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颂的主要事迹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08 06:45:56
苏颂的主要事迹
苏颂的主要事迹
苏颂的主要事迹
苏颂(1020年-1101年),宋代天文学家、天文机械制造家、药物学家.字子容,出身于厦门同安芦山堂(同安城关)一书香门第,其祖先在唐末随王潮入闽,世代为闽南望族,其父苏绅中过进士.
人物信息
苏颂
中国宋代天文学家、天文机械制造家、药物学家.字子容,福建泉州南安人.生于宋真宗天禧四年,卒于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仁宗庆历二年(公元1042年)进士.先任地方官,后改任馆阁校勘、集贤校理等职九年,得以博览皇家藏书.宋哲宗登位后,先任刑部尚书,后任吏部尚书,晚年入阁拜相,以制作水运仪象台闻名于世.
发明
元佑元年(公元1086年),苏颂奉命检验当时太史局等使用的各架浑仪(见浑仪和浑象).因此想到应有表演的仪器和浑仪配合使用.先前太平兴国四年(公元979年)张思训曾创造水运浑象“太平浑仪”,后因机绳断坏,无人知其制法.苏颂访知吏部守当官韩公廉精通数学、天文学,告以张衡、梁令瓒、张思训仪器法式大纲.韩公廉写出《九章钩股测验浑天书》一卷,并造成机轮木样一座.后由苏颂和韩公廉于元佑三年(1088年)集合一批工人制造,元佑七年竣工.这是一座把浑仪、浑象和报时装置三组器件合在一起的高台建筑,整个仪器用水力推动运转,后称水运仪象台,其中有许多突出的发明创造.水运仪象台完成后,苏颂于绍圣初年(约公元1094~1096年间)把水运仪象台的总体和各部件绘图加以说明,著成《新仪象法要》一书.
深入研究
苏颂为了能更直观地理解星宿的昏晓出没和中天,又提出设计一种人能进入浑天象内部来观察的仪器,即假天仪.具体设计仍由韩公廉推算完成.它是用竹木制成,形如球状竹笼,外面糊纸.按天上星宿的位置,在纸上开孔.人进入球内观看,外面的光从孔中射入,呈现出大小不同的亮点,好象夜空中的星星一般.人悬坐球内扳动枢轴,使球体转动,就可以更形象地看到星宿的出没运行.这架仪器是近代天文馆中星空演示的先驱. 苏颂在药物学方面,曾组织增补《开宝本草》(1057年),著有《图经本草》(1062年),对药物学考订有很大帮助.
编辑本段地方任职
进士
庆历 苏颂故居
二年(1042年)苏颂中进士,为宿州观察推官.次年任江宁知县.三年任满,正赶上父亲苏绅病逝.他葬父京口,从此移居润州丹阳.皇佑五年(1053年)改任馆阁校勘.嘉佑六年(1061年)出知颍州.嘉佑八年召为开封府界提点诸县镇公事.治平二年(1065年)迁三司度支判官.熙宁四年(1071年)任婺州知州.熙宁六年,转毫州知州,八年,知应天府,九年知杭州,熙宁十年又调朝廷修史.
知开封府
元丰元年(1078年)知开封府.二年,改知濠州,三年,知沧州,四年,召回吏部任职.元佑八年(1093年)知扬州,再次出任地方官. 在任地方官时,苏颂尽其所能,为民造福.如开封府界提点诸县镇公事时,他“建请浚自盟、白沟、圭、刀四河,以疏畿内积水”,兴修水利,保田防灾.元丰四年(1081年)知沧州时,黄河泛滥.他又上奏指出只修堤防不注意疏通海口的危险性,并经过认真的调查研究,提出较好的解决办法:“臣窃见沧州东北有三堂泊,纵广百余里,下连海道,地名黑龙港.……其西与御河破藏口及范桥镇相去不过三五十里,可以分引河流,东注泊内.既满溢则由黑龙港以入海,其势甚易.”在杭州任内,他把凤凰山的泉水引入市区,做自来水用,造福于百姓.
