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列为29处“世界遗产”的北京天坛的景点风光都有哪些?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5 11:08:36

被列为29处“世界遗产”的北京天坛的景点风光都有哪些?
被列为29处“世界遗产”的北京天坛的景点风光都有哪些?

被列为29处“世界遗产”的北京天坛的景点风光都有哪些?
北京天坛是世界上最大的古代祭天建筑群之一.在中国,祭天仪式起源于周朝,自汉代以来,历朝历代的帝王都对此极为重视.明永乐以后,每年冬至、正月上辛日和孟夏(夏季的首月),帝王们都要来天坛举行祭天和祈谷的仪式.如果遇上少雨的年份,还会在圜丘坛进行祈雨.在祭祀前,通常需要斋戒.祭祀时,除了献上供品,皇帝也要率领文武百官朝拜祷告,以祈求上苍的垂怜施恩.
  天坛建筑的主要设计思想就是要突出天空的辽阔高远,以表现“天”的至高无上.在布局方面,内坛位于外坛的南北中轴线以东,而圜丘坛和祈年殿又位于内坛中轴线的东面,这些都是为了增加西侧的空旷程度,使人们从西边的正门进入天坛后,就能获得开阔的视野,以感受到上天的伟大和自身的渺小.就单体建筑来说,祈年殿和皇穹宇都使用了圆形攒尖顶,它们外部的台基和屋檐层层收缩上举,也体现出一种与天接近的感觉.
  天坛还处处展示着中国传统文化所特有的寓意、象征的表现手法.北圆南方的坛墙和圆形建筑搭配方形外墙的设计,都寓意着传统的“天圆地方”的宇宙观.而主要建筑上广泛地使用蓝色琉璃瓦,以及圜丘坛重视“阳数”、祈年殿按天象列柱等设计,也是这种表现手法的具体体现.
  编辑本段
  圜丘坛
  圜丘坛又称祭天台、拜天台、祭台,是一座露天的三层圆形石坛,为皇帝冬至祭天的地方,始建于明嘉靖九年(1530年),清乾隆十四年(1749年)扩建.坛周长534米,坛高5.2米,分上、中、下三层,各层栏板望柱及台阶数目均用阳数(又称“天数”,即九的倍数),符"九五"之尊.坛面用艾叶青石砌就.坛面除中心石是圆形外,外围各圈均为扇面形,数目也是阳数.每层都有汉白玉栏板望柱,均为9的倍数.顶层中心的圆形石板叫做太阳石或者天心石,站在其上呼喊或敲击,声波会被近旁的栏板反射,形成显着的回音.
  古代中国将单数称作阳数,双数称作阴数.在阳数中,数字9是“阳数之极”,表示天体的至高至大,叫作“天数”.古人认为九是阳数之极,表示至高至大,皇帝是天子,也至高至大,所以整个圜丘坛都采用九的倍数来表示天子的权威.圜丘坛的栏板望柱和台阶数等,处处是9或者9的倍数.顶层圆形石板的外层是扇面形石块,共有9层.最内一层有9块石块,而每往外一层就递增9块,中下层亦是如此.三层栏板的数量分别是上屋栏板72块,中层108块,下层180块,合360周天度数.三层坛面的直径总和为45丈,除了是9的倍数外,还暗含“九五之尊”的寓意.
  圜丘坛外有两重围墙,内圆外方,四面各辟棂星门一座.西南角有望灯台三座(南北二座只余遗迹),东南角有燔柴炉、瘗坎、燎炉和具服台.坛东还有神库、神厨、宰牲亭、祭器库、乐器库和棕建库等附属建筑.
  编辑本段
  皇穹宇
  皇穹宇圜丘坛以北是皇穹宇,皇穹宇院落位于圜丘坛外壝北侧,坐北朝南,圆形围墙,南面设三座琉璃门,主要建筑有皇穹宇和东西配殿,是供奉圜丘坛祭祀神位的场所.祭天时使用的祭祀神牌都存放在这里.它始建于嘉靖九年(1530年),初名泰神殿,十七年(1538年)起改称皇穹宇.乾隆十七年(1752年)重修后为鎏金宝顶单檐攒尖顶建筑,用蓝色琉璃瓦铺设屋顶,象征青天.大殿直径15.6米,高19.02米,由八根金柱和八根檐柱共同支撑起巨大的殿顶,三层天花藻井层层收进,构造精巧.殿正中有汉白玉雕花的圆形石座,供奉“皇天上帝”牌位,左右配享皇帝祖先的神牌.正殿东西各有配殿,分别供奉日月星辰和云雨雷电等诸神牌位.整个殿宇的外观状似圆亭,坐落在2米多高的汉白玉须弥座台基上,周围均设石护栏.另外,在皇穹宇殿前到大门中间的石板路上,由北向南的三块石板叫做三音石.在皇穹宇门窗关闭而且附近没有障碍的情况下,站立于第一块石板上击掌,可听到回音一声;于第二块石板上击掌,可听到回音两声;于第三块石板上击掌,可听到回音三声.
