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车和尚的典故谁有?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08 17:47:00

三车和尚的典故谁有?
三车和尚的典故谁有?

三车和尚的典故谁有?
发人深省的一则公案------三车和尚
  三车和尚的故事,是描述玄奘大师度其爱徒(窥基大师)的因缘与经过,且更是流传千古的中国佛教故事,甚至近来还拍摄成电视剧.
  三车和尚在历史上是真有其人,他是唐朝太宗时代的一个修行者,是唐玄奘法师的高足,中国佛教唯识法相宗的二祖,法号上窥下基.谈到窥基大师,他可是顶顶有名,大概是中国佛教使上第一位代表皇帝出家的和尚.所以,要介绍窥基法师,得从玄奘法师谈起.
  想当年,玄奘法师少年出家,志求菩提,在西游记的稗官野史上说玄奘法师是状元之子,刚出世即遭大难,蒙金山寺老和尚收留,出家为沙弥僧,后来由观世音菩萨选定为取经人,赴印度取经云云,此姑且不论,留待以后再介绍. 实际上,玄奘法师当年是自己发下宏愿,要光大佛的教法,但是因为当时印度东传至中国的佛经只是少部分而已,因此法师立下大愿,要为佛法尽一份心力. 他认为:既然佛法是从印度传来,如果亲自到印度去学习,一定可以了解真正的佛法是什么,也可以将还未传入中土的佛经拿回来,介绍给中土的佛教徒,所以他就立誓前往印度取经.当他把这个想法告诉他的道友时,很多人劝他不要去,因为路途太远,也太危险了.玄奘法师不为所动,当他要首途出发时,同寺道友问他何时回来,玄奘法师的回答是:寺前杨柳枝朝东时,我即归矣! (这是有如荆轲刺秦王"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味道.因为他们寺前的杨柳枝天生朝西.)于是玄奘法师一行人就出发了.沿途餐风露宿,好不辛苦,中途同伴病的病,死的死,走不到半途,就剩下没几个人了,还有一些半途而废的,只有少数几个和玄奘法师一起坚持到底.
  当玄奘法师越过葱岭(中印边界),那是现在的喀什米尔高原,群山高耸入天际,个个皆白头.他突然发现远处有一座小山,山顶是黑色的,这很奇怪吧? 玄奘法师就好奇的走过去,想探一探究竟.当他走到小山脚下时,发现黝黑黑的像绳子一样的东西.他一看,更好奇了,因为那好像是人发,人的头发有那么粗的吗?他继续向上走,到达山顶时,他发现黑色的部分还有微温.于是,法师知道了:这是一个入定的修道者,但是,身躯怎么这么高大? 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法师就开始挖掘,他小心翼翼的把这个"大个儿"头部周围的冰雪尘土清理干净,最后整理到肩部时,玄奘法师站在大个儿的肩膀上,身高刚好到大个儿的耳朵的一半.接着,他按照规矩,拿起引磬敲着:叮~~~叮~~~叮. 过了一会儿,大个儿终于出定了.当他张开眼睛,摇动身体时,身上的尘垢冰雪掉落的声音,如同山崩一般,轰隆轰隆的,好不吓人喔!大个儿左右张望,说:谁叫我呀? 玄奘答:是我啦! 大个儿:你是谁?你在哪里? 玄奘:我是东土大唐的人,现在要到身毒(印度古名)留学取经.我现在站在你左边的肩膀上.你又是谁啊?怎么这么高大?你在这儿干什么啊? 大个儿说:我是前一个佛(迦叶佛)的末法时代的人,因为已经没有佛法了,我自己修道证得阿罗汉果,但是没有佛的印可,所以我在这里入定,要等释迦牟尼佛来帮我印证. 玄奘说:哎啊!释迦牟尼佛来过了,又涅盘走了啊! 大个儿一听非常失望的说:那我再入定等弥勒佛好了. 说完眼睛一闭,就要入定去也! 玄奘说:且慢,你在这里入定,如果弥勒佛来了你又错过,那怎么办?我看这样好了,现在释迦牟尼佛刚走一千多年,是像法时期,佛经佛法还在,我就是要去留学取经的.干脆你到中国去投胎,等我留学取经回来的时候,我来教你.你觉得怎么样啊? 大个儿想了想,说:好啊!但是我不知道中国在哪里啊? 玄奘说:你就向东边太阳升起的方向一直走过去,就会看到长安城,你就到城里最大的房子里去投胎. 大个儿说:喔,那我知道了,再见! 话说那个阿罗汉听从玄奘法师的建议,真的就直奔东土而去投胎转世了,至于投胎到哪里,且待老汉慢慢说来. 实际上,三藏法师是要他投胎成为唐太宗的儿子,等他学成归国,再度他出家,想要效法印度悉达多太子的因缘,塑造一个再世佛陀.至于能否如愿,且待下面分晓.
  当下,玄奘法师继续前行,经过千辛万苦,终于进入印度国境.当时印度佛法自世尊灭度后,基本上分为性相二宗.其中法相宗初为弥勒菩萨所造之论(瑜伽师地论)立宗,后有无著世亲二菩萨广传此宗,再次为护法菩萨,后有戒贤论师.此五者合称天竺五大论师.(何谓法相宗待以后有机缘再介绍) 当玄奘到达印度之前,戒贤论师在90几岁时本来要入灭,但文殊菩萨现身阻止,要他留形住世等中土的有缘人到来,传法后才准他离开.玄奘法师去见戒贤论师时,戒贤已经将近一百二十岁了.他高兴得流下眼泪,说:我等你好久,你终于来了! 于是玄奘法师就从戒贤论师学唯识法相,并且深得意趣,后来回归中土,广传此宗,是为中土唯识法相宗初祖. 玄奘法师在印度前后约停留了十八九年,当他回归中土那一年,其道友发现寺前杨柳枝朝东,因此大家盛传玄奘法师即将回来了.于是大家都翘首期盼着.当他接近长安城那真是轰动,连唐太宗都知道了,并且以帝王之尊,亲自郊迎,由此可见唐太宗礼贤下士之心,他之所以能成就那么大的功业是其来有自啊.
  当玄奘回国后,太宗经常召见,有一次玄奘记起了叫阿罗汉投胎之事, 他就问:皇上,您在19年前某月某日有否得一皇子? 太宗说:怎么问这个?玄奘当下把阿罗汉投胎之事说了. 唐太宗说:我回去查查看. 又隔了几天,玄奘又蒙召见,他立刻问皇上查询的结果如何. 唐太宗回答说:没有耶! 玄奘法师觉得很奇怪,难道投错地方了吗?于是他请唐太宗帮忙寻找,而唐太宗也非常爽快的答应了.他下令长安城人口普查,凡是19岁的青年一律造册呈报.并且召集供玄奘法师认人.而玄奘法师一下子就在许多19岁的青年中认出了那个大个子.一查之下,这个青年竟是大臣尉迟敬德(恭)胞兄之子.玄奘法师就向唐太宗报告此事. 当然,玄奘法师就要求这个尉迟公子出家,但是,得到的回答是:不要!因为他投胎为人,虽然前世修得阿罗汉果,经入胎,处胎,出胎三个阶段也已经迷失,忘了前生的志业.(所以民间流传投胎前要喝孟婆汤,让你忘记前生之事.) 玄奘法师向唐太宗报告这个状况,于是唐太宗就下诏给尉迟公,大意是他对学佛修行非常有心,但是因为贵为皇上,必须以天下苍生为重,因为听说尉迟公的侄子英敏绝伦,故要求其代表皇帝出家云云.这下子尉迟公子就推辞不得也.然而,他还是要故意刁难抗拒. 于是他就要求说:从小早已熟读诸子百家,如果要他出家,不得禁止他阅读的权利. (教内规定出家众只能阅读佛教经典,此乃为使修行人专心致志.)唐太宗问玄奘说:可以吗?玄奘说:方便行事,可也!这下子慰迟公子没辄啦! 但是,他还是不放弃抗拒,就说:我自出生以来,就已经习惯于有奴婢(美女)侍候,如果要我出家,这种待遇不得废除. 唐太宗又问玄奘说:可以吗?玄奘法师说:既然代表皇上出家,可以从权. 尉迟公子这下无可推辞,但是,他仍然继续刁难,他再要求说:我自出生以来,已经习惯吃大鱼大肉,而且酒量也不错,如果要我出家,不能禁止我吃肉喝酒. 这下子,连唐太宗也觉得为难,他疑惑的问玄奘法师说:这个可以吗? 玄奘法师为了接引这个阿罗汉(他不知道前生之事),觉得还是先答应了,让他出家,出家学佛后,前生因缘一续,就好办事,所以玄奘就咬牙答应了这个要求.
  因此之故,尉迟公子就不能够再抗拒出家之事, 他出家皈依后,法号上窥下基.有一天,他听寺院钟声感觉越来越熟悉,突然醒悟“我的老天,我这是在干什么呀”,立即把所有奴婢(美女)赶了回去,专心修行.
  从此,窥基开始了他的弘法生涯,终于成为一代宗师.

