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楼春 周邦彦 全词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7 00:01:21

玉楼春 周邦彦 全词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玉楼春 周邦彦 全词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玉楼春 周邦彦 全词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此词以一个仙凡恋爱的故事起头,写词人与情人分别之后,旧地重游而引起的怅惘之情.整首词通篇对偶,凝重而流丽,情深而意长.
首句“桃溪”用东汉刘、阮遇仙之事典.传东汉时刘晨、阮肇入天台山采药,于桃溪边遇二女子,姿容甚美,遂相慕悦,留居半年,怀乡思归,女遂相送,指示还路.及归家,子孙已历七世.后重访天台,不复见二女.唐人诗文中常用遇仙、会真暗寓艳遇.“桃溪不作从容住”,暗示词人曾有过一段刘阮入天台式的爱情遇合,但却没有从容地长久居留,很快就分别了.这是对当时轻别意中人的情事的追忆,口吻中含有追悔意味,不过用笔较轻.用“桃溪”典,还隐含“前度刘郎今又来”之意,切合旧地重寻的情事.
第二句用了一个譬喻,暗示“桃溪”一别,彼此的关系就此断绝,正象秋藕(谐“偶”)断后,再也不能重新连接一起了,语调中充满沉重的惋惜悔恨情绪和欲重续旧情而不得的遗憾.人们常用藕断丝连譬喻旧情之难忘,这里反其语而用其意,便显得意新语奇,不落俗套.以下两句,侧重概括叙事,揭出离合之迹,遥启下文.
“当时相候赤阑桥,今日独寻黄叶路.”三四两句,分承“桃溪”相遇与“绝来无续”,以“当时相候”与“今日独寻”情景作鲜明对比.赤阑桥与黄叶路,是同地而异称.俞平伯《唐宋词选释》引顾况、温庭筠、韩偓等人诗词,说明赤阑桥常与杨柳、春水相连,指出此词“黄叶路明点秋景,赤阑桥未言杨柳,是春景却不说破.”同样,前两句“桃溪”、“秋藕”也是一暗一明,分点春、秋.三四正与一二密合相应,以不同的时令物色,渲染欢会的喜悦与隔绝的悲伤.朱漆栏杆的小桥,以它明丽温暖的色调,烘托往日情人相候时的温馨旖旎和浓情蜜意;而铺满黄叶的小路,则以其萧瑟凄清的色调渲染了今日独寻时的寂寞悲凉.由于是“独寻黄叶路”的情况下回忆过去,“当时相候赤阑桥”的情景便分外值得珍重流连,而“今日独寻黄叶路”的情景也因美好过去的对照而愈觉孤孑难堪.今昔之间,不仅因相互对照而更见悲喜,而且因相互交融渗透而使感情内涵更加复杂.既然“人如风后入江云”,则所谓“独寻”,实不过旧地重游,记忆中追寻往日的缱绻温柔,孤寂中重温久已失落的欢爱而已,但毕竟寂寞怅惆中还有温馨明丽的记忆,还能有心灵的一时慰藉.今昔对比,多言物是人非,这一联却特用物非人杳之意,也显得新颖耐味.“赤阑桥”与“黄叶路”这一对诗歌意象,内涵已经远远越出时令、物色的范围,而成为一种象征.
换头“烟中列岫青无数,雁背夕阳红欲暮”两句,转笔宕开写景:这是一个晴朗的深秋的傍晚.烟霭缭绕中,远处排立着无数青翠的山峦.夕阳的余辉,照映空中飞雁的背上,反射出一抹就要黯淡下去的红色.两句分别化用谢朓诗句“窗中列远岫”与温庭筠诗句“鸦背夕阳多”,但比原句更富远神.它的妙处,主要不景物描写刻画的工丽,也不景物本身有什么象征涵义;而于情与景之间,存着一种若有若无、若即若离的联系,使人读来别具难以言传的感受.那无数并列不语的青嶂,与“独寻”者默默相对,更显出了环境的空旷与自身的孤孑;而雁背的一抹残红,固然显示了晚景的绚丽,可它很快就要黯淡下去,消逝一片暮霭之中了.
结拍“人如风后入江云,情似雨馀粘地絮.”两句,收转抒情.随风飘散没入江中的云彩,不但形象地显示了当日的情人倏然而逝、飘然而没、杳然无踪的情景,而且令人想见其轻灵缥缈的身姿风貌.雨过后粘着地面的柳絮,则形象地表现了主人公感情的牢固胶着,还将那欲摆脱而不能的苦恼与纷乱心情也和盘托出.这两个比喻,都不属那种即景取譬、自然天成的类型.而是刻意搜求、力求创新的结果.但由于它们生动贴切地表达了词人的感情,读来便只觉其沉厚有力,而不感到它的雕琢刻画之迹.“情似雨馀粘地絮”,是词眼,全词所抒写的,正是这种执着胶固、无法解脱的痴顽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