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我为你哭泣)或(难忘1860),(把强盗们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让历史的悲剧不在重演)或(站在圆明园废墟上的思考).任选1篇写.600字左右.写的都要有题目哟。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7 11:48:08
(圆明园,我为你哭泣)或(难忘1860),(把强盗们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让历史的悲剧不在重演)或(站在圆明园废墟上的思考).任选1篇写.600字左右.写的都要有题目哟。
(圆明园,我为你哭泣)或(难忘1860),(把强盗们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让历史的悲剧不在重演)或(站在圆明园废墟上的思考).任选1篇写.600字左右.
写的都要有题目哟。
(圆明园,我为你哭泣)或(难忘1860),(把强盗们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让历史的悲剧不在重演)或(站在圆明园废墟上的思考).任选1篇写.600字左右.写的都要有题目哟。
近年来与圆明园相关的事情不绝于耳,最近一件就是包括遗址在内的好几个地方打算重建圆明园.这很使我感慨,因为圆明园遗址几乎是一部中国近代史缩影,熟悉这段历史的国人,都对此地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
圆明园现在是一个很大的人工化的公园,游人如织,熙熙攘攘,而游人们在园中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划船.这个园除了些人工建筑,实在也无甚可看.除了一些垂钓者还固执地守护着一方清静外,园中有太多的嘈杂.想像中的圆明园,应当是静默得能听到100年前的火炮声的,应当是游人稀少、苍凉古朴的味道.这般乱哄哄的样子,实在让人有走错了门的感觉.
我当然是奔着那遗迹去的.遗迹在公园最里面.从南门进去约有七八里地,在走这段路的时候,自然而然就想起了,这座始建于康熙四十八年的名园,终于在咸丰十年毁于英法联军之手的史实,它的存在也只有大约150年历史,现在自是早已看不到当年的盛况了.从图片上曾千百次地看到过那几块昂首挺立的石头,现场看来绝没有那么高大.圆明园虽然摄影者众多,但构思似乎永远只有一个,即拍出一种顶天立地的不屈服的感觉,与我们的民族精神相一致.我的一个名气很大的搞摄影的朋友曾在《人民画报》上发表过一组类似的照片,还得到了某一届中国摄影奖.我那时就对他说,这肯定是一个误区,圆明园遗址只能是一段民族屈辱史,泣血史,一种“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感觉.
我站在圆明园这一片宏大的废墟中,想像的却是它完好时的景象.我忽然发现圆明园不是花园,更不是公园,而是宫殿,一座西洋式的宫殿.也就是说皇帝们为满足自己骄奢淫逸的生活,有一处紫禁城中式宫殿还不够,还要耗费大量民脂民膏造一个西洋宫殿来享乐.宫殿越气派越豪华越有艺术性就越暴露出统治者们的腐朽没落.这样的地方平民百姓是决无可能进入的,恐怕连近近地看一眼都不行.甚至就连王公大臣不经召见亦是不能随便进入的.所以真正有权力享用圆明园的也只是帝王、太后及一群嫔妃而已.这样的地方,我在其间看到的只是一个应当彻底摧毁的不平等社会,因而我也看不出重造圆明园的必要.80年前作为一代伟人的毛泽东曾愤愤不平地写出过“粪土当年万户侯”的著名诗句,那时候他还仅是一个普通的青年学生,但他的感觉与我站在圆明园的感觉是一样的.值得庆幸的是旧世界终于被打碎,中华民族也终于觉醒,我们大可不必为了再现当年统治者的奢华,去劳民伤财再造一个圆明园.
今天,我观看了爱国主义电影《火烧圆明园》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下来.我想,当可恶的八国联军即将把这座万园之园的烧毁时,清朝政府哪里去了?为什么没有一个中国人站起来奋起反抗呢?