  回音壁是皇穹宇的围墙.墙高3.72米,厚0.9米,直径61.5米,周长193.2米.墙壁是用磨砖对缝砌成的,墙头覆着蓝色琉璃瓦.围墙的弧度十分规则,墙面极其光滑整齐,对声波的折射是十分规则的.只要两个人分别站在东、西配殿后,贴墙而立,一个人靠墙向北说话,声波就会沿着墙壁连续折射前进,传到一、二百米的另一端,无论说话声音多小,也可以使对方听得清清楚楚,而且声音悠长,堪称奇趣,给人造成一种“天人感应”的神秘气氛.所以称之为“回音壁”.
  编辑本段
  祈年殿
  祈年殿祈年殿在天坛的北部,也称为祈谷坛,原名大祈殿、大享殿,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是天坛最早的建筑物.乾隆十六年(1751年)修缮后,改名为祈年殿.光绪十五年(1889年)毁于雷火,数年后按原样重建.目前的祈年殿是一座直径32.72米的圆形建筑,鎏金宝顶蓝瓦三重檐攒尖顶,层层收进,总高38米.
  祈年殿的殿座就是圆形的祈谷坛,三层6米高,气势巍峨.坛周有矮墙一重,东南角设燔柴炉、瘗坎、燎炉和具服台.坛北有皇干殿,面阔五间,原先放置祖先神牌,后来牌位移至太庙.坛边还有祈年门、神库、神厨、宰牲亭、走牲路和长廊等附属建筑.长廊南面的广场上有七星石,是嘉靖年间放置的镇石.
  天坛的主体建筑是祈年殿,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皇帝每年都在这里举行祭天仪式,祈祷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祈年殿呈圆形,直径32米,祈年殿高38米,是一座有鎏金宝顶的三重檐的圆形大殿,殿檐颜色深蓝,是用蓝色琉璃瓦铺砌的,因为天是蓝色的,以此来象征天.
  祈年殿在建筑上出色之处是,祈年殿用28根楠木大柱和36块互相衔接的榜、桷,支撑着三层连体的殿檐.这些大柱有不同的象征意义:中央四柱叫通天柱,代表四季;中层十二根金柱,代表十二个月;外层十二根檐柱,代表十二时辰;中外层相加二十四根代表二十四节气;三层相加二十八根,代表二十八星宿;加柱顶八根童柱,代表三十六天罡;宝顶下雷公柱,代表皇帝一统天下.其附属建筑有皇乾殿、祈年门、神库、神厨、宰牲亭、燔柴炉、瘗坎、具服台、走牲路及72间长廊等.长廊南面的广场上有七星石,石上镂刻山形云纹图案,是明嘉靖时放置的镇石.
  这座大殿坐落在面积达5900多平方米的圆形汉白玉台基上,台基分3层,高6米,每层都有雕花的汉白玉栏杆.这个台基与大殿是不可分的艺术整体.当游人跨出祈年殿的大门,往南望去,只见那条笔直的甬道,往南伸去,一路上门廊重重,越远越小,极目无尽,有一种从天上下来的感觉.难怪一位法国的建筑专家在游览了天坛之后说:摩天大厦比祈年殿高得多,但却没有祈年殿那种高大与深邃的意境,达不到祈年殿的艺术高度.这座大殿在1889年(清光绪十五年)被雷击起火焚毁,据说,当时殿的大柱是用沉香木做的,燃烧时,清香的气味,数里之外都可以闻到.翌年,皇帝召集群臣商量重建祈年殿.因找不到图样,掌管国家建筑事务的工部便把曾经参加过祈所殿修缮事务的工匠们召集来,让他们根据记忆、口述制成图样,再施工建造.因此,现在的祈年殿是清代光绪年间的建筑,但是,基本建筑形式、结构,还保留着明代的样子.
