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的《琵琶行》中为什么要描写这样的一位弹琵琶的妇人?妇人的命运是很可怜,但仅仅因为曾在烟花之地纸醉金迷,如今年长色衰,生活惨淡,而生出的慨叹,值得白居易为她作诗么?诗中渲染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5 05:31:36

白居易的《琵琶行》中为什么要描写这样的一位弹琵琶的妇人?妇人的命运是很可怜,但仅仅因为曾在烟花之地纸醉金迷,如今年长色衰,生活惨淡,而生出的慨叹,值得白居易为她作诗么?诗中渲染
白居易的《琵琶行》中为什么要描写这样的一位弹琵琶的妇人?妇人的命运是很可怜,但仅仅因为曾在烟花之地纸醉金迷,如今年长色衰,生活惨淡,而生出的慨叹,值得白居易为她作诗么?
诗中渲染并描绘了极其浓郁的愁绪,并表明自己与弹琵琶的妇人“同是天涯沦落人”,但白居易为何如是说?他的愁楚从何而来?他这么说难道只是为:自己遭到贬官,时乖命蹇而慨叹么?
想知道《琵琶行》有没有思想上的升华?它能流传千古,是只因为优美生动,还是其中寄托了像是忧国忧民之类的深邃思想?

白居易的《琵琶行》中为什么要描写这样的一位弹琵琶的妇人?妇人的命运是很可怜,但仅仅因为曾在烟花之地纸醉金迷,如今年长色衰,生活惨淡,而生出的慨叹,值得白居易为她作诗么?诗中渲染
一个一个来吧
  《琵琶行》作于唐宪宗元和十一年(公元816年)秋,时白居易四十五岁,任江州司马.白居易在元和十年以前先是任左拾遗,后又任左赞善大夫.元和十年六月,唐朝藩镇势力派刺客在长安街头刺死了宰相武元衡,刺伤了御史中丞裴度,朝野大哗.藩镇势力在朝中的代言人又进一步提出要求罢免裴度,以安藩镇的“反侧”之心.这时白居易挺身而出,坚决主张讨贼,认为否则国将不国.白居易这种主张本来是对的,但因为他平素写讽喻诗得罪了许多朝廷的权贵,于是有人就说他官小位卑,擅越职分.再加上有人给他罗织罪名,于是贬之为江州司马.江州的州治在今江西省九江市.司马是刺史的助手,听起来也像是不错,但实际上在中唐时期这个职位是专门安置“犯罪”官员的,是变相发配到某地去接受监督看管的.这件事对白居易影响很大,是他思想变化的转折点,从此他早期的斗争锐气逐渐销磨,消极情绪日渐增多.
  《琵琶行》作于他贬官到江州的第二年.
  琵琶女年华老去容颜易改,只好嫁作商人妇.商人重利轻别离,再加上她的出身,可想见她的婚后生活也不如意.她是命途舛恻的可怜人,被所谓的“命运”所抛弃,沦落至此.而白居易此时遭贬官外放,几十年来也是宦海沉浮、仕途坎坷,荣辱难由己.“学得文武艺,货与帝王家”,可此时诗人抱负难申壮志难酬,心境自然非常悲凉愤懑.白居易本身就是个很能体察民生疾苦的正直文人,而此时的落魄使得他心灵非常敏感,也便更能体会到“可怜之人”的悲苦.他是将琵琶女引为知己了.所以有“同是天涯沦落人”之叹.
  被贬官是引发此文和“同是天涯沦落人”之感叹的直接原因.而此文除了借琵琶女抒发自己政治上受打击、遭贬斥的抑郁悲凄之情之外,还引发了一种人生感慨.前面也说过了,白居易宦海沉浮,荣辱不能由己,此时最应有“人生无常”之感.结合琵琶女的遭际,人生、命运的悲哀便萦绕于诗人心头.
  另外,因为白居易生在大唐中后期,天朝已渐趋没落,社会动荡,政治黑暗.诗人自己和琵琶女,尤其是后者,是社会中的最不幸者.诗人悲天悯人,诗中便也流露出对社会中的不幸者的同情.
  因此文是“哭人”也“哭己”的,所以,不是琵琶女值不值得他大发感慨的问题,而是他本身就有诸多感慨,正好借琵琶女来宣泄.用句我特别喜欢的一句台词“没有值得不值得,只有愿意不愿意”.
  至于最后一个问题,肯定是两者兼而有之了.感人至深的文学作品,不可能是犹如空中楼阁的“纯文学”,必然有时代性,深刻的思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