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谭学讴》的翻译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6 21:55:21

《薛谭学讴》的翻译
《薛谭学讴》的翻译

《薛谭学讴》的翻译
原文
  薛谭学讴(ōu)(1)于秦青,未穷(2)秦青之技(4),自谓(3)尽之(5),遂(5)辞(6)归(7).秦青弗(8)止(9),饯(10)于郊(11)衢(qǖ)(12),抚节悲(13)歌,声振(14)林木,响遏(ē)行云(15).薛谭乃射求反(16),终身不敢言归.
译文
  薛谭向秦青学习唱歌,还没有学完秦青的技艺,就自己说已经学完了,于是便告辞离开.秦青没有阻止他,在郊外大道旁给他送行,秦青打着节拍,高唱悲歌.那歌声使树木振动了,使空中的飞云停住了.薛谭听了后便向秦青道歉并请求能回去继续学习唱歌,从此一辈子不再说回去的事了.

薛谭学讴(ōu)(1)于秦青,未穷(2)秦青之技(4),自谓(3)尽之(5),遂(5)辞(6)归(7)。秦青弗(8)止(9),饯jiàn(10)于郊(11)衢(qǖ)(12),抚节悲(13)歌,声振(14)林木,响遏(ē)行云(15)。薛谭乃谢(16)求反(17),终身不敢言归。
 薛谭向秦青学习唱歌,还没有学完秦青的技艺,自己就说已经学完了,于是便告辞离开。秦青没有阻止他,在郊外大道边设...

全部展开

薛谭学讴(ōu)(1)于秦青,未穷(2)秦青之技(4),自谓(3)尽之(5),遂(5)辞(6)归(7)。秦青弗(8)止(9),饯jiàn(10)于郊(11)衢(qǖ)(12),抚节悲(13)歌,声振(14)林木,响遏(ē)行云(15)。薛谭乃谢(16)求反(17),终身不敢言归。
 薛谭向秦青学习唱歌,还没有学完秦青的技艺,自己就说已经学完了,于是便告辞离开。秦青没有阻止他,在郊外大道边设宴送行,秦青打着节拍,高唱悲歌。那歌声使树木振动了,使空中的流云停住了。薛谭听了后便向秦青道歉并请求能回去继续学习唱歌,从此一辈子不再说回去的事了。
  (1) 讴:不用乐器伴奏的歌唱。
  (2)穷:用尽,用完。
图片(2张)这里指学完。
  (3)谓:以为、认为。
  (4)技:本领
  (5)遂:于是
  (5)之:唱歌的本领
  (6)辞:告辞;
  (7)归:回去
  (8)弗:没有 
  (9)止:阻止
  (10)饯:用酒食给人送行或设宴送行。
  (11)郊:在城外大道旁
  (12)衢(qú):大路,四通八达的路郊衢:郊外的大道边
  (13)悲:悲壮的
  (14) 振:振动
  (15)遏(è):阻止。
  (16)谢:认错,道歉。
  (17)反:通假字,通“返”,返回。
  (18)抚节:打着拍节。
 这个故事说明了学习必须虚心、持之以恒、不能骄傲自满。同时这里也给我们以启示:一方面可以说恰当的正面教育可收到很好的效果。道理是从实际生活中抽象出来的,当反过来用它来指导学生实际时,就应具体化、形象化,教师的引导也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针对往往容易产生自满的同学,这样的导向往往能使其看到别人身上的闪光点,使其客观地评价自己和他人,让其真正懂得如何做到全面发展,以及如何才能真正成为“四有人才”,进而激励他们锐意进取的可贵精神。  这篇古文告诉人们学习是永无止境的,千万不可有成功就骄傲自满的心态,不要浅尝辄止的学习,学习必须虚心、持之以恒。犯错误不要紧,知错就改才是最重要的!
  不要遇到困难而退缩,要努力学习,超越自我。世人观察事物,判断是非,因为要受视角、思维定式、人生经历、身处环境、身居地位等诸多要素的影响或束约,获取的印象,作出的结论,就相互出入很大,于是人们各执己见,各述己论,莫衷一是。读书也同此理。人们同读一本书,各有各自的解读方法,各有各自的读后联想。我现在谈谈我读“薛谭学讴”,一文的感想。
  在我读过的有限的书籍中,《列子·汤问》篇中的“薛谭学讴”,是我看见的最古老的记述声乐教育的文字。此文告诉我们,我国在两千五百年以前就已经出现了职业声乐教师,因为《列子》一书是战国时期问世的著作。只可惜《列子》著作不是正宗史书,又叹惜中国的正宗史书是不记载中国的科教文发展史的,使我们的那些善令大人物宠爱的学者们,不能手执《列子》一书去尽施捕风捉影的看家本事来番大扬国威。
  “薛谭学讴”全文没有叙述秦青进行声乐教育的具体细节,没有介绍薛谭声乐学习的内容,甚至连薛谭在发生了要“辞归”究竟已经向秦青学艺有多久也不交待,我以为与正题“学讴”有偏离之嫌。《列子》篇中另有一段叙述纪昌学箭的文字,纪昌的老师飞卫的训练法,纪昌艰苦学练射术的实况,文章介绍得很详细。我猜,这恐怕是因为作者对声乐教学较陌生,对射术训练很熟悉的原因。
世人观察事物,判断是非,因为要受视角、思维定式、人生经历、身处环境、身居地位等诸多要素的影响或束约,获取的印象,作出的结论,就相互出入很大,于是人们各执己见,各述己论,莫衷一是。读书也同此理。人们同读一本书,各有各自的解读方法,各有各自的读后联想。我现在谈谈我读“薛谭学讴”,一文的感想。
  在我读过的有限的书籍中,《列子·汤问》篇中的“薛谭学讴”,是我看见的最古老的记述声乐教育的文字。此文告诉我们,我国在两千五百年以前就已经出现了职业声乐教师,因为《列子》一书是战国时期问世的著作。只可惜《列子》著作不是正宗史书,又叹惜中国的正宗史书是不记载中国的科教文发展史的,使我们的那些善令大人物宠爱的学者们,不能手执《列子》一书去尽施捕风捉影的看家本事来番大扬国威。
  “薛谭学讴”全文没有叙述秦青进行声乐教育的具体细节,没有介绍薛谭声乐学习的内容,甚至连薛谭在发生了要“辞归”究竟已经向秦青学艺有多久也不交待,我以为与正题“学讴”有偏离之嫌。《列子》篇中另有一段叙述纪昌学箭的文字,纪昌的老师飞卫的训练法,纪昌艰苦学练射术的实况,文章介绍得很详细。我猜,这恐怕是因为作者对声乐教学较陌生,对射术训练很熟悉的原因。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