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宋词鉴赏十五首急需唐诗宋词鉴赏15首,一定要短哦,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6 20:41:22
唐诗宋词鉴赏十五首急需唐诗宋词鉴赏15首,一定要短哦,
唐诗宋词鉴赏十五首
急需唐诗宋词鉴赏15首,一定要短哦,
唐诗宋词鉴赏十五首急需唐诗宋词鉴赏15首,一定要短哦,
1 感遇十二首之一
五言古诗
张九龄
兰叶春葳蕤,
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
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
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
何求美人折?
【赏析】:
此诗系张九龄遭谗贬谪后所作《感遇》十二首之冠首.诗借物起兴,自比兰桂,抒发诗人孤芳自赏,气节
清高,不求引用之情感.诗开始用整齐的偶句,以春兰秋桂对举,点出无限生机和清雅高洁之特征.三、
四句,写兰桂充满活力却荣而不媚,不求人知之品质.上半首写兰桂,不写人.五、六句以“谁知”急转
引出与兰桂同调的山中隐者来.末两句点出无心与物相竞的情怀.全诗一面表达了恬淡从容超脱的襟怀,
另一面忧谗惧祸的心情也隐然可见.诗以草木照应,旨诣深刻,于咏物背后,寄寓着生活哲理.
2
感遇十二首之二
五言古诗
张九龄
幽人归独卧,
滞虑洗孤清.
持此谢高鸟,
因之传远情.
日夕怀空意,
人谁感至精?
飞沉理自隔,
何所慰吾诚?
【赏析】:
此诗中作者自比幽居的隐士,虽然自己被贬官在外,没有尘世间的杂念,但是一片忠君报国的赤心不灭,
仍然怀念远在朝延的君王.诗中以“高鸟”比喻君王,以“飞”比喻在朝廷,以“沉”比喻在野,非常形
象新颖.
3
感遇十二首之三
五言古诗
张九龄
江南有丹橘,
经冬犹绿林.
岂伊地气暖,
自有岁寒心.
可以荐嘉客,
奈何阻重深.
运命惟所遇,
循环不可寻.
徒言树桃李,
此木岂无阴?
【赏析】:
读此诗,自然想到屈原之《桔颂》.诗人谪居江陵,正是桔之产区.于是借彼丹桔,喻己贞操.诗中前四
句是“比兴”,诗开头二句,托物喻志,以一个“犹”字,充满了赞颂之意.三、四句用反诘,说明桔之
高贵是其本质使然,并非地利之故.五、六句写如此嘉树佳果,本应荐之嘉宾,然而却重山阻隔,无法为
之七、八句叹惜丹桔之命运和遭遇.最后为桃李之被宠誉,丹桔之被冷遇打抱不平.全诗表达诗人对朝政
昏暗和身世坎坷的感叹.诗平淡自然,愤怒哀伤不露痕迹,语言温雅醇厚.结句以反诘作收,深沉有力,
情味无穷.
4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五言古诗
李白
暮从碧山下,
山月随人归,
却顾所来径,
苍苍横翠微.
相携及田家,
童稚开荆扉.
绿竹入幽径,
青萝拂行衣.
欢言得所憩,
美酒聊共挥.
长歌吟松风,
曲尽河星稀.
我醉君复乐,
陶然共忘机.
【赏析】:
这是一首田园诗,是诗人在长安供奉翰林时所写.全诗写月夜在长安南面的终南山,去造访一位姓斛斯的
隐士.诗写暮色苍茫中的山林美景和田家庭院的恬静、露出诗人的称羡之情.诗以“暮”开首,为“宿”
开拓.相携欢言,置酒共挥,长歌风松,赏心乐事,自然“陶醉共忘机”.这些都是作者真情实感的流溢
,同时也是作者政治失望的一种表现.此诗以田家、饮酒为题材,很受陶潜田园诗的影响.然陶诗显得平
淡恬静,既不着意染色,口气也极和缓.如“暧暧无人村,依依墟里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等等.而李诗却着意渲染.可见陶李两者风格迥异.
6 月下独酌
五言古诗
李白
花间一壶酒,
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
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
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
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
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
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
相期邈云汉.
