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生命化教育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06 07:50:55

什么是生命化教育
什么是生命化教育

什么是生命化教育
生命化教育——以人为本时代的教育内涵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冯建军 教授,博士
引言:中国教育的寻"家"历程
(1)从为了"社会"到为了"人";
(2)从关注"局部的","抽象的"人到关注"完整的","具体"的人.
生命,作为鲜活的个体,才是教育真正的"家".教育关注生命,不仅是现代社会的要求,也是本真教育的体现.
为区别于以往"社会化的教育",我们把这种教育称为"生命化的教育".
一,生命化教育的要义
(一)生命及其特征
对"生命"的两种理解:
生物学的观点:冯契主编的《哲学大辞典》中指出,"生命是主要由核酸,蛋白质大分子组成的,以细胞为单位的复合体系的存在方式".
生命哲学的观点:葛力主编的《现代西方哲学词典》中指出,"生命是世界的绝对的,无限的本原,它跟物质和意识不同,是积极地,多样地,永恒地运动着的.生命不能借助于感觉或逻辑思维来认识,只能靠直觉和体验来把握".
两条不同的思路:生物学关注生命的自然性,生命哲学关注生命的精神性,甚至把生命神秘化. 前者把生命当动物;后者把生命当神.
生命是什么 马克思主义的解释
"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 ,"人就是人".它深刻地揭示了人的生命本质.
生命的双重性:生命对于人来说,不是单一的,而是双重的,是自然生命和超自然的生命的统一.人具有动物和神的特性,但又都不是动物和神,它处于动物和神之间的"光谱地带" .
人的生命的特性 :
生命的完整性;
生命的自主性;
生命的超越性;
生命的独特性.
(二)生命教育与生命化教育
从世界范围来看,20世纪下半叶以来一些国家开始明确提出生命教育和敬畏生命的道德教育.
我国部分地区开展的生命教育,主要是针对青少年自杀,人生意义的缺失以及动物保护提出的.
生命教育主要是教人认识生命,保护生命,珍爱生命,欣赏生命,探索生命的意义,实现生命价值的活动.
生命化教育是在生命的视野中,对教育本质的一种重新理解和界定.
(三)生命化教育的要义
华东师大的叶澜教授曾给教育下过这样一个定义:"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这样的"教育",就是我们所期待的生命化教育.
1,直面生命:以生命为教育的基点
人的自然生命的未特定化为教育提出了要求和可能;
人的超自然的精神生命,文化生命对教育的需要.
无论是自然生命,还是超自然的生命,其发展都离不开教育. 所以,生命是教育的原点,教育因生命而发生,点化和润泽生命乃教育之核心.任何无视生命,偏离生命,摧残生命的教育都是教育的"异化",因而也是"反教育"的.
2, 在生命中:依据生命的特性
生命化教育首先在对象上要瞄准"人",其次,在教育过程中,必须把人当成"人".
第一,哺育完整的生命;
第二,凸显生命的灵动;
第三,激发生命的动力;
第四,张扬生命的个性.
3,为了生命:享受美好的生活和幸福的人生
教育需要使人们明了人生的意义,追求美好的生活和幸福的人生,这才是"为了生命"的目的.幸福的生活和美好的人生,包括三个层次:
第一,珍惜,尊重,欣赏生命.
第二,开启生命智慧.
第三,提升人生的境界,实现生命的价值.
综上所述,生命化的教育,在起点上,直面人的生命;在过程中,通过人的生命,遵循生命的本性;在结果上,润泽灵魂,追寻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提高生命的质量.直面生命是前提,循于生命是保证,完善生命是目的.教育只有三者协调一致,才能实现其生命的本质,才是完整的生命化教育的内涵.
二,异化生命教育之批判
1.教育,学校对生命的遗忘
学校成为社会政治,经济的工具,教育所致力于发展的,不是生命自身,而是迎合社会的需要的"个体的社会化" .
学校游离了它本然的职能,这意味着学校"忘记了"它的对象."学校繁荣了,教育衰败了,学校出现了教育的真空".