从影片中,我了解到圆明园是万园之园,它是人类最宏伟、最壮观、收藏最多奇珍异宝的园林.圆明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有精致的的楼台亭阁,还有价值连城的历史文物.令我引以为荣……可这一切都不存在了.1860年10月18日,英法联军发动了震惊世界的火烧圆明园事件,他们疯狂的掠夺园里的珍贵瓷器、珠宝玉器、经典书卷,甚至还在大庭广众之下拍卖这些赃品,为了销毁罪证,他们用一把大火把圆明园烧了整整三天三夜,大地在颤抖,人们在哭泣,举世闻名的、万园之园的圆明园变成了一片废墟……看到这里,我心中的怒火油然而生,对这群帝国列强咬牙切齿!现在,我们看到圆明园只剩下几根残缺不全的大石柱孤零零的躺在那里了.这是中华民族的耻辱,所有炎黄子孙都为此感到痛心. 为什么帝国列强敢在我们这样一个拥有5000年文明、科技、历史的国度上,这样肆无忌惮的践踏、破坏?为什么我们的祖国这样软弱?我觉得,是因为清政府的腐败无能,致使我们国家科学技术落后,国家贫穷,民不聊生.而外国人有洋枪洋炮,一个顶俩,清政府无力抵抗,又不敢抵抗.以致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这是多么的可恨可悲啊!
看看过去,想想现在,我们的国家强大了!我们中华民族像条巨龙腾飞在世界东方,经济、科技飞速发展.外国人再不敢侵略我们了,这还不归功于我们的党,我们所有中国人的不懈努力吗?虽然我们强大了,但是我们永远不能忘记这段耻辱的历史!我们更应该为振兴中华而努力拼搏、奋斗,更应该不停的发展科学技术.我们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在学校里,要好好学习,不忘国耻,长大后报效祖国,为祖国的繁荣富强献出一份力量!
读了《圆明园的毁灭》这篇文章,它使我感到了当时清政府的昏庸无能,军民的懦弱,更可恶的就是那无耻的英法联军!
圆明园被人们誉为“万园之园”和“人类文明的一大奇迹”.然而,这座举世闻名的宝库,却在1860年被法兰西、英吉利这两个无耻的‘强盗’劫掠焚毁,沦为废墟.这座占地5200余亩的皇家园林,却禁不住三天三夜的纵火焚烧,化为一片灰烬.
圆明园是清朝雍正至咸丰五代皇帝在150余年间所建造经营的一座最宏伟、最幽美的大型皇家宫苑,它在众多园林中鹤立鸡群,汇聚了天下的风景名胜,将中西建筑风格融为一体,还集中了华夏民族五前年来最珍贵的历史文物,各种奇珍异宝,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它的存在简直是一个奇迹!
清朝六代皇帝都曾光顾过圆明园,可想它是一个人间天堂.但它让侵略者疯狂抢掠、大肆破怀后又付之以炬,这真是清政府的“盖世功劳”.一昧地求和、赔款,只能带来更多的侵略,可见这次我民族文化史上的劫难,主要是由一部分中国人造成的,这是一个千古遗恨,至今它还如同用锋利的钢刀刻在我们的心里.
英法联军的行为把我气得咬牙切齿.圆明园是我国的宝库,却被他们抢夺一空,可见我们当时的清政府是多么腐败无能.圆明园里收藏着各种奇珍异宝,那是我国历史文化的见证!一个拥有黄河和长江滚滚波涛的民族,一个拥有一亿万双有力的和亿万双泪汪汪眼睛的民族,却只能手握空拳,眼睁睁地望着万园之园化为灰烬.记忆永远不能忘怀的一段沧桑史,这耻辱与沧桑回落阴宅每个中华儿女的心上.
作为一个中国人,我感到无比的愤恨.外国人看我们中国软弱无能、好欺负,便轮番攻击我们;他们看我们并没有还手之力,在我们的国土上杀人放火,为所欲为,无恶不作.圆明园中十二生肖喷水池中的金马头和金牛头,我们花了巨大的代价才把它们买回来,如今还有十个仍不知去向,这都是侵略者的罪恶啊!
圆明园的毁灭是我国屈辱历史的一段见证上,它的残垣断壁,仿佛在对人们诉说他辉煌的过去,又好像在向人们诉说洋人的残暴行径.它的毁灭在我国文化史上,在世界文化史上,是不可估量的损失!
