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求学的故事给你有什么启发?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7 19:34:49

孔子求学的故事给你有什么启发?
孔子求学的故事给你有什么启发?

孔子求学的故事给你有什么启发?
幼年丧父,少年丧母,年轻的孔子只得完全依靠自己独立谋生.孔子明白,先祖的显赫,父亲的战功,母亲出身曲阜望族,这些固然可以为自己进入社会奠定一定的基础.但是,要在鲁国国都立住脚跟,进一步发展,还得靠自己的努力.多亏母亲在世时的苦心教育,使孔子懂得了许多为人处世的道理,特别是早早懂得了学习对人一生的重要性,“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小小年纪,孔子就已经立下通过发奋学习来改变自己一生的远大志向了.
对于知识,孔子的态度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这才是一个人真心求知的表现.孔子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鲁国建有祭祀周公的太庙,孔子初进太庙时,对太庙中的一切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总向别人问这问那,好像有问不完的问题.有人对孔子这种强烈的求知欲不理解,于是就说孔子的闲话:“谁说陬邑大夫的儿子懂得礼呢?他进到太庙,每件事都要问别人”,孔子听说后,一点也不恼火,他说:“这正是合乎礼的做法呀.”
对生活在孔子时代的人来说,想要参与贵族政治并且取得一定地位,就要学会礼、乐、射、御、书、数这“六艺”,要熟悉并能遵循当时流行的礼仪,懂得音乐,掌握射箭技术,会驾驭马车,会写字,会计算,这可以说是当时的六门基本功.孔子是非常善于自学和向别人请教的,他应该是全面掌握而且精通这六门基本功的.有一些历史资料,能进一步说明孔子的勤奋、博学.
鲁国东南方有一个小国郯国,是鲁国的附庸国,按例是要定期来朝见鲁君的.鲁昭公十七年(前525年),孔子二十七岁时,郯国的当政者郯子又来朝见鲁君.宴会上,鲁国一个大夫叔孙婼向郯子问起少昊为什么以鸟作为官名的问题,郯子对此作了详尽的回答.孔子闻听后马上就去向郯子请教有关少昊氏时代职官制度的情况,事后他对别人说:“我听说‘天子那里没有管理这类事情的官员,而这类知识却在四方蛮夷那里得到了完整的保留.'现在我相信这是真的.”
孔子在他一生的学习经历中,有一件很大的事情,那就是他曾到当时周天子的首都雒邑(在今河南省洛阳市)专程学习周礼和查阅一些古文献,特别是向一位大学问家老子问礼.老子,姓李名聃,人们敬称他为老聃、老子.老子曾担任周朝的柱下史,熟悉礼仪典故,当面向老子请教,这也是孔子梦寐以求的.但是,曲阜到雒邑,远隔千里,在当时非常落后的交通条件下要完成这样的旅程无疑是十分艰巨、辛苦甚至是充满危险的,加上孔子自身贫困,没有鲁国贵族的支持和资助几乎是不可能的.幸好当时鲁国贵族孟僖子的儿子南宫敬叔师事于孔子,在他的斡旋下,孔子从鲁君那里得到了一辆车、二匹马和一个跟随童仆的资助,南宫敬叔自报奋勇地陪同,孔子这才得以成行.据记载,孔子这次雒邑之行的收获非常大.他向老子请教了很多东西,如出丧的时候遇到日食怎么办,小孩子死了该葬到远处还是近处,国家有丧事的时候不避战争对不对,与敌国交战时已死国王的牌位该带还是不该带等等,老子对这些问题都一一作了解答,使孔子获得许多知识.在孔子告别老子准备启程返回的时候,老子还结合自己的丰富阅历再三叮咛孔子一些应该注意的事情.
与老子的这次会面,大概给孔子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使他久久不能忘怀.回到鲁国,他还难以平抑自己激动的心情,见到自己的弟子,孔子还不住地赞美老子说:“鸟,我知道它会飞,可是会飞的还常被人射下来.鱼,我知道它会游水,可是会游水的还常被人钓起来.兽,我知道它会走,可是会走的还常落了网.只有一种东西,我们不能控制它,它爱云里来就云里来,他爱风里去就风里去,他爱上天就上天,这就是传说中的龙.我没法捉摸老子这个人,老子就象龙.

假期开学第一天,坐在教室一角接受儒家传统文化的熏陶,今天学习的是有关学习方面的《教学相长》篇,感悟颇多。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翻译过来就是:“我十五岁,立志学道;三十岁,能略有建树;四十岁,不受疑惑;五十岁,了解天命;六十岁,便可以领会精神,顺应天命,分辨是非;到了七十岁,便能随心所欲,言行不越出规矩。评述:本则语录,孔子自...

