不计较外人的语言,一直挖,最后终于挖到了那几俱尸体,找回了属于他们九连的荣誉。  当我看完这个电影后,也是热泪盈眶,真的,这部电影让我已经无法用语言来形容我心中的感慨,这部电影完美的诠释了身先士卒和鞠躬尽瘁这两个词,还有谷子地的重情重意,令死也要找回兄弟们的荣耀,证明九连个个盖定个,都是烈士!  我一定要学习他们的九连的那种大无畏的精神和对战友的尊敬! 

 一年级:小小一枝花

篇三:电影《集结号》观后感

电影《集结号》观后感

——浅析片中人物刘泽水行为的道德要素

毫无疑问地,导演通过一幕幕血与火的交织,把九连战士的英勇形象和战友间的深厚感情展示在了观众面前,从而突出了片中的两大主要人物的矛盾——139团团长刘泽水与三营九连连长谷子地的矛盾,或者,具体点说,是集结号究竟该不该吹的矛盾。

在下是个粗人,做不到从片中类似于战场选址这样的细节中看出片子的硬伤,但仅就片中人物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原则这一点,很多情况下是第一感觉就能得出结论的。也许这些个人得出的结论略显肤浅,但仍是不吐不快。首先,让我们来分析一下139团与其下属九连的任务分别是什么——

Why Moved My Cheese?

在这里,我们不能忽视一个细节,那就是在片末“小梁子”说的“团里突然接到撤退的命令”,当时上级管理者给139团的任务是什么?是狙击敌人掩护全军撤离。而九连连长谷子地所收到的任务是什么?是狙击敌人以掩护大部队撤离。但从团长刘泽水最后做出“不吹集结号”的决定来看,很明显,九连的“奶酪”已经被换成了“牺牲九连以掩护全团的安全撤离”!诚然,作为组织的管理者,刘泽水有足够的权力来人为地移动原先给九连设定的目标“奶酪”,但就管理道德层面而言,他可以这么做吗?他又为什么要这么做?下面就让我们来试着分析一下。

我们知道,某些行为曾经被认为会受到谴责——比如撒谎、欺骗、误传以及掩盖错误,如今在很多人眼里反而变成了可以接受或者十分必要的行为。但是,我们必须清楚地知道的是,被大多数人所接受的行为标准并不代表道德标准。这也类似于“麦迪逊大街”心理(“Madison Avenue” mentality)所指出的,“不论任何事情,只要公众认为它是正确的,那么它就是正确的;外观比真相更加珍贵。因此,相比较于‘什么看上去会比较好’,‘做正确的事’更少得到管理者的重视”。很大一部分人认为刘泽水的选择是可以接受的,但他的选择所带来的“看上去比较好”的战果并不意味着他做了“正确的事”。

现在比较广泛接受的一种观点认为,一位管理者的行为是否道德取决于若干因素:包括他的个人品行,组织的文化与结构,将产生问题的事件严重性以及管理者组织所处的民族文化。片末小梁子极力维护刘泽水的部分让很多人对于该如何评价刘泽水的行为的道德要素这一问题产生了一定的干扰。虽然很多管理人员看似都认可较高道德水平或是被一部分人认为是高道德水品的人,但一些管理人员也已经形成了鼓励非道德决策的某些思维方式,除了上述的“麦迪逊大街”心理外,这类思维方式还包括务实心理(bottom-line mentality)和剥削心理(exploitive mentality)。务实心理认为制定决策的唯一标准是财务上的成功,而道德标准往往被忽视或得不到重视。而剥削心理认为为了满足自己的利益可能会牺牲其他人的利益。这类管理者会“利用”别人来实现他们自己的目标。由这些分析,我们不难得出刘泽水之所以决定不吹集结号的原因所在——“为了我的团不被咬死”。很明显,一个团的人总比一个连的人来的多,为了保住一个团的生存机会(抛开战争的特殊环境,就一般组织来说也可以看作是上述观点中的“财务成果”),在九连的战士浴血奋战殷切等待号声响起的时候,刘泽水在没有任何后续命令下达给九连的情况下移动了原先设定给九连的“奶酪”。

综上,我们得到了身为管理者的刘泽水作出无视道德准则要求的决策的粗略原因,那么,让我们进入下一个问题——他该不该这么做呢?