读完这篇课文,我为圆明园的毁灭而惋惜,为侵略者的罪恶而愤怒.我们国家现在发达了,“神五”、“神六”上了天,“世界屋脊”修上了铁路,外国人也不敢得罪我们了.
如今,在瓦蓝的天空下,那些被荒草埋没的残垣断壁,仿佛时刻在提醒华夏儿女们:“落后就要挨打”
站在圆明园废墟上的思考
步履沉重地漫步在圆明园,毫无目的,只是用心去感受她昔日的辉煌和华丽,满目是残垣断壁,目光缓缓飘荡在明净如镜的湖水上,这一湖宁静的碧波,一定目睹了当年火烧圆明园的壮观的场面,大火烧了数日不灭,使这座举世闻名的“万园之园”的园林成为一片废墟。
可以想象到,当时的英法联军,是那样趾高气扬举着枪走了进圆明园。圆明园历经了几代皇帝,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
全部展开
站在圆明园废墟上的思考
步履沉重地漫步在圆明园,毫无目的,只是用心去感受她昔日的辉煌和华丽,满目是残垣断壁,目光缓缓飘荡在明净如镜的湖水上,这一湖宁静的碧波,一定目睹了当年火烧圆明园的壮观的场面,大火烧了数日不灭,使这座举世闻名的“万园之园”的园林成为一片废墟。
可以想象到,当时的英法联军,是那样趾高气扬举着枪走了进圆明园。圆明园历经了几代皇帝,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集中了中西建筑和园林艺术的精华,藏有无数极为珍贵的珍宝、典籍和历史文物,是一座罕见的文化宝库!那个叫何伯的英军司令,在他晚年写回忆录时,不知他是怎样写下这一段“辉煌”的历史?英法联军不仅抢走了文物,更一把火把它烧了。他是想告诉这腐朽的大清帝国,你们的时代结束了,你们该清醒了,不要死守着祖宗的章法。
历史是一面镜子,身影倒映在清波如镜的水面上,思绪才慢慢地清晰起来,回顾历史是为了瞻仰未来,是为了不让悲剧重演。
中国近代史,从第一次鸦片战争拉开了帷幕,翻开中国近代史或许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闭关自守,夜郎自大。封闭使得有着灿烂文明的古老民族落后了,封闭使得古老民族思想僵化了,固步自封,自以为是。是西方的大炮使得我们这个民族才从睡梦中惊醒过来,拿破仑曾形象地形容中华民族是睡梦中的雄狮,一旦惊醒就会让世界震惊。
中国近代史,其实就是一部屈辱的历史,在十九世纪,欧美资本主义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也许就是从第二次鸦片战争开始,就宣布了清王朝寿终正寝了,中国人民开始了长达一百多年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从来没有停止。
站在废墟之上,恍惚之间,历史已走过一百五十年,现在中华名族站起来了,但我们不应忘记历史,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我们这一代更应努力,扬我中华,使我泱泱华夏,屹立于世界名族之林!
收起
作为一个中国人,谁不想看看有许多美丽传说,极精美的,举世无双的火烧圆明园呢?那具有中国特色的精致的亭台楼阁,那奇异的花草树木,那价值连城的国宝……然而,这一切都不存在了,流下来的只是几根残缺不全的石柱孤零零地躺在那里,它们好像在向人们诉说着当年的屈辱和痛苦。许多年前,嗜血成性的英法联军,无视中华民族的尊严,盗意践踏中华国土,大肆掠夺火烧圆明园的文物和财宝,推倒火烧圆明园的亭台楼阁,毁坏了圆明园的奇...
