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利安人跟日耳曼人、印度人有什么关联?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08 16:34:02

雅利安人跟日耳曼人、印度人有什么关联?
雅利安人跟日耳曼人、印度人有什么关联?

雅利安人跟日耳曼人、印度人有什么关联?
日尔曼人是一些语言、文化和习俗相近的民族的总称.这些民族从前2千年到约4世纪生活在欧洲北部和中部.日尔曼人不称自己为日尔曼人.在他们的漫长历史中他们可能也没有将自己看作是同一个民族.民族大迁徙后从日尔曼人中演化出斯堪的纳维亚民族、英格兰人、弗里斯兰人和德国人,后来这些人又演化出荷兰人、瑞士的德意志人、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和南非的许多白人.在奥地利也有许多日耳曼人后裔.许多这些新的民族今天都是与其它民族混合而成的.
  最早的关于日耳曼人的纪录来自于前2和前1世纪的古典作家.从约200年开始日耳曼人开始使用一种自己的文字.此前的历史只有通过考古和语言学(比较语言学)的方法来考证了.
  通过对各个日耳曼语言(哥特语、古德语、古英语、古斯堪的纳维亚语)的仔细比较和日耳曼语言与其它印欧语言的比较语言学家可以基本上重建日耳曼语(也称“前日耳曼语”或“泛日耳曼语”).这些比较最主要的结果是:
  日耳曼语属于印欧语言,在这个语族中它属于其西方的一支.
  在印欧语系中日耳曼语与凯尔特语和古意大利语最接近.这三种语言一起组成古欧洲语言.前3或2千年时,也就是说青铜器时代的早期,古欧洲语言是中欧的语言.但其精确的地点和时间今天已经无从考证,或者争议很大.
  日耳曼语言之间非常近似,这很可能说明它们有很长的共同演化的时间.大多数语言学家将前日耳曼语从凯尔特语和古意大利语分离出来的时间定为前2千年上半叶.
  日耳曼语分离出来后它依然与凯尔特语有接触.一些凯尔特语的词汇被日耳曼语借用.此外日耳曼语对芬兰语也有影响.一些日耳曼语的词汇在芬兰语中出现(比如国王,日耳曼语为kunningaz,芬兰语为kuningas,或者指环,日耳曼语为ringaz,芬兰语为ringas等).
  最早使用“日耳曼人”这个词的是希腊历史学家波希多尼.他在约前80年时第一次使用这个词.也许他在与中欧的某一个今天无法考证的小民族接触时听到了这个词并将它用来称呼所有的日耳曼民族.有可能这样一个小民族的名字后来成为了整个民族群的名字.
  “日耳曼”这个词的来源和意义至今无法定论.“日耳”这个词在日耳曼语中无法被考证.日耳曼人自己将自己称为日耳曼人的可能性非常小.
  前51年恺撒在他的《高卢战记》中使用了日耳曼人这个名称.恺撒这里将所有莱茵河以东的民族统称为日耳曼人.到此为止罗马人将欧洲西部的民族称为凯尔特人,而欧洲东部的民族被称为赛西亚人.到此时为止罗马人才认识到日耳曼人并非凯尔特人,而是一个独立的民族群.
  罗马历史学家塔西佗在他的《日耳曼尼亚志》中称“日耳曼人”是一个比较新的称呼.一开始只有通格人(Tungrer)被称为日耳曼人,后来所有日耳曼民族都被这样称呼.塔西佗说高卢人称莱茵河以东的民族为“日耳曼人”.后来这些民族自己也称自己为日耳曼人.根据这个叙述这个词有可能是从凯尔特语过来的.
  塔西佗在他的书里详细地列举了每个日耳曼民族部落从莱茵河到维斯瓦河,从多瑙河到北海和波罗的海之间的居住地.
