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步测量的步骤?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07 21:47:49
碎步测量的步骤?
碎步测量的步骤?
碎步测量的步骤?
碎部测量的方法 一、碎部点的选择 二、经纬仪测绘法 三、增补测站点 四、注意事项 五、地形点的分布与最大视距 一、碎部点的选择 一、碎部点的选择 碎部点:地物特征点,地貌的特征点. (一)地物的特征点的选择 特征点:指决定地物形状的地物轮廓线上的转折点、交叉点、弯曲点及独立地物的中心点等.如房角点、道路转折点、交叉点、河岸线转弯点等 一般规定:主要地物凸凹部分在图上大于 0.4(0.5)mm均要表示出来,小于0.4mm,可以用直线连接. 立尺:立尺员把标尺立到地形、地貌特征点上. (1) “地物”取“轮廓转折点”. §7-4 碎部测量的方法 自学——供参考: 地物——地球表面上自然和人造的固定性物体. 1、地物测绘要求: 依比例表示的地物,将其正射投影位置的几何形状相似地描绘在图上,或将其边界位置表示在图上,边界内绘上相应符号; 不能依比例表示的地物,在图上以相应的地物符号表示在地物中心位置; 根据规定的比例尺,按规范和图式的要求综合取舍; 测定地物形状的特征点(拐点). 2、居民地测绘 测图比例尺不同,综合取舍不一样; 外围轮廓准确测绘,内部主要街道及 较大的空地应区分出来; 散列式居民地、独立房屋应分别测绘; 一般只测绘房屋的三个角或相邻的两角顶并量取房屋宽度. 3、道路测绘 ①铁路:标尺应立于中心线上,直线立尺稀,曲线立尺密;附属物按实际位置测定. 路堤测绘 路堑测绘 3、道路测绘 ① 铁路: ② 公路 : 一律按实际位置测绘. 立尺位置: 中心、两侧、一侧立尺、一侧实量宽度.转弯、交叉处尺点密,附属物实测. 路堤、 路堑 :测绘方法同铁路. 大车路:立尺于道中心,按图式绘制. 小路:视其重要程度综合取舍,弯曲程度综合取舍,与田埂重合不绘田埂. 4、管线的测绘 架空管线转折处的支架塔柱实测,直线部分用视距长度图解确定;塔柱上有变压器时其位置按其与塔柱的相应位置绘制;电线和管道按符号绘制. 5、水系的测绘 无特殊要求时均以岸边为界,如要求测水涯线、洪水位、平水位,按要求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测绘. 河岸在保证精度的前提下,小的弯曲、岸边不甚明显地段适当取舍. 单线表示的小沟只测中心位置; 渠道两岸有堤可参照公路的测法,田间临时小渠不必测绘. 湖泊边界如不明显,可视具体情况确定湖岸或水涯线 水系的测绘 6、植被的测绘 测绘边界,用地类界符号表示范围,加植被符号说明. 地类界与道路、河流、栏栅等重合时不绘地类界,与境界线、高压线等重合应移位绘地类界. 行树两端实测,中间配置. 地物测绘时的跑尺 分类跑尺法 分区跑尺法 兼顾式跑尺法 一、碎部点的选择 (一) 地物特征点的选择 (二) 地貌特征点的选择 地貌特征点:地性线上方向变化和坡度变化的位置 (二) 地貌特征点的跑尺 1、选择有效的地貌特征点 2、跑尺方法: 等高线法 地性线法 分片法 地貌点跑尺方法图---地性线法 二、经纬仪测绘法 大比例尺地形图常规测绘方法 经纬仪测图法 (量角器配合经纬仪测图法) 二、经纬仪法测图 (mapping method with theodolite) (一)配置 1、工具:经纬仪、图板、塔尺、小钢尺、量角器、三棱尺、计算器、铅笔、橡皮等. 2、人员:观测员、记录计算员、绘图员各1人、立尺员1-2人. (二)步骤 1、安仪器:在控制点A安置经纬仪,量取仪器高. 2、定向:后视(盘左瞄准)控制点B,度盘置零. 3、检查方向:瞄准另一个控制点C,读取水平度盘读数与已知数据∠BAC比较. 3、立尺 如1、2、3点. (图7-4-38.1) 4、观测:瞄准点1的塔尺,分别读取上、下丝之差l、中丝读数v、竖盘读数L、水平角β. 5、记录、计算:记录上述观测值,按视距测量公式计算出点1的水平距离D和高程H. 6、展碎部点: 在图纸上,按β、D,定出点1的位置. 7、绘制地形图(地物和等高线) 等高线的绘制方法: (1)首先描绘出地性线(山脊线、山谷线). (2)再在相邻碎部点之间内插出等高线. 总结:经纬仪测图一个测站点的工作 1.在测站安置仪器(对中整平量仪器高) 2.定向(盘左后视另一控制点B,水平盘 读数置零、图板定向,定量角器) 3.立尺(概括全貌、点少、能检核) 4.观测(瞄准、读尺间隔 l(上、下丝 读数之差),中丝读数v,竖盘读数L,水平盘读数b) 5.记录计算(表格记录计算) 计算公式: D=K*l*cos2a ; h=D*tan a +i-v ; H碎= H站+h 6.刺点,注记高程(在图纸上,按β、D,定出点1的位置,注记1点高程) 7.描绘(对照实地按图式描绘地物、地貌——等高线) 地形碎部测量手簿 表8-5 竖直角: a =90o-L+x = 90o-L (顺时针注记) 水平距离: D=K*l*cos2a 高 差: h=D*tan a +i-v ; 碎部点高程 : H碎 = HA+ h 三、增补测站点(自学) 1、支导线法(距离:往返相对误差不大于1/200、高差:往返较差不大于1/7) 2、内、外插点法(要求同1) 3、图解交会法(前方交会不少于三个方向) 1/2000测图可采用后方交会,不少于四个方向交会角在30°~150°. 四、注意事项 1、每观测20~30个碎部点,应检查起始方向归零差应<4',否则,应重新定向,并检查已测碎部点. 2、立尺人员应将视距尺竖直,综合取舍碎部点,地形复杂时绘制草图. 3、绘图人员注意图面正确、整洁、注记清晰 并做到随测点及时展绘、检查. 4、当该站工作结束时,应检查有无漏测、测错,并将图面上的地物、地性线、等高线与实地对照,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五、地形点的分布与最大视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