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单复句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05 16:10:43

什么是单复句
什么是单复句

什么是单复句
从理论上说,一个学生通过中学阶段的语文学习,应该达到这样的目标:具有正确理解应用祖国语言文字的水平,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和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掌握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养成自学语文的习惯,培养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打好基础.而从实践上说,我们的学生相当大的部分没有达到这样的目标,这在高考语文科平均分上可以见证.
究其原因,我认为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没有做到人文内容和科学内容并重,这很不利于语文素质的养成.语文的科学内容包含语法,语法又是相对直观的知识点,它对词语、句子和篇章的理解和把握十分重要.在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中,语法分析也是不可或缺的.然而,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语文学科淡化以至取消逻辑教学之后,九十年代更是流行淡化语法教学.淡化、取消逻辑教学,在阅读与写作上已见出其弊端,尤其在写作上,中心游离,论证不力,层次混乱,比比皆是.那么,淡化语法的结果呢?且不说现代文阅读的分析理解,单是号称语文基础知识考核的高考前六题就是难题了.殊不知,即令汉语拼音的考核也包含了语法考核.比如“词性定音”,不明词性,“处身此处”就会“处处”(chǔ chù)不分.因此,“淡化”说实与语文课的人文性、工具性和科学性背道而驰的.
淡化语法如同淡化逻辑一样,其中还有教授者的苦衷,这就是事倍功半.一堂语法课,学生云里雾里,似懂非懂的状态,确也令教师无心恋教.如何分析这一现象呢?不妨比较一下数理化的教学规律,学生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概念-定律-公式的学习,较快地理解有关内涵,辅以练习,重以复习,强化归纳,相关知识点便能把握.语文教学本自有规律,只是在逻辑提炼上欠缺了,因而表述“文”了点,难于一目了然,几个字令人明白.如现代汉语六种特殊句式,初中二年级的32开本,共七页十四面,洋洋洒洒,这么长的篇幅,叫学生如何“背”得下来,记得明白呢?其实只要三页纸也足够表述,讲解清楚的.为此,本文试图借鉴数理化教学方式,从强化语法教学方法论角度,给语文教学规律打造一点“定律、公式”,也许既可打消“淡化”的念头,也可让学生得之以“渔”,当然,也算作强化语法教学的引玉之砖吧.
单复句如何辨析?一般情况下,依教材讲析,内容偏多,学生自我归纳不易;依一些老师“两套班子(即两套主谓)”分析,又嫌含混.我认为如下表述,也许妥当且实用了:
一、 逗号前后查谓语;
二、各谓查其主宾.
这个公式分述两点,一是前提,二是辩证.
作为前提,可以解决“众人拾柴火焰高”之类的句子分析难点.因为这类句子属于“两套班子”的体式,即含两个主谓结构,但这类句子没有逗号,又属于单句,确切地说叫“紧缩复句”,亦即“复句紧缩为单句”.比较之后,得一结论:没有逗号,自无复句之说.
作为辩证,可以解决诸如“我看见张三跑来了,李四却跑走了”这类句子的分析难点.这类句子虽有逗号,又有多个谓语,但其中一个谓语统辖了其它谓语,即如例句中“看见”,看见什么?“张三跑来了,李四却跑走了”.因而它终究是一个单句.比较之后,得一结论:即令是“复句”,但被全句一个谓语包含,该句仍为单句,则所谓复句部分,只能是作全句的某一成分;如各谓各有其主宾,则全句为复句.
以下列举几个句子,拟强化单复句辨析的公式理解.
1、完全不懂政治的学者,他的学问是不完全的.单
2、因为这,他差点儿忘记带准考证.单
3、因为急,他差点儿忘记带准考证.复
4、河边有三棵树,十分高大的.单
5、人们都睡着了,连我的女人和孩子.单
6、我们都曾见过西装革履烫发旗袍高跟鞋的一对儿,在公园的角落,绿荫下长椅上,悄悄儿说话……单
7、至于这一回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则更是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秘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
8、这孩子,我也疼他.单
9、这两个神仙,一是二诸葛,一个是三仙姑.单
10、他有两个弟弟,一个是工人,一个是农民.单
11、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单
12、你瞧不起我,我瞧不起你,这是一种很坏的作风.单
13、共产党要叫人人有衣穿,有饭吃,有书念,还要有福享.单
14、目标会使你变得强有力,会使你胸怀远大的理想.单
15、我们只要懂得努力读书和关心政治,这两方面紧密结合的道理就够了.单
16、啊,你来啦!复
显然,依据单复句辨析的公式(逗号前后查谓语,各谓查其主宾),例1、2、5、8、9是单句,这是不容置疑的.因为其逗号的两边有一个没有谓语.如例1,逗号左边虽有“不懂”,但其宾语是“政治”,因此构成的动宾短语作“学者”的定语.而例3,逗号左边有“急”,右边有“差点儿忘记”,各自独立,故为复句.例4“十分高大的”明显指“树”,即为“树”的定语,属定语后置句,仍为倒装形式的单句.例6“见”是表示感觉的动词,故以下为其宾语.至于例7,虽复杂,但由“各谓查其主宾”而压缩出全句的中心为:“事实为明证”,是为单句.例11“夺取全国胜利”为动宾结构,表示事态,而逗号右边“这”复指了该事态,两者是同位语关系,全句仍为单句.同样,例12为单句.例13“叫”的主语是共产党,宾语是人人,而以下部分属于“人人”的宾语和谓语,故主干在于“共产党叫人人……”,因此这类较复杂的兼语句是单句.例15,抓住“够了”即可.什么“够了”?显然是“我们懂得道理”,故为单句.
现在考察例10,逗号前后各有谓语,又各有其主宾,当是复句了.至于例16,逗号左边是叹词独词句(属非主谓句),右边是主谓句,故为复句.
语文是一门科学,科学最讲规律的.因此我们要探讨规律,并且力争用最简洁的语言表述相关深奥的规律.强化语法教学也是如此,要使之如其他学科一样,尽可能构成定律、公式,便于学生学习和灵活运用.这就是不能单授之以鱼,而应授之以渔的道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