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多维存在,什么概念?如题举个例子,比如什么千年前与现在……什么的……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07 23:34:12

时间多维存在,什么概念?如题举个例子,比如什么千年前与现在……什么的……
时间多维存在,什么概念?
如题
举个例子,
比如什么千年前与现在……什么的……

时间多维存在,什么概念?如题举个例子,比如什么千年前与现在……什么的……
你的问题倒是让我想到了艾略特的《四个四重奏》.也给你贴上吧,看看能不能用上.
  论艾略特《四个四重奏》的时间主题
  作者:蒋洪新 来源:外国文学 发布时间:2006-1-21 11:17:10 发布人:rtmart
  艾略特在《兰贝思会后的随想》一文结尾指出: 世界正在进行试验形成一个文明的但非基督的思想,这种实验将会失败;但是我们必须要耐心等待它的崩溃,同时要赎回时间:这样信念可以在我们面前的黑暗时代保存下来,重新恢复和重建文明,拯救世界免于自杀.(注:T. S. Eliot, Selected Essays (London, 1951),p. 387.)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艾略特对时间赎回意义的关注.同样,在他后期诗歌代表作《四个四重奏》中,时间与永恒之间关系的探讨成为其主题.海伦·加德纳说:“这4首诗基本上是一首诗, 每首诗的中心发现是同样的.”(注:Helen Gardner,The Art of T.S.Elivt (New York, 1959). P. 158.)这4首诗在内容上相互辉映,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共同指向人在时间中如何获得救赎的意义.本文根据这首诗的先后顺序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并结合艾略特的文论与其它作品,从以下4 个方面对《四个四重奏》的时间主题进行探讨. 一、时间与永恒的问题提出 《四个四重奏》的开篇之作——《梦毁的诺顿》是从思考时间永恒的现在这一问题开始的: 时间的现在与时间的过去/两者也许存在于时间的未来之中,/而时间的未来却包含于时间的过去./如果一切时间永远是现在/一切时间都无法赎回.(注:本文中有关《四个四重奏》的译诗基本上选自张子清的译文,个别地方有些改动.见《T. S. 艾略特诗选》(四川文艺出版社,1988).) 根据传统的客观时间观念,时间表现为一种“顺序”,我们可以按时间运动的先后次序分为“过去”、“现在”与“未来”.然而,这种时间观念对人的本身存在并没有多大的意义,因此,哲学家们对时间的思考转向了形而上学.奥古斯丁曾经说过:“时间存在于我们心中,别处找不到.”时间不是“什么”,而只是“思想的伸展”.即然时间不是自在之流,那么也就不曾存在自在地流失了的过去,同样也不存在自在地到来的将来,因此,奥古斯丁否认有纯粹的过去和将来的存在,那么时间分过去、现在和将来三个环节也就是不确切的;在他看来,我们至多只能说,时间分过去的现在和将来的现在,而这些又都存在于我们的心灵之中.那么,它们又如何存在于我们的心灵中呢?奥古斯丁的回答是富有“现代”意味的:“过去事物的现在便是记忆,现在事物的现在便是直接感觉,将来事物的现在便是期望.”(注:奥古斯丁:《忏悔录》,周士良译(商务印书馆,1981),第247页.)在这里, 我们可以领会到奥古斯丁所理解的时间至少有两个根本特征:时间存在于人的心灵中,是心灵或思想的伸展;过去将来统一于现在,通过现在而存在.