【赏析】:
原诗共四首,此是第一首.全诗围绕一个“独”字,写一种世无知音的孤寂之情.诗写诗人在月夜花下独
酌,无人亲近的冷落情景.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表现出由孤独到不孤独,由不孤独到孤独,再由孤独到
不孤独的一种复杂感情.李白仙才旷达,物我之间无所容心.此诗充分表达了他的胸襟.诗首四句为第一
段,写花、酒、人、月影.诗旨表现孤独,却举杯邀月,幻出月、影、人三者;然而月不解饮,影徒随身
,仍归孤独.因而自第五句至第八句,从月影上发议论,点出“行乐及春”的题意.最后六句为第三段,
写诗人执意与月光和身影永结无情之游,并相约在邈远的天上仙境重见.全诗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的寂寞
和孤傲,也表现了他放浪形骸、狂荡不羁的性格.邀月对影,千古绝句,正面看似乎真能自得其乐,背面
看,却极度凄凉.
7
春思
五言古诗
李白
燕草如碧丝,
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
是妾断肠时.
春风不相识,
何事入罗帏?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思妇心绪的诗.开头两句以相隔遥远的燕秦春天景物起兴,写独处秦地的思妇触景生情,终
日思念远在燕地卫戍的夫君,盼望他早日归来.三、四句由开头两句生发而来,继续写燕草方碧,夫君必
定思归怀己,此时秦桑已低,妾已断肠,进一层表达了思妇之情.五、六两句,以春风掀动罗帏时,思妇
的心理活动,来表现她对爱情坚贞不二的高尚情操.全诗以景寄情,春景成了征夫思妇刻骨相思的引信,
别具一格,委婉动人.
8
望岳
五言古诗
杜甫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
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赏析】:
杜甫“望岳”诗共三首,这一首是写望东岳泰山的.沈德潜《唐诗别裁》评论说:“齐鲁青未了五字已尽
泰山.”诗以“望”入题,希望凌顶而小天小,以抒雄心壮志.前两句,开门见山,写泰山的高峻伟大,
先写对它的仰慕,再写它横跨齐鲁两地的壮伟.三、四句写近望,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能分割日夜的巍
峨形象.五、六句写遥望,见山中云气层出不穷,归鸟入林.最后两句写望岳而生登临峰顶之意愿.显示
出他坚韧不拔的性格和远大的政治抱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千百年来为人们传诵.
9
赠卫八处士
五言古诗
杜甫
人生不相见,
动如参与商.
今夕复何夕,
共此灯烛光.
少壮能几时,
鬓发各已苍.
访旧半为鬼,
惊呼热中肠.
焉知二十载,
重上君子堂.
昔别君未婚,
儿女忽成行.
怡然敬父执,
问我来何方.
问答未及已,
儿女罗酒浆.
夜雨剪春韭,
新炊间黄粱.
主称会面难,
一举累十觞.
十觞亦不醉,
感子故意长.
明日隔山岳,
世事两茫茫.
【赏析】:
此诗作于安史之乱后,抒写了人生聚散不定,故友相见,格外亲切.然而暂聚忽别,却又觉得世事渺茫,
无限感慨,作诗酬答挚友盛情款待的深厚情谊.全诗所写为人之常情,用语亦为家常话语,景物也是家常
情境.诗的开头四句,写久别重逢,从离别说到聚首,亦悲亦喜,悲喜交集.第五至八句,从生离说到死
别.透露了干戈乱离、人命危浅的现实.从“焉知”到“意长”十四句,写与卫八处士的重逢聚首以及主
人及其家人的热情款待.表达诗人对生活美和人情美的珍视.最后两句写重会又别之伤悲,低徊婉转,耐
人寻味.全诗平易真切,层次井然.
?
10
佳人
五言古诗
杜甫
绝代有佳人,
幽居在空谷.
自云良家子,
零落依草木.
关中昔丧乱,
兄弟遭杀戮.
官高何足论,
不得收骨肉.
世情恶衰歇,
万事随转烛.
夫婿轻薄儿,
新人美如玉.
合昏尚知时,
鸳鸯不独宿.
但见新人笑,
那闻旧人哭!
在山泉水清,
出山泉水浊.
侍婢卖珠回,
牵萝补茅屋.
摘花不插发,
采柏动盈掬.
天寒翠袖薄,
日暮倚修竹.