全部展开

假期开学第一天,坐在教室一角接受儒家传统文化的熏陶,今天学习的是有关学习方面的《教学相长》篇,感悟颇多。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翻译过来就是:“我十五岁,立志学道;三十岁,能略有建树;四十岁,不受疑惑;五十岁,了解天命;六十岁,便可以领会精神,顺应天命,分辨是非;到了七十岁,便能随心所欲,言行不越出规矩。评述:本则语录,孔子自述其一生学术道路,但是并没有详尽解释清楚,实际上本则语录十分重要,对于研究孔子平生所学意义十分重大。
《内则》曰:“十年,出就外传,学书计。”《大戴礼记》则曰:“八岁出就外传。”《白虎通义》也说:“八岁学书计。”《尚书大传》中说:“二十入大学。”孔子所言“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按此和下文看起来,孔子这个学不是关于知识的学习,这个学就是学道,也就是说他十五岁就“志于道”,以求得到他所理想的道德品质“仁”,可见孔子从少年起就勤于思考。 在儒家文化里,立志求学时,讲究 专一,从事业者,不能三心二意,不受其他因素的影响,讲究从一而终,孔子十而有五而志于学,其求学的认真,专一,内心的坚韧,在现在的我们看起来只能叹为观止!其讲究学习的氛围和对礼数的尊崇,实在是无处不在。学习这么课程,最直接的感受就是儒家宣扬的礼数实在是太繁琐了!也很让人向往 !
感叹当时能被称为“文化之邦”实在是恰如其分。孔子的求学路也并非一帆风顺的。其母亲病逝后,他也曾一度茶饭不思,放弃求学。应该这么说孔子的母亲在他的求知路上起到的作用不可谓不大,可以说没有母亲的教导就没有今天流传全球的 儒家文化。孔子成功的背后——母亲。丁肇中教授来山大演讲,会后提问,有人问他在他求学路上最重要 的女人是谁,回答是其外祖母,其次是母亲。不同于现在社会留行的是什么是“自己的妻子”,“自己的军功章有一半是属于妻子的”。
“三十而立”,经过十余年的探索和学习,孔子找到一条道路就是学“礼”达到“仁”。这时的他是学礼已经达到一定程度的他,达到什么程度,冯友兰先生说大概是“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信,非礼勿动”的程度. 这样就要求礼来约束人的行为,用礼来判断,因为这个时候的孔子并没有成为“圣人”,和其他人一样,需要用礼来约束自己。他一直为实践“仁”而奋斗,也就是说到这一阶段,不至于违反他所改造过的“礼”,不至于有所违背道德伦理,能站立的住。
关于孔子所说 五十知天命 。粗俗的认识就是认命。一般来说是命运,实质上孔子将它认为是一种有的力量,称之为天命。知天命,就是要了解事物的规律性和利用事物的规律性,以使在处理事务中作到不偏不倚,恰到好处。孔子由不惑到知天命是他认识事物的一个进步。知天命并不是谁想知就可以知的,因为一要认清自己控制的范围,二是要一心一意,尽力去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知天命要在不断总结过去,反思中渐进,并不是任何人到五十之后就可以知的,这是有条件的,一要知天,二要知人的前程。 在现在 社会 中也就是说知道自己的归宿 ,生老病死,明白大至如何在社会上只去奉献而不获取 ,小至如何回报家庭。
到了七十岁,便能随心所欲,言行不越出规矩。孔子自己认为,可以随心所欲而自然不超过规矩,在这个时候,他依然是“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但是他经过不惑,知天命,顺天命,他的精神升华了。他的一举一动皆出于自然,毫无矫柔造作,这是的他已经完整的成为“仁人”了,也就是不用礼来约束,而是发自本心的一种境界,他的一举一动都值得后人效法,是一标准,也就是“圣人”境界。
孔子“十有五而志于学”的这则语录,可以说是总结了他个人修养的过程或是说成圣人的过程。这表明在人开始学习道理时,尚要以礼来约束,但达到道德的至高境界,人就不必以礼而来,因为他达到仁的境界,他的行为便是礼,因为此时的他以是一圣人矣。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儒学对中国社会之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的形成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可以说,儒家文化构成中国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要了解中国的历史与现实,要构建具有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社会主义新文化,就必须对儒家文化的基本精神及其现代价值有一个客观的认识和总体的把握。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