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探幽——”两司马“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7 07:47:50

史学探幽——”两司马“
史学探幽——”两司马“

史学探幽——”两司马“
司马迁(前145年---前87年),字子长,一说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中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   其父司马谈为太史令(相当于现在国家图书馆馆长一职).早年司马迁在故乡过着贫苦的生活,10岁开始读古书,学习十分认真刻苦,遇到疑难问题,总是反复思考,直到弄明白为止.20岁那年,司马迁从长安出发,到各地游历.后来回到长安,作了郎中.他几次同汉武帝出外巡游,到过很多地方.35岁那年,汉武帝派他出使云南、四川、贵州等地.他了解到那里的一些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他父亲司马谈死后,公元前108年(元封三年),司马迁接替做了太史令.公元前104年(太初元年),与天文学家唐都等人共订“太初历”.同年,开始动手编《史记》.公元前99年(天汉二年),李陵出击匈奴,兵败投降,汉武帝大怒.司马迁为李陵辩护,触怒了汉武帝,获罪被捕,被判死刑.“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报任安书)为了完成父亲遗愿,完成《史记》,留与后人,含垢忍辱忍受“腐刑(割掉鼻子或者生殖器官的酷刑)”.公元前96年(太始元年)获赦出狱,做了中书令,掌握皇帝的文书机要.于是他发愤著书,全力写作《史记》,大约在他55岁那年终于完成了全书的撰写和修改工作.
  司马迁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成就了《史记》——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130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史记》全书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绩)、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叙人臣,其中最后一篇为自序)、十表(大事年表)、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对后世的影响极为巨大,被称为“实录、信史”.生平
  司马迁生卒年代,史无明文.近人王国维《太史公行年考》认为司马迁生于公元前145年(汉景帝中元五年),一说生于公元前135年(汉武帝建元六年);大约卒于公元前86年(汉昭帝始元元年),一说卒于公元前87年(汉武帝后元二年),又一说卒于公元前90年(汉武帝征和三年).据说司马迁家自唐虞至周,都是世代相传的历史家和天文家.司马错是秦惠王时伐蜀的名将,司马昌是秦始皇的铁官,到了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又做汉武帝的太史令,恢复了祖传的史官恒业.
  少年受业
  司马迁的少年时代,“耕牧河山之阳”.司马迁在这“山环水带,嵌镶蜿蜒”(《韩城县志序》)的自然环境里成长,既被山川的清淑之气所陶冶,又对民间生活有一定体验.   10岁,司马迁随父亲至京师长安,得向老博士伏生、大儒孔安国学习;家学渊源既深,复从名师受业,启发诱导,获益不浅.这个时候,正当汉王朝国势强大,经济繁荣,文化兴盛的时候,张骞奉使通西域,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汉武帝设立乐府,也是司马迁在京城里丰富见闻,热情迸发的时候.
  壮年游历
  司马迁半身像
  [2] 司马迁大约20岁开始外出游历——“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窥九疑,浮于沅、湘,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孔子之遗风,乡射邹、峄,厄困鄱、薛、彭城,过梁楚以归.”回到长安以后,做了皇帝的近侍郎中,主要职责是守卫宫殿门户,管理车骑,随从皇帝出行.他随汉武帝到过平凉、崆峒,又奉使巴蜀,他到得最南边是昆明.据司马迁自己说,他少年时期曾经“耕牧河山之阳”,也就是说他儿童时期曾经在家乡从事过一些农业劳动.后来他的父亲司马谈到长安做了太史令,司马迁随父亲也到了长安,然后在父亲的指导下,他刻苦读书,打下了深厚的文化基础,他拜了很多名师做老师.司马迁的家族,就是他这个家族,世代都是史官,而作为史官,他有责任来记载帝王圣贤的言行,也有责任来搜集整理天下的遗文古事,更有责任通过叙事论人而为当时的统治者提供借鉴.那么他的父亲司马谈就有志于整理中华民族数千年历史,试图撰写一部规模空前的史著.就是写一部史书,从
  他父亲开始就已有这么一个理想,他的父亲做太史令之后,就开始搜集阅读史料,为修史做准备.但是司马谈感到自己年事已高,要独立地修成一部史著,无论是时间、无论是精力,还是才学知识都还不够,所以司马谈寄厚望于他的儿子司马迁,希望他能够早日参与其事,最终实现这样一个宏愿.   