如上所言,在艾略特的诗行中,我们隐约地看到与奥古斯丁的时间观极为相似的意蕴.如果时间之流没有中断,所有的时间是永恒的现在,那也就谈不上赎回.艾略特在此开宗明义地强调时间的同一性和在时间任何点上的现在性,这是针对上帝而言的,时间对上帝而言永远是现在,永远是永恒.永远的现在自然不用赎回.诗人在这一段诗的后面说得更为明确:“时间的过去和时间的将来/可能发生过的和已经发生的/指向一个目的,始终旨在现在.”这里更进一步肯定了时间的意义:时间的价值和目的就在于指向永恒的现在,即回到永恒的上帝中去.这种时间观显然是基督教的时间观.基督教的时间是线形的,矢量性的,它不可避免地指向独特而确定的终极,这种指向终极运动的时间即回到永恒的现在、在《四个四重奏》中,时间的探索终极就是朝着永恒的方向运动,除此之外的东西就是空虚和无意义.然而,艾略特所说的朝着永恒的时间方向,并不是简单的直线运动,而是立足于现在,朝着永恒的目标努力,所谓立足于现在,那就是为了拯救处于时间之内的人类,朝着时间之外的永恒迈进. 艾略特永恒的现在的观点通过“旋转世界的静点”这个概念得到了进一步的展现.“旋转世界的静点”的概念极为抽象模糊,它与印度宗教中的“梵”与“涅”的意义有些相近之处.艾略特提出“旋转世界的静点”的观点从时间的角度来看也具有独特的意义. “旋转世界的静点”的意义模糊性体现在这一系列的“既非此又非彼”否定结构中: 在旋转的世界的静点.既无众生也无非众生;/既无来也无去;在静点上,那里是舞蹈,/不停止也不移动.别称它是固定,/过去和将来在这里相聚.既非从哪里来,/也非朝哪里去的运动,/既不上升也不下降.除了这一点,这个静点,/只有这种舞蹈,别无其它的舞蹈./我只能说,我们到过那里,说不上是什么地方./也说不上时间多长,因为那将把它放在时间里计算. 在艾略特看来,旋转的世界是运动的世界,它的运动象征着两个方面:一方面象征着尘世物质生活的世界,另一方面象征着精神世界.静点的意义实际上是处于这些对立面的交叉点上,是各种对立矛盾的平衡张力,是静与动的中介点,在这里可以说是物质世界通向精神世界的交叉点,它代表着和谐.在时间上,它是过去与将来的相聚点,正如诗中所说:过去和将来在这里相聚.既非从哪里来,/也非朝哪里去的运动.”因此,在某种意义上,旋转世界的静点可以说是时间永恒的现在的具体体现形式,是上帝精神的显现,它与诗的后面所提出时间“有限与无限”的交叉的含义有些相似.艾略特正是通过这些假设的“静点”与“交叉点”,来达到与时间永恒的合一,从而拯救处于世俗时间之中的人类.艾略特在《梦毁的诺顿》中提出“时间永恒的现在”和“旋转世界的静点”的问题,并不是对此故作深奥的玄思,而是从人类的现实境况出发,企图通过这种现实与永恒的连接点来达到精神的升华,正如他在这首诗第二章的结尾所概括的:“只有通过时间,时间才被征服.” 二、时间的历史意义 《焚毁的诺顿》从抽象的思辩出发,对时间进行了形而上学的哲学思考,而在《东库克村》中,艾略特围绕自己家族史和时代展开了对时间的历史意义思考.时间在这里已不是过去、现在和将来的抽象过程,而是直接展现了时间的循环过程并凝聚了对历史的深刻反思.这首诗的标题取自艾略特本人祖先的居住地——英国萨默塞特郡约维尔地区的东库克村,诗人的祖先曾在这里生活了200多年,17世纪移民到美国. 艾略特于1937年8月来到故地寻根,他在1940年5月写信给豪斯曼教授说:“诗的标题取自我祖先居住了两个世纪的萨默塞特的一个村庄.第一部分用古英语写的几个词是取自托马斯·艾略特的(Thomas Elyot)的《名为总督的书》(Boke named the Governour,1953 )”(注: HelenGardner,The Composition of Four Quartets (London,1978),p.43.)