体恤百姓
在淮南转运使任内,他见到因饥荒造成哀鸿遍野,灾民嗷嗷待哺的惨景,于是立即上书,为百姓请求救济:“臣窃闻近日甚有近北灾伤人民流移往邻路州逐熟,……今并淮诸郡,虽稍登稔,若食口既多,必致物价腾踊.万一将来秋成失望,漂泊之民,未有归业之期.坐食贵谷,便见所失.彼时须烦县官赈救,为惠差迟,则其敝益甚矣.臣以为存恤之法,莫若先平物价,若物货之平,则莫若为粜给,使之常食贱价之物,则不觉转移流徙之为患也.”他不仅想到荒年中对灾民的赈济,而且想到赈救后物价如何保持平稳,流民如何归业安居等等.他想的是很周到和长远的. 当时各地争修寺院,皇帝也滥赐匾额,极大地加重了百姓经济负担.苏颂又挺身而出为百姓请命:“臣欲乞朝廷明立条约,今后不许特创寺院宫观.”对违法而建的寺院“并令州县检括指挥一切毁拆,许诸色人收买请射,永为己业”. 苏颂关心民瘼,体恤百姓,深为皇帝所知.熙宁九年(1076年)正月,苏杭地区再次闹灾.在选任地方长官时,神宗称“苏颂仁厚,必能拊安吴人.”
编辑本段朝中任职
朝中任职
苏颂全身像
[1]苏颂于皇佑五年任馆阁校勘,开始了他校正和整理古籍的生涯.不久迁大理寺丞,至和元年(1054年)同知太常礼院,嘉佑二年(1057年)改任集贤校理、校正医书官,四年,兼任殿试复考官,五年,迁太常博士,仍兼校正医书官等职.六年,出知颍州.这是他第一次在朝廷任职,主要是编校古籍,历时九载. 熙宁元年(1068年)任知制诰,二年,通进银台司兼门下封驳事,同知审官院.三年,权同知贡举,因拒绝草诏李定为监察御史里行而被神宗撤职,这是他第二次在朝廷任职,主要是做文秘工作. 熙宁十年,由杭州召回,修撰仁宗、英宗实录,兼提举中太一宫和集禧观,仅一年又改任地方官. 元丰四年(1081年)又被召回吏部,详定官制.五年,进尚书左丞,七年,为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即宰相),掌握了全国行政大权.
两件大事
苏颂在朝廷任职期间,第一件值得称道的事是校正编撰古籍,由此他广泛接触有关文献资料,为他成为一个渊博的学者创造了条件. 苏颂在朝廷任职的第二件大事是“李定事件”.拒绝草诏任命李定为太子中允、权监察御史里行.他三次拒绝起草诏书,神宗愤怒地斥责说:“轻侮诏命,翻复若此,国法岂容!”于是将苏颂撤职.但苏颂几次拒绝草诏,都有自己的理由:第一是破格提拔李定违背以前的法令,而官吏的任命必须依法而行.第二是李定不够破格提拔的标准,他“素无声称”,不能因偶有奏对称心,就破格提拔.第三是先做一般提拔,放在皇帝身边考察,果有奇谋硕画,再破格提拔也不迟.苏颂的这些意见是十分诚恳的. 苏颂在朝中任职的第三件事是参与改革.元丰年间改革官制,是神宗与王安石的改革措施之一.元丰四年,他被召回吏部详定官制.他积极参加了官制改革,在革除宋代官、职和差遣的弊病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宋代元丰以前,官用来定品阶俸禄;职为殿阁、文学之士及待制等,以示尊宠.唯差遣为实职,可行使权力.这样造成了官称与实职不符,机构混乱,冗员过多等弊病.苏颂在这方面提过许多有益意见. 在《奏乞将常平仓等公事付逐路转运司其提举官改差充本司勾当公事》中,他提出把发放青苗钱的提举常平司归各路转运使管辖,这样,不致政出两门,使州县长官不知所从.这也是他为当时机构改革所提出的很好的建议. 苏颂所处的时代,朝中派系斗争席卷了整个政治舞台.他却能始终不立党援,不入派系,这正说明了他的坚定和稳健,也表明他确实是个成熟的政治家.
