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氏加一个点是什么字是什么读音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08 22:41:44

一个氏加一个点是什么字是什么读音
一个氏加一个点是什么字是什么读音

一个氏加一个点是什么字是什么读音
氐 氐 拼音:dǐ
五笔字型码:QAYI
组词:氐羌 氐宿 巴氐 角氐 氐惆 氐人 氐贱 白氐 本氐 大氐 青氐 氐房 氐首 氐酋 回氐 盘头氐 氐土貉 氐人国 白马氐 于氐根 盘头氐 氐州第一
封君皆氐首仰给焉.――《汉书·食货志下》.师古曰:“氐首,犹俯首也.”

低;低廉

中国古代的一个少数民族
自彼氐羌.――《诗·商颂·殷武》
星名

根本
尹氏大师,维周之氐.――《诗·小雅·节南山》
氐,本也.――《说文》.按,柢之
氐 dī
①我国古代西部的少数民族.
②二十八宿之一.又见dǐ.
【氐人】中国古族名.原在中国北部和西部的广大地区游牧.从东汉起陆续内迁,主要居住在今陕西、甘肃、四川等广大地区.从事畜牧、农业.魏晋时大量接受汉族文化和生
产技术.历史上曾建立过仇池、前秦、后凉等国.
氐 dǐ根本.又见dī.
中国西北古代民族.处陕甘川交边地区.
一、简史
其来源主要有两种意见:一说氐、羌同源而异派;另一说氐、羌虽自古关系密切,然而从来都是两个不同的民族.目前以持第一种意见者居多.这种意见认为,殷代和西周,氐族还未从羌族中分化出来.甲骨文中虽有“氐” 一词,但作絜带、征发之意,而并不作族称.春秋、战国时,开始以氐作为族称,但仍多以“氐羌”并提.可见氐族虽已出现,但与羌族的关系仍极密切.《史记西南夷列传》说:“自、駹以东北、君长以什数,白马最大,皆氐类也.”这是关于汉代氐族第一次的简要说明.魏晋时氐族得到进一步发展,显然已较羌族更为先进.氐族最终形成单一民族,是由于有些羌人部落从高原迁徙河谷,由游牧转向农耕,并在与四周汉族日益频繁的接触中,受汉族先进经济与文化的影响,以致其语言、经济、文化都发生了一些变化所致.
西汉初叶,氐人各部已“自有君长”,其社会阶级分化汉以前已存在.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灭氐王,置武都郡,为氐地开设郡县之始.武都属县多称“道”,而陇西郡也有氐道,广汉郡有刚氐道、甸氐道,蜀郡有湔氐道等.秦汉制度“有蛮夷曰道”,可见今甘、川、陕三省交边地区的渭水及汉水上游、白龙江流域、涪江与岷江上游都是氐人最初的聚居区,同时与他族杂处.
汉至三国,氐人经历两次较大迁徙.第一次是汉武帝元封三年(前108),派兵镇压氐人反抗,徙部分氐人于酒泉,即酒泉福氏之氐.第二次是汉献帝建安二十四年(219),曹操因氐王阿贵、杨千万不附,累攻武都,终以氐王附蜀汉,徙武都氐人 5万落于扶风、天水二郡界内;旋又徙武都氐、汉等族人众于京兆、汧、雍、天水、南安、广魏等郡.以后,魏再徙氐众于关中;在蜀魏争夺中,也有一些氐人徙居蜀汉.因而至魏晋时,氐人除原在武都、阴平(原广汉郡属县,三国改置郡)二郡以外,又在关中、陇右一些郡县形成与汉人及其它各族交错杂处的聚居区.其中最著名的如晋略阳氐蒲(苻)氏、吕氏,其先人都是从武都迁来的.
