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变法各个主要人物的简介和慈禧太后之类的简介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5 05:35:58

戊戌变法各个主要人物的简介和慈禧太后之类的简介
戊戌变法各个主要人物的简介和慈禧太后之类的简介

戊戌变法各个主要人物的简介和慈禧太后之类的简介
康有为(1858年3月19日~1927年3月31日),又名祖诒,字广厦,号长素,号更生,晚年别署天游化人,广东南海人,人称“康南海”,清光绪年间进士,官授工部主事.出身于士宦家庭,乃广东望族,世代为儒,以理学传家.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社会改革家、书法家和学者,他信奉孔子的儒家学说,并致力于将儒家学说改造为可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国教,曾担任孔教会会长.主要著作有《康子篇》、《新学伪经考》(陈千秋、梁启超协助编纂 )、《春秋董氏学》、《孔子改制考》、《日本变政考》、《大同书》、《欧洲十一国游记》、《广艺舟双楫》等.卒年七十.
  康有为最早的教师是他的祖父康赞修.他十九岁时拜南海九江有名的学者朱次琦为师.康赞修、朱次琦都崇信宋明理学,因此,康有为在宋明理学的影响下,鄙弃所谓汉学家的烦琐考据,企图开辟新的治学道路.学习一段理学之后,他对理学也不赞成了.因为理学“仅言孔子修已之学,不明孔子救世之学.”他二十二岁那年离开朱次琦,一个人到西樵山白云洞读书,读了不少经世致用的书,如顾炎武的《天下郡国利病书》、顾祖禹的《读史方舆纪要》等.同年他游了一次香港,使他大开眼界.以后他又阅读《海国图志》、《瀛环志略》等书,“购地球图,渐收西学之书,为讲西学之基矣”.这一年是康有为从中学转为西学的重要开端.1882年,康有为到北京参加会试,回归时经过上海,进一步接触到了资本主义的事物,并收集了不少介绍资本主义各国政治制度和自然科学的书刊.经过学习,康有为逐步认识到资本主义制度,比中国的封建制度先进.帝国主义的侵略,清朝的腐败,使年轻的康有为胸中燃起了救国之火;西方的强盛,使他立志要向西方学习,借以挽救正在危亡中的祖国.
  1888年,康有为到北京参加顺天乡试,没有考取.当年9月,他上书光绪帝,痛陈祖国的危亡,批判因循守旧,要求变法维新,提出了“变成法,通下情,慎左右”三条纲领性的主张.1891年,康有为回到广东,开办万木草堂学馆,聚徒讲学,并为变法运动创造理论.先后写了《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两部著作,这两部书都是在尊孔名义下写成的.前一部书把封建主义者历来认为神圣不可侵犯的某些经典宣布为伪造的文献;后一部书把本来偏于保守的孔子打扮成满怀进取精神,提倡尽可能思想、平等观念的人.康有为的这些看法,虽都不科学,但他的改革精神却在知识界产生了强烈的震动和反响,而对封建顽固守旧分子构成了很大的威胁,因而这两部书被他们视为异端邪说.1894年,康有为开始编《人类公理》一书,这本书经多次修补,后来定名为《大同书》发表.《大同书》描绘了人世间的种种苦难,提出大同社会将是无私产、无阶级、人人相亲、人人平等的人间乐园.这当然是荒廖的,因为“康有为写了《大同书》,他没有也不可能找到一条到达大同的路.”
  在为戊戌变法奠定了理论基础之后,从容不迫.1895年~1898年,康有为积极地进行了变法实践.1895年4月,正在北京参加会试的各省举人,听说清政府要与日本订立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极为愤慨.康有为连夜起草了一份一万四千多字的上皇帝书.各省举人一千三百多人集会,通过了这个万言书.5月2日,这份万言书送交都察院.这就是有名的“公车上书”.在上书中,康有为从爱国的立场出发,强烈主张“拒和、迁都、变法”,建议皇帝“下诏鼓天下之气,迁都定天下之本,练兵强天下之势,变法成天下之治.”在这次会试中,康有为中了进士,被任命为工部主事.以后,康有为又连续给皇帝上了几次书.光绪皇帝对康有为提出的问题,很受感动.在这些上书中,康有为系统地发挥了自己的变法思想,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几个方面系统地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政治方面,康有为提出了变君专制为君主立宪的要求.他指出:“东西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国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经济方面,康有为提出了发展工业,振兴商业,保护民族资产阶级利益的主张.文化教育方面,康有为提出了“开民智”、“兴学校”、“废八股”的主张.这几个方面构成了康有为变法维新的基本纲领.
