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于荣辱观、文明礼貌、奋斗自强、和谐社会的经典古训吗?帮忙找找有关荣辱观、文明礼貌、奋斗自强、和谐社会的经典古训的名句吧,其他的也要,越多越好,不过要精!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7 17:49:13

有关于荣辱观、文明礼貌、奋斗自强、和谐社会的经典古训吗?帮忙找找有关荣辱观、文明礼貌、奋斗自强、和谐社会的经典古训的名句吧,其他的也要,越多越好,不过要精!
有关于荣辱观、文明礼貌、奋斗自强、和谐社会的经典古训吗?
帮忙找找有关荣辱观、文明礼貌、奋斗自强、和谐社会的经典古训的名句吧,其他的也要,越多越好,不过要精!

有关于荣辱观、文明礼貌、奋斗自强、和谐社会的经典古训吗?帮忙找找有关荣辱观、文明礼貌、奋斗自强、和谐社会的经典古训的名句吧,其他的也要,越多越好,不过要精!
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
  同舟渡海,中流遇风,救患若一,所忧同也.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
  礼仪之邦 仁者爱人
  中国是文明古国,两千多年前,孔夫子就提出了“仁者爱人”.所谓“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天地之经而民实则之.”
  重振礼仪之邦
  社会之良否,系乎礼俗之隆污.故弊礼恶俗,亟须厘正,以固社会根基.
  礼,是人的脸谱.从一个人的言谈举止,即从一个人的礼貌,便可以知道一个人的素质.礼,是人际关系的粘合剂.有礼就能拉近人与人的距离,无礼则使人远去.中国人喜欢说:“多行不义,必自毙”.殊不知中国还有句话已经传了两千年,那就是:“多行无礼,必自及也.”这里的“及”字是惹祸的意思,那就是说,经常不讲礼貌的人,一定会惹出祸来.
  唐代孔颖达说:“中国礼义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华、夏一也.”如果说,在古代汉语中,“中国”更多地属于一个地域的概念,“华夏”则更倾向于代表一个文化共同体,而维系这个共同体并引导它繁荣、进步的价值基础,是“礼”和“义”.两千多年来,“礼仪之邦”是中国无数仁人志士、圣君贤相所崇慕和追求的社会理想,同时,也是经由他们长期努力和奋斗而为中国赢得的誉称.
  价值失衡 惟利是图
  中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竞争意识、奋斗意识等新伦理观盛行一时,但也出现了很多“价值失衡”,有的人处处奉行“惟利是图”的价值标准,市场秩序混乱,偷税、漏税、缺乏诚信时有可闻.由于各地发展水平不等,存在分配不公和机会不均,更由于法律不建全,使一些人对传统的忍让、节俭和谦逊产生怀疑,而崇拜金钱、讲究享乐成为了目标,一些人为此往往不择手段.
  有钱无礼
  社会的一些领域和一些地方道德失范,是非、善恶、美丑界限混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有所滋长,见利忘义、损公肥私行为时有发生,不讲信用、欺骗欺诈成为社会公害,以权谋私、腐化堕落现象严重存在.道德失范导致腐败,使市场经济陷入无序竞争,有碍改革开放,也不利中国经济与世界接轨.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解决,必然损害正常的经济和社会秩序,损害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应当引起全党全社会高度重视.而光用法治的强制手段,不能全面实现安邦治国,德治以其说服力和劝导力提高社会成员的思想认识和道德觉悟,有着重要作用.
  道德振兴 荣辱三味
  胡锦涛总书记在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的委员时明确指出,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马脑子·虎脑子·人脑子
  一个真正的大国,必须在文化、在人类的价值观上,拥有影响和引导这个世界的文化力量.如果文化上不自觉,精神上不自立,只是人云亦云亦步亦趋地跟在别人的身后,不用别人的“文化侵略”,我们自己既然已经自废“武功”,那么,马马虎虎,我们会不会重蹈“马”与“虎”的覆辙呢?
  “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说明人们在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阶级何以具有不同的价值观和文化性格.人生,包括人的生命体和人的生活两个方面.重要的不但是活着,而且是怎样活着.人生就是一个不断选择的过程.人生每一步都是选择的结果,也是下一步选择的开始.“人生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有些岔道口,你走错了一步,可以影响人生的一个时期,也可以影响一生.”(柳青)那么,我们如何做好自己的选择呢?