全部展开
作为一个中国人,谁不想看看有许多美丽传说,极精美的,举世无双的火烧圆明园呢?那具有中国特色的精致的亭台楼阁,那奇异的花草树木,那价值连城的国宝……然而,这一切都不存在了,流下来的只是几根残缺不全的石柱孤零零地躺在那里,它们好像在向人们诉说着当年的屈辱和痛苦。许多年前,嗜血成性的英法联军,无视中华民族的尊严,盗意践踏中华国土,大肆掠夺火烧圆明园的文物和财宝,推倒火烧圆明园的亭台楼阁,毁坏了圆明园的奇花异草。为掩饰罪行,他们放火烧了圆明园。
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大地在颤抖,人们在哭泣,举世闻名的圆明园变成了一片废墟……
今天我看了一部大型的记录片《圆明园》,它让我感到我们祖国在建筑文化上的空前绝后,也让我感受到了,一个闭塞的国家的最终的结局。
我是一个学习建筑的学生,也了解过世界上的一些伟大的建筑,中国的长城,埃及的金字塔,那种给人以无比景仰之情。
可那长城与金字塔我都是在一些书上或一些短片上了解的,可是这一次给我的震撼实在是太大了,通过数字化的制作让我们看到了先人的智慧与创造的力量。
圆明园集中了多少中国人的精力与智慧,从建筑的一面反映了中国人的文化与生活方式,像那个田字形与万字形的建筑,圆明园多以封闭与隐闭而展现在我们的面前,这也可以看得出我们的国民是追求和平与安逸的生活的。他不希望有太多的人知道自己的生活方式,这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方法同样也是这个政府灭亡的催命苻
在惯穿整个记录片中,以一种平实的读白与清晰的画面向我展示着一个历史上伟大建筑的诞生与灭亡也在展示着中华民族强大的清帝国的诞生与灭亡。
当我看到西方以中式为时尚是我的心情是多么的激动,我以我做为中华民族的一份子而感到骄傲,我以我们的祖国有着五千年文化而感到自豪。但当我看到西方列强用武力打开中国大门时我无比的气愤却也无助。要是我也可以上战场我想我一定会多杀几个敌人的。
封闭则代表着落后的到来,“落后就要挨打”这也是一个不容置疑的事实了。
所以,最后圆明园的灭亡也只是迟早的事了,当然中间有一段说乾隆皇帝说要建造欧式建筑我觉得那只是他的自大与攀比心理(当然,我觉得这也是中国人的一种心理)。
最后,圆明园被灭了,只不过它不是像阿房宫一样是毁在中国自己人手里而以,对于是什么样的人去做的这件事我不想去说什么?你没有别人强大你就无话可说,这不也正是达尔文的进化论吗?可是人们为什么要毁坏它呢?难道这真的是人们的天性!我不敢想了!
圆明园看完了,可是我的心情却久久不能平静,只有祖国的强大我们才可以安居乐业,要安居乐业我们就必须强大,要强大就必须要发展科技。科技对人类对祖国是多么的重要。
收起
园之园圆明园,小时候,只是在一本《旅行家》杂志上看到过有关介绍,很少有人知道。多少年后,带着孩子来到了圆明园。一看之下,和我幼儿时的想象完全不同了。
没有看到宏伟的建筑,只看到很少的断石。这就是杂志上描写的万园之园?就算是八国联军的大火,石头也不会燃烧呀?为什么看不到多少从前的痕迹呢?跟孩子怎么解说?我都不明白呢。
后来,通过翻看相关资料,和老人探问。了解了一些情况。<...
全部展开
园之园圆明园,小时候,只是在一本《旅行家》杂志上看到过有关介绍,很少有人知道。多少年后,带着孩子来到了圆明园。一看之下,和我幼儿时的想象完全不同了。
没有看到宏伟的建筑,只看到很少的断石。这就是杂志上描写的万园之园?就算是八国联军的大火,石头也不会燃烧呀?为什么看不到多少从前的痕迹呢?跟孩子怎么解说?我都不明白呢。
后来,通过翻看相关资料,和老人探问。了解了一些情况。
当年,八国联军一把大火,烧了圆明园,京城的百姓并不知道实情,只是听说西郊有个大花园被外国人连抢带烧的事,不太在意。有人来到废虚,看到了残破的建筑仍然不倔的站立着,只是无一兵一卒一人一马看管。
开始有人在夜深人静之时,把台阶的石条撬下弄走。而后发展成大规模拆毁。大量洁白如玉的大理石就这样被拆得七零八落了。
乘下一些大块的,实在弄不动。有人也打起了主意;他们把石头打成小块,再用小铁锤砸成米粒大小的颗粒,糁到大米之中,从外观根本分不出哪是石粒哪是米粒。从此,京城百姓做饭前多了一道工序:挑石子。
后来干这个的人越来越多,成为一个行业,形成一条龙。有打石头的,有砸颗粒的,有收石子的,最后买给米商。有多少大理石被这样变成了小石子?不得而知,只听说有人成了这一行的能手,他砸的石粒,几乎与大米毫无二至。受到了人们的崇拜,真是行行出状元呀。
改革的春风吹来了,有水快流,有钱快挣。大家的眼睛发出从前任何时候也没见过的亮光。要把前人没有做到的、没有想到的钱尽可能多的发掘整理出来。
圆明园平静的湖水啊,你可看到?你可知道?你怎么也不会想到!!!