  为了组织和发展维新派力量,1895年8月,康有为在北京组织了强学会.强学会成立之后,每三天举行一次例会,相互讨论“中国自强之学”,批判顽固派的投降卖国.这就惹怒了李鸿章等人,他们下令封闭了这个学会.在这个学会被封闭之前,康有为已感到形势紧张,于同年11月离京南下在上海组织了强学分会,不久也被封闭.1897年11月,德国出兵占胶州湾,引起了全国人民的激烈反对.1898年3月,康有为在北京又组织了保国会.在成立大会上,康有为慷慨陈词,说:“二月以来,失地失权之事已二十见,来日方长,何以卒岁?”康有为的话深深地打动了听众的心,保国会员很快发展到数百人.这就引起了顽固派的恐惧和诽谤.有人上书大骂保国会是“名为保国,势必乱国.”有的人还上书弹劾,准备对康等进行查究.只是光绪皇帝说了“会为保国,岂不甚善”才算作罢.不过从此以后,保国会的活动也就很少了.康有为和他的同事们通过组织学会,宣传了爱国主义思想,进一步动员了群众,扩大了变法维新的影响.
  改良派还通过发行报刊进行舆论宣传.1898年强学会成立时,康有为就在北京创办《中外纪闻》,开始印一千份,后来加印三千份.当时许多官员都能看到,一时在朝廷内外影响甚大.同年,康有为又在上海组织发行了《强学报》.改良派通过报纸,动员力量,扩大了自己的阵地.
  康有为通过一系列的政治实践,在社会上名声很大.光绪皇帝准备召见康有为.但是,由于顽固大臣从中设置障碍未能成功.光绪皇帝下令说,以后康有为如有奏折,即日呈递,不得阻拦.1898年6月11日,光绪皇帝发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实行新政,“变法自强”.五天以后,光绪皇帝正式接见康有为,并赏给六品衔,在“总理衙门章京上行走”,同时给他以专折奏事的权力.不久,梁启超、谭嗣同也都在政府中任了职.这样康有为和他的同事们总算参与了变法维新的机要.在三个来月的时间里,他们根据皇帝的授意,发布了不少实行新政的诏书,如设立学堂、提倡一定的言论自由、奖励发明创造、保护和奖励农工商业、改革财政等.康有为等人以为,只要抓住了皇帝好像就能无事不成,其实,光绪皇帝只不过是个空架子,实权完全掌握在顽固派那拉氏等人手里.正当康有为等踌躇满志的时候,顽固派一个反扑,就把改良派打了下去.光绪皇帝被囚禁,谭嗣同等人被杀,康有为、染启超逃亡国外.戊戌变法运动,前后不过百天,历史上又称“百日维新”.
  康有为领导的变法运动固然有其进步意义,但其失败也带有一定的必然性.因为他们害怕群众甚至敌视群众.他们主张变法,但却反对革命.康有为认为“凡君主专制、立宪、民主三法,必当一一循序行之,若紊其序,则必大乱.”他在《进呈法国革命记序》中,把革命描写得十分残暴吓人;“臣读各国史,至法国革命之际,君民争祸之剧,未尝不掩卷而流涕也.流血遍全国,巴黎百日而伏尸百二十九万变革三次,君主再复,而绵祸八十年.”正是基于这种认识,康有为在戊戌变法以后还死抱住保皇的主张不放,坚决反对革命,最后成了阻碍历史前进的绊脚石.
  同时在袁世凯提出祭孔的时候,康有为致电黎元洪、段祺瑞,提出祭孔要行跪拜礼,叫嚣“中国人不拜天,又不拜孔,留此膝何为?”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饮冰子、哀时客、中国之新民、自由斋主人等.广东新会人.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学者.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启蒙思想家、资产阶级宣传家、教育家、史学家和文学家.戊戌维新运动领袖之一.
  梁启超自幼在家中接受传统教育,1889年中举.1890年赴京会试,不中.回粤路经上海,看到介绍世界地理的《瀛环志略》和上海机器局所译西书,眼界大开.同年结识康有为,投其门下.
  1891年就读于万木草堂,接受康有为的思想学说并由此走上改良维新的道路,时人合称“康梁”.