编辑本段科技工作
从事科技工作
苏颂祠堂
苏颂第一次领导科技工作是从嘉佑二年(1057年)任校正医书官开始的.最初他参与编撰《嘉佑本草》,后来又领导《图经本草》(也称《本草图经》)的编写工作.他在领导这一工作时采用了发动广大医师和药农呈送标本和药图,并写出详细说明的方法,改变了以往从书本到书本的脱离实物的弊病,从而为纠正药物的混乱与错讹作出了重大贡献. 苏颂做科技工作时,不但指导全局,而且亲自动手,不惮繁巨,不畏劳苦.《图经本草》的标本、药图和说明文字来自四面八方,“今天下所上,绘事千名……事有详略,言多鄙俚.向非专一整比,缘饰以文,则前后不伦,披寻难晓”.为整理这堆积如山、其乱如麻的原始材料,他提出了六项原则.苏颂的前三项原则是想尽一切办法把问题研究明白;后三项原则是实事求是,既不轻易舍弃来自基层的资料,也不急于作出判断,而是两说并存或存疑待考.这也是他的工作能取得重大成就并经受住时间考验的一个重要原因. 由于采取上述原则,苏颂经过统一整理,重加撰述,终于在嘉佑六年(1061年)完成了流传至今的第一部有图的本草书.李时珍赞扬《图经本草》:“考证详明,颇有发挥”,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苏颂第二次领导科技工作是元佑元年(1086年)十一月受诏定夺新旧浑仪.他于元佑二年八月请求“置局差官”,于是组成了“详定制造水运浑仪所”.这个机构的组成人员都是经过他的寻访调查或亲自考核,而确定下来的.
寻觅人才
苏颂接受这项科技工作后,首先是四出走访,寻觅人才.他发现了吏部令史韩公廉通《九章算术》,且晓天文、历法,立即奏请调来专门从事水运仪象台的研制工作.接着,他走出汴京到外地查访,发现了在仪器制造方面学有专长的寿州州学教授王沇之,奏调他“专监造作,兼管收支官物”.然后,又考核太史局和天文机构的原工作人员,选出“夏官正周日严,秋官正于太古,冬官正张仲宣等”,协助韩公廉工作,“同充制度官”.
实践考察
苏颂发现人才后,还进一步放在实践中加以考察.例如调来韩公廉后,他经常与韩公廉讨论天文、历法和仪器制造,“因说与张衡、一行、梁令瓒、张思训法式大纲,问其可以寻究依仿制造否.”韩公廉回答说:“若据算术,案器象,亦可成就.”于是,苏颂让韩公廉写出书面材料.不久,韩公廉写出《九章勾股测验浑天书》1卷.苏颂详阅后,命韩公廉研制模型.韩公廉又造出木样机轮一座.苏颂对这个木样机轮进行严格实验,然后奏报皇帝说:“臣观其器范,虽不尽如古人之说,然激水运轮,亦有巧思,若令造作,必有可取.遂具奏陈乞先创木样进呈.”
工作谨慎
苏颂对研制工作是慎之又慎的.他认为,有了书,做了模型还不一定可靠,还必须做实际的天文观测,“差官实验,如候天有准”,才能进一步向前推进,以免浪费国家资财.经过多次实验证明韩公廉的设计“候天有准”,于是在元佑三年五月造成小木样呈进皇帝,并赴都堂呈验.宋哲宗指派翰林学士许将等进行试验和鉴定.元佑四年(1089年)三月许将向朝廷报告,“详定元佑浑天仪象所先被旨制造水浑木样,如实验候天不差,即别造铜器.今臣等昼夜校验,与天道已参合不差.”这时苏颂才开始正式用铜制造新仪.经过三年零四个月的工作,终于制成了有世界性贡献的水运仪象台.
特点
苏颂领导科技工作的一大特点是能深入钻研业务,力求精通他主管的工作.嘉佑初年领导编写医书时,他研读了从《内经》到《外台秘要》的历代医药著作,并亲自校订了《神农本草经》等多种典籍,使自己通晓了本草医药知识.他领导研制水运仪象台期间,对两汉、南北朝、唐、宋各代的天文著作和仪器也作了研读与考察.他还勤于向自己的下属学习,如向韩公廉请教历算,与局生亲量圭尺,和学生躬察漏仪.由此,他从一个对天文仪器、机械设计、本草医药知之不多的外行,变成了名副其实的专家.
编辑本段担任使节
治平四年(1067年),苏颂任辽朝使臣的伴送使.当苏颂一行行至恩州时,突遇驿馆起火.由于他遇事镇定,举措得当,没有发生混乱,辽朝使者也没有受到大的惊扰,因此很得英宗的赞赏.熙宁元年(1068年)他任贺辽太后生辰使,出使辽朝.二年又任辽朝贺生辰伴使.十年再任贺辽主生辰使.元丰五年(1082年)他又一次任辽贺正馆伴使. 苏颂十分注意辽朝的政治制度、经济实力、军事设施、山川地理、风俗民情、外交礼仪等,并向朝廷反映了辽的实际情况. 两次使辽,他写下《前使辽诗》和《后使辽诗》,记录出使的路线和所见所闻.元丰四年(1081年)八月神宗命他编写一本与辽朝往来有关各种礼仪和文件程式的书籍.元丰六年(1083年)此书编成,神宗亲自赐名《鲁卫信录》,其中保存了大量宋辽间的交往史料.