学生也 "忘记了"学校,成了一群"无目的的升学者"和"非本意的就学者".他们可以不喜爱任何科目,只求考得高分;他们可以不喜欢学习,只求从学习中取得利益;
2.教育对生命完整性的肢解
"教育成为制造劳动者的一台机器,通过教育的塑造,人被变成追求物质利益的人,掌握生产技术成为受教育的全部目的,这样,人愈是受教育,他就愈被技术和专业所束缚,愈失去作为一个完整人的精神属性".
教育只教人掌握"何以为生"的本领,放弃了"为何而生"的思考.培养的学生有知识,有技术,有理性,但无爱心,无情感,无人性,患了"情感的冷漠症",成了彻底的"冷血动物".
爱因斯坦说:"学校的目标始终应当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
我们的教育需要要反思了:情感,良心,态度,价值,不能因为无法考试,我们就放弃.当今的技术时代,不是不要人文教育,情感教育,而是更需要人文教育,情感教育.
3.教育对生命活力的压抑
"动"确实是儿童的本性.如果将这种活动能力旺盛的,冲动力丰富的,而且快活的,美好的,幻想的,生机勃勃的,心胸坦率的儿童时代,按"大人"的模式加以规范的话,那么孩子就不成为完全的孩子了.实际上,只有在真正伟大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中生活过的孩子,才能很快成为真正的大人.(日本,小原国芳)
生命是自由的,是充满活力的,这活力是发自生命的内在需求.
"现在的教育如同将甲虫的腿去掉,让它好好驯服于人一样".(德国,福禄贝尔 )
4.教育对生命个性的阉割
著名漫画家丰子恺
的漫画《剪冬青联想》
现代的学校就好比一个教育工厂,运用班级授课制在进行着"批量"生产,使每个人都成为教学机器上的"标准件".
制度化的教育,在强调科学规范的同时,忘记了每个人的存在,成为阉割个性的"元凶".
三,生命化教育的原则
(一)自然性原则
中国教育的"工业"隐喻,西方教育的"农业隐喻"."教师的使命是培植,不是改变"(捷克,夸美纽斯).
教育首先要尊重人的天性.
其次,要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 .
第三,要尊重儿童的生命的独特性.
(二)自主性原则
对动物的圈养与野外放生的思考.
教育不应该是一种"告诉",而应该是一种"探索",学生不应是盛装知识的"容器"和一个消极被动的盲从者,而应是一个寻求生命灿烂展示的生长者.
首先,我们要把生命发展的主动权归还给学生.
其次,要处理好自主与引导之间的关系,合理地引导.
第三,针对自主与引导的关系,要处理好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
(三)体验性原则
人的生命是一个意义的存在,而意义是要诉诸于体验的.
体验是一个不同于科学的认识方式.
贯彻体验原则,我们首先必须转变知识的观念,由理性的知识观到生命的知识观 .
其次,体验原则使教育成为主体间的交流活动.
第三,在教育生活中生命才能获得真正的体验.
(四)生活化原则
生命以生活为载体,关注生命的生命化教育,也必须贯彻生活化的原则.生活化的原则就是教育要以生活为本源,在生活中进行教育,而且引导人改善生活,提高生活质量,过美好的生活.
首先,教育要以生活为本原,确立"为生活而受教育"的目的观.
其次,教育在生活中进行,这需要"教育的生活化"和"生活的教育化".
第三,教育要改善生活,引导人们追求美好的生活.
(五)个性化原则
个性化教育的关键是尊重个体的独特性,为个体独特性创造发展的空间.
首先,教育要尊重并适应个体的差异.
其次,体现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自主选择性,增强教育的差异性.
第三,根据生命个体的独特性,实施特色化的教育.
观点总结
生命乃教育之原点;
点化和润泽生命乃教育之核心;
回归生命的本真,凸显生命的灵动乃教育之使命;
给生命以尊严,自由,幸福乃教育之永恒追求;
为此,生命化教育需要:
呵护生命的存在;
捍卫生命的尊严;
激发生命的潜能;
提升生命的品质;
实现生命的价值.
可参考书籍:华东师大出版社大夏书系《生命化教育的责任与梦想》和《迷恋人的成长——20位教师的课堂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