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苏轼的浣溪沙的名句赏析?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苏轼那种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5 03:30:34
谁知道苏轼的浣溪沙的名句赏析?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苏轼那种
谁知道苏轼的浣溪沙的名句赏析?
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苏轼那种
谁知道苏轼的浣溪沙的名句赏析?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苏轼那种
倒数第二句赏析 写出了作者人老而新却不老的一颗像年轻人的心
谁道人生无在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谁道人生无在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就这句吧
去百度搜
去百度搜
谁道人生无在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经典
这首词写于元丰五年(1082)春,当时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任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这在苏轼的政治生涯中,是一个重大的打击,然而这首词却在逆境中表现出一种乐观向上的精神。上阕写自然景色,首二句描写早春时节,溪边兰草初发,溪边小径洁净无泥,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却以萧萧暮雨中,杜鹃哀怨的啼声作结。子规声声,提醒行人"不如归去",给景色抹上了几分伤感的色彩。下阕却笔锋一转,不再陷于子规啼声带来...
全部展开
这首词写于元丰五年(1082)春,当时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任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这在苏轼的政治生涯中,是一个重大的打击,然而这首词却在逆境中表现出一种乐观向上的精神。上阕写自然景色,首二句描写早春时节,溪边兰草初发,溪边小径洁净无泥,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却以萧萧暮雨中,杜鹃哀怨的啼声作结。子规声声,提醒行人"不如归去",给景色抹上了几分伤感的色彩。下阕却笔锋一转,不再陷于子规啼声带来的愁思,而是振起一笔。常言道 "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岁月的流逝,正如同东去的流水一般,无法挽留。然而,人世总有意外,"门前流水尚能西",既是眼前实景,又暗藏佛经典故。东流水亦可西回,又何必为年华老大徒然悲哀呢?看似浅显,却值得回味。先著《词洁》卷一谓:"坡公韵高,故浅浅语亦自不凡。" 全词洋溢着一种向上的人生态度,然而上阕结句的子规啼声,隐隐折射出词人处境,也更显出词中达观态度的难能可贵。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