艾略特在本诗中借古抒怀,表达了自己对时间循环和历史意义的思考. 诗的开篇第一句包含了对时间循环意义的追思,“我的开始之日便是我的结束之时,”对这句话的理解难点在于“结束”一词,时间和历史在目的意义上是否通向结束,或者说,“结束”是否仅仅可以理解为终结、灭亡呢?这句诗的来源之一是苏格兰女王玛丽·斯图亚特的座古铭,“我的结束之时便是我的开始之日,”她因谋杀伊丽莎白女王被处死, 在她被关押期间, 这句话被刻在她的椅子上. 莫里斯·巴林(Maurice Baring)在考察这一座右铭的意义时认为:玛丽的座右铭象征着另一层意义, 苏格兰女王之死, 在政治上的终点也是她的起点.(注:James Johnson Sweeney,'East Coker:A Reading',See MichaelGrant, ed. T. S. Elivt: The Critical Heritage, 2 Vols (London, 1982), Vol.Ⅱ, p.422.)因为在她死后,她的儿子詹姆斯·斯图亚特(注:詹姆斯·斯图亚特(1566—1625):1567年统治苏格兰,称詹姆斯一世,英国历史上的斯图亚特王朝从此开始.)先后继承苏格兰和英格兰王位,戴上两顶王冠.这句诗的另一种来源可能是赫拉克利特的一句话:“开始与结束是相同的.”这种有关“开始”和“结束”的时间循环意义在《四个四重奏》的其它部分还有类似的表达,如在《焚毁的诺顿》中第五部分“结束和开始总是在那里.”在《小吉丁》中进一步升华为:“我们所称的开始往往就是结束,/而到了结束就是到了开始,/结束之日是我们的开始之时.”这表明经过描写生与死、创造与毁灭的历史循环之后,诗人开始了新的起点. 艾略特在提出循环概念之后,接下来通过一幅幅新旧交替的对照画面来展现这种循环的意义,例如在《东库克村》第一章的第一段中写道: 一座座房屋不断竖起来又倒下去,/化为瓦砾一片,被扩展,/被运走,被毁碎,被复原,/原址成了空地,工厂成了僻径./从旧石块到新楼房,从旧木材到新火焰,/从陈火到灰烬,从灰烬到泥土,/如今却成了人畜的肉体、骨骼、皮毛、粪便,/也成了玉米杆和叶片. 诗中的“一座座房屋”倒下又被复原的意象象征着世间万物生成、发展和消亡的过程,诗里充满着表达腐朽和更新的词语,诗人有意将两种意义相反的词并置在一起,如把“开始”和“结束”、“上”和“下”、“摧毁”和“复原”、“旧”与“新”、“生”与“死”对立统一起来以表达循环的意义.这种循环的意义似乎与赫拉克利特的循环流动观点有些相似,赫拉克利特说:“火生于气之死,气生于火之死;水生于土之死,土生于水之死.”(注:参见《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北京大学哲学系编译(商务印书馆,1988),第21页.)在艾略特的诗中,从陈火到灰烬,从灰烬到泥土,大地又滋长新的生命.旧的事物死亡,新的事物诞生,世间事物就是这样生生死死,循环往复,无穷无尽. 如果人们生了又死,房屋建起又倒下,这种生死循环永远重复同一内容,那么生活的意义又在哪里呢?这正是艾略特所关注的,他在诗中进一步地探寻:“一座座房屋生死有期:/一度营建,一度世代居住/一度狂风吹折松脱的窗棂/摇撼田鼠常访的墙脚板/吹动织有箴言的旧挂毯.”艾略特从这种生生死死的无意义的循环中,发现了“人生虚妄”.诗中的“生死有期”与《旧约·传道书》第三章的内容有关: 凡事都有定期,天下万物都有定时.生有时,死有时;栽种有时,拔出所栽种的也有时;杀戳有时,医治有时;拆毁有时,跳舞有时;抛掷石头有时,堆聚石头有时;……这样看来,做事的人在他的劳碌上有什么益处呢? 