三车和尚的典故谁有? 三个和尚有什么典故? 有一则典故是: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请你分析三个和尚没水吃的原因有一则典故是: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请你分析三个和尚没水吃 和尚为什么要敲钟应该会有什么典故的吧?这种仪式来历如何? 为什么说: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为什么用和尚来比喻这个意思,而不是其他什么?有什么典故吗?最初得“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寺”是怎么来的呢 谁有望梅止渴的典故 谁有《裴楷清通》的典故? 关于“三”的典故或故事,成语,有什么?最好有详细典故说明^^,多多益善 文学中的典故大全,谁有很多的典故,求 一百馒头一百和尚,大和尚3个,小和尚三个人一个,有多少个小和尚和大和尚? 一个和尚提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其中,一个和尚、两个和尚和三个和尚是数据;一个和尚提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是信息;而从三条信息中得到的分工协作 请教个典故,当年乾隆下江南,在镇江金山寺和一个和尚就是乾隆和一个和尚看到江上来来往往的船,和尚说就两字,名和利.就这个典故,我要具体完整的,感激不尽! 蜀鄙二僧的两个和尚有什么不同 谁有“囊萤映雪”的典故啊? 谁有“管鲍之交”这个典故的译文 谁有“老马识途”这个典故的译文 有典故的春联 有典故的歇后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