  严肃地说只有从这个时候开始我们才能将这些民族称为日耳曼人.过去曾有很多研究通过考古学研究来推导出石器时代和青铜器时代的古日耳曼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这个研究曾一度完全被放弃.
  今天类似的研究在非常精心的学术范围内重新开始,其目标是使用考古学和语言学的研究来获得一个内在不矛盾的整体影像.按照这个研究欧洲北部的青铜器时代的人几乎可以肯定是日耳曼人.而所谓的战斧人(前2800年至前2200年)与日耳曼人之间的关系还有争议.此前的石器时代(约前3500年至前2800年)的农作文化与日耳曼人之间的关系几乎可以完全否定.
  最新的理论通过对河流和地名的研究认为日耳曼人的产生地在今天德国中部山区的北部.但大多数学者对这个理论持怀疑态度.
  过去学者们以为日耳曼语言是在约前500年由于日耳曼语语音变迁从其它西部印欧语言中分离出来的.在这个语音变迁中比如k通过ch变为h,或者p变为f,t变为th.
  新的研究认为这个变迁很晚才发生,它发生的时间可能是前1世纪.最主要的证据是辛布里人的民族名称.前2世纪后期辛布里人与条顿人一起威胁罗马北部.这两个民族的家乡是今天的丹麦.在拉丁文中辛布里人的名字为cimbri,而不是chimbri或himbri,后来日耳曼人的名字在拉丁语中使用ch来写,比如chatti.因此今天大多数学者认为这个语音迁移在前2世纪后期还没有开始或还没有完成.一些早期流传下来的地名说明这个理论是正确的.
  这个见解对日耳曼语言学有非常重要的后果.这样一来至今为止被称为“泛日耳曼语言”的语言是在前2到1世纪形成的,到1世纪时它又分裂为许多自己的日耳曼语言.此前日耳曼人的语言与印欧语言相似,这个更古老的语言没有被留传下来,但其基本结构可以被重新构造出来.
  通常我们都简单地把人种分为白种人、黄种人、黑种人,不过这只是一种通俗的说法,并不准确.因为肤色受外界影响很大,恰恰不是最重要的人种特征.
  还有一种人类学的分类方法是按照语言划分,大概可分为印欧语系民族(广义的雅利安人),闪米特语系民族(包括犹太人,阿拉伯人,古巴比伦人,古亚述人,腓尼基人等),含米特语系民族(包括古埃及人,北非柏柏尔人),汉藏语系民族,阿尔泰语系民族(包括蒙古,突厥,通古斯[女真]三大语族)等几大类.
  其中大家最熟悉的当属雅利安民族,这一经纳粹德国反复强调的名词,并不是什么纯种民族,且听慢慢分解.
  今天的欧洲除了保加利亚、匈牙利、芬兰、俄罗斯有属于阿尔泰语系游牧民族的后裔和混血外,其他几乎都是雅利安民族的后裔和混血.
  雅利安人是活跃在东欧到中亚的草原地带的民族,公元前,伴随着他们的迁徙,他们征服了欧亚大陆几乎所有的土著民族,并把他们的血液和文化混入了对方的血管.这实在是历史上的一个奇迹,况且他们当时还未跨上马背.雅利安人主要是驯牛,他们随着牛车以慢速游动,直到与阿尔泰语系的蒙古利亚人相遇混血后才学会了驯马,但当他们到希腊时,已经威风凛凛地跨在游牧马背上了.当然这是以后的事.
  欧洲原先遍布着和埃及人非常相似的伊比利亚种族.最先西进欧洲腹地的雅利安人是克尔特人,他们身材较高,皮肤白皙,习性剽悍,文化较高,很快把伊比利亚人征服并同化了.他们不断地向大西洋方向推进,能够不被同化的土著民族极少,只有近代的葡萄牙人大部分还属于伊比利亚血统.克尔特人就成了现在法国的先民.