《圣经》这里讲的是世间万物生死不息,但强调的是虚无的观点.然而,艾略特诗中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宣扬悲观的历史循环论,而是提醒人们从不断重复的生活中解脱出来,超越历史的循环,从而获得永恒的意义.艾略特在此提出历史的循环意义,是为《小吉丁》中所表现的历史与现实统一的意义作铺垫的. 三、时间之流:河流与海洋 与前面两个四重奏相比,时间、历史和永恒的意义在《干赛尔维吉斯》里比较明朗,时间之流在此表现为两种时间意象:河流与海洋. 河与艾略特从小在那里长大的密西西比河相关,海与艾略特全家到那里度假的马萨诸塞州海滨的景象有关.诗人后来回忆说,当他在圣路易斯市时,他想念新英格兰的海边,当他在新英格兰时,他想念圣路易斯市的密西西比河.因此,与他儿时记忆相连的密西西比河和露出水面的干赛尔维吉斯成了他诗中的象征.如果说艾略特诗歌中有多少美国背景的影响, 艾略特自己认为最大的影响莫过于密西西比河.(注:Julia Maniates Reibetanz,A Reading of Eliot's Four Quartets,(Michigan, 1983), p. 102.)在《干赛尔维吉斯》这首诗中, 他通过童年对密西西比河的记忆找到了诗的源泉,请看诗的开头写道: 对神我知道不多,但我认为那条河/是一个棕色皮肤的强神,阴沉、撒野、倔强/起初作为西部开发者,还有些耐性;/商业运输时倒肯帮忙,就是不太可靠;/那时给造桥人带来极大的麻烦./桥一旦造好了,城里的居民几乎忘记了/这位棕色皮肤的神/不过,他仍一如既往,毫不留情,/狂暴,破坏,四季更替的脾气不改. 这里对密西西比河的描写无疑带上了诗人个人记忆的特征.艾略特在一篇文章中对密西西比河有过类似的描写: 一条河,一条大而强有力的河,它是能完全控制航运的唯一自然力量……它是任性、反复无常的暴君.在一个季节,他也许在如此狭窄的河道里缓缓地流过……人们几乎很难相信在另一个季节,它也许洪水滔滔,急流直下,淹没伊利诺伊州的低地,人畜掉入河中,无一生还.此时,它还漂流尸体、牲畜…….(注:T. S. Eliot,Introd uction tothe Adventure of Huckleberry. Finn,(London,1950),p.12—13.) 艾略特这段文章中对密西西比河神奇力量的描绘跟《干赛尔维吉斯》对它的描绘非常相似.诗中将河拟人化并称之为神,“是一个棕色皮肤的强神,阴沉、撒野、倔强”,作为大自然象征的河流,它既有充满用途为人服务的一面,又有桀骜不驯、带有破坏性的一面.河流作为大自然的象征,它是不可征服的;它所代表的时间控制着人的生活.河流作为时间的意象,它还提醒着人们的时间节奏: 提醒人们想要忘却的事情./机器的崇拜者们尽管对他不敬不爱,/他仍然是等待、注视、等待./他的律动呈现在育婴室内,/四月庭院里的臭椿树枝上,/秋天餐桌上的葡萄香味里,/冬夜傍晚煤气灯下的家庭团聚中. 在这里,河的节奏就是时间的节奏,所以它提醒了我们所有生命的节奏:时间是春季、季秋和冬季,地球的植被是春华秋实,人是从育婴室到家庭团聚.这些都展示了逃避不了时间之链的约束,“河流在我们心中”,时间的过去和时间的将来都“交织在不断变化的软弱的身躯里”,河流所象征的时间是客观的实在.人的生命处于这种时间循环之中,无法逃脱时间的束缚. 接下来艾略特对时间的探讨转向了“海洋”这个意象,“河在我们心中,海在我们的四周”,海本是与河平行的,但它不在我们心中,而是围绕我们,与河相比,它更为宽阔.河是“一个强壮棕色的神”,但是海“有许多的声音/许多神和许多声音”.