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唯物主义?什么是唯心主义?如何理解它们的对立?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5 00:33:19

什么是唯物主义?什么是唯心主义?如何理解它们的对立?
什么是唯物主义?什么是唯心主义?如何理解它们的对立?

什么是唯物主义?什么是唯心主义?如何理解它们的对立?
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这个区分涉及哲学最基本的问题,就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在这个关系问题上有两方面,其中第一个方面也是最根本的方面就是思维与存在谁是第一性,也就是谁先谁后,谁决定谁,谁是世界的本原的问题.
当认为思维是世界第一性,是世界的本原,这就是唯心主义
当认为存在是世界第一性,是世界的本原,这就是唯物主义
除了这个意义上的区分,其它的使用都是不正确.
根本上说,唯物主义是对的(物质是世界本原,意识是物质的最高形态),但是唯心主义在很多方面却发挥着不可泯灭的作用和启迪思维
两者对立就是因为意识和物质是截然不同的对立面,打个不太恰当的比方就好像“黑”与“白”之间的对立.当考虑他们谁为世界本原的时候,就只能两者取其一,而没有可以调和的可能.

一个是物质决定意识 物质第一性
一个是意识决定物质 意识第一性

唯物论是一种哲学思想。这种哲学思想认为在意识与物质之间,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反映。也就是[[有机化合物|有机物]]出于对物质的反应。基本观点概括为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精神是物质的产物和反映。
唯物主义有机械唯物主义和辨证唯物主义的区别,机械唯物主义认为物质世界是由各个个体组成的,如同各种机械零件组成一个大机器,不会变化;辨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世界永...

全部展开

唯物论是一种哲学思想。这种哲学思想认为在意识与物质之间,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反映。也就是[[有机化合物|有机物]]出于对物质的反应。基本观点概括为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精神是物质的产物和反映。
唯物主义有机械唯物主义和辨证唯物主义的区别,机械唯物主义认为物质世界是由各个个体组成的,如同各种机械零件组成一个大机器,不会变化;辨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世界永远处于运动与变化之中,是互相影响,互相关联的。机械唯物论的代表人物是费尔巴哈,辨证唯物论的代表是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
唯物辩证法包含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本质与现象、内容与形式、原因与结果、必然性与偶然性、可能性与现实性等范畴。在部分国家的宣传材料以及中高等教育的哲学课程中对于唯物辩证法有如下的描述:“由于唯物辩证法的规律和范畴,是从自然界和社会生活本身抽象出来的,因而它们既是客观事物本身运动发展的普遍规律,也是认识的普遍规律,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唯物辩证法不是一种僵死的体系,它随人类的实践运动的发展,不断有新的含义、新的范畴、规律产生出来。”
世界范围内,并非所有的科学工作者以及哲学研究人员都认同辩证唯物论这一哲学流派。爱因斯坦对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手稿阅读完毕后曾做出这样的评价:“爱德华·伯恩斯坦先生把恩格斯的一部关于自然科学内容的手稿交给我,托付我发表意见,看这部手稿是否应该付印。我的意见如下:要是这部手稿出自一位并非作为一个历史人物而引人注意的作者,那么我就不会建议把它付印,因为不论从当代物理学的观点来看,还是从物理学史方面来说,这部手稿的内容完全就是胡说八道、疯人之作。可是,我可以这样设想:如果考虑到这部著作对于阐明恩格斯的思想的意义是一个有趣的文献,那是可以勉强出版的。”
主要内容
对立统一
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一切存在的事物都是由相互对立的部分组合而成的。 例如, 电现象中包含有正电荷和负电荷;原子是一个整体但也是由相反电荷的氢核和电子所组成。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对立统一思想来自黑格尔。
毛泽东所著《矛盾论》对对立统一有详细论述。
质量互变
物质的属性具有质和量两个属性。质是指物质的性质,而不是质量;量是指衡量物质处在的某种状态的数量。从量变到质变,就是说物质总是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而在每次由一种性质变化到另一种性质的过程中,总是由微小的变化(称作量变)慢慢积累,微小的变化的积累最终导致物质由一个性质变化到另一个性质。
否定之否定
否定之否定原理来自黑格尔的正-反-合三阶段论:“正”态事物由于内部矛盾的发展,会过渡到反面,成为“反”阶段,这是第一个否定;由反阶段再过渡到它的反面,是为否定之否定。经过否定之否定后,事物虽然回到“正”态,但已不是原来的状态,而是更上一层楼。
中国民间谚语“物极必反”就是第一否定;“否极泰来”则是否定之否定。
物质与意识
①思维和存在哪个是第一性的问题:对此的不同回答哲学可以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
②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对此的不同回答划分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两个派别;
③区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就是看它们对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知识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不同于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通常说的“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命题,它是指,一方面物质决定意识,另一方面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意识能动地反映客观物质世界,意识能动地反作用于客观物质世界)。这是对实际存在的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的正确揭示。哲学基本问题所说的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包括两个内容:一是,物质和意识哪个是世界的本原,哪个决定哪个;二是,意识能不能正确地反映物质,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客观存在。对这两方面的正确回答是:物质决定意识,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物质。可见,这里所回答的第二个内容,与前面说的第二个内容不是一回事,两处说的“关系”是有不同之处的。
作为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哲学史的总结,历史上的哲学,都以不同形式回答了哲学的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在新的高度上正确地回答了哲学的基本问题,而且进一步科学地指明了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人类世代的实践和科学的发展,都证明了唯物主义的正确性和唯心主义的荒谬性。
唯物主义: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战国荀子:“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东汉王充:“天地合气,万物自生。”
南朝范缜:“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明朝王夫之:“气者,理之依也。”“天下唯器”,“道者器之道”,“无其器则无其道”。
唯心主义:世界的本质是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
①主观唯心主义:世界由人的意识创造、决定宋朝哲学家陆象山:“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明朝哲学家王阳明:“心外无物。”
英国哲学家贝克莱: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感觉的组合”、“观念的集合”。
②客观唯心主义:世界由某种神灵或不可捉摸的绝对观念创造、决定宋朝哲学家朱熹:“理在事先。”
柏拉图:世界是“理念”的影子黑格尔:世界的本质是独立存在的“绝对精神”。
③宗教:上帝、神创造和支配世界唯心主义两种形式,虽有某些差别,但本质上是一致的。它们都认为,思维、意识是第一性的,存在、物质是第二性的,颠倒了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的真实关系,背离了自然科学和人们的实践经验。

收起

唯物主义: 物质是第一位,精神第二位.
唯心主义:精神第一位,物质是第二位.

唯物主义者认为物质决定意识,物质第一性
唯物主义者认为意识决定物质 意识第一性
对立面是意识和物质是截然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