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绿(200字)作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0/13 12:20:38 体裁作文
绿(200字)作文体裁作文

精选作文:绿(200字)作文

  绿,在我家无处无在。绿,是一条清澈的小溪,滋润着我们的眼睛。绿,是一可爱活泼的小精灵,它们悄悄的讨论着万物。绿,是一个舒适的绿色空间,我们在里面快乐的遨游……

  绿,如果生活中没有绿,那恐怕是乌龟脱下了壳,软弱无力。是雄鹰失去了翅膀,斗志全丧。用自己来保护地球。绿,它真浅淡!在一旁默默无闻的工作。绿,它真可爱!在一边偷偷的对着你笑。

  绿,我喜欢绿。

    河北迁安蔡庄小学五年级:蔡旭华

篇一:绿色作文

“绿色作文”——塑造完美人生

425800

一、关于“绿色”与“灰色”

《语文课程标准》的制定,引发了我们对传统作文教学的反思, 我们都在试图构建一种与“新课标”最为合拍的作文教学新方案。现在,理论界将这种理想中的阅读课堂称为“绿色课堂”。我们不妨把这种理想中作文教学称之为“绿色作文”。提到“绿色”,人们即会联想到“绿色食品”,它是“自然” 、“健康”的代名词。“绿色作文”即在尊重学生个性的前提下,让学生的心情和思想从笔尖自然流淌出来,在自然轻松的状态下进行情感流露。在成长中作文,在作文中成长,这就是绿色作文的本意和真谛。

“绿色作文”是一种纯天然的、可持续发展的作文,即以人为本的、着眼于学生一生发展的作文方式。它也是相对于我们的应试教学中“灰色作文”而言的。曾经,我们的学生作文有三招:一凑二抄三套。凑-----名言警句凑时兴材料,自己信不信无关紧要;抄----考试之前苦背范文,考场也能屡屡中标;套-----文章格式有套路,学习雷锋不能少;要是考我议论文,就把决心誓言表。这些文章或千人一面,千篇一律;或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死不死活不活,黑不黑白不白,金箍住了学生的思想,扼杀了学生的率真与灵性。使原本生机勃勃的学生变得喜爱说假话、大话、空话、套话,让本“源于生活、抒写生活”的作文变成故弄玄虚装腔作势之作。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让学生的作文“回归”绿色呢?

二、“绿色作文”教学方法的几点思考 (一)、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绿色作文的活水从何而来?既非来自名师的头脑,也非来自题海。它的真正源头,来自包罗万象的大千世界。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是作文的常新话题。著名雕塑家罗丹有一句名言:不是生活本身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的眼睛。观察生活不仅要用眼睛看,用耳朵听,还要学生全身心的去感知、体验生活,思索生活,理解生活,这样才会用真实的笔触表现生活,表现自我。俗话说,生活是写作的唯一源泉,教师要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发现生活中的美,让生活中美的内容、美的形象、美的形式滋润孩子们的心田,在他们的脑海中留下一幅幅美的画卷,当生活中的这些美触动他们敏感多情的心弦,使他们产生写作上的冲动时,语言的激流就会宣泄出来。因此,我们教师应该通过教学和评价,引导学生明白:文章是人生智慧的火花,是人的生活创新的体验,是人的心灵个性的张扬。平时让学生坚持写观察日记,注重日积月累,达到逐步提升作文素质的目的。

(二)、开展课外活动,自主地创造美:

苏霍姆林斯基说:大自然是对儿童进行审美教育的绿色课堂,语文教师要利用这一绿色课堂,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献身家乡的感情。于是,在春光明媚的三月,我带领学生走进田野,走近春

天。首先请同学们用十秒钟时间凝视那大自然的美景,启发他们用美丽的眼睛寻找美:看那雾绕青山,小草青绿,野花绽放,树叶盛茂,难道不美吗?听那潺潺的流水声,清脆鸟鸣的声,难道你还感觉不到美吗?瞧那蚂蚁共同奋斗,搬运食物表现出的团结与顽强,难道不美吗?还有大树与青藤创造的盘根错节,难道不美吗?这些都是我们作文上可以尽情描绘的内容。你知道为什么古代画家都喜欢到大自然中作画吗?因为他们发现了大自然的美,在他们作画的同时,也给心灵涂上了绿色。在大自然中,他们能够找到灵感,更重要的是他们找到了一个新的自我,以一颗乐观、积极的心态笑着面对人生,于是,心中便有了“诗”、“画”。然后,请学生用一句话概括出自己对春天的感受。最后,回到课堂,用自己的双手写出自己眼中、心中的春天。