To Be or Not To Be?

可能所有的行为都隐含着一种矛盾。在“怎么做才在道德上是正确的”和“怎么做才能满足我们的自身利益”之间存在着某种矛盾。

生存还是死亡?对于刘泽水来说,不吹号就意味着舍弃自己的战友、舍弃组织的成员来换取全团的生存机会;不吹号是对组织成员的道德责任,同时也意味着大家一起被“咬死”。经过上一部分的分析,暂不论其动机何在,我们知道他的决策结果是极不符合管理道德要求的,那么,这样的决策究竟应不应该被实施呢?这样的决策是否符合组织的宗旨呢?

我们知道,道德问题对每个人来说都很重要,但是由于某些原因,组织的管理者尤其是高层管理者更应让自己的决策符合道德标准。首先,也是最显而易见的理由就是,他的决策会为下级设置标准,并且帮助组织营造一种整体的氛围。当团长收到撤退的命令时,代表着139团的任务已经完成,事实上,从给九连下达狙击命令的初衷来看,九连的任务也已经完成,集结号应该且必须吹响,否则在组织内部会形成一种上下级间互不信任的氛围,当下级开始质疑管理者给自己下达的命令是否与其真实目的相符时,无疑会造成行动上极大的混乱。其次,管理者的行为受到更加详细的审查。因为人们拥有更多获取信息的途径,不道德的行为迅速而广泛地为大众所知晓,就像谷子地最终通过“小梁子”得知当年集结号的内幕时,激愤的指责一样,作为管理者的刘泽水数年苦心经营建立的组织和个人声誉都在一瞬间土崩瓦解。

我们知道道德的功利观(utilitarian view of ethics)是指“完全按照结果或后果制定道德决策”。它考察“如何为绝大多数人提供最大的利益这种量化的方法来制定道德决策”。作为共产主义的拥护者,很显然,功利主义非但不能作为组织决策的依据,甚至与组织的宗旨是相悖的。但是,就刘泽水的最终决策来看,却是符合道德的功利观的。但有意思的是,很大一部分人认为依据功利观解雇20%的雇员来提高剩下的80%雇员的决策是不道德、并且不该采取的,因为这会导致“资源的不合理配置和利益相关者的权利被忽视”。但当把它放在战争这个背景下时,人们困惑了。造成困惑的原因很简单,因为这里的“资源”是生存的机会,而“利益相关者的权利”则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但正是如此,才更需要管理者理性地分析而不能使自己的决策被情感因素所影响。刘泽水下给谷子地的命令是坚决而理性的:“没听到号响,你就是打剩了最后一个人也得给我继续打下去!”连长谷子地做到了坚决执行命令,但身为团长的刘泽水却没有做到坚决执行上级下达的“全团撤退”的命令——为了更多人的生存,他牺牲了九连。

在作出这个决策时,刘团长忘了自己所属的组织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国解放军是要救人民,而不是被人民救!组织的宗旨中并没有包含“最大数量保全己方成员生命”这一条,更不用说是“牺牲组织其他成员以最大数量保全己方成员生命”!