在《干赛尔维吉斯》中,海洋这个意象并不象艾略特以前诗中所描绘的那么美丽动人,它的含义丰富,而且在不同的上下文中,它所象征的意义不断增加.首先,海洋是至高无上的权威和绝对的主宰力量的象征,人类的历史只是海洋时间的一瞬间而已,在茫茫大海面前,人只不过是任其摆布的可怜虫.诗中写道:“它抛掷着我们的种种损失,/抛掷着破鱼网,破虾笼,/异乡死者的船具和断桨.”诗中的“破鱼网,破虾笼”暗示着渔民与大海的搏斗,这些器具都是“破的”,表现了渔民的失败;还有“它抛掷着我们的种种损失”,“异乡死者的船具和断桨”也许与古时战争有关,象征着死亡的力量.表明人在大海面前的无能为力,人只是个可悲的牺牲者.其次,海洋是永恒的象征,它的时间是不可计量的,正如诗中所说的: 在静悄悄的浓雾的压力下/那洪亮的大钟/被从容不迫的海啸敲响,/计算着不是我们的时间的时间,/这个时间/比天文钟所计算的时间久远,/也比焦虑的妇女们所计算的时间久远,/她们躺在床上彻夜难眠,/考虑着未来的前途,象织毛线衣似的/把过去与未来拆开,拉直,分开,再织拢,/这是夜中与黎明之间,这时过去成了一场骗局,/而未来又不光明,在破晓以前/时间停止了,时间又永无穷尽;/啊,从古以来就有的海啸/敲响着/那口洪钟. 从这段诗中我们可以看到:在浓雾的覆盖下,海啸敲响了那亘古就有的洪亮大钟,钟声暗示着人们对上帝的祈祷.大海象征的时间是与洪钟发出的召唤声紧密相关的,它象征着永恒,这个时间不是人类有限的生命可以计算的,它“比天文钟所计算的时间久远”.与大海的永恒时间相比,人的时间则是转瞬即逝,但是人们很少理解这种永恒时间的意义.诗中所说的焦虑的妇女就是如此,她们躺在床上,彻夜难眠,将时间分成她们可以理解的各个部分——小时、日、月、年,“象织毛线似地/把过去与未来折开,拉直,分开,再织拢”,因此,她们局限于时间之中,等待和观察的仅是世俗的时间,没有回到上帝的永恒时间意义,她们所得到的结果是“过去成了一场骗局,而未来又不光明”,她们只好在失望、痛苦中度日如年.在这段诗的结尾,诗人再次借洪亮的钟声警醒人们,要面向恒,以心来恭候上帝,正如《旧约·诗篇》中第130首第五至七行中所说的:“我等候耶和华,我的心等候, 我也仰望他的话.”我的心等候主,胜于守夜的等候天亮.我们从这段诗中可以看出:艾略特主张人们从世俗的时间中解救出来,在永恒的时间中寻找人生的意义.循着这种意义,艾略特在《干赛尔维吉斯》的最后一章进一步指出:“然而,了解时间有限与无限的交叉点/是圣人的天职——/又不是天职,是他的一生在/爱、热诚、无私和自我屈从的牺牲中/的一种给予和领受.”至此,整个《四个四重奏》的时间主题可以说被几句话简洁明了地概括了.只有在暂时与永恒的交叉点,才具有永久性意义,而这点只有圣人才能达到.“点”代表着存在两方的结合,在《焚毁的诺顿》中它用圆圈的意象“旋转世界的静点”来代表,这里是“时间有限与无限交叉点”,是一个直线的意象,象征着暂时与永恒的结合,这种结合就是后来艾略特所说的“不可能的结合”,这种结合的同一性体现在基督的化身上.在此我们还可以将《干赛尔维吉斯》的时间交叉点的意义与《岩石》中圣人的训诫做个比较:“记住,你们大家都受到上帝的限制,/在每一时刻你生在交叉点上,/记住,在时间中生,你现在也一定在永恒中生.”因此,简而言之,时间的交叉点既处在时间之中又在时间之外,它是时间有限与无限的结合点,正是在这样的时间交叉点上,上帝的精神就充分显现出来了. 四、时间的和谐与统一 《小吉丁》所展现的时间是前三个四重奏的归结与深化.艾略特对整个《四个四重奏》的时间编码到《小吉丁》是经过精心设计的,正如海伦·加德纳所言:“他(艾略特)意识到他前三首诗已自成一体,第四首作为结尾诗应该要比前三首诗的内容涵盖得多些,它应该综合前三首诗, 并为整个系列的诗的圆满结束作个总结.”