【赏析】:
这首诗是写一个在战乱时被遗弃的女子的不幸遭遇.她出身良家,然而生不逢时,在安史战乱中,原来官
居高位的兄弟惨遭杀戮,丈夫见她娘家败落,就遗弃了她,于是她在社会上流落无依.然而,她没有被不
幸压倒没有向命运屈服;她咽下生活的苦水,幽居空谷,与草木为邻,立志守节,宛若山泉.这种贫贱不
移,贞节自守的精神,实在值得讴歌.全诗大量运用了比兴手法.作者也以绝对佳人比喻自己.全诗文笔
委婉,缠绵悱恻,绘声如泣如诉,绘影楚楚动人.“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深寓生活哲理.
?
11
梦李白二首之一
五言古诗
杜甫
死别已吞声,
生别常恻恻.
江南瘴疠地,
逐客无消息.
故人入我梦,
明我长相忆.
恐非平生魂,
路远不可测.
魂来枫林青,
魂返关塞黑.
君今在罗网,
何以有羽翼?
落月满屋梁,
犹疑照颜色.
水深波浪阔,
无使蛟龙得.
【赏析】:
天宝三年(744),李杜初会于洛阳,即成为深交.这首记梦诗是杜甫听到李白流放夜郎后,积思成梦而
作.夜间梦见李白仿佛就在月光底下,于是语重心长地嘱咐李白前途珍重,表现了两人深厚的友谊.诗以
梦前,梦中,梦后的次序叙写.第一首写初次梦见李白时的心理,表现对老友吉凶生死的关切.第二首写
梦中所见李白的形象,抒写对老友悲惨遭遇的同情.“故人来入梦,明我长相忆”.“水深波浪阔,无使
蛟龙得”.“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这些佳句,体现了两人形离神合,肝胆相照,互劝互勉,至情
交往的友谊.诗的语言,温柔敦厚,句句发自肺腑,字字恻恻动人,读来叫人心碎!
?
12
梦李白二首之二
五言古诗
杜甫
浮云终日行,
游子久不至.
三夜频梦君,
情亲见君意.
告归常局促,
苦道来不易.
江湖多风波,
舟楫恐失坠.
出门搔白首,
若负平生志.
冠盖满京华,
斯人独憔悴.
孰云网恢恢,
将老身反累.
千秋万岁名,
寂寞身后事.
【赏析】:
这首诗和前首诗都是思念李白之作.写多次梦李白的情形.诗人三夜多次梦见李白,可见挂念思虑之深.
梦中李白向作者倾吐心事,与作者告别时的景况,梦醒后作者无限感概和不平,对李白作出了崇高的评价
.与第一首侧重点不同的是侧重感叹李白的不得志,对李白的种种不幸遭遇深表同情和不平.
?
13
送别
五言古诗
王维
下马饮君酒,
问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
归卧南山陲.
但去莫复闻,
白云无尽时.
【赏析】:
这是一首送友人归隐的诗.表面看来语句平淡无奇,却是词浅情深,含义深刻.诗的前三句重复出现“君
”,体现作者反复叮咛、依依惜别之情.后两句是一种不得志的心情写照,最后一句是写景写人,非常含
蓄.全诗写失志归隐,借以贬斥功名,抒发陶醉白云,自寻其乐之情,诗的后两句韵味骤增,诗意顿浓,
羡慕有心,感慨无限.
14
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五言古诗
王维
圣代无隐者,
英灵尽来归.
遂令东山客,
不得顾采薇.
既至金门远,
孰云吾道非?
江淮度寒食,
京洛缝春衣.
置酒长安道,
同心与我违.
行当浮桂棹,
未几拂荆扉.
远树带行客,
孤城当落晖.
吾谋适不用,
勿谓知音稀.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之作.落第还乡之人,心情自然懊丧.作为挚友,作者反复安慰考试落第的友人,全诗着意
在这个主旨上加以烘染,叙事、写景、抒情,感慨,勉励皆有之.写景清新,感慨由衷,勉励挚敬,吟来
令人振奋.全诗写得入情入理而又反复曲折,耐用人寻味.沈德潜《唐诗别裁集》评论道:“反复曲折,
使落第人绝无怨尤.”
15
青溪
五言古诗
王维
言入黄花川,
每逐青溪水.
随山将万转,
趣途无百里.
声喧乱石中,
色静深松里.
漾漾泛菱荇,
澄澄映葭苇.
我心素已闲,
清川澹如此.
请留盘石上,
垂钓将已矣.