诚然,在当时的情况下,很难有一个完善的绩效评价系统来详细规范管理者的行动,但正因如此,才更需要管理者严格遵循管理道德要求来进行决策——无论最后财务成果(对刘泽水来说应该是幸存部队)如何。如果只关注结果而忽略了达到结果所采取的手段方式,那么员工就会对为了达到目的而“必须要做的事情”感到更大的压力,其结果就是为达目的而不择手段,哪怕这样的手段与组织宗旨相悖——正如刘泽水一般。

A Better Tomorrow

一个更好的明天,这是美国第31届总统胡佛的一段发言,他说“过去的记载经过正确的诠释,可以给我们一种警示,告诉我们何事可做、何事不可做”。片末响起的集结号经过47位英雄的鲜血的诠释,不仅是向已故的刘泽水,更是向所有管理者的警示:谨守“可做”与“不可做”之事的管理道德标准——这是制定一个综合的道德计划的要求,也是符合组织宗旨的决策要求。

附 参考书目:

《管理学》(第7版) (《MANAGEMENT》 Seventh Edition),【美】斯蒂芬*P*罗宾斯 (Sephen P.Robbins) 玛丽*库尔特 (Mary Coulter) 著 孙健敏 黄卫伟 王凤彬 焦淑斌 杨军 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管理技能与方法》(第2版)(《Management:A Skills Approach》 Second Edition),菲利普*L*亨塞克(Phillip L.Hunsaker)著,王汀汀 何训 陈晔 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

《管理伦理学》(第5版)(《THE ETHICS OF MANAGEMENT》Fifth Edition),拉瑞*托恩*霍斯默(LaRue Tone Hosmer)著,张初愚 张水云 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管理的伦理法则》,戴木才 著,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

《管理伦理》,万君宝 袁红林 编著,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年

《管理伦理学纲要》,唐凯麟 龚天平 著,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

篇四:《集结号》观后感

红色电影《集结号》观后感

前一段时间,在党支部的带领下,身为入党积极份子的我观看了导演冯小刚导的红色电影《集结号》。虽然这部电影之前已经看过一次了,但是重新再看一次,依旧给内心带来不小的震撼。感叹战争的残酷,感动谷子地对九连的情怀,更感怀他为九连全体弟兄正名的那份不屈。

电影《集结号》讲述的是1948年的淮海战役,张涵予饰演的一三九团三营九连连长谷子地接受了一项阻击战的任务,他与团长约定以集结号作为撤退的号令,如果集结号不吹响,全连就必须坚持到最后一刻。在一开始的这场战争中战争场面,效果以及各种特效,都是我所看过其他的片子中没有见过的。在老外的大片中的场面这样的战争视角也是不多见的。可以说是很独特。在九连接到团长命令后,全连战士义无反顾,冲向了最前线。这次的阻击任务是以一个连的兵力,阻击敌军的主力部队,可以说是鸡蛋与石头相撞。团长的命令是,在没有听到集结号吹响的的情况下,就算剩下最后一人也要坚持的打完。他们打到了最后剩下最后一人,也就是连长谷子地。共击迎接敌军的正面进攻4次。其中3次击退敌军,共击毁敌军坦克3辆。全连牺牲人数47人。要知道他们的武器只是一挺重机枪,一门火炮,其它都是步枪和手榴弹!在这样的悬殊这样的火力情况下,但他们成功的完成了阻击任务。

影片开始似乎就预示着九连未来的命运。战场上军令如山,

深深地压在每一位军人的身上,但这不是负担,而是光荣的骄傲。九连47名战士在一座废弃的旧窑场里奋勇厮杀,一个个身躯在炮火硝烟中倒下了,集结号却没有响起。排长焦大鹏临死之前告诉谷子地自己听到了集结号响,让谷子地带着仅剩的几个弟兄撤退。然而对于集结号的问题,战士们产生了分歧。谷子地怀疑是自己忽略了号声,导致战友们枉送性命。但最后他们仍然留守战地,坚守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九连只剩下谷子地一人。谷子地受伤后却被解放军当作敌军士兵俘虏。在后方的医院里他才得知,自己原来的部队番号已经取消,他不仅难以证明自己的真实身份,甚至战死的47个弟兄都将被视为失踪者。谷子地设法加入解放军炮兵部队,跟随队伍的步伐南征北战。他生存的动力就是为死去的战友找回应有的荣誉。战友们应有的荣誉没有得到,谷子地是痛心的。电影看到这里的时候,我的心中充满了无奈和愤怒交织的情感,无奈着谷子地还没法为九连的弟兄们证明,愤怒着没有找到战士们的遗体难道就认定了是失踪了吗?部队番号的改变导致了谷子地自己都没办法证明自己的身份,无形中让谷子地为九连战士证明身份的道路变得更加坎坷。然而谷子地依旧想方设法的为战友们正名。 在历经了重重困难之后,在汶河修水利时发现了当年的那个窑,里面的47具遗骸确认是中原野战军独二师一三九团九连的全体战士。影片的最后,谷子地和他的47个战友一同被授予战斗英雄的荣誉称号。然而只有谷子地能够亲身佩戴那闪亮的勋章,他