  司马迁像集锦(12张)于是,司马迁在读万卷书的基础上,开始行万里路,司马谈要求他儿子来进行一次为期两年多的一次全国的漫游.司马迁从20岁开始的全国漫游,是为写《史记》做准备的一次实地考察,他亲自采访,获得了许多第一手材料,保证了《史记》的真实性和科学性.他这个漫游,也是《史记》实录精神的一种具体体现.   比如说,他漫游到汨罗江畔,在当年屈原投江自沉的地方,他高声朗诵着屈原的诗,他痛哭流涕,所以他写《屈原列传》写得那么有感情,他是亲自去考察过,他是在学习屈原的基础上来写屈原的.比方说,在韩信的故乡淮阴,他也搜集了许多有关韩信的故事,并亲自去问别人,说当年韩信受胯下之辱,了解韩信为什么能够受胯下之辱而不发怒,不愿意去做出非法的事来,忍了.韩信那么高的个子,从一个流氓两个腿之间爬过去,如果按照他的个性,一刀就把他杀了.但是如果把他杀了,后来就不能够建功立业了.韩信后来帮助刘邦推翻了秦王朝,建立了西汉,封王封个侯,回了故乡,韩信自己说:如果当初我把你杀了,我就没后来的建功立业,所以小不忍则乱大谋.并为避祸而韩何改姓的何姓安徽庐江始祖,辛亥革命元老中国现代教育奠基人同盟会嘉应州主盟人何子渊的远祖何庶题辞(别号:自修,轩辕黄帝第60世耳孙):“更名改姓 因避强秦 宁去候统 甘为庶民 ;承先启后 继旧开新 既明且哲 以保其身”.   再比如说,在曲阜他去瞻仰了孔子的墓,还和孔子故乡的一些儒生在一起揽衣挽袖,一步一揖,学骑马,学射.学行古礼,以此表达他对孔子的纪念.再比如说,在孟尝君的故乡薛城,他走乡串巷,考察民风,而且他考察这个地方的民风跟当年孟尝君好客养士有什么关系,所以他走一路、考察一路.可以这样说,司马迁在漫游的旅程中,不放过任何一个了解历史的人,不放过任何一个存留于人们口碑上的故事,获得了许许多多从古籍当中所得不到的历史材料,同时他深入民间,广泛地接触了人民群众的生活,使得他对社会,对人生的观察、认识逐渐深入.   此外他遍历名山大川,饱览了祖国山河的壮美,陶冶了性情,从而也提高了他的文学的表现力.所以说司马迁的这次漫游,正是司马迁走向成功的极为坚实的一步,是非常典型的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司马迁和父亲洛阳相会
  公元前110年(元封元年),汉武帝举行大规模的巡行封禅,步骑十八万,旌旗千余里,浩浩荡荡.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是史官,司马谈这时候却病了,经过汉武帝的允许留在洛阳养病,正好司马迁从长安匆匆赶去追随汉武帝,在洛阳见到了他奄奄一息的父亲司马谈.   司马迁在为《史记》写的“自序”里,详细记录了司马谈在“河、洛之间”对他说的那番语重心长的遗嘱.司马谈说:余先,周室之太史也,自上世尝显功名于虞、夏,典天官事,后世中衰,绝于予乎?汝复为太史,则续吾祖矣.今天子接千岁之统,封泰山,而余不得从行,是命也夫,命也夫!余死,汝必为太史.为太史,无忘吾所欲论著矣.且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此孝之大者.夫天下称颂周公,言其能歌文、武之德,宣周、邵之风,达太王、王季之思虑,爰及公刘,以尊后稷也.幽厉之后,王道缺,礼乐衰,孔子脩旧起废,论《诗》、《书》,作《春秋》,则学者至今则之.自获麟以来,四百有余岁,而诸侯相兼,史记放绝.今汉兴,海内一统,明主贤君忠臣死义之士,余为太史而弗论载,废天下之史文,余甚惧焉,汝其念哉!   司马迁俯首流涕,对父亲发誓说:“我虽不聪敏,请容许我把您已记录编排过的有关过去的传闻,完整地书写出来,绝不敢有缺漏.”洛阳相会,就这样成为这一对钟情于历史学的父子之间的生死之别.