  王国维谈到做诗为人的三大境界,如何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也有个逐步的过程.
  知荣辱 明是非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士皆知耻,则国家永无耻矣;士不知耻,为国之大耻.是否知荣辱,一心向往正确的荣辱观,不仅关系到个人的品行和人格,而且关系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兴衰.所以说,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既是一个基本要求,又是一个很高的标准.它要求我们既要有崇高的理想,又要有踏实的行动;既要有高尚的道德追求,又要有严格的自我约束.
  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只有牢记“八荣八耻”,才能成为一个高尚的人.总书记提出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抓住了当前广大干部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抓住了促进社会风气和党风政风进一步好转的根本,也抓住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一个基础性问题,为我们在新时期衡量干部提出了更为具体的标准.作为党员干部特别是基层党员干部必须深刻领会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做当荣之事,拒为耻之行.
  践荣辱 艰苦奋斗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从行为不轨的颓废到见义勇为的高尚的转变,让人不由得心存感动,对生活、对未来重新鼓起勇气和信心.无数雄辩的事实已经证明,“朽木不可雕”的所谓古训在很多时候是不成立的,“功到自然成”、“铁杵磨成针”的欣喜倒是被许多活生生的事例所验证.但很多事实又告诉人们,在践行荣辱观的问题上要先难后易,直面重点群体、啃硬骨头,即使收获的过程有时太过漫长,甚至有些践行过程中会出现令人失望乃至绝望的反复,我们都不要知难而退.放大了对困难的估量、淡化了自己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
  荣辱之来 社会新风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荣辱观是一种与道德义务紧密联系的由道德内化而形成的道德情感,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具体反映.恩格斯说“每个社会集团都有他自己的荣辱观”.任何民族都要通过明确的荣辱观来维系基本的文化价值.有了鲜明的耻感意识、统一的价值标准和共同的道德规范,才能形成民族凝聚力和起码的社会秩序.
  荣辱观与道德面貌的形成
  宋代文学家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有一句名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一个古代的文人都能有这种荣辱观,我们为什么就不能把他发扬光大呢?
  当前我国社会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越来越多样化,不同群体的经济状况和利益诉求呈现明显差别;随着开放的日益扩大和互联网的广泛运用,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对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观念意识产生多方面的影响,人们思想活动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日趋增强,价值多元化成为这个时期最鲜明的特征.多元价值一方面使人们的独立性和选择性的空间得到扩展,但另一方面也在价值裂变和分化中出现紊乱、无序的倾向,许多优秀的传统价值被模糊或消解,社会主义价值观和道德观受到严重冲击.一个民族如果没有主流价值和道德共识作导向、作支撑,就会涣散民族意志,陷入一盘散沙,难以凝聚起亿万民众的力量,更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因此,重申和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整合和凝聚多元时代的道德共识,打造和夯实民族精神支柱,是非常必要而重大的现实课题.
  “物类之起,必有所始;荣辱之来,必象其德”.文化领域的道德风气和行为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社会价值导向的集中体现.我们坚信,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必将更加蓬勃繁荣.
  〔编后〕有人说,人之初,性本善.也有人说,人之初,性本恶.这两种观点都不可取.人性中有善,也有恶.两者关系并非绝对对立,而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人类自有智慧和意志,用自己的思想驾驭自己的人性,在实现自己的幸福的同时也实现他人的幸福.正因为有这种信念,我们对人性的未来充满信心,对于人类社会的前景充满信心.基于这种认识,每一个现在犯了错误、步入人生歧途的人,必有力量战胜自己的错误,重归正途.只是我们必须为他们提供健康向上的社会环境,只是我们必须对于这些心灵受害者以更多合理的帮助,只是这些人生迷途者,不可自暴自弃,不可一错再错,而能痛改前非,重铸自我!
  正直善良者,自当继续奋发向前.步入道德歧途者,自当洗心革面.以此营造新时期的道德振兴.而道德振兴,又必然给民族振兴以巨大的推动,促进各行各业生机勃勃地发展.
  我们国家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素称“礼仪之邦”.我们的祖先,曾以自己创造的物质文明影响和推动着人类的历史进程,也曾以自己高尚的道德情操影响和推动着进步人类精神世界的建设.现在,我们已进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世纪,伟大使命对全面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提出新的更高要求,我们坚信,中华民族一定会以崭新的、高尚的道德风貌,迈进在新世纪的伟大征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