在习作中,罗维同学骄傲而忠实地写道:“在青山绿水之间,我与大自然贴切相处,我发现了许多,领悟了许多,我用最纯净的心领悟了这句名言:‘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卢晓丽同学也按捺不住自己的激情写道:“我终于体会到‘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的真谛。凡是有生命力的作品,无不倾注作者的全部心血和炽热情感。”曾志军同学写得最有力:“谁敢否认‘语文源于生活’。”

(三)、设创造性阅读,感受范文的美:

美国文艺复兴领袖、杰出散文家爱默生指出:“把自己的生活当作正文,把书籍当作注解,以一颗活跃的灵魂,为获得灵感而读书”。中国著名哲学家周国平则指出:“任何有效的阅读不仅是吸收和接受,同时也是投入和创造”。

读写结合是作文教学的一条规律。“读书破

万卷,下笔如有神”是杜甫的写作经验之谈。学生习作大都是从模仿开始的,模仿是创新的基础和桥梁。指导学生品读范文的精华,模仿其写作的风格,学生就往往能写出出人意外的佳作。在教学中,我每教到精美范文,就引导学生或仿其开头,或仿其结尾,或仿其结构,或仿其立意,或仿其精彩片段,积极引导他们进行迁移联想,或“张冠李戴”,或“移花栽木”。如读了朱自清《春》我就指导学生仿写“秋”,读了《理想》我就指导学生仿写“我的信念”,读了《行道树》我就指导学生仿写“路边的白杨”??久而久之,学生在模仿借鉴中就学会了写作的窍门,拨动了情感思维的琴弦,奏出了习作的美妙乐章。仿写属于创造性阅读,教师要进一步要求学生通过阅读文本激活自己的灵感,从而写出绿色作文来。

(四)、尝试绿色作文,塑造完美人生:

要想使校园中花木长得美茂,必须有深厚的土壤培植他们。要想“绿色作文”有生长的土壤,就要鼓励学生率真而为,言别人所未言,道别人所未道;说自己想说的话,写自己想写的内容。在课堂操作层面上,我们应该追求个性化思维,个性化语言,个性化的想象,个性化的表达,个性化的情感活动。当然,要养成这种“个性”,我们不能心浮气躁,急功近利,得过且过,跟着感觉走,这是我们实行“绿色作文”的大敌。而绿色作文,新就新在是以人为本的作文,既培养作文能力,又提高作文素质。总之,要造就一个大写的人,就必须在情与理的均衡、言与行的统一上下功夫,而这一切都有赖于我们对人生的认识。因此,教师必须在训练绿色作文的过程中,结合实践不断

启发学生磨练他们的自觉性,只有当学生亲口尝到了绿色作文的甜头,万紫千红的绿色作文之春才能真正到来。

“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这种诗外学诗的主张,实在是一种过来人的最有见地的创作论。“绿色作文”就是要通过日常大量的“心动”、“笔动”、“行动”的训练,将这些“花盆中的学生”放回到肥沃的土壤中,让他们汲取土壤中的营养自由的成长,这样才能使我们看到一篇篇闪烁着个性,流淌着真话的“绿色作文”。

绿色作文教学能使学生在习作的过程 体念生活的乐趣,享受生活的情趣——绿色是心灵的栖息地,作文与做人概莫能外。

篇二:绿色作文

背景

作文是语文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中学生作文最能反映一个学生语文方面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养,最能看出一个学生的生活积累以及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也最能反映其认识能力、思想能力、审美能力和文学艺术修养等。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反复强调学生作文要有真情实感,要能表达对生活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在教学建议中也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因此,作文应该是孩子思想的真实表达的个性表达。倡导真言,倡导表达自我,是我们作文教学最基本的目标和要求。