(注: MichaelGrant,ed., T. S. Etiot, The Critical Heritage 2 Vols (London,1982),Vol. 1, p. 41.)《焚毁的诺顿》是从永恒的现在出发,展开时间与永恒的主题,《东库克村》是以家史的兴衰出发,透视历史时间的意义,《干赛尔维吉斯》是以时间的两个意象——河流与海洋出发,展示了时间有限与无限的交叉点的意义,《小吉丁》这里表现出两种时间(有限与无限、现实与历史)的统一.时间的最后赎回落实到“此处,永恒的时刻交叉处/是英国,不是其它地方”.艾略特通过这两种时间的统一,完成了对时间意义的探索. 《小吉丁》的开篇描写诗人在仲冬的一个下午访问小吉丁的情形与感受,诗中描叙的情景是前三个四重奏的展现与对照,这里季节间的融合象征着无限的时间与有限的时间、永恒与现在、上帝与人的统一.诗人访问小吉丁的季节是冬天却散发着春天的气息.这种既不是冬天,也不是春天的独特性质,给人以一种时间永恒的感觉.这里时间场景的描绘是《焚毁的诺顿》的延伸与扩展.玫瑰园里的光景是朦朦胧胧,表现为光明的瞬间,如“突然在一线阳光里”,《小吉丁》里光亮照人,鲜明耀眼.在玫瑰园中,“池子里充满了阳光中流出来的水”,而在《小吉丁》中,“匆匆来去的太阳点燃了池塘和水渠里的水”.在玫瑰园中,玫瑰和莲花象征着神圣之爱的意义,也含有世俗爱的成分,在《小吉丁》中,雪花一身披白,象征着纯洁无暇的神圣的爱,而且它“不在繁衍生息的计划之内”,暗示着永恒性.在玫瑰园中,“我们”和“他们”常被提及,在《小吉丁》中,诗的视角是非个人化的,诗中“振作麻木不仁的精神”、“灵魂的活力在颤动”是超越具体个人层面的,同时又进入我们的灵魂深处.因此,《小吉丁》开头的时间场景是玫瑰园的扩展与深化,这里的时间与永恒意义更为集中,更为确切,更为完整.与此同时,我们在《小吉丁》里还可以看到与《东库克村》的第一章所描写的时间场景的对比.在《东库克村》中,灼热的阳光并不耀眼,而且被灰色的岩石所吸收,在《小吉丁》中,阳光不但不会被吸收,而且可以点燃池塘和水渠里的冰.在《东库克村》中,气氛压抑,令人昏昏欲睡,“幽深的小径一直通向/热得昏昏欲睡的村庄”,而在《小吉丁》中,气氛热烈,“比树枝上或火盆里的火更烈的火焰/振作麻木不仁的精神;没有风,只有一年里黑暗时节中的五旬之火.”这种火焰是来自上帝的圣灵之火,它能振作人们的精神,净化人们的灵魂,给人类的救赎带来可能.在《东库克村》中,我们感觉到时间的过去和循环,时间的跨度从开始到结束,从下午到黎明;而在《小吉丁》中,我们感受到时间的统一,“仲冬”与“春天”,“结冰”与“溶化”,“极地”与“回归线”,“霜”与“火”,“冰”与“火焰”,“无风的寒冷”与“心之热”,既在时间之内,又不受“时间的誓约”的限制.绽放的雪花犹如夏日的花朵,但它“不在繁衍生息计划之内”,这些对立面的和解产生了一种整体感.正是由于这种整体感,暂时与永恒达到了统一,它是“时间有限与无限的交叉点”的具体显现与延伸. 艾略特在前面几个四重奏中提出了一系列的时间概念,如“旋转世界的静点”、“时间有限与无限的交叉点.”在《小吉丁》这里,他对时间意义的探讨面向现实,立足于“此时、此地”的反复吟唱,这在当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小吉丁》写于1942年,这正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最限难的岁月,德军的飞机经常空袭伦敦,“此时,此地英格兰”处于危亡之秋,因此,在时间上更需要救赎.面对这混乱破碎的世界,艾略特追昔抚今,历史感油然而生.