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初三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08 11:45:58
如何提高初三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如何提高初三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如何提高初三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而传统的教学方式依然占据了大部分课堂,表现为以教为中心,以教案为本,围绕教材,我讲你听,我提问你回答,课堂气氛沉闷.严重地扼杀了少年儿童天真烂漫、活泼好动的天性.在我们数学科组多次教研探讨下我们从根本上改变原有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随着新课程的实施,新的时期给初中数学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即要讲求实效,提高效率,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这就给教师提出了一个新目标,如何在四十五分钟增效益,提质量?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占据主导性地位,应该把握教材,有明确意识,抓住基本环节,重视练习,提高教学效率.
一、课前准备要充分:
新课程标准认为教材是数学教学过程的重要介质,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应依据课程标准灵活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充分利用包括教科书、校本资源在内的多样化课程资源,拓展学生发展空间.新课程一改过去满堂灌的教学方法,提倡学生的主动性、主体性.数学课前准备充分,可以直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备课不光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就是指应该把握好教材,明确目的,联系学生实际,课堂重点、难点做到心中有数,教学设计抓住思维的主线,教具准备充分,板书设计清晰.正如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的:“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例如:教学“三视图”时,可让学生自制多个立方体学具,课上用来拼一拼、做一做,让学生自己动手,从而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有不同的经历、知识构成和想法.如果真的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课堂上的生成将是丰富多彩的.
就像生命离不开水、离不开阳光和空气.学生学习不能没有时间和空间.留足思维的时空,让学生自由发展,想象就能张开翅膀,在学习的领空遨游.课堂教学不该由教师主宰,应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中心,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主动发展
“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对知识而言,学生独立思考,相互讨论、交流,澄清的过程就是自己发现的过程.给学生学习与探索的时空,让学生享受学习的乐趣与成就.学生之间、师生之间成为交流学习的平等伙伴,使课堂成为学生的天地,自主地获得信息,积累知识,解决问题,培养能力.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化.
二、新授知识敢突破: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同样的数学,同样的课堂,同样封闭天空,天天围着书本与教师,上演着乏味的“肥皂剧”,几年如一日.学生是老师的牵线木偶,由教师牢牢地控制着,绝对不能出轨.现在,改革课堂教学,转变这种学习方式显得尤为迫切,把世界作为学生的课堂,进行探究性学习.因为探究性学习相比传统的学习方式它实现了五个转变:即由重教师传授向重学生自主探究转变;由重课内向重课外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由重书本知识向重社会实践转变;由重信息单向交流向重多向交流转变.可以这样理数学的概念体系以其逻辑严谨著称,而数学习题的解决,也往往遵循形式逻辑中的充足理由律,经历多次由此及彼的推理或计算才能获得.那些基础扎实、推理能力较强的学生,在做完一道题后,往往会产生一定正确的自信.即便遇上一时解不开的题,也一定能分析出只需解决了某步的推理,或由题设完成某数据的计算,该题即可获解.而某步的推理或某数据的计算,恰恰是疑点,能够分析出“症结”,知道哪儿卡壳,是需要一定数学素养的,这对部分学生来说,需要一个逐渐养成的过程.使学生对不会做的题不做变成了一种“合法行为”,再也不会有人做抄袭的傻事.在这种宽松的气氛中,学生大都能静下心来,抱着研究的心态,去分析症结所在,甚至在分析的过程中,使问题获解而得到意外的收获.这其中培养的是求实精神,提高的是分析能力,摒弃的是自欺欺人的不良学风.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规律和生活经验,抓住学生活动的兴奋点,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背景材料.从学生爱听的、爱看的实情、实物、实事入手,采用故事、游戏、比赛、调查等形式,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使学生产生兴趣,激发自主探索的欲望,发现问题,自主学习.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训练创新思维.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因此,若能对数学教材巧安排,对问题妙引导,创设一个良好的思维情境,对学生的思维训练是非常有益的.在教学中应打破“老师讲,学生听”的常规教学,变“传授”为“探究”,充分暴露知识形成的过程,促使学生一开始就进入创新思维状态中,以探索者的身份去发现问题、总结规律.一般说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往往通过练习来达到目的,在新授时,教师应抓住重点,突破难点.设计练习时就要围绕“突破”二字下功夫,一般地,可以有:
1、基础性练习:新授前的这种练习有明确的目的及极强的针对性,是为新授作铺垫的.例如在学习有理数的减法时,可以先复习一下有理数的加法,而学习有理数的除法时,可先回忆乘法运算,每一种运算的方法,从而让学生心理上有一个过渡,更好的投入到新知识的学习中去.
3、操作性练习:通过画、剪、拼等操作手段,寓教育于实践中,既培养了动手能力,又发展了形象思维.例如在教学“三角形内角和”时,通过学生用自制正方形纸对折成二个三角形或把小三角形三个内角对折,拼成一个平角、或者撕下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在桌上拼成一个平角等操作手段来达到目的.