可是很多学生害怕写作文,一听到作文,就本能的产生强烈的反感和莫名的恐惧。然而,为了任务,为了考试,又不得不硬着头皮去写。长期的作文教学中,写作已经异化为应试的敲门砖,作文就是为了一个分数。于是,用假话、大话、空话来敷衍,缺少真情实感。长此以往,中学生的“假大空”现象就非常普遍。

《语文课标标准》指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多角度的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

新课标在教学建议中指出:“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避免为文造情。”因此,作文应该是孩子们思想的真实情感和个性表达。倡导真言,彻底表达自我,是我们作文教学最基本

的目标和要求。可是许多学生在写作时言不由衷,失去了用童心观察事物,用作文表达心声的性灵和能力。没有自己的语言,没有个人的思想,缺少自身经验,缺少自我的参与,写作时没有真诚的态度,“假大空”话满天飞,这已是学生写作中的一种共性现象。

近年来,我们的作文陷入“假大空”之中,这种徒有躯壳没有灵魂的文章,可谓名副其实的“灰色作文”,因此情感真实、思想真实、个性真切的“绿色作文”呼之欲出。

现实意义:

一、 情动于中,促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我们之所以写作文,就是因为作文是我们表情达意的重要工具,作文就是要写心中所想。“绿色作文”就是要引导学生在作文中写真话,发自内心的写文章。作文需要个性的自我,需要学生的真实生活,需要真情的流动,作文是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一种有效工具。

二、立足真情,促进学生思维水平的发展

中学生正处于思维和人格发展时期,用真情写作文表达自我对他们的成长极为关键。在思维训练中,尤其是以语言训练为重点。乌申斯基在《儿童世界》中说“语言乃思想的有机的创造,它扎根于思想之中,并且从思想不断发展起来。所有,说要想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首先应不断发展他的思维能力,离开了思想单独发展语言是不可能的。”

绿色作文能体现人的真情实感,促进学生进行独立的思考,打破固有的思维模式,实现发散思维。

二、 源头活水,帮助学生提高阅读兴趣

好的作文需要学生有丰富的阅读量,这就需要学生进行大量的阅读,在阅读中感悟文字中的真情美。阅读是一种读者与文本的对话过程,感悟是读者对文本的解读升华的最高阶段,是读者与文本在反复阅读中撞击的火花和交流的结果。

绿色作文更能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能引导学生从课内延伸到课外,激发学生博览的兴趣,体会文章中的真情。从经典中汲取营养,挖掘出背后的思想意义,从而引发学生的思考,对表面现象进行深层次的思考,体现“与时俱进”的思想。

四、 以情动情,引导学生感悟生活

学生周围的生活是丰富多彩、日新月异的,但是中学生不善于观察周围事物,缺乏从生活中收集作文材料的能力。绿色作文能帮助学生提高认识世界的能力,改变现实对周围事物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习惯。鼓励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引导学生以极大的热情去观察自己的生活,去分析、体验、思索生活中的人际关系、爱憎是非,捕捉那些有趣的、新奇的、有感触的作为作文素材。这样学生的作文才是他们内心的表露,才能有真情实感,作文才会常写常新,才能体现学生的个性。

五、文思泉涌,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在作文教学中要给学生树立正确的写作态度,明确写作目标,书写真情实感。作为中学生,正确的写作态度就是实事求是,负责的作文。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将作文提升到做人的高度来认识,不投机,

不取巧,真实的作文做到我手写我心,我文抒我情。绿色作文的目的就是要学生表达自我,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打动你我。

篇三:爱绿护绿作文指导

爱绿护绿,小雷锋在行动

(作文指导)

一、 草稿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不明白活动的意义,致使中心不明确。

2、描写时,没有点面结合,不能体现活动作文的特点。

3、题目直白或老套,没有时代感。

二、欣赏几个开头,巧妙地交代了活动的时间、地点、人物、内容,同时暗示了“活动的意义”:

1、三月里,阳光明媚、万里无云,

红得如火的木棉花,粉得如霞的芍药花,白得如玉的月季花竞相开放。它们有的花蕾满枝,有的含苞初绽,有的昂首怒放。一阵阵沁人心脾的花香引来了许许多多的小蜜蜂,嗡嗡嗡地边歌边舞。我们六(2)中队就在这么美好的一天里,种下了一棵属于我们班级的红梅树。(常雨菁)