当年查理一世在内战惨败之时曾深夜来到小吉丁,以期恢复信心,重整旗鼓.艾略特现在以他宗教和政治信仰的象征小吉丁为范例,来沉思历史与现实、人生的有限与无限.从中他找到了答案:无论你在什么季节或什么时辰来,无论你走哪条路来,也无论你抱着什么目的来,只要你来到小吉丁这个圣地,通过死者尼古拉斯·斐拉的沟通,你就能达到与上帝的精神沟通.诗中清楚地表明:“此地,永恒的时刻交叉处/是英国,不是其它地方.从来不是而且永远不是.”因此,艾略特最终以小吉丁这个宗教圣地作为象征,找到了时间暂时与时间永恒的交叉点,发现了人与上帝沟通的范例.这样,在艾略特看来,现实与历史也就达到了统一. 《小吉丁》除了对现实意义的关注之外,还表现出对历史意义的沉思,承接《东库克村》中对历史意义的探讨,进一步提出了历史在人生中的作用以及我们对历史应采取的态度.“没有历史的民族不能从时间里得救/因为历史是永恒的模式.所以,/当一个冬天的下午天色转暗,/在一座僻静的小教堂/历史便是此时,此地——英格兰.”为什么说没有历史的民族不能从时间里得救?因为历史的意义存在于永恒的模式中,没有历史,人就不能从时间中赎回,对时间的赎回,不在于取消时间,而是转化到永恒的模式中去.艾略特在《传统与个人才能》一文中指出: 历史的意识又含有一种领悟,不但要理解过去的过去性,而且还要理解过去的现存性.历史的意识不但使人写作时有他自己那一代的背景,而且还要感到从荷马以来欧洲整个的文学及其本国整个的文学有一个同时的存在,组成一个同时的局面.这个历史的意识是对于永久的意识,也是对于暂时的意识,也是对于永久的暂时的合起来的意识.(注:王恩衷编译:《艾略特诗学文集》,(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9).) 这段话表明了作家在创作时所具有的历史意识,他不能超越传统,而且要意识到整个文学传统是同时存在的整体,作家置身于这种整体模式之中才能创新.由此,我们也可以说一个、一个民族,都在时间之中,只有投身于永恒的模式中才能赎回时间.诗人在这样冬日的下午,在小吉丁的教堂里发现了具有永恒意义的历史,在此时,不是在遥远的未来;在此地,英格兰,而不是在虚无飘渺的彼岸.至此,艾略特也完成了对时间意义的探讨,达到了和谐、统一的境界.

时间多维存在,什么概念?如题举个例子,比如什么千年前与现在……什么的…… 时间多维存在,什么概念?举个诗意一点的例子:)…… 地球上存在多维世界和时间扭曲吗? 为什么有时间的存在 时间到底是 什么概念 有什么证据能证明多维空间存在? 生活中存在的多维数列,请大家举几个例子或应用. 爱因斯坦相对论,是时间多维存在?还是什么?超光速后会?还有,如果超越光速,则能如何如何…………呢? 求解,宇宙之外是什么?为什么在宇宙大爆炸之前不存在时间概念,按照科学家说的,宇宙有一天会再缩回去,再回到起点,再爆炸,我知道这个世界存在多维空间,那世界上发生那么多时空错乱的事 五维空间是什么概念五维甚至更高维是什么概念.听说还有20多维,都是什么概念 人死后真的会到另一个空间吗?现在科学不是有多维空间存在吗?人死后是不是到多维空间去了啊?解释下多维空间概念谢谢. 0度空间是指什么? 4维 5维 还有更多维都是神马概念? 讨论空间多维性意义我们所处空间一般认为是四维,但弦论表明,事实上宇宙空间是多维的,多维空间一般不适合生命存在.但它为时间旅行提供可能性.请讨论. 时间是以什么形式而存在解释追及问题中的不可追概念 多维空间是什么样的概念 科学方面有什么例子可以证实时间旅行的存在吗? 真有多维空间的存在吗 世上真的存在多维时空吗 宇宙中是否存在多维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