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上好一节科学课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08 06:54:33

怎样上好一节科学课
怎样上好一节科学课

怎样上好一节科学课
一、紧紧抓住学科的基本目标去设计教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科和内容的目标来确定教学的基本思路,如果思路偏离目标,整个课就错了方向,根据教学的基本思路找训练重点和最有用的训练内容,因此我们的教学实践包括设计每一个环节,选择每种材料,采用每一种教学方法都要围绕着目标来实施.我看到了什么这一课,教师对教学目标理解不同就会有不同教法.这一课观察的对象是一棵大树,这一课的主要目的:引导学生考虑观察方法,并不单纯地为了获得关于这棵树有根、茎、叶、花、果方面的事实性的知识,前者是主要教学目标.如果把学生带到大树下,告诉他们哪是根,哪是茎,哪是叶这种教法显然是达不到主要目标的;同样,如果告诉学生怎样从内到外、从上到下观察,观察要准确细致、全面等所谓观察方法,也不可能使学生掌握和通过理性的方法.学生无论是对大树还是对他们周围的事物,已经感知了不少的事物,获得了不少经验,他们正是凭借这些感知或经验来认识新的事物、解决遇到的新问题的,这就叫幼稚.这里,正是要让学生通过不同的感知活动,体验到无意感知和有目的地感知的区别,这是最基本的用理性的方法观察.因此,能够达到这个目的的教法只能采取这样的步骤:先让他们回忆无意感知的结果,找到观察不全面、不细致的原因,然后再让他们围绕一定的目的去感知观察,获得观察的体验,再将两种不同的感知教学对比,形成观察要有目的的初步认识.因此,这一课的教法大致是:让学生回忆我看见了什么回忆在什么情况下看见的,结果怎么样让学生确定明确、具体的观察目标进行观察实践对比、总结两种感知的不同情况和结果,体验到只有带着明确具体的目的去感知才是观察,才能真正做到准确、全面、细致.其中,回忆和总结是两个关键环节,是用理性的方法去整理感性的材料的实践活动,是学生丰富和提高理性的方法的必由之路.这样说,并不意味知识和实践活动不重要.在这里,知识主要是用来整理感性材料,并不是学生学习的惟一的或者主要的目的;进行实践活动本身,也不是学习的最终目的,而是收集事实作为整理感性材料的基础.
二、悉心启导,教给学生探究方法.让学生自主探究 并不是放任自流,自主探究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让学生‘卷入’科学的发现过程,因此课堂上教师要把学习主动权教给学生,就是在教师精心的设计之下,尽量放手让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自己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并按之去进行探究活动,最终了解一些知识,学会一些技能.在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中,培养其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自主探索善于合作的精神.如《不同用途的纸》一课的教学中当学生说出一些用纸制作的物品后,就让学生讨论:你怎么知道它们都是纸呢?有什么办法?于是出现了撕、刮、水泡等方法.下面的活动才能按其方法一一去探究,在区别纸与塑料这一活动 时,拿出两块表面上看极像的塑料和纸,先让学生猜一猜这两块材料各是什么?然后商议你有什么办法识别哪块是塑料,哪块是纸?有的说用火烧,有的说撕撕看,有的说用水浸泡.真是百花齐放.接着学生按各自办法进行活动,得出了结论.这样学生了解和知道更多的学习方法和知识获取的途径,为探究学习不断走向成功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鼓励学生不断记录与反思将观察、统计和实验结果随时记录是一件复杂而艰难的事情,但对学生的发展是极有意义的,在活动中学生的想法往往是瞬间即逝的,而将观察、统计和实验结果记录下来,学生就可以将他们的想法进行逐步的实验,还可以将他们的想法与实验结果进行对比,这样学生便逐步学会了反思.这也是科学课所力图培养的一种能力.因为仅仅对实践进行作是不够的,学生需要反思一下作的经历使他们得到了哪些结论,以及在作中哪些地方出了问题,或可以有所改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随时做好记录.
四、注重学生的阅读与拓展性研究科学课中的阅读与拓展性研究也是学生所必不可少,学生的阅读与自主性活动可以将他们从所学知识的限制中拓展出来,通过阅读与拓展性活动来增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了解一些与学习内容有关的补充的知识,将自己感兴趣而课堂上又无法进行下去,教材中为学生选择了一些相关的阅读材料也为学生的拓展研究提供了建议,因此在科学课本中阅读与拓展知识也应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容.总之,在科学课教学中,教师只有不断更新教育观念,确定目标,指导探究,做好记录,注重阅读,上好每一堂科学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