有人在打你的主意啦!!多少专家论证,只为了找到把水抽干的理由,为的是,把当年沉入湖中的宝贝找到!!
中国人呀,睁开眼吧,,看看我们面前的贪婪,看看我们面前的无耻。
尽管我们睁开眼,瞪大眼,我们又能干什么呢??
我们只能心痛!!只盼望---。
收起
废墟
我诅咒废墟,我又寄情废墟。
废墟吞没了我的企盼,我的记忆。片片瓦砾散落在荒草之间,断残的石柱在夕阳下站立,书中的记载,童年的幻想,全在废墟中殒灭。昔日的光荣成了嘲弄,创业的祖辈在寒风中声声咆哮。夜临了,什么没有见过的明月苦笑一下,躲进云层,投给废墟一片阴影。
但是,代代层累并不是历史。废墟是毁灭,是葬...
全部展开
废墟
我诅咒废墟,我又寄情废墟。
废墟吞没了我的企盼,我的记忆。片片瓦砾散落在荒草之间,断残的石柱在夕阳下站立,书中的记载,童年的幻想,全在废墟中殒灭。昔日的光荣成了嘲弄,创业的祖辈在寒风中声声咆哮。夜临了,什么没有见过的明月苦笑一下,躲进云层,投给废墟一片阴影。
但是,代代层累并不是历史。废墟是毁灭,是葬送,是诀别,是选择。时间的力量,理应在大地上留下痕迹;岁月的巨轮,理应在车道间辗碎凹凸。没有废墟就无所谓昨天,没有昨天就无所谓今天和明天。废墟是课本,让我们把一门地理读成历史;废墟是过程,人生就是从旧的废墟出发,走向新的废墟。营造之初就想到它今后的凋零,因此废墟是归宿;更新的营造以废墟为基地,因此废墟是起点。废墟是进化的长链。
一位朋友告诉我,一次,他走进一个著名的废墟,才一抬头,已是满目眼泪。这眼泪的成分非常复杂。是憎恨,是失落,又不完全是。废墟表现出固执,活像一个残疾了的悲剧英雄。废墟昭示着沧桑,让人偷窥到民族步履的蹒跚。废墟是垂死老人发出的指令,使你不能不动容。
废墟有一种形式美,把拨离大地的美转化为皈附大地的美。再过多少年,它还会化为泥土,完全融入大地。将融未融的阶段,便是废墟。母亲微笑着怂恿过儿子们的创造,又微笑着收纳了这种创造。母亲怕儿子们过于劳累,怕世界上过于拥塞。看到过秋天的飘飘黄叶吗?母亲怕它们冷,收入怀抱。没有黄叶就没有秋天,废墟就是建筑的黄叶。
人们说,黄叶的意义在于哺育春天。我说,黄叶本身也是美。
两位朋友在我面前争论。一位说,他最喜欢在疏星残月的夜间,在废墟间独行,或吟诗,或高唱,直到东方泛白;另一位说,有了对晨曦的期待,这种夜游便失之于矫揉。他的习惯,是趁着残月的微光,找一条小路悄然走回。
我呢,我比他们年长,已没有如许豪情和精力。我只怕,人们把所有的废墟都统统刷新、修缮和重建。
不能设想,古罗马的角斗场需要重建,庞贝古城需要重建,柬埔寨的吴哥窟需要重建,玛雅文化遗址需要重建。
这就像不能设想,远年的古铜器需要抛光,出土的断戟需要镀镍,宋版图书需要上塑,马王堆的汉代老太需要植皮丰胸、重施浓妆。
只要历史不阻断,时间不倒退,一切都会衰老。老就老了吧,安详地交给世界一副慈祥美。假饰天真是最残酷的自我糟践。没有皱纹的祖母是可怕的,没有白发的老者是让人遗憾的。没有废墟的人生太累了,没有废墟的大地太挤了,掩盖废墟的举动大伪诈了。
还历史以真实,还生命以过程。
——这就是人类的大明智。
当然,并非所有的废墟都值得留存。否则地球将会伤痕斑斑。废墟是古代派往现代的使节,经过历史君王的挑剔和筛选。废墟是祖辈曾经发动过的壮举,会聚着当时当地的力量和精粹。碎成粉的遗址也不是废墟,废墟中应有历史最强劲的韧带。废墟能提供破读的可能,废墟散发着让人留连盘桓的磁力。是的,废墟是一个磁场,一极古代,一极现代,心灵的罗盘在这里感应强烈。失去了磁力就失去了废墟的生命,它很快就会被人们淘汰。