2、“曹子琰,你再挖深一点呀!”“我好累呀,你能过来搭把手吗?”“好嘞!”??瞧,“爱绿护

绿,小雷锋在行动”的植树活动就在我们的一呼一应中开始啦!(李玟)

3、“学习雷锋,好榜样??”每年的三月里,我们都会唱着这首歌,在大街小巷,在校园的每个角落,在社区的养老院??学习雷锋做好事!这不,今天,我又唱起这首歌,在小区里转悠,寻找需要我帮忙的人。

可惜转了半天,也没什么“收获”。正当我灰心丧气时,忽然看

到一位身穿保洁服的婆婆正在吃力地捡着垃圾。要不要帮她呢?我犹豫着,可捡垃圾也太没面子了,要是被同学看到,岂不是会被嘲笑?可我转念一想:要不我还是帮她一下吧,年纪那么大了还出来捡垃圾,多不容易啊!(蒋茹叶)

4、“就快到了,加油!”“再坚持一下!”我们一行人九个女生,咬紧牙关,握紧拳头,连擦汗的空隙都没有,扛着树,向乐乐种植

园一小步一小步艰难地挪着,但又都不肯松懈。今天,我们将在种植园边栽下一棵代表我们六二班的树!(肖喻元)

5、3月5日是学雷锋日,我和我的伙伴们决定于星期六去南大街进行宣传雷锋精神的活动。我们大约12点全部到齐,各自拿了几张宣传单,我架起了摄像机,负责摄像。“Let’s go!”我的一声令下,拉开了本次活动的序幕。(周超翼)

下页

篇四:绿色作文

开辟绿色通道 抒写绿色作文

上盘镇滨海小学 宋爱珠

摘要:针对学生写出来虚假,空洞的,没有灵魂的,缺乏鲜明的个性的“灰色作文”这一现状,尝试从生活和阅读入手,让“绿色”作文的源泉汩汩;张扬学生个性,打通“绿色”作文的关键通道;开启多元评价,使“绿色”作文的生命青春长驻。让学生写自己的话,说自己的事,抒自己的情,开辟绿色通道,抒写绿色怍文。

关键词:生活 阅读 个性 绿色作文

河水污染了,有人呼唤绿色;庄稼污染了,有人呼唤绿色;空气污染了,有人呼唤绿色;大海污染了,有人呼唤绿色。学生的作文污染了,我们作为小学的语文教师更有责任呼唤绿色。现在的孩子一写作文就头疼,即使咬断笔头写出来的文章也是“一凑、二抄、三套”,千人一面、千篇一律。面对这一现象,我们不得不深思:何不给作文教学也来一场“革命”,让它在新课标的理念下,也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让孩子们在绿色的土壤中放飞自己的想象和创造,写出充满绿色情怀的文章呢?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为学生开辟一条绿色通道,引导学生抒写绿色作文。

所谓绿色作文,就是以童心写童真、叙童情、表童趣的“无污染”作文,其基本特征大致有以下几点:一是真实性,即表达自己真实的愿望,抒发自己真实的情感,表现真实的自我,展示纯真的童心、童趣。二是独特性,每一个学生所经历的生活是千姿百态的,即使同一个经历,不同的个体,体验也是千差万别的,学生的作文应该展示不同的个性,而不是千篇一律的。三是富有童趣性。小学生作文应该反映精彩的童心世界,内容充满儿童情趣,语言淳朴率真,童言无忌,说自己想说的话,尽情地释放心灵,写出童真、童趣。

一、生活和阅读——“绿色”作文的沃土

1、拥抱生活,为绿色作文引进活水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可见,作文教学与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小学生习作也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了,学生语言表达才会有源头。因此,我们要为学生开创一片自由的生活,让他们有自己主宰的时间,有属于自己的空间。节假日,孩子们可以去郊外踏青、去乡间游玩,亲近大地、走进自然;双休日,孩子们可以去逛街购物、去参观游览;寒暑假,可以带孩子们游山玩水,去繁华的都市,开拓视野,增长见闻;生活中可写的东西太多,一次简单的自我介绍,一次独立购物的经历,一次活动的体验,学校班级里同学的变化,家中最熟悉的动物的外形﹑生活习性,上学路上的所见所闻;校长的一次讲话,老师的讲课,父母的叮嘱,餐桌上的闲聊,课间同学间的活动;一次实验,一次体验,一阵风雨,一张照片,一次电话,更别忘了让孩子们有自己亲密的小伙伴,那里也有一个“小小”的社会、“大大”的人际关系??总之,学校中的所见所闻,家庭的生活小事,街头议论、读书心得、电影观感等等,都是学生们可以信手拈来的写作内容。