  1895年春再次赴京会试,协助康有为,发动在京应试举人联名请愿的“公车上书”.维新运动期间,梁启超表现活跃,曾主北京《万国公报》(后改名《中外纪闻》)和上海《时务报》笔政,又赴澳门筹办《知新报》.他的许多政论在社会上有很大影响.
  1897年,任长沙时务学堂总教习,在湖南宣传变法思想.
  1898年,回京参加“百日维新”.7月,受光绪帝召见,奉命进呈所著《变法通议》,赏六品衔,负责办理京师大学堂译书局事务.
  同年9月,政变发生,梁启超逃亡日本,一度与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有过接触.在日期间,先后创办《清议报》和《新民丛报》,鼓吹改良,反对革命.同时也大量介绍西方社会政治学说,在当时的知识分子中影响很大.
  武昌起义爆发后,他企图使革命派与清政府妥协.民国初年支持袁世凯,并承袁意,将民主党与共和党、统一党合并,改建进步党,与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争夺政治权力.
  1913年,进步党“人才内阁”成立,梁启超出任司法总长.袁世凯称帝的野心日益暴露,梁启超反对袁氏称帝,与蔡锷策划武力反袁.
  1915年底,护国战争在云南爆发.1916年,梁启超赴两广地区参加反袁斗争.袁世凯死后,梁启超出任段祺瑞北洋政府财政总长兼盐务总署督办.9月,孙中山发动护法战争.11月,段内阁被迫下台,梁启超也随之辞职,从此退出政坛.
  1918年底,梁启超赴欧,了解到西方社会的许多问题和弊端.回国之后即宣扬西方文明已经破产,主张光大传统文化,用东方的“固有文明”来“拯救世界”.
  1922年起在清华学校兼课,1925年应聘任清华国学研究院导师.
  1927年,离开清华研究院.1929年病逝.
  梁启超一生勤奋,各种著述达一千四百万字,在将近三十六年而政治活动又占去大量时间的情况下,他每年平均写作达三十九万字之多,这体现了多么惊人的勤奋和才华啊
  从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来看,奴隶主和封建帝王大都荒淫纵欲,“宫廷生活”几乎就是淫乱的代名词.然而,清王朝似乎呈现了一种比较复杂的情况:一方面,这时已到了封建末世,腐朽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发展之间已经产生了十分尖锐的矛盾,革命浪潮在不断高涨;另一方面,清朝统治者以满族入主中原,在开始时就有少数民族近亲通婚的传统风俗.所以,自满清入关以后,满清统治者更不可避免地腐烂寄生下去.
  一、清宫后妃制度
  作为统治机构的一个重要方面,清代后妃制度,是随着其政权的发展而发展的,并且始终体现了为政治需要服务的特点,并对政治形势的变化起了重要作用.
  在16世纪末,努尔哈赤刚开始起事,进行统一女真族各部落的战争时,还没有什么后妃制度,汗王的妻室既没有号位,也不分等级,一律都称福晋.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满清”,在对明战争节节胜利的基础上,进行了一系列封建帝制的建立与改革,这种情况反映到宫内,就是要有一套封建的后妃制度与之相适应,所以后妃制度开始建立.康熙以后,典制大备,后宫号位定制严明.皇帝的正嫡曰皇后,居中宫,主内治.以下是皇贵妃一人,贵妃二人,嫔六人,分居东西十二宫,佐皇后主内治.嫔以下还有贵人、常在、答应三级,都无定额,随居东西各宫,勤修内职.
  在最下层,还有宫女.相对以往各代,清朝的宫女数目是比较多的,在一般情况下,约两千人左右.宫女在宫中的地位是最低的,相当于婢女、丫鬟,按照清宫的制度,宫女除非被皇帝看中,并且“幸”过,她们到了25岁,可以退回本家,另行出嫁.
  宫女可以升级,但很难跳级,婢作夫人,只能一步步来.但选进来的秀女就不同.清朝入关后,建立了选秀女制度,每三年在固定的八旗内部选一次秀女,其目的在于“或备内廷位,或为皇子、皇孙拴婚,或为亲、郡王及亲、郡王之子指婚.” 也就是说,不仅皇帝的后妃要从旗籍女子中挑选,被选中的八旗秀女,还要配给皇帝的近支宗室.如果是宫女,要升到贵人或嫔,要经过做答应和常在的阶段,而秀女一进来,就可以做到贵人以上.例如咸丰皇帝的贵妃(即后来的慈禧太后),就是由秀女升至贵人,由贵人升为嫔,做嫔时生了儿子(即后来的同治帝),皇帝一高兴,再把她升为妃,以至贵妃.所以那时她被称为懿贵妃.
