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谁能写一份原创的“日喻 苏轼 赏析”给我呢?赏析可以针对文章内容和特色来写...谁愿意帮忙的话,请把赏析email给我吧...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7 05:31:45

有谁能写一份原创的“日喻 苏轼 赏析”给我呢?赏析可以针对文章内容和特色来写...谁愿意帮忙的话,请把赏析email给我吧...
有谁能写一份原创的“日喻 苏轼 赏析”给我呢?
赏析可以针对文章内容和特色来写...
谁愿意帮忙的话,请把赏析email给我吧...

有谁能写一份原创的“日喻 苏轼 赏析”给我呢?赏析可以针对文章内容和特色来写...谁愿意帮忙的话,请把赏析email给我吧...
苏轼的散文有他特殊的风格.其中最突出的一点,就是他能“以诗为文”.所谓“以诗为文”,不仅是说他能把一篇古诗或一首绝句的题材用散文给写出来,更重要的是,他的散文富有诗意.一般说来,抒情散文富有诗意是不足为奇的;而苏轼却能在说理文里也带有诗意.像这篇《日喻》,就不落于一般说理文的框框,而是别开生面,形成一副特殊风貌.我们对一篇说理散文的要求,首先是要有说服力.因此,说理文主要的条件是论据充足,倾向明确,条理清楚,结构谨严,总而言之,得逻辑性强.苏轼写说理文,这些方面当然也都能做到,而更突出的是,他写的说理文首先不是让读者被说服,而是使读者受感染.这就是说,苏轼写说理文,主要是通过具体的形象和鲜明生动的事例来启发读者的想像,来打动读者的心灵,使读者对所要说的道理先有了感性认识,然后他再循序渐进地把读者提高到理性认识阶段,最终的结果还是被他的道理所说服.这就比只用抽象的概念或者逻辑推理写成的文章给人的印象深刻.对读者来说,读苏轼的说理文,不仅可以明白道理,增长知识,而且还是一种美的享受.
现在我们就来欣赏《日喻》.
文章一开头就像讲故事.作者说起一个盲人不识太阳.一个盲人从来没见过太阳,就向有眼的人打听.有人告诉他:太阳的形状像铜盘.以这个比方向盲人解释,本不算错;可是比喻总是蹩脚的,打比方的人没有考虑到铜盘有声音而太阳没有声音.“扣盘而得其声”,盲人一敲盘子就听到了声音.过了一天,听见钟响,他以为是太阳响了.又有人告诉他:太阳是有光的,正像蜡烛一样,也是有光的.这个解释也并不算错,可是忘记了盲人根本不懂什么是“光”,于是盲人就“扪烛而得其形”,心想太阳大概是长的.过了一天,他拿到一只“龠”,发现也是长的,他想,这大概是太阳了.这是作者打的头一个比喻.下面接着说太阳和钟、龠相差也太远了.然而盲人却不知道它们有很大的区别,这是为什么呢?“以其未尝见而求之人也”.一般人对“道”了解不足,与一个不知道太阳是什么的盲人,可以说相差无几.如果让一个通达事理的人(“达者”)讲给他听,即使用了巧妙的比喻,和很好的诱导启发,恐怕也不比用盘子和蜡烛来解释太阳强多少,因为打比方总不能百分之百把道理讲清楚.于是作者下结论说:“故世之言道者,或即其所见而名之,或莫之见而意之,皆求道之过也.”这是说,当时一般谈论“道”的人,谁也没有真懂“道”是什么,只就他自己所看到的一点点东西硬给起个名字,说这就是“道”,就是真理,有的人连看也没看见,只是凭空瞎猜,这都是不动脑筋,专门依赖别人所发生的毛病.
“然则道卒不可求欤?”他先用孙武的话来回答,意思是说:善于作战的人能掌握主动,使敌人不由自主地走近自己,而不至于陷入被动,被敌人牵引过去.又引用了子夏的话,意思是说,各行各业的手艺人,都在铺子(肆)里待着,社会上的人由于需要,都自动地到铺子里来买东西,因此他们坐在店里就可以“成其事”,把各人的业务完成,用来比方一个人只要努力学习,总有一天会体会到什么是“道”.最后,作者自己回答什么是“致”:“莫之求而自至,斯以为‘致’与欤?”不去求它而它自己就来了的,这就是“致”.“求”主要是依赖别人帮助,“致”主要是靠自己虚心学习,掌握主动.必须这样,才能发现真理.