的47名战友再也无法亲身感受勋章的光彩。谷子地用自己坚定的信念和军魂证明了军人的铁性,为九连的兄弟们正名了烈士的称号。他身上那燃烧着的爱国的热情和对兄弟的情谊,是时间,岁月无法磨灭的坚定。在为九连全体战友正名的过程中,谷子地顽固的坚守着自己的信念,他相信自己的兄弟们还在那里等着他回来找他们。人们认为他是个疯子,顽固不化,然而实际上,他只是不愿让事实被历史的尘埃所掩盖,不愿军人的灵魂被历史的沧桑所迷惑。纵然他苦苦搜寻未果,但是内心依旧不放弃寻找九连兄弟。在烈士陵园,他得知集结号根本就没有响起,怒气顿时冲了上来,他大骂刘泽水。冷静下来后他也体谅了刘泽水,但内心更加为九连的战友们痛心。不得不说,战争是残酷的。为了顾全大局,就牺牲了整整一个连的战士,他们的生命湮没在革命战场上,灵魂闪耀的光芒却被人们所忽略。原本应该是“烈士”的光荣却成了“失踪”的无奈。不管是谷子地还是孙桂琴,看到这种情形都是会痛心的。幸运的这些烈士们终没被历史遗忘。

自己看完为后剧情所感动,这才是中国人,这才是中国男人,才是中国的军人!为了国家可以牺牲一切!为了战士可以付出一切!里面的其它剧情也是非常的感人的。比如说:为了不让自己兄弟的尸体落在敌人手里,又牺牲一人专门掩埋了所有的人员。为了战友踩地雷后能保住一条腿,顺利完成任务,自己去冒生命危险为战友脱险! 整部片子都在围绕着命令(也就是集结号)而展开。一开始收到的是集结号的命令。中间为了保全性命和违背

命令的斗争,让战斗中最勇敢的大棚排长,在临死的时候说是自己听到了集结号。但是谷子地没有听到,所以必须坚持到最后一刻。最后在了解到部队根本没有吹集结号,也就是说牺牲一个连的性命换取最终的胜利时,谷子地,表示的很悲情。他好像是被最好的战友(也就是下达命令的团长)出卖了。最后自己想到了国家最后的胜利,自己平静下来,觉得团长那么做也是对的。用自己说是每年都给团长送烟酒的话来体现一个军人最后做出的巨大牺牲,也就是心里的牺牲。

美国第31届总统胡佛的一段发言,他说“过去的记载经过正确的诠释,可以给我们一种警示,告诉我们何事可做、何事不可做”。影片最后在47名战士的墓前,让当初的司号员,吹响了当年没有吹响的集结号。这时响起的集结号经过47位英雄的鲜血的诠释,不仅是向已故的刘泽水,更是向所有管理者的警示:谨守“可做”与“不可做”之事的管理道德标准——这是制定一个综合的道德计划的要求,也是符合组织宗旨的决策要求,也是给了所有还在血战中的士兵一个安心的号声,让所有死去的战友们安心的死去。想到这里我的泪再也忍不住了??这样的片子,大家真的值得一看。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的前辈更是不易!我们要牢住历史!珍惜现在!

班级:

学号:

姓名: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