  当然,尽管制度规定得十分严格,各朝妃嫔数目的多少实际上并未完全照规定执行,康熙、乾隆帝的嫔妃都大大超过规定的数目,而同治、光绪帝又远远没有那么多的嫔妃.另外,嫔妃晋封的情况也不一样,这和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分不开.
  在这些宫廷女性中,宫女处于最受压迫的地位.清代蓄奴之风盛行,虐待奴婢之风也盛行.康熙初年,大司在奏疏中说:“八旗仆婢,每岁报部自尽者,不下二千人.岂皆乐死恶生哉?由其平日教不谨而养不备,饥寒切于中,鞭扑加于外,饮恨自尽,势固然也.”宫女也有类似情况,她们担负着为皇家奢侈享乐所必需的繁重劳动和杂役,稍有不慎,就要受到严惩,甚至被处死.乾隆四十三年(公元1778年)十月初七日,宫里发生了淳妃毒打宫女致死事件,乾隆为了表示反对这种“纵性滥刑,虐殴奴婢”的行为,事情发生的第二天,他在养心殿西暖阁召见诸皇子及军机大臣,宣布“淳妃即著降封为嫔,以示惩儆;并令妃嫔等嗣后当引以为戒,母蹈覆辙,自干罪戾”.但是,没过多久,他就撤销了对淳嫔的处分.可见,他对这一事件的处理不过是标榜贤明仁慈,只是一种统治权术而已.
  清帝的婚事往往和政治斗争结合在一起,尤其是在清末.
  后妃不能干预朝政,这是清代的祖制.但是,自从同治朝的慈安、慈禧两位皇太后于1861年12月2日“垂帘听政”以后,这一祖制就被彻底打破了.从这时起,在半个世纪左右的清代历史中,皇太后操纵了包括帝、后命运在内的一切大权,统治时间竟占清朝实际统治时间的五分之一,从而使选妃立后与政治需要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按照清初顺治、康熙两朝的先例,皇帝满14岁,理应亲政,同治八年时,同治帝载淳已年满14,可是,两宫皇太后并未“即行归政”.同治十一年时,载淳已经17岁,皇帝大婚之事再也不能拖延了,但在选后时,两宫皇太后却发生了一场争议.当时,慈安皇太后拟选崇绮之女阿鲁特氏,慈禧却因阿鲁特氏是咸丰皇帝遗命辅政的八大臣之一、后被赐死的郑亲王端华的外孙女,不愿让她做皇后,而拟选凤秀的女儿富蔡氏.当时,慈安对慈禧说:“凤秀的女儿太轻佻,不宜选为皇后,只能当一个贵人.”这句话刺痛了当贵人出身的慈禧,于是怀恨在心,伺机报复.后来载淳选了阿鲁特氏为后,更使慈禧恼怒,所以皇帝大婚以后,慈禧待载淳帝与皇后都很不好.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年),同治皇帝载淳虽然亲政,但慈禧仍抓权不放,时时干预朝政,使载淳亲政有名无实,生活上又有淫猥的陋习,第二年,载淳就得梅毒死了.
  这时,又爆发了一场斗争.载淳无子,如果按照清代父子相承的祖制,应在载淳的下一辈(即“溥”字辈)中,给他过继一个儿子继承皇位,阿鲁特氏也应被尊为皇太后,如果还需要继续垂帘听政,也应由阿鲁特氏承当,而不应是慈禧的事.但是,慈禧又一次破坏祖制,不给载淳立嗣,而把自己胞妹的儿子(咸丰帝弟弟奕譞之子)、载淳四岁的堂弟载湉立为嗣皇帝.这样,慈禧仍为皇太后,仍可垂帘听政掌权;而阿鲁特氏在载湉(光绪帝)即位后,只得了个“嘉顺皇后”的封号,成为皇帝的寡嫂,政治上无所依靠,生活上处于慈禧的淫威之下,结果在同治死后不到一百天,就猝死在储秀宫.