【赏析】:
这首诗描写山中秀丽的景色,信手写来,平淡自然,乐山乐水,意趣其中.此诗借颂扬名不见经不传的青
溪,来印证自己的素愿.以青溪之淡泊,喻自身之素愿安闲.全诗自然清淡素雅,写景抒情皆轻轻松松,
然而韵味却隽永醇厚.青溪水两岸的曲折、水声与山色的动静都映出了湖光山色的幽深秀美.诗人笔下的
青溪是喧闹与沉郁的统一,活泼与安祥的揉合,幽深与素静的融和.吟来令人羡慕向往.
5
长 恨歌
白居易
汉皇①重色思倾国,御宇②多年求不得.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③.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
缓歌谩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渔阳鼙鼓④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
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⑤.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 天旋地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
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⑥马归.
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
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
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
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 临邛道士鸿都客,能以精诚致魂魄.
为感君王辗转思,遂教方士殷勤觅.排空驭气奔如电,升天入地求之遍.
上穷碧落⑦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渺间.
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
金阙西厢叩玉扃⑧,转教小玉报双成.闻道汉家天子使,九华帐里梦魂惊.
揽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银屏迤逦开⑨.云鬓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
风吹仙袂飘飘举,犹似霓裳羽衣舞.玉容寂寞泪阑干⑩,梨花一枝春带雨.
含情凝睇谢君王,一别音容两渺茫.昭阳殿里恩爱绝,蓬莱宫中日月长.
回头下望人寰处,不见长安见尘雾.惟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
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
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简析】
这首诗是作者的名篇,作于元和元年(806).全诗形象地叙述了唐玄宗与杨贵 妃的爱情悲剧.诗人借历史人物和传说,创造了一个回旋宛转的动人故事,并通过塑造的艺术形象,再现了现实生活的真实,感染了千百年来的读者.
诗的主题是“长恨”.从“汉皇重色思倾国”起第一部分,叙述安史之乱前,玄宗如何好色、求色,终于得到了杨氏.而杨氏由于得宠,鸡犬升天.并反复渲染玄宗之纵欲,沉于酒色,不理朝政,因而酿成了“渔阳鼙鼓动地来”的安史之乱.这是悲剧的基础,也是“长恨”的内因.
“六军不发无奈何”起为第二部分,具体描述了安史之乱起后,玄宗的仓皇出逃西蜀,引起了“六军”驻马要求除去祸国殃民的贵妃“宛转娥眉马前死”是悲剧的形成.这是故事的关键情节.杨氏归阴后,造成玄宗寂寞悲伤和缠绵悱恻的相思.诗以酸恻动人的语调,描绘了玄宗这一“长恨”的心情,揪人心痛,催人泪下.
“临邛道士鸿都客”起为第三部分,写玄宗借道士帮助于虚无缥渺的蓬莱仙山中寻到了杨氏的踪影.在仙景中再现了杨氏“带雨梨花”的姿容,并以含情脉脉,托物寄词,重申前誓,表示愿作“比翼鸟”、“连理枝”,进一步渲染了“长恨”的主 题.结局又以“天和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深化了主题,加重了“长恨”的 分量.
全诗写情缠绵悱恻,书恨杳杳无穷.文字哀艳动人,声调悠扬宛转,千古名篇, 常读常新.
令人丁毅、方超在《(长恨歌)评价管窥》一文中认为,此诗是白居易借对历史人物的咏叹,寄托自己的心情之作.文章说,诗人年轻时与出身普通人家的姑娘湘灵相爱,但由于门第观念和风尚阻碍,没能正式结婚.分手时,诗人写了“不得哭,潜别离;不得语,暗相思;两心之外无人知……彼此甘心无后期”的沉痛诗句.文章指出,《长恨歌》作于作者婚前几个月,诗人为失去与湘灵相会之可能而痛苦.为此,丁、方二人认为,《长恨歌》并不是对历史的记录与评价.“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正是诗人借前代帝妃的悲剧,抒 发自己的痛苦与深情.
从“诗言志”,“诗传情”上说,丁、方二人之说不无道理.但就作品所反映的历史真实和社会意义以及千百年来的影响而言,不能不说它是历史的记录和对历史事件的评价.至于白氏自身有爱情悲剧的经历,无疑有助于他对李杨爱情悲剧的体察和分析,才使其诗写得肌理细腻,情真意切,赋予无穷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