  编著《史记》和获罪
  公元前108年(元封三年),司马迁38岁时,正式做了太史令,有机会阅览汉朝宫廷所藏的一切图书、档案以及各种史料的机会,他一边整理史料,一边参加改历.等到公元前104年(太初元年),中国第一部历书《太初历》完成,他就动手编写《史记》.   公元前99年(天汉二年),汉武帝派贰师将军李广利带兵三万,攻打匈奴,打了个大败仗,几乎全军覆没,李广利逃了回来.李广的孙子李陵当时担任骑都尉,带着五千名步兵跟匈奴作战.单于亲自率领三万骑兵把李陵的步兵团团围困住.但是李陵的箭法十分好,兵士也十分勇敢,五千步兵杀了五六千名匈奴骑兵.单于调拨更多的兵力,然而仍然无力与李陵相抗衡.就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
  [3]在单于准备退军之时,李陵手下有一名军候侯敢叛变,将李陵内部军情告发.告诉单于李陵后面没救兵,而且教单于部下制作连发连射的弓箭.单于于是继续与李陵作战.最后李陵寡不敌众,只剩了四百多汉兵突围出来.李陵被匈奴逮住,投降了.   大臣们都谴责李陵不该贪生怕死,向匈奴投降.汉武帝问太史令司马迁,听听他的意见.   司马迁说:“李陵带去的步兵不满五千,他深入到敌人的腹地,打击了几万敌人.他虽然打了败仗,可是杀了这么多的敌人,也可以向天下人交代了.李陵不肯马上去死,准有他的主意.他一定还想将功赎罪来报答皇上.”   汉武帝听了,认为司马迁这样为李陵辩护,是有意贬低李广利(李广利是汉武帝宠妃的哥哥),勃然大怒,说:“你这样替投降敌人的人强辩,不是存心反对朝廷吗?”他就把司马迁下了监狱,交给廷尉审问.司马迁被关进监狱以后,案子落到了当时名声很臭的酷吏杜周手中,杜周严刑审讯司马迁,司马迁忍受了各种肉体和精神上的残酷折磨.面对酷吏,他始终不屈服,也不认罪.司马迁在狱中反复不停地问自己:“这是我的罪吗?这是我的罪吗?我一个做臣子的,就不能发表点意见?”不久,有传闻说李陵曾带匈奴兵攻打汉朝.汉武帝信以为真,便草率地处死了李陵的母亲、妻子和儿子.司马迁也因此事被判了死刑.第二年汉武帝杀了李陵全家,处司马迁以腐刑.腐刑是个奇耻大辱,污及先人,见笑亲友.后司马迁在《报任少卿书》中提及此事中说道:“遭遇此祸,重为乡党所戳笑,以污辱先人,亦何面目复上父母之丘墓乎,虽累百世,垢弥甚耳,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在狱中,又备受凌辱,“交手足,受木索,暴肌肤,受榜棰,幽于圜墙之中,当此之时,见狱吏则头抢地,视徒隶则心惕息”(司马迁《报任安书》).几乎断送了性命.他本想一死,但想到自己多年搜集资料,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要写部有关历史书的夙愿,因此为了完成《史记》的写作,忍辱负重,希望出现一线转机.   公元前96年(太始元年)汉武帝改元大赦天下.这时司马迁50岁,出狱后当了中书令,在别人看来,也许是“尊宠任职”,但是,他还是专心致志写他的书.直到公元前91年(征和二年),《史记》全书完成,共得130篇,52万余言.
  司马光,山西夏县人.其远祖可追溯到西晋皇族安平献王司马孚.司马光 司马光彩像
  [1]的父亲司马池曾为兵部郎中、天章阁待制(属翰林学士院),在藏书阁担任皇帝的顾问,官居四品,一直以清廉仁厚享有盛誉.司马光出生时,他的父亲司马池正担任光州光山县令,于是便给他取名“光”,七岁时,司马光“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即能了其大旨”,“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   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中进士甲科,在华州(今河南郑县)担任地方官.起初任奉礼郎、大理评事一类小官,后经枢密副使庞籍的推荐,入京为馆阁校勘,同知礼院,至和元年(1054),随庞籍到并州(今山西)为官,后改并州通判.嘉祐二年(1057)庞籍因事获罪,司马光引咎离开并州.宋仁宗末年任天章阁待制兼侍讲同知谏院.嘉祐六年(1061)迁起居舍人同知谏院.   司马光立志编撰《通志》,作为统治者的借鉴,治平三年(1066)撰成战国迄秦的《通志》八卷上觐宋英宗,英宗命设局续修,并供给费用,增补人员.宋神宗即位后,以其书“有鉴于往事,以资于治道”,赐书名《资治通鉴》,并亲为写序.此时王安石在宋神宗的支持下行新政,司马光竭力反对,与安石在帝前争论,强调祖宗之法不可变.神宗命他为枢密副使,坚辞不就.熙宁三年(1070),自请离京,以端明殿学士知永兴军(现陕西省西安市),次年退居洛阳,任西京留守御史台,以书局自随,继续编撰《通鉴》,元丰七年(1084)成书.书成后,司马光官升为资政殿学士.   元丰八年(1085)宋哲宗即位,高太皇太后听政,召他入京主国政,次年任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数月间罢黜新党,尽废新法,史称“元祐更化”.司马光执政一年半,即与世长辞,“京师人为之罢市往吊,鬻衣以致奠,巷哭以过车者,盖以千万数”,灵柩送往夏县时,“民哭公甚哀,如哭其私亲.四方来会葬者盖数万人,家家挂象,饭食必祝”.死后,宋哲宗将他葬於高陵.追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赐碑“忠清粹德”.   对司马光的为人,朱熹评论:公忠信孝友恭俭正直出于天性,其好学如饥渴之嗜饮食,于财利纷华如恶恶臭;诚心自然,天下信之.退居于洛,往来陕洛间,皆化其德,师其学,法其俭.有不善曰:君实得无知乎!博学无所不通.(《三朝名臣言行录》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