  为政治斗争服务的婚姻仍在继续.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年)慈禧为了便于监视和控制光绪,决意立其胞弟、副都统桂祥之女为皇后,即孝定景皇后.光绪帝虽不愿意,又拗不过慈禧,所以,光绪十五年正月大婚后,帝、后关系一直不好.而当时与皇后同时被选入宫的珍嫔(后封为妃)他他拉氏很受光绪帝宠爱,在政治上又同情光绪的改良主张,这就更加得罪了慈禧太后.因此,慈禧借1900年八国联军入京之机,派人将珍妃推到井中淹死了.光绪帝一生38岁,只选了一后二妃(还有一妃是珍妃之姐瑾妃),是除宣统帝外清代皇帝中后妃最少的一个.
  由此可见,清宫的后妃制密切关联着政治斗争,而政治斗争又直接影响到这个末世王朝的灭亡
  1861年11月2日,慈禧在以奕䜣为首的贵族、官僚和帝国主义的支持下发动北京政变,从载垣、端华、肃顺等8位赞襄政务王大臣手中夺取政权,以垂帘听政的名义登上了统治者的宝座.但是,巩固政权比夺取政权要困难得多.为了维持统治,她作出了一系列重大的决策.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对政敌的处理和清理狱讼.
  北京政变后,载垣、端华、肃顺被革去爵职,拿交宗人府,会同大学士、九卿、翰、詹、科、道定拟罪名,照大逆律凌迟处死.慈禧将载垣、端华两位亲王改为赐令自尽.端华之弟肃顺改为斩立决.其余5人,原拟革职,发往新疆效力赎罪.因为景寿是道光皇帝的女婿,奕䜣的姐夫,慈禧对他的处分改为革职,仍留公爵并额驸品级,免其发遣.除穆荫照原拟革职,发往军台效力赎罪外,匡源、杜翰、焦佑瀛均改为革职,免其发遣.
  查办载垣、端华、肃顺党羽时,仅将尚书陈孚恩、侍郎刘琨、黄宗汉、成琦、太仆寺卿德克津泰、候补京堂富绩6人革职.后来,从查抄肃顺家产中发现陈孚恩亲笔书信多封,并有暧昧不明之语.于是,查抄陈孚恩的家产,并照刑部所拟罪名,将陈孚恩发往新疆效力赎罪.但是,从查抄肃顺家产中发现的账目、书信,还涉及许多中央和地方官员.如果一一查办,势必株连甚众.为了表示自己“宽厚和平”,使这些官员放下包袱,慈禧谕令议政王、军机大臣,将此次查抄肃顺家产内账目、书信,“即在军机处公所公同监视焚毁,毋庸呈览.”总之,这一大的政变,处理得十分圆满.原8位顾命赞襄政务王大臣,处死3人,处分5人;与其关系密切的处理了陈孚恩等6人,太监5人,共计19人.这与肃顺办理的戊午科场案动辄处分牵连数百人,不可同日而语.政变从发动到处理完毕,也只有一个月时间.时间之短促,也是令人吃惊.以上事实说明,慈禧是宽厚的.但是,在另一方面,她又十分残忍.她依靠曾国藩的湘军,李鸿章的淮军,先后镇压了太平天国、捻军以及回民和苗民起义.1864年7月19日,湘军攻破太平天国的首都天京(今南京)的时候,分段搜杀,三日之间,杀害太平军将士十余万人,“秦淮河尸首如麻”.
  革新与守旧19世纪60至90年代,清王朝的一部分中央和地方官员主张学习西方近代的科学技术,训练新军,购买枪炮、军舰,发展中国的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以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他们的代表人物,在中央有奕、文祥,在地方有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尽管他们的改革没有触及封建专制的政治制度和社会制度,但是,在顽固派看来,却是“用夷变夏”,违背了祖宗成法和圣贤古训.所以,洋务运动一开始,就遭到顽固派的坚决反对.在洋务派与顽固派的斗争中,慈禧熟悉政治手腕玩起了平衡策略,一方面,支持以奕为首的洋务派,另一方面,又扶植顽固派以牵制洋务派.
  1866年12月,奕䜣奏请在同文馆内添设分馆,招收科举出身的人员学习天文、数学.大学士倭仁亲自出马,上书慈禧,坚决反对.他认为,让科举出身的人员向外国人学习天文、数学是斯文扫地.他声称,中国之大,不愁没有人才,只要多方访求,一定可以找到精通天文、数学的人,为什么一定向外国人学习呢!慈禧让他保举几名精通天文、数学的人才,并由他负责选定地方办一个天文数学馆与同文馆分馆互相砥砺.他只好承认实无可保之人.慈禧又让他到主持洋务的总理事务衙门行走.倭仁一向痛恨洋务,现在要他去办洋务,感到是对自己侮辱,再三推辞,慈禧却不肯收回成命,弄得这位顽固派的代表人物十分难堪.他到上书房给同治帝讲课,有所感触,不禁流下了眼泪.倭仁最后以养病为理由,奏请开缺.经慈禧批准,免去他的一切职务.