主要分布于中国西部(现甘肃、青海、四川一带)的异族,属于藏系,以勇猛善战 闻名. 东汉时代的异族,氐族居住于凉州与益州,风俗虽然与羌族相似,不过较善于农耕.公元二二一年,马超举兵叛乱对抗曹操之际,氐族中的兴国氐与百顷氐等部族, 也加入了马超的行列.三国时代后,由于氐族居住地介于魏蜀两国边界,因此时常被卷入两国之间的战火.到了公元三○四年时,氐族的酋长李雄便趁着西晋内乱之际,发兵攻打成都进而称帝,建立了所谓成汉.李雄并以刘禅的曾孙刘玄为安乐公,继任刘禅的爵位.
晋与十六国以前,氐人大体未分布至关东;十六国时期,后赵、前秦等出于被动与主动,都多次将氐人徙于关东河北等地,因而氐族与他族交错杂处的地区空前扩大.
西晋初年,关中氐、羌、渐为编户,赋役繁苛,常激起反抗.而地方官吏,干赏啖利,妄加讨戮.晋惠帝时,晋室分裂,诸王作乱,元康六年(296),匈奴、卢水胡,雍、秦二州氐羌奋起反晋,立氐人齐万年为帝,西北震动.氐羌直逼长安,至元康九年(299)齐万年被俘,坚持两年半而败.然而晋朝也受到严重打击,不久即进入“五胡十六国”时期.
十六国中,氐族贵族曾建立前秦与后凉.
晋永和六年(350),略阳临渭(今甘肃秦安)氐帅蒲洪称三秦王,改姓苻氏.不久遇刺死,子健嗣.趁后赵既灭,冉魏大乱,苻健进据长安,于永和七年(351)称天王,国号秦,次年称帝,是为前秦.至苻坚继位(357~385在位),任用汉人王猛,先后灭前燕,克晋汉中,取成都,又灭拓拔氏代,灭前凉,平西域诸国,一度统一了中国北部,成为十六国中疆域最大者.晋太元八年(383),苻坚大举攻东晋,结果惨败于淝水,太元十年(385)被羌酋姚苌所杀,前秦基本上瓦解.淝水之战前一年,苻坚遣骠骑将军略阳氐人吕光平西域.苻坚惨败于淝水之次年,吕光已平西域30余国,归而据凉州,都姑臧(今甘肃武威),先称酒泉公,继称三河王,晋太元二十一年(396)进号天王,国号凉,史称后凉.传两代,公元403年灭于后秦.此外,在今甘肃南部和四川西北部还有另一个氐族政权——仇池.自汉献帝建安(196~219)中,氐帅杨驹徙居于仇池(今甘肃成县西)以来,其后裔一直是这一带氐族的统治者.晋元康六年(296)氐酋杨茂搜率部于仇池称王,其后裔虽多次迁徙,并更易其名称,但始终领有这一区域,最后为隋文帝所灭,共传衍286年;若从杨驹计算,有近400年的历史.
唐代,吐蕃势力从西藏高原兴起,并逐步进据氐族地区.今四川松潘、文县、武都一带氐族地区长期为吐蕃据有,该地的氐族逐步与吐蕃人相融合.今四川平武、略阳一带未被吐蕃据有,该地的氐族则多与汉族融合.其余散处西北、关中、河北各州的氐族,在南北朝时已与汉人融为一体,或部分融入当地其它民族.因此,唐代以后氐族的活动即大为减少.有人以为氐族的一部分后裔在川甘交界处一直延续至今,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二、民族融合
历代氐族政权汉化很深,故记载其本身经济、文化的资料不多.最早而详的当推三国时魏人鱼豢《魏略西戎传》.此文记载当时氐族情况为:经济生活以农业为主,能种田、织布,同时兼事畜牧业.畜养有猪、牛、马、驴、骡等.有众多支系,各有称号.统治阶级中的代表人物“王”,“侯”已经形成,并多受中央王朝的封拜.语言与羌、杂胡的语言相同,而同时又多知汉语.有姓,皆采用汉族的姓氏.婚姻家庭与羌族相同.衣服崇尚青、绛色.服饰方面,缘饰似羌族,而衽露又似汉族袍服.可见,民族的经济与文化既与羌族极相近,同时又受着汉族的强烈影响.

氐 <动> 拼音:dǐ

氐 di 三声

氐 <动> 拼音:d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