编辑本段科技贡献
苏颂在科技方面的贡献,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五点.
水运仪象台的研制
苏颂所研制的水运仪象台是一座高12米,宽7米,像三层楼房一样的巨型天文仪器.苏颂在说明中说:“兼采诸家之说,备存仪象之器,共置一台中.台有二隔,置浑仪于上,而浑象置于下,枢机轮轴隐于中,钟鼓时刻司辰运于轮上,……以水激轮,轮转而仪象皆动.”水运仪象台的上层是观测天体的浑仪,中层是演示天象的浑象,下层是使浑仪、浑象随天体运动而报时的机械装置.它兼有观测天体运行,演示天象变化,以及随天象推移而有木人自动敲钟、击鼓、摇铃,准确报时的三种功用.它不仅在国内取得了前无古人的成就,而且在三个方面为人类作出了贡献,使许多中外科技史专家为之叹服. 首先,置于水运仪象台上层观测用的浑仪,通过“天运单环”与“枢轮”相联,使浑仪能随枢轮运转.这与现代天文台转仪钟控制天体望远镜随天体运动的原理是一样的.因此,可以说水运仪象台的这套装置是现代天文台跟踪机械——转仪钟的远祖.英国科技史家李约瑟对这一点给以高度评价:“苏颂把时钟机械和观察用浑仪结合起来,在原理上已经完全成功.因此可以说他比罗伯特·胡克先行了六个世纪,比方和斐先行了七个半世纪.” 其次,水运仪象台顶部设有九块活动的屋板,雨雪时可以防止对仪器的侵蚀,观测时可以自由拆开.水运 苏颂
仪象台的活动屋顶是现代天文台圆顶的祖先.所以,苏颂与韩公廉又是世界上最早设计和使用天文台观测室自由启闭屋顶的人. 第三,水运仪象台的原动轮叫枢轮,是一个直径1丈1尺,由72根木辐,挟持着36个水斗和36个勾状铁拨子组成的水轮.枢轮顶部设有一组叫“天衡”、“天关”、“天权”、“左右天锁”的杠杆装置,枢轮靠铜壶滴漏的水推动.当漏壶的水滴满一个枢轮水斗时,“枢权”失去平衡,“格叉”下倾,枢权扬起,轮边铁拨子拨开“关舌”,拉动“天衡”,“天关”上启,枢轮下转.由于“左右天锁”的擒纵抵拒作用,使枢轮只能转过一辐,以次循环往复,等时运转.天衡系统对枢轮杠杆的这种擒纵控制与现代钟表的关键机件——锚状擒纵机构(俗称卡子),具有基本上相同的作用.所以说水运仪象台的天衡系统是现代钟表的先驱. 李约瑟在深入研究了水运仪象台之后,曾改变了他过去的一些观点.他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说:“我们借此机会声明,我们以前关于‘钟表装置……完全是14世纪早期欧洲的发明’的说法是错误的.使用轴叶擒纵器重力传动机械时钟是14世纪在欧洲发明的.可是,在中国许多世纪之前,就已有了装有另一种擒纵器的水力传动机械时钟.”
