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为什么要睡觉、休息?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08 23:55:40
动物为什么要睡觉、休息?
动物为什么要睡觉、休息?
动物为什么要睡觉、休息?
1.生理时钟与日节律
在一天24小时内,个体在生活上呈现周期性的活动;何时睡眠,何时进食,何时工作,何时排(),几乎都有一定的顺序,而此等顺序几乎是由个体生理上的运作所决定.像此种决定个体周期性生活活动的生理作用,称为生理时钟(biological Clock).生理时钟之所以形成,除个体生活习惯因素(如经常上夜班者的生理时钟即与一般人不同)之外,主要受一天24小时变化所决定.例如:一天之内的温度有显著的变化,人类身体的体温,在一天内也有显著的变化,在环境温度降低而人的体温也降低的情况之下,个体就会产生睡眠的需求.每天气温的变化规律,大致是午夜至凌晨五时左右的一段时间最低,人类的体温,也正好是在此一时段,降至最低.因此,对绝大多数的人来说,晚上十一点钟至翌晨六点钟,是睡眠时间.故而生理时钟也称为日节律(circadian rhythm).
对动物的生活而言,日节律具有极大的支配力.因此,候鸟或鱼类的迁徙,多在地球上的南北向同经度内移动,藉以维持其周期性的生理时钟.人类祖先的活动,本来也像其他动物一样,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惟以现代交通工具快捷,喷射机的飞行,使地球两对面的距离,变为朝发夕至;从台北飞到纽约,正好形成晨昏颠倒,使人遇到了睡眠适应困难的问题.这现象称为飞行时差(jet lag).飞行时差的一般征候是:身心疲倦,食欲不振,睡眠暂时失常.飞行时差的困扰程度,因飞行方向而异;顺太阳方向(西行去欧洲)飞行时,飞行时差的困扰较少;逆太阳方向(东行去美洲)飞行时,飞行时差的困扰较大.飞行时差形成的睡眠困扰,一般在三天至一周内即可自行消失,而在新环境内重新建立起个人的生理时钟.
2.恢复论与保养论
恢复论(restoration theory)与保养论(conservation theory)是解释睡眠必要性的两个理论.按恢复论的说法,睡眠具有恢复精力与〔恢复疲劳〕的功能.恢复论所指的〔恢复〕,包括生理的与心理的两个层面.就生理层面讲,个体在清醒时的一切活动,如果一直不停,不得充分休息,无论在神经系统的传导,或是在肌肉腺体的运作上,既不能达到充实完美的境界,也无法适时完成新陈代谢作用.体力消耗后需要睡眠休息,有如营养消耗后需要饮食补充,是一样的道理.人的体力像一座水库,水库中的贮水耗用到一定地步,必须将出水口暂时关闭,或将出水量减少,俾使水库内贮水量增加,以维持长久的供水功能.此一生理层面的恢复作用,多半在沉睡阶段发生.
就心理的层面讲,睡眠可以帮助个体完成清醒时尚未结束的心理活动.在学习心理学上早有实验证明,练习过后立即睡眠者,醒来之后会有较好的记忆.原因就是练习后立即睡眠,可供未完成的讯息处理工作,继续在睡眠时完成.按此种心理层面的恢复作用,多半在浅睡阶段发生.作梦是一种心理活动,而且梦中情境常与日间生活有关,甚至日间未能解决的问题,在梦中可能获得答案,此事也可做为睡眠具有恢复功能的佐证.按心理学家的研究,只有在浅睡阶段才会作梦.
保养论是恢复论的补充.按保养论的说法,个体之所以需要睡眠,主要是为了保存精力,涵泳生机,以免疲劳过度,危害健康.换言之,对维护身心正常功能而言,睡眠具有自动的调节作用.
3.演化论
对睡眠必要性的解释,除上述两种理论之外,另有一种补充性的理论,称为演化论(evolutionary theory).按演化论的说法,个体除了必须睡眠之外,包括人类在内的各种动物,之所以表现出各种不同类型的睡眠方式,其原因主要是在生存过程中长期演化而来的.人类在夜间睡眠,而且有固定地点,原因是人类缺少夜行能力;为确保安全,免于野兽侵袭,终而演化出先是巢居穴处,继而建筑房屋的适应能力.牛、羊、骆驼之类动物,睡眠分段进行,原因是它们终年居于空旷,无固定地点栖身,必须随时睡眠休息,随时觉醒,俾便遭遇侵袭时能随时逃逸.此类动物的饮食起居,无定点,无定时,原因是它们居于草原地带,随时都有草吃.此外,有些动物,诸如蛙与蛇之类,在寒冬不能出外觅食,而又缺乏像候鸟那样的迁徙能力,于是经长期适应环境,终而演化出冬眠的能力.
睡眠既为个体所必须,如长期缺乏睡眠或被剥夺了睡眠时间,对人的身心将会产生何种影响?以往心理学家,从事过很多实验研究,所得到的结果颇为一致,而且是颇为令人意外的结果.剥夺睡眠(到了睡眠时间不准睡或自愿不睡)实验中,时间最长的记录是200小时(八天多).结果发现:受试者除了感到极度疲劳,昏昏欲睡之外,在其身心功能方面,并无显著异常现象发生.甚至曾有心理学家研究发现,连续维持十一天不睡眠的受试者,在智力测验的表现上,居然没有受到很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