“必须寻到源头,方有清甘的水喝。”这“源头”就是我们的五彩缤纷的生活,鲜活生动的场景带给学生具体生动的感受,使学生文思泉涌,语词的仓库被开启,生动的描写跃然纸上。老师要教会学生即时捕捉灵感,那么,写作的素材——“绿色”作文的土壤,就会越来越肥沃,写作兴趣也会随之逐渐浓厚起来。

2、加强阅读,为绿色作文激活灵感

叶圣陶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联系。”写东西就靠平时积累,接触的文章多了,自然而然可用的语句也就多了,写起来便得心应手;读到一定程度时,更加熟悉各种表达方式,就可以做到锦上添花,把意思表达得更加圆满,即“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当然,以读促写是需要时间的,因为阅读是一个采集零琼碎玉,日积月累的漫长过程。但磨刀不误砍柴功,厚积而后薄发正是我们语文学习的特点。因此,我们应该转变狭隘的纯语文观和为写而读的功利化的读写结合训练方式,将阅读作为一种休闲和享受去完成。

(1)丰富阅读内容。阅读内容应是孩子们感兴趣的各个方面:有关科学的小资料、童话寓言、名人名言、中外名著、科普读物、诗歌、作文选等等。

(2)多元阅读渠道。随着时代的发展,可以网上看书和查阅资料,深受学生喜欢;可以办理市图书馆的借书证,充分享受图书馆的阅读资源;还可以设立班级“虚拟书库”,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阅读内容。

通过各种渠道,努力使学生丰富间接生活经验和信息,让学生品味到阅读的幸福与快乐,增强他们认识事物的能力,让他们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吸收思想,拓宽思维,然后,才让他们进行复述故事、扩写、续写、改编故事发表看法等等进行“借题发挥”。这所借之 题,可以是作品的内容,也可以是作品的形式;可以是关涉全篇的艺术手法,也可以是一句名言或一个细节。总之,只要是书中的某一精彩之笔点燃了读者蓄积在心的灵感,读者就可以捉住这电光石火发挥成

文,我们就不愁作文没有灵魂,没有血肉,没有个性,我们的作文将会是原生态

二、张扬个性——“绿色”作文的关键

“个性”是“绿色”作文的关键,它体现了个性独特的观察、思考与创造,是一切创造活动的基础。绿色作文是学生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因客观世界、主观世界的差异性,写作能力及其作文必表现出个体差异性。因此,写作要呼唤个性,培养个性,展示个性。每个学生的作文都能别具—格,绽放出个性光芒,那才会具有绿色作文的生命力。

1、提倡个性化的构思。

“个性”是“绿色”作文的基础,它体现了个性独特的观察、思考与独特的创造,是一切创造活动的基础。如本学期初,我让学生写《爱的故事》这一命题作文,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之下,学生构思了许许多多有关“爱”的故事:有小蚂蚁过不了河,大树无私地飘下落叶,小蚂蚁把它当作小船过河的故事;有母亲不嫌弃犯罪的儿子,千里迢迢去探望的故事;有老猫为了留住小猫,与主人奋勇拼搏的故事等等。其间,一位学生非常大胆地构思了独特的爱的故事——死对头之

间的爱,它描述了在一个荒岛上,蛇与老鼠互帮互助,从仇人到朋友的故事,而且故事情节合理生动。这样的构思打破了学生固定的思维格局,带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因此,我们应多用赏识的目光去欣赏孩子这种独特的想象,让他们抛弃一切世俗的,僵化的观念,在宽松的作文氛围中,创造出新颖的作品。