并非所有的修缮都属于荒唐。小心翼翼地清理,不露痕迹地加固,再苦心设计,让它既保持原貌又便于观看。这种劳作,是对废墟的恩惠,全部劳作的终点,是使它更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废墟,一个人人都愿意凭吊的废墟。修缮,总意味着一定程度的损失。把损坏降到最低度,是一切真正的废墟修缮家的夙愿。也并非所有的重建都需要否定。如果连废墟也没有了,重建一个来实现现代人吞古纳今的宏志,那又何妨。但是,那只是现代建筑家的古典风格,沿用一个古名,出于幽默。黄鹤楼重建了,可以装电梯;阿房宫若重建,可以作宾馆;滕王阁若重建,可以辟商场。这与历史,干系不大。如果既有废墟,又要重建,那么,我建议,千万保留废墟,傍邻重建。在废墟上开推土机,让人心痛。
不管是修缮还是重建,对废墟来说,要义在于保存。圆明园废墟是北京城最有历史感的文化遗迹之一,如果把它完全铲平,造一座崭新的圆明园,多么得不偿失。大清王朝不见了,熊熊火光不见了,民族的郁忿不见了,历史的感悟不见了,抹去了昨夜的故事,去收拾前夜的残梦。但是,收拾来的又不是前夜残梦,只是今日的游戏。
中国历来缺少废墟文化。废墟二字,在中文中让人心惊肉跳。
或者是冬烘气十足地怀古,或者是实用主义地趋时。怀古者只想以古代今,趋时者只想以今灭古。结果,两相杀伐,两败惧伤,既斫伤了历史,又砍折了现代。鲜血淋淋,伤痕累累,偌大一个民族,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在中国人心中留下一些空隙吧!让古代留几个脚印在现代,让现代心平气和地逼视着古代。废墟不值得羞愧,废墟不必要遮盖,我们太擅长遮盖。
中国历史充满了悲剧,但中国人怕看真正的悲剧。最终都有一个大团圆,以博得情绪的安慰,心理的满足。唯有屈原不想大团圆,杜甫不想大团圆,曹雪芹不想大团圆,孔尚任不想大团圆,鲁迅不想大团圆,白先勇不想大团圆。他们保存了废墟,净化了悲剧,于是也就出现了一种真正深沉的文学。
没有悲剧就没有悲壮,没有悲壮就没有崇高。雪峰是伟大的,因为满坡掩埋着登山者的遗体;大海是伟大的,因为处处漂浮着船楫的残骸;登月是伟大的,因为有“挑战者号”的陨落;人生是伟大的,因为有白发,有诀别,有无可奈何的失落。古希腊傍海而居,无数向往彼岸的勇士在狂波间前仆后继,于是有了光耀百世的希腊悲剧。
诚恳坦然地承认奋斗后的失败,成功后的失落,我们只会更沉着。中国人若要变得大气,不能再把所有的废墟驱逐。
废墟的留存,是现代人文明的象征。
废墟,辉映着现代人的自信。
废墟不会阻遏街市,妨碍前进。现代人目光深邃,知道自己站在历史的第几级台阶。他不会妄想自己脚下是一个拔地而起的高台。因此,他乐于看看身前身后的所有台阶。
是现代的历史哲学点化了废墟,而历史哲学也需要寻找素材。只有在现代的喧嚣中,废墟的宁静才有力度;只有在现代人的沉思中,废墟才能上升为寓言。
因此,古代的废墟,实在是一种现代构建。
现代,不仅仅是一截时间。现代是宽容,现代是气度,现代是辽阔,现代是浩瀚。
我们,挟带着废墟走向现代。
收起
圆明园,我为你哭泣