“南方多没人”这一段的道理又深入一层.苏轼告诉我们:所谓“学”得有实际经验,我们现在叫做实践.没人能沉在水里是怎么练的呢?天天同水在一起生活.一个人能长时间沉没在水里,这哪儿是随随便便就做得到的,一定得对水的规律有所体会、有所掌握才行.一个北方的勇士只靠向南方的“没人”打听到一些空理论,真要按照他的话去河里试试,那非淹死不可.这样,作者又得出一个结论:“故凡不学而务求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意思是:一个人不踏踏实实做学问而专门好高骛远去寻求什么高深的抽象的“道”,那就跟北方学“没”的人一样,早晚是要吃亏的.
最末一段,结合当前具体情况,谈了作这篇文章的目的.
……
这篇文章所阐述的道理,是有苏轼亲身体验在内的.对于探求真理和钻研学问的艰苦历程,苏轼自己是过来人,所以谈起来格外亲切有味.我们通过这篇文章,可以更好地理解三方面的道理.首先,做学问如果不通过自己刻苦钻研,亲身实践,只是靠打听别人,随便相信别人,就一定不会深入,不仅失于片面,而且还容易犯错误.如果只凭主观瞎猜,危害性就更大.其次,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专靠外力是无济于事的.探求真理,钻研学问的内因,就是靠自己学习,不能只捡别人的现成果实.还有第三点,所谓学习,不能只空谈理论,而是得自己下真功夫,下苦功夫,要有真才实学,要受过实际锻炼.尽管苏轼说,有一天“道”会不用你去求而主动地来找你,实际上他却正是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你要不下苦功夫,“道”是不会来找你的.这些道理,在今天看来,还是正确的,对我们是有用的,值得借鉴的.
……
但是,这篇文章最吸引我们的还是那几个丰富多彩而又恰当准确的比喻.全篇文章一共用了四个比喻,一头一尾,盲人不认识太阳和北方人学潜水是两个明显的、由作者直接创造的比喻,形象性很强,一眼就看得出.中间两个,则是借用古人现成的、比较隐晦的、间接的比喻.一个是引用孙武的话,用作战来说明人应该掌握主动;另一个是借用子夏的“百工居肆”的比喻来说明“道”与“学”的关系.这两个好像是引经据典,其实是利用古人现成的材料为自己服务.这就看出作者的笔是多么灵活,驾驭古书的能力有多么强.
第一个比喻是说明人在认识客观事物方面所存在的问题,是就“知”一方面来说的.一个人只靠片面地拾取零碎的知识而对事物缺乏系统全面的理解,必然要犯错误.只靠别人转述的第二手材料而不亲自参加调查研究,就一定得不出正确的结论.看去像讲故事,其实是用活泼新鲜的形象来感染读者,让读者进一步悟出作者所要讲的道理.这个比喻最重要、最精彩,也最深刻,因此把它摆在最显著的地位,这就大大地加强了文章的生动性,同时也加强了说服力.
第二、三两个比喻好像很简单,很现成,其实是很经济、很确切的.敌我双方战斗,谁争取到主动谁自然占上风.探求真理和钻研学问也正是如此,必须争取主动才行.用开铺子比喻求真理,也很有意思.一个人学问渊博、经验丰富,才容易发现事物的规律,正如铺子里货色齐,主顾才多.但是作者还得紧接着用第四个比喻来说明实践的重要性.因为学问渊博、经验丰富不能是纸上谈兵,更不能只靠道听途说,而是要经过亲身检验,经过锻炼,对事物才有彻底的了解.必须有这四个比喻,作者所要阐明的道理才全面,文章因而也才显得完整.从每个比喻来看,它们各有各的作用,而这四个比喻又互相关联,缺一不可.这就体现了作者运用比喻丰富与确切两结合的特点.
然而这篇文章毕竟是说理文,不能只孤立地靠比喻来讨人欢喜,还得把读者从感性认识诱导到理性认识阶段.于是在打完每个比喻之后,以及在每一段结束的地方,都用最简明概括的语言把结论交代出来.这就使得作者的本意表达得更显著,文章也更为醒目.打比喻是启发读者,给读者留有余地;下结论则是点醒读者,让读者一目了然.文章也显得既有风趣,又有分量.
最后一段,指出吴彦律有志于学,这是正面鼓励.但意在言外,劝他还应该注意两个方面.第一,求学必须有目的(这就是“求道”).第二,要踏踏实实下真功夫做学问,不能浮光掠影只追求皮毛.这从文章末尾批评过去和当时读书人考科举的两层意见(即“昔者,士杂学而不志于道;今者,士求道而不务学”)就可以体会得出来.但作者写得很含蓄,寓鞭策于嘉奖之中,这也是应该注意的.
这篇文章语言十分流畅亲切,没有板起面孔说教的味道.但是在轻松、风趣的后面又俨然存在着郑重严肃.这正是作者大量用比喻来写说理文所取得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