  雅利安人因为有游牧民族的游动性,即使再美好的土地,也挽留不住他们好动的脚步.北欧的克尔特人一部分向西扩展,再渡海到了斯堪第那维亚半岛,成了挪威、瑞典、丹麦、冰岛人的先民.在喀尔巴阡山和黑海以北,雅利安人和当地土著民族混合的结果,又产生了波兰、捷克、塞尔维亚人和部分俄罗斯人.另一部分则进入意大利和希腊,公元1500年前左右,雅利安人进入希腊半岛,摧毁了爱琴文化,和当地土著民族混合后,创造了更高的文化.
  古罗马的情况也是如此,最初住在意大利的是伊比利亚人,到公元前1000年,南下的雅利安人已经在意大利的中部、北部住了下来,他们和当地的土著结婚,这样,很快就和土著民族融合了.拉丁人部落住在台伯河畔的一群山丘的顶上和四周,后来和来自海上的小亚细亚的游牧民族,其实就是一群海盗融合,并从雅利安人手中夺走了台伯河以北的意大利的大部分地方.海盗带来了东方的文明,又带来了商业活动,在台伯河畔的一块作贸易集市的河滩地就成了以后的罗马.
  谈到欧洲游牧民族和农业民族的融合,不能不提到匈奴人.东方的民族进入西方一定是很早的,但是有史料作证的是匈奴.匈奴原属于阿尔泰语系的一支,最早见于中国的史料,原在中国的西北部.从秦到汉,当时的汉藏语系民族,也就是从秦始皇到汉武帝为代表的农耕民族,对不断南下来犯的匈奴游牧民族进行了坚决的抵抗,致使一部分匈奴人被迫东行,改变了欧洲的历史.
  到了公元1世纪,匈奴已经推进到欧洲的东部边界,并且和属于雅利安人的诺迪克游牧民族混合起来.他们带去了中国和印度的文明,对被征服者不是杀戮而是编入兵籍,甚至互通婚姻,这样便成功地把多瑙河的游牧民族都混合起来.匈奴是一个很强悍的民族,具有很强的同化力.匈奴的伟大领袖吾提拉曾统治着匈奴和日耳曼诸部落组成的横跨欧亚的大帝国,东罗马帝国十多年间一直受他的欺凌.他甚至娶了东罗马帝国皇帝的孙女.453年,吾提拉和一个日耳曼少女结婚,举行婚礼时不幸死去了.从此匈奴便消失了,但东方游牧民族的血液却流在欧洲人的血管里.
  所以,世界上没有所谓的纯种民族,只有文明同化伴随的血液混合.
  本文参考了蒙族学者孟驰北先生的《草原文化和人类历史》,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9年出版.孟先生提出的草原文化理论还在学界讨论中,但是本文所参考的欧洲民族演进部分却是准确精当的.
  印度人种复杂,由几支组成.澳亚人是印度古代民族之一,他们从西方进入印度,以后分布开来,蒙达人、奥朗人、霍人、贡德人、孔德人和卡西人等就是他们的后代.
  印度的孟加拉人主要分布在孟加拉邦.在远古的时候,孟加拉地区的居民属于亚澳人种 .他们操亚澳语,这种语言现在还有,可以在土著人中找到痕迹.这些土著民族中的高尔人 、布林德人、崩德拉人、尼夏德人等,在《往世书》里都有记载,这证明他们是很古老的.
  孟加拉人的主食是大米,喜欢吃鱼.孟加拉人有名的甜食是拉斯古拉(一种带甜汁的元宵)和生代西(一种奶 酪糖).
  安得拉人主要分布在安得拉邦等地.安得拉人还保持着种姓差别,分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4个种姓.同一个种姓又分为数以百计的副种姓.
  奥里萨人为印度主要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奥里萨邦,属原始达罗毗荼人与雅利安人的混合种.
  奥里萨人一般直率诚实,勤劳本分,笃信宗教,热爱和平,待人接物彬彬有礼,素有天真无邪之称.他们的主食是米饭,副食有鱼虾、豆制品和各种蔬菜,香蕉、椰子常做早餐.