药物学成就
嘉佑初年,苏颂受诏校定与编撰医书.嘉佑二年(1057),与掌禹锡、林亿等一起编写了《嘉佑补注神农本草》(简称《嘉佑本草》).为了改变本草书中混乱和错讹状况,他建议:“诸路州县应将产药去处,并令识别人仔细辨认根、茎、苗、叶、花、实,形色、大小,并虫、鱼、鸟、兽、玉石等堪入药用者,逐件画图,并一一开说著花、结果、收采时月及所用功效.其番夷所采药,即令询问榷场、市舶、商客,亦依此供析,并取逐味各一二两或一二枚,封角,因入京人差赍送当所投纳,以昭凭证.画成本草图,并别撰图经,所冀与今本草并行,使后人用药知所依据.” 朝廷采纳了苏颂的建议,并委任他编撰《图经本草》.经过四年的艰苦努力,在嘉佑六年(1061年),苏颂编撰完成了《图经本草》21卷. 《图经本草》在药物学上有重大价值.唐《新修本草》的药图和《天宝单方药图》都已散佚殆尽,韩保升《蜀本草》的药图也已不存.《图经本草》在这种情况下诞生,其意义更加重大.它不仅对药性配方提供了依据,而且对历代本草的纠谬订讹作出了新贡献,特别是使过去无法辨认的药物可以确认无误.如牛膝,《神农本草经集注》说:“其茎有似牛膝,故以为名.乃云有雌雄,雄者茎紫色而节大为胜尔.”以此很难判断出是什么植物.《图经本草》则写得十分具体:“春生苗,茎高二三尺,青紫色.有节如鹤膝,又如牛膝状,以此名之.叶尖圆如匙,两两相对于节上,生花作穗,秋结实甚细.”我们可以根据匙形对生叶,细实穗状花,节部结牛膝三大特征,断定为苋科植物怀牛膝. 为编写《图经本草》而进行的全国性普查,其另一重要意义是扩大了药源.如菟丝过去从朝鲜进口,现知冤句(山东荷泽)也产此药.奚毒原知只有河南嵩山少室出产,而从提供分析的样品中知道四川也有,等等. 《图经本草》在生物学上也有较大贡献.如它对动植物形态进行了准确生动的描述:乌贼鱼,“形若革囊,口在腹下,八足聚生口旁,只一骨,厚三四分,似小舟,轻虚而白.又有两须如带,可以自缆,故别名缆鱼.”真切地反映了头足纲乌贼科动物的特点. 《图经本草》在矿物学与冶金技术方面也有一定贡献.如它记载了丹砂、空青、曾青等105种矿物药.丹砂条的描述说:“丹砂生符陵山谷.今出辰州、宜州、阶州,而辰州者最胜,谓之辰砂.生深山石崖间,土人采之,穴地数十尺,始见其苗,乃白石耳,谓之朱砂床.砂生石上,其块大者如鸡子,小者如石榴子……又似云母片可析者,真辰砂也,无石者弥佳.过此皆淘土石中得之,非生于石床者.”这里不仅说明了丹砂这种矿物药的产地和特点,而且简要介绍了丹砂矿的开采过程. 《图经本草》中关于冶金技术也有许多记载,如关于钢铁冶炼的工艺过程:“初炼去矿,用以铸泻器物者,为生铁;再三销拍,可做鍱者,为鑐铁,亦为之熟铁;以生柔相杂和,用以做刀剑锋刃者,为钢铁.”这简要描述了宋代三种钢铁的冶炼方法及其不同功用.又如对炼银的方法记述说:“银在矿中与铜相杂,土人采得,以铅再三煎炼方成.”对灰吹法炼银的工艺说:“其初采矿时,银铜相杂,先以铅同煎炼,银随铅出.又采山木叶烧灰,开地作炉,填灰其中,谓之灰池.置铅银于灰上,更加火大煅,铅渗灰下,银住灰上,罢火,候冷出银.”这是关于灰吹法炼银的最早最详尽的记载.《图经本草》的科学贡献是多方面的,还有待我们进一步地研究和发掘.
机械图纸
苏 苏颂(右)
颂在《新仪象法要》中绘制了有关天文仪器和机械传动的全图、分图、零件图50多幅,绘制机械零件150多种,其中多为透视图和示意图,这是我国也是世界上保存至今的最早最完整的机械图纸.正是根据这些图纸,王振铎、李约瑟等先生,才能较准确地复原出水运仪象台的全貌.例如从这些图纸和说明文字中可以知道,水运仪象台枢轮的运转规律是齿轮系从6个齿到600个齿的传动;每25秒落水一斗,每刻钟转一周,一昼夜转96周,而昼夜机轮、浑象、浑仪也转一周,这与地球运动是大致相应的.又如,通过这些图纸,我们知道水运仪象台第一层木阁内是昼夜钟鼓轮,有不等高的三层小立柱,可以拉动三个木人的拨子,以关拨作用拉动本人的手臂,到一刻钟时,木人出而击鼓,时初摇铃,时正敲钟.而第二层木阁内是昼夜时初正轮,第三层木阁内是报刻司辰轮,第四层木阁内是夜漏金钲轮,第五层木阁内是夜漏司辰轮.要是没有这些珍贵的图纸,我们就难以弄清木阁内的机械木人是如何按时击鼓、摇铃和敲钟的.因此,《新仪象法要》中所附机械图是了解苏颂天文著作及其成就的关键,同时也是进而释读张衡、一行、张思训等同类著作的钥匙.