三、巩固知识要强化:
数学既能锻炼人的形象思维能力,又能锻炼人的逻辑思维能力.主体思维善于在事物的不同层次上向纵、横两个方面发展,向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发展,达到对事物全面的认识.为此,教师应重视在数学教学过程中,
揭示数学问题的实质,帮助学生提高思维的凝练能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先对问题作整体分析,构建数学思维模型,再由表及里,揭示问题的实质.当问题趋于解决后,由此及彼,系统地研究相关的问题,做到解决
一题就可解一类题,即触类旁通.以对应用题的训练为例,教师要善于从横向、纵向、逆向、系统等多层次、多方向上进行演变、扩展、加深,才能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密度和容量.也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既不增加学生
负担,又能提高教学质量之目的.
在每堂数学课堂中,教师应腾出十来分钟时间,让学生做做练习或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或解答学生的提问,以进一步强化本堂课的教学内容.数学解题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多方位观察,多角度思考,广泛联想,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和活跃的灵感,解题后让学生进行反思和引申,鼓励学生积极求异和富有创造性的想象,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到了知识巩固阶段,学生对所学知识建立了初步的表象,如何深化这一表象,以达到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及应用,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化,一般的有: 1、巩固性练习:对知识加深理解并转化为技能技巧.例如在有理数四则混合运算中,可对基础知识重点练,强化运算顺序;关键步骤专项练,转化为技能技巧;简便运算完整练,强化对运算定律的运用.
2、比较性练习:通过寻同辨异,加深理解.例如在合并同类项这一节,教师可以让学生去自我发现,可以通过寻找它们的共同点及分析它们的不同之处,在对比中加深理解,达到对知识的巩固.
3、变式练习:摆脱学生装一味机械地模仿,克服思维定势,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例如在学生会解基本形式工程问题时,可以让学生从不同的量中去列不同的方程,让学生对题目加深理解,然后可加强变式练习,可出现全程为“1”的相遇问题,可变换工作方法,出现“合做……完成一半……”、“独做……余下合做……”、“合做……余下独做……”等题目类型,拓宽思维,加强对基本数量关系的理解.
4、开拓性练习:通过练习,发展思维,培养能力.在教学“勾股定理”时,除了掌握书本上四种方法外,还可以启发学生寻找多种解法,把学生的学习情绪充分调动起来,可用学生找到的解法把新知、旧知有机结合起来,融会贯通.
四、小结作业有特色: 课堂教学中,教师随时会得到教学信息的反馈,教师应采取措施,及时调节,或评讲,或回授,或纠错,教师更应做到心中有数,在小结中要对本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总结或让学生自我小结,有的放矢的小结,让学生更好的掌握本课内容,以便更好地组织下一课的教学.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学要依照教学目标组织学生充分讨论,并以积极的心态互相评价、相互反馈、互相激励,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发挥集体智慧,开展合作学习,从而获得好的教学效果.对于作业题目要精选,就“量”而言,认真多做数学题,确有提高数学成绩之效.但凭“题海”取胜,负担过重,事倍功半.而数学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掌握知识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这就从两方面决定了数学作业不能过滥,更不能简单地以熟求巧,而必须精选,这是减负的重要手段.当然,能从浩如烟海的数学题中精选作业,确实是数学教师功底的体现.这不仅要选配适当的模仿性训练题,以达巩固记忆、熟练应用之效,还应从更高的观点审视教育,特别是数学教育改革的方向.就具体的概念教学而言,应力求牢牢抓住与概念体系中环环相扣的“环”相应的习题,有计划、有步骤地把这些习题分配到每次的作业中.另外,最好每次的作业题都呈现一定的梯度,教师可以根据作业题的构成,适时选配一些反映概念深刻、解题方法灵活的习题,甚至还可以编纂一些错解辨析、悖论质疑及无定解的开放式问题,以便给学有余力的学生留下发挥的空间.对于那些不合上述要求的习题,要大胆舍弃或往后推.只有这样,每次作业才能体现出“精选”二字,恰似教师经过潜心烹调后,奉献给学生的一盘色、香、味俱佳的菜肴.
新课程标准下数学教学过程可作这样的表述:数学教学过程是师生双方在数学教学目的指引下,以数学教材为中介,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主动掌握数学知识、发展数学能力、形成良好个性心理品质的认识与发展相统一的活动过程.新课程下的数学教学过程是多种要素的有机结合体.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凡在教学中能符合教学规律,遵循儿童认知规律的,都能使课堂效率有所提高.优化数学课堂教学,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必须做到教学目标明确、教学重点突出、教学方法合理,教学效果才能得以保证,减轻学生过重负担也才能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