  中日甲午战争失败后,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热潮,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在维新派的影响下,光绪锐意变法.变法和反变法的斗争非常激烈.1898年6月11日,慈禧面告光绪:“前日御史杨深秀、学士徐致靖言国是未定,良是.今宜专讲西学,明白宣示.”于是,光绪发布了由翁同龢起草的《定国是诏》,把讲求西学,变法自强,作为清王朝的国策,使维新运动取得了合法地位.但是,这次变法,涉及了清王朝的政治体制,而慈禧改革底线是祖宗之法不能变.随着变法的深入,慈禧和维新派的分歧越来越大.特别是康有为建议的仿先朝开懋勤殿一事,选举英才,并邀请东西洋专门政治家共议制度,将一切应革之事全盘筹算,然后施行,更是慈禧所不能接受.当光绪向慈禧提出这一请求的时候,“太后不答,神色异常.”从慈禧的表情,光绪感到变法已出现危机.为了使变法能进行下去,康有为、谭嗣同等密谋策划,争取正在天津小站练兵的袁世凯以所部新建陆军入京,围颐和园,逼迫慈禧退出政治舞台.由于顽固派势力强大,袁世凯又是一个投机分子,根本不可能站在维新派一边.这场自上而下的改革失败了.谭嗣同等6人被杀害,康有为、梁启超逃亡国外,一些参与或支持变法的官员,受到了降级、革职、流放的处分.一切新政全被废除.
  慈禧的一生,经历了从1840年至1900年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5次战争.第一次鸦片战争,她还是一个5岁的孩子.第二次鸦片战争,她已是咸丰皇帝的懿贵妃.以后的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入侵,她则是清王朝的最高决策者,从慈禧的主战与求和,可以看出慈禧与帝国主义关系的变化.
  1860年9月21日,清军在八里桥之战中遭到失败,英法联军进逼北京,咸丰决定逃往热河避暑山庄.当咸丰即将出发的时候,懿贵妃极力谏阻,请求咸丰留在北京,继续抵抗.为此,她触怒了咸丰,差一点引来杀身之祸.奕与英法联军签订《北京条约》,懿贵妃深以为耻,劝咸丰废约再战.因为咸丰病危,只好作罢.
  中法战争爆发后,主战派和主和派的斗争非常激烈.慈禧将清军的接连失利归罪于奕的“因循委靡”,免去他的一切职务,其他4位军机大臣也全部罢免.但是,清政府内部的和战之争并未停止.1884年8月23日,法国军舰向福建水师发动突然袭击,福建水师全军覆没.慈禧谕令对法宣战,并将继续坚持和议的张荫桓等6位总理衙门大臣革职.1885年2月,法军攻占谅山,慈禧转向主和.镇南关的失守,慈禧更丧失了对战争胜利的信心.授权中国海关驻伦敦办事处的英国人金登干到巴黎与法国外交部秘密议和.1885年4月4日,授权金登干与法国政府签订《巴黎停战协定》.6月9日,又授权李鸿章,在天津与法国驻华公使巴德诺签订《中法新约》.光绪二十年(1894年)十月初十,是慈禧的60岁生日,准备在颐和园大规模的进行庆祝.除了在颐和园大兴土木之外,还在从紫禁城西华门至颐和园东宫门跸路所经分设60段景点,建造各种形式的龙棚、经坛、戏台、牌楼和亭座.此时中日战争爆发了.中外舆论认为,中国必胜.光绪主战,慈禧亦主战,“不准有示弱语”.但是,当有人提出停止颐和园工程,停办景点,移作军费的时候,慈禧却非常生气,说,“今天谁让我不高兴,我就要他一辈子不高兴.”后来,清军在朝鲜战场上接连失利,北洋水师在黄海之战中又遭受严重挫折.为了不影响自己的六旬庆典,慈禧希望外国出面干涉,尽快结束战争.她支持李鸿章避战求和的方针,以各种借口,打击以光绪为首的主战派.由于形势日益紧张,她不得不改变原来的计划,所有庆辰典礼,著仍在宫中举行,其颐和园受贺事宜,即行停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