星图绘制上的新贡献
苏颂在《新仪象法要》中还绘有多种星图,如“浑象紫微垣星图”、“浑象东北方中外官星图”、“浑象西南方中外官星图”、“浑象北极星图”、“浑象南极星图”、“四时昏晓加临中星图”、“春分昏中星图”、“春分晓中星图”、“夏至昏中星图”、“夏至晓中星图”、“秋分昏中星图”、“秋分晓中星图”、“冬至昏中星图”、“冬至晓中星图”等,计14幅. 这14幅星图中,最有价值的是前五幅.其中“浑象东北方中外官星图”是从角宿到壁宿的星官,“浑象西南方中外官星图”是从奎宿到轸宿的星官,“浑象紫微垣星图”,是以北斗七星为主的布列于浑象之北上规的183颗星,“浑象南极星图”和“浑象北极星图”则是以天球赤道为最外界大圆的南天星图和北天星 水运仪象台
图.苏颂为了星图绘制精确,采取了圆横结合的画法.横图分成两段:东北方中外官星图是从秋分到春分,西南方中外官星图是从春分到秋分.另外,在把球面上的星辰绘制到平面上时,苏颂发现了失真问题,于是他采用了把天球循赤道一分为二,再分别以北极和南极为中心画两个圆图的方法,从而减少了失真,这是星图绘制中的一项新成就. 苏颂星图是历史上流传下来的全天星图中保存在国内的最早星图.保存至今的唐代敦煌星图,在时间上比苏颂星图要早,但被斯坦因盗走,现存伦敦不列颠博物馆.但是,苏颂星图比敦煌星图更细致和更准确.如敦煌星图绘星1350颗,苏颂星图绘星1464颗;敦煌星图主要依据《礼记·月令》的资料,并非实测;而苏颂星图则是根据元丰年间的实测绘制;敦煌星图是从玄枵(子)开始,按十二次的顺序作不连续排列,中间夹以说明文字,有关分野问题也不科学,苏颂星图则从角宿开始,按二十八宿顺序,作连续排列,并完全去掉了有关分野等不科学成分. 就所列星的数目而言,苏颂星图的贡献也是值得称道的.如欧洲到14世纪文艺复兴以前,观测的星数是1022颗,要比苏颂星图少422颗,因此,西方的科技史家蒂勒、布朗和萨顿等甚至认为:“从中世纪直到14世纪末,除中国的星图以外,再也举不出别的星图了.”
科学上的开拓精神
苏颂在天文仪器、本草医药、机械图纸、星图绘制方面,都能站在时代的前列,这有诸多原因.例如他善于集中群众的智慧,组织集体攻关;善于发现人才,并大胆地提拔任用人才;勤于实验,设计多种方案,反复进行实验;勇于实践,大胆地进行全国性药物普查;尊重科学,实事求是,一时研究不通的问题,宁可存疑,决不附会.而最重要的一条莫过于他在科学上的开拓进取和创新精神. 他的开拓精神是以全面掌握前人的科学成就为基础的.在天文仪器制造方面,他曾详尽地研究了前代天文学家张衡、一行、张思训等取得的成就.他在《进仪象状》中说:“臣谨案历代天文之器,制范颇多,法亦小异……故张衡浑天云置秘室中,以漏水转之,令司之者闭户唱之,以告灵台之观者.璇玑所加,某星始见,某星已中,某星今没,皆如符合.”由此可知他确曾仔细研读过张衡的著作,并继承和发展了张衡划时代的创造,如在浑象上安装一套齿轮系机械传动装置,利用漏壶流水的稳定性推动浑象均匀地绕极轴旋转. 苏颂又说:“唐开元中,诏浮屠一行与率府兵曹梁令瓒及诸术士,再造铸铜浑,为之圆天之象.具列宿及周天度数,注水激轮,令其自转,一日一夜天转一周.又别置二轮络在天外,缀以日月令得运行.……又立二木偶人于地平之前,置钟鼓,使木人自然撞击,以候辰刻.”张衡之后,一行和梁令瓒在天文仪器制造方面,又有了新进展.他们使水运仪象受漏壶控制又能逼真反映天球旋转,创用了反映时间流逝的新装置.苏颂则仔细研究了一行等的新实验,并牢牢地掌握了这一新方向,创造性地运用到新设计的仪器中去. 苏颂接着说:“张思训浑仪为楼数层、高丈余,中有轮轴关柱,激水以运轮,又有值神摇铃、扣钟、击鼓.每一昼夜,周而复始.又有十二神各值一时,时至则自执牌循环而出报.”张思训在一行的基础上又有所前进,创造了楼阁式钟、鼓、铃齐备的报时装置.苏颂仔细研究了这台仪器,继承了它“成于自然,尤为精妙”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