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分为农业、手工业、商业以及国家政策分述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6 16:39:07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分为农业、手工业、商业以及国家政策分述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分为农业、手工业、商业以及国家政策分述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分为农业、手工业、商业以及国家政策分述
农业发展
东晋、南朝时期,南方的农业普遍有所发展.比较突出的地区,是长江中、下游的荆、扬二州.扬州是东晋、南朝经济最发达的地区. 其中都城建康及其周围地区发展很快.东晋在曲阿(江苏丹阳)立新丰塘,溉田八百多顷.宋在湖熟起废田四千多顷.宋向京口、姑熟移民,齐在句容修赤山塘.扬州“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三吴(吴郡、吴兴、会稽)是东晋政府最重要的基地,经济发展尤为突出. 东晋在吴兴乌程(浙江湖州)筑荻塘,溉田千顷.宋在乌程修吴兴塘,溉田二千余顷;又在会稽一带开垦湖田,“皆成良业”.东晋、南朝政府的各种支出,主要依靠三吴.洞庭湖周围的荆、湘地区发展也很快.梁罢义阳(河南信阳)镇兵以后,“江湖诸州并得休息,开田六千顷.二年之后,仓廪充实”. 与浙江相邻的闽中、鄱阳湖周围地区,也有较快的发展.此外,淮南地区,土地肥沃,流民集中.寿春附近有芍陂灌溉农田,地方千里,“良畴万顷”,是重要粮食产地. 元嘉以前,淮南是经济发达的地区.元嘉末,由于宋魏战争,淮南遭到破坏.经过齐、梁二代的经营,江淮间一些地区的生产也迅速恢复、发展.益州则号称“沃野天府”,物产丰富.广州也是富庶的经济地区.
手工业发展
东晋南朝时期,纺织业比较发达,养蚕技术已经相当可观,豫章等地一年蚕四、五熟,永嘉等地一年八熟.丝、绵、绢、布等是南朝调税的主要项目,因此纺织是民间普遍的副业.其中荆、扬二州的纺织业尤为发达. 锦业在益州也早负盛名.刘裕灭后秦,把关中的织锦户迁到江南.南朝后期,织锦业也发达起来.富豪人家穿绣裙,着锦履,以彩帛作杂花,绫作服饰,锦作屏障. 南朝时,政府都设有专官管理矿冶.建康尚方有东、西二冶(宋、齐时有南冶,后废),州、郡有矿冶的设冶令.另外还有不少私家冶铺作坊.在冶铸技术上,用水排鼓风冶铸已在南朝应用.炼钢技术也有很大进步.那时还发明一种杂炼生铁和熟铁的灌钢法,即把生熟铁混杂起来冶炼,火候到时,生铁先熔化,渗淋入熟铁中,然后取出反复锻炼,就成为优质钢,用来制造宝剑和刀、镰. 到三国、西晋时,瓷器的烧制已经达到成熟阶段,东晋、南朝时又有新的发展.当时瓷器的代表性产品是一种通体青釉的青瓷,产地比较集中的是会稽郡(浙江绍兴)一带.青瓷胎质纯,硬度高,釉料匀,通体青莹,造型多样美观.据近年考古发掘,江南许多地区的制瓷技术逐渐成名,并各有自己的特点. 造船业在吴国的基础上又有较大的发展.运输、作战用的舰船只很多,往来于东海、南海和内地河道的船只频繁,大者可载重二万斛. 造纸业有了新的发展.压光和染色是这一时期造纸技术的新成就.当时纸的名目很多,其中用藤皮造的藤角纸是一种质地优良的纸张.造纸业的发达对当时文化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
商业发展
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加上江南河流纵横,水上交通方便,为商业发达提供了基础和有利条件. 士族豪强兼并土地,官府赋税徭役繁重,许多中小地主和农民被迫从事商贩活动.贵族官僚有免关津税特权,在任期届满时带着大批货物作为“还资”,然后转贩各地.官府征收 南北朝
租调要农民折钱交纳,农民被迫出卖自己仅有的农副产品.因此,南朝出现商业畸形发展的现象. 当时南方的重要城市有建康、江陵、成都、番禺(广州)等地.建康是东晋南朝的政治中心,也是长江下游的经济中心.这里“贡使商旅,方舟万计”.萧梁时期,建康城内有居民28万.城内有四个市,秦淮河北有大市和小市十余处.会稽、吴郡、余杭等地也是“商贾并凑”. 番禺是海外贸易中心,南洋各国,以及天竺、狮子国(斯里兰卡)、波斯(伊朗)等国的商船,“每岁数至”,或“岁十余至”.江陵“当雍、岷、交、梁之会”,商业也较发达.成都不仅商业繁盛,而且也是高级丝织品的重要产地.市场上既有奢侈品,也有普通的生产、生活用品.商贾小者坐贩于列肆,大者转运于四方.商税是南朝收入的大宗.东晋、南朝都注意货币铸造,但币制混乱,数量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