  马拉提人亦称马拉塔人,主要分布在马哈拉施特拉邦、古吉拉特邦和中央邦.马拉提人喜欢摔跤,印度的大力士以马拉提人居多,他们还善于打板球、曲棍球和羽毛球. 
  马拉提人的饮食没有什么特别,米饭、面饼、奶、奶油、酥油和蔬菜,这些在北印度常吃的食物,在这里也同样流行.马拉塔人的节日繁多,内容丰富多彩,最大的节日是耿乃希节.
  古吉拉特人(旧译瞿折罗人)是印度主要民族之一,主要分布于古吉拉特邦,在其邻邦也有少量分布.古吉拉特人操古吉拉特语,古吉拉特语属印度雅利安语系的晓尔塞尼·阿布婆朗希语的 范畴.
  古吉拉特人成分复杂,有拉吉普特人、古贾尔人、巴拉斯人、鲍哈拉人和科杰人等.
  古吉拉特人主要从事农业,农作物有水稻、小麦、玉米、花生、烟草、棉花、甘蔗等. 大多数古吉拉特人食素,爱用辣椒等调料,而且对奶油、豆粉、甜食颇感兴趣.
  印度斯坦人为印度人口最多的民族,主要分布于印度的北方邦、中央邦、拉贾斯坦邦、哈里亚纳邦以及比哈尔邦的西部地区,属于混血人种.
  大部分印度斯坦人操印地语,少数人说乌尔都语,均为印欧语系印度语族.绝大多数人信印度教,少数人信伊斯兰教、佛教、基督教和耆那教等.
  印度斯坦人主要从事农业,主要种植小麦、玉米、水稻、棉花和豆类等,一部分人在工 厂、矿山做工.手工业纺织较为发达,以棉纺、刺绣、金属等精巧手工业著名.
  拉贾斯坦人为印度主要民族之一,主要分布于拉贾斯坦邦,其相邻各邦也有少量分布.属欧罗巴人种印度地中海型.民族成分复杂,历史文化悠久.操拉 贾斯坦语,该语言包括7大支,50多种方言.7大支是:马尔瓦里语、中部和东部拉贾斯坦语 、东北部拉贾斯坦语、马尔维语、西部拉贾斯坦语、皮利拉贾斯坦语和东旁遮普拉贾斯坦语 .
  那加人是印度的主要民族之一,大多分布在那加兰邦、阿萨姆邦和梅加拉亚邦的卡斯山区.那加人居住的地区,多为高原和山地,山高谷深,景色壮丽.他们以农业和狩猎为生, 农作物主要有水稻和玉米等.那加人属于蒙古人种,来印度后又形成不少分支.
  印度的少数民族(即部落民族)很多.据不完全统计,印度现有400多个少数民族,约有5900万土著部落民.人口超百万的部族有9个,最少的暗达曼人只有几百人.
  迦洛人又叫阿吉格芒呆人(山民之意).他们主要分布在迦洛山区,该区面积约3000多 平方公里,拥有人口30余万.此外,在山区周围的平原以及瓜尔巴拉兰地区散居着不少迦洛人.
  迦洛人主要有三大支派,或叫三大家族:即马拉格、毛米恩和桑格麻.各家族又有许多 分支,例如阿外、阿梭和西拉等等.他们是不同家族通婚后出现的新家族.
  桑塔尔人是印度人数最多的部族之一,他们主要分布在比哈尔、西孟加拉和奥里萨等地 .他们主要以务农为业,也善于狩猎.桑塔尔人皮肤黝黑,长头型,前额宽阔,眼睛呈黑褐色,鼻梁笔直,嘴唇稍厚,额骨突 出,头发卷曲,胡须稀疏,中等身材.桑塔尔人操桑塔尔语,属于印度最古老的一种土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