  九龙藻井祈年殿内,天花板处是精致的“九龙藻井”,龙井柱则是描金彩绘.殿内中央有一块平面圆形大理石,石面上的花纹,是自然形成的龙凤花纹,一条行龙抱着一只凤凰,这便是“龙凤石”,即“龙凤呈祥”. 相传,这块石头上原来只有凤纹,而殿顶藻井内只有雕龙,年长日久,龙、凤有了灵感,金龙常常飞下来找凤石上的凤凰寻欢.不料有一天正遇见嘉靖皇帝来祭天,在石上跪拜行礼,金龙来不及飞回去,和石上的凤凰一起被嘉靖皇帝压进圆石里面,再也无法出来,从此才变成一深一浅的龙凤石.1889年祈年殿被焚烧时,这块龙凤石被烈火熏烧了一个昼夜,石块虽未被烧碎,但龙纹被烧成浅黑色,凤纹被烧得模糊不清.祈年殿前有东、西配殿各九间,称东庑和西庑,是收藏配神牌位的库房.明代祭天时,除祭祷皇天上帝外,还要配祭皇族朱氏祖先,以及日、月五星,东、西、南、北、中的五大岳,五小岳的五镇,四海四渎(河湖)、风云雷雨、山川、太岁、道教等各神祗和历代帝王等.
  借于祈年殿的气势巍峨,第六届北京公园节将于8月18日在天坛祈年殿开幕,“十项互动健身竞赛”、“十部红色电影回顾展”、“十大服务民生品牌”等百余项活动交织登场,为市民献上丰富的文化盛宴.
  编辑本段
  闲唠天坛
  1420年,明永乐皇帝朱棣用工十四年与紫禁城同时建成了天坛.这个巨大的祭天神庙位于故宫正南偏东的城南.也许和那个时候还保留着一些相似,南城在今天仍是京城中比较后发展的区域.拜后发展之赐,南城鲜有鳞次栉比的高大建筑群用来遮天蔽地,从长安街中心地段往南即使是步行也不需要很久,就可以张望到高撑空中盖笠一样的祈年殿鎏金宝石蓝琉璃顶或是绵亘数公里素朴的灰砖围墙之一隅.
  北方的园林不比江南建造的细巧雅致,多是宏大叙事,动辄占地数百公顷.有一种说法,天坛当年的设计者们顾忌天坛是祭天之所,皇帝既然自称是天之子,“老天”的居所自然要大过“天子”,因此天坛的占地面积比故宫要大两倍.大概出于同样的顾忌,天坛的主体建筑都以深蓝琉璃瓦敷顶,不敢僭越使用本属皇家园林专用的明黄色琉璃,而每年度的祭天大典开始前皇帝更要到丹陛桥东侧专设的具服台临时将黄袍换成蓝袍以向上天演示他虔诚的敬畏和顶礼膜拜.这样的祭典在这里延续了数百年,直到上个世纪的1914年,史称窃国大盗的袁世凯当上皇帝的时候又声势浩大地操办了一次之后就正式拉上了帷幕. 圜丘坛[1]天坛的南北东西各有一门,其主要建筑集中在内坛中轴线的南北两端.对于匆匆的游客来说,最好从南门开始游览.从南门进园,依次先到寰丘坛,这座几何造型祭天坛的建筑充满奇思巧技,坛面、台阶、栏杆所用的汉白玉石块全是九的倍数,象征九重天;皇穹宇是放置皇天上帝牌位的地方,造型像是一个小号的祈年殿;在皇穹宇的外面,有一道圆形磨砖对缝的围墙,门向南开,就是很有趣的回音壁.在回音壁试回音要方法得当,如果同行两人,两人应面向北分别站在东西配殿后才能听见彼此的说话.回音壁北有祈年殿、皇乾殿,是北端的重要建筑,其间由一条宽阔的丹陛桥相连接.天高云淡的晚秋时节跨出祈年殿的大门,顺着这条三百米长笔直的甬道往南望去,门廊重重,越远越小,天地渺然雄浑似是极目无尽,令人不得不赞叹当年设计建筑的手法和灵感.天坛另有东侧的游廊、神厨、宰牲亭和西天门的斋宫等建筑和古迹.特别是斋宫,因为是皇帝典礼前沐浴焚香清心静养留宿斋戒的地方,不似天坛的其他建筑那么恢弘高远俨俨然天庭气概.暮春时分,斋宫内外两道护城河的河池铺满盛开的紫花沙参,榆叶梅绚烂的花枝隐现在红墙悬山顶绿琉璃瓦建造的重重回廊房舍和小小的月亮门上,透着庭院深深的人间气息.难以想象,八国联军那时候怎么就能把联军总司令部设在这样清幽净心之地而不得些感化.
  其实对于把天坛当作自己生活空间向户外延展的市民来说,天坛的华美建筑只是他们在这里活动的一个大背景,更大的吸引力来自这是城区独有的森林公园.明清以来天坛广植松柏,至今已成森然巨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