2、鼓励个性化的语言。

不同的年龄阶段,人的语言有这个年龄所具有的特点。小学生的语言要有个性,符合他们的年龄特点、认识特点和个体的特点等。朱自强先生在《小学语言文字教育》一书中写道:“儿童的思维是文学性的思维,儿童的语言也是文学语言遍布的语言。”的确,当看到月亮被乌云遮住,他们往往想不到要下雨了,而会说:“啊,月亮也怕被雨淋着!”这种充满文学性感觉的语言,会一直延续到儿童期。艺术的本能在小学阶段的儿童身上,显示着强大的力量。我们要学生讲自己的话,就要注意到儿童的这种缪斯天性。所以,作文教学中只有尊重儿童独特的审美体验和儿童化的语言,才能真正解放儿童的手脚,让他们写真话,写自己的话。

三、多元评价—— “绿色”作文的法宝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注意将教师的评价与学生的评价、家长的评价以及展示式评价相结合,这改变以往只有教师单一评价倾向,让学生参与到作文的评价中来,让学生在评价展示活动中或体验成功或取长补短或激发欲望。如此更好地体现学生的主体意识,主人翁精神,激发学生的习作热情,享受习作的乐趣,情趣,更有信心兴趣去写绿色作文。这样学生的习作心情永远绿色,绿色作文的生命将青春长驻。

1、因人而异,教师评价

教师在评价学生的作文时,既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生作文整体水平的不断提高,又要注重因人而异,对症下药,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有的学生作文必须“求精”,而对另一些学生的作文“求通”就行了,千万不能用一个统一的标准“一刀切”。

在阅读学生习作时,要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尊重,不要吝啬自己的赞美之词。在评价孩子的习作时,多一份欣赏和赞美,让孩子产生对教师的信赖和亲近,使他们打开自己内心世界的大门,让内心的真情实感流露出来,让刚刚尝试用笔表达的孩子们在教师不经意的赞美中,点燃对语文对文学的兴趣。

2、 畅所欲言, 自我评价。

作文教学要着重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因此,在作文评价中我们可以让学生自我评价。当然,让学生自改,决不是放任的,而是靠老师有计划的通过训练来培养。学生完全自改,要有个过程,不能急于求成。

自我评价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作文的评价中来,打破了教师一个人评价作文的传统作法,促进了主体性的发展。

3、激活思维, 开展群评。

教师将学生的作文用多媒体出示,让全班学生读后进行评议,写出评语。课堂气氛活跃,写文的学生可以谈自己的写作想法,其他同学可以向作者提出问题,也可以谈自己对习作的意见,作者也可以答疑,大家各抒己见。这种评价方法,激活了全体学生的思维,满足了学生共同参与作文评价的需要。

4、开拓视野,学生互评。把全班学生分成四人一组,每组推荐一名组长。每组循环阅读其他组的四篇作文 ,四人先将拿到手的四篇作文细细阅读,个人提出自己的观点,看法,最后按每组组员的理解给作文按具体项目评出分数。

5、 寻求亮点,家长参评。教育是全方位的系统工程,要打破校内、校外 的界限,这不仅体现在教学的过程中,也应体现在作文的评价中。我充分调动家长的积极性,请他们对孩子作文进行评价。有的给孩子的作文指出优点和不足,有的给孩子提出了希望,还有的与老师共同探讨作文改革的问题。家长参与作文评价虽不能从写作技巧上给予学生多大的帮助,但是促进了家长与孩子间的沟通,使校内外的教育得以延伸。但这只能适用在家长自身素质高的个别孩子上。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有真文章者,必有真人品!”在习作教学中,开辟绿色通道,激活孩子们的生命活力,使作文成为孩子们的精神家园,心灵史记,让孩子们写出“清水出芙蓉”般的“绿色作文”,我们的写作教学定会出现杜牧所描绘的那种可喜景象:“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果满枝。”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报》:时晓铃的《绿色作文——心灵栖息地》。

2、《小学青年教师》:赵谦翔的《在绿色文章里诗意地栖息》。

3、《教学艺术》:王剑制的《荡涤灰色污染,培育绿色作文》

4、《教学月刊》:朱华贤的《让小学生在真切的实践中感悟写作真谛》

5、《教学月刊》:叶立新的《走近小学生作文》

6、《语文课程标准》

7、《小学德育》:朱凡的《让孩子在写作中张扬个性》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