近年来与圆明园相关的事情不绝于耳,最近一件就是包括遗址在内的好几个地方打算重建圆明园。这很使我感慨,因为圆明园遗址几乎是一部中国近代史缩影,熟悉这段历史的国人,都对此地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
圆明园现在是一个很大的人工化的公园,游人如织,熙熙攘攘,而游人们在园中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划船。这个园除了些人工建筑,实在也无甚可看。除了一些垂钓者还固执地守护着一方清静外,园...
全部展开
圆明园,我为你哭泣
近年来与圆明园相关的事情不绝于耳,最近一件就是包括遗址在内的好几个地方打算重建圆明园。这很使我感慨,因为圆明园遗址几乎是一部中国近代史缩影,熟悉这段历史的国人,都对此地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
圆明园现在是一个很大的人工化的公园,游人如织,熙熙攘攘,而游人们在园中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划船。这个园除了些人工建筑,实在也无甚可看。除了一些垂钓者还固执地守护着一方清静外,园中有太多的嘈杂。想像中的圆明园,应当是静默得能听到100年前的火炮声的,应当是游人稀少、苍凉古朴的味道。这般乱哄哄的样子,实在让人有走错了门的感觉。
我当然是奔着那遗迹去的。遗迹在公园最里面。从南门进去约有七八里地,在走这段路的时候,自然而然就想起了,这座始建于康熙四十八年的名园,终于在咸丰十年毁于英法联军之手的史实,它的存在也只有大约150年历史,现在自是早已看不到当年的盛况了。从图片上曾千百次地看到过那几块昂首挺立的石头,现场看来绝没有那么高大。圆明园虽然摄影者众多,但构思似乎永远只有一个,即拍出一种顶天立地的不屈服的感觉,与我们的民族精神相一致。我的一个名气很大的搞摄影的朋友曾在《人民画报》上发表过一组类似的照片,还得到了某一届中国摄影奖。我那时就对他说,这肯定是一个误区,圆明园遗址只能是一段民族屈辱史,泣血史,一种“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感觉。
我站在圆明园这一片宏大的废墟中,想像的却是它完好时的景象。我忽然发现圆明园不是花园,更不是公园,而是宫殿,一座西洋式的宫殿。也就是说皇帝们为满足自己骄奢淫逸的生活,有一处紫禁城中式宫殿还不够,还要耗费大量民脂民膏造一个西洋宫殿来享乐。宫殿越气派越豪华越有艺术性就越暴露出统治者们的腐朽没落。这样的地方平民百姓是决无可能进入的,恐怕连近近地看一眼都不行。甚至就连王公大臣不经召见亦是不能随便进入的。所以真正有权力享用圆明园的也只是帝王、太后及一群嫔妃而已。这样的地方,我在其间看到的只是一个应当彻底摧毁的不平等社会,因而我也看不出重造圆明园的必要。80年前作为一代伟人的毛泽东曾愤愤不平地写出过“粪土当年万户侯”的著名诗句,那时候他还仅是一个普通的青年学生,但他的感觉与我站在圆明园的感觉是一样的。值得庆幸的是旧世界终于被打碎,中华民族也终于觉醒,我们大可不必为了再现当年统治者的奢华,去劳民伤财再造一个圆明园。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