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开发以及建设快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06 09:56:01

西部开发以及建设快
西部开发以及建设

西部开发以及建设快
西部大开发的范围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内蒙古、广西等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面积685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71.4%.2002年末人口3.67亿人,占全国的28.8%.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22660亿元,占全国的16.8%.西部地区资源丰富,市场潜力大,战略位置重要.但由于自然、历史、社会等原因,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二,不到东部地区平均水平的40%,迫切需要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
一、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意义、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深入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实践,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确保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胜利实现的重大部署,是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和富余的重要举措,是保障边疆巩固和国家安全的必要措施,关系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有利于推动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有利于改善全国的生态状况,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有利于培育全国统一市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用好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影响.
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根据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任务和要求,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部署、方针政策和重点任务.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不断探索西部大开发的新路子.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使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社会进步协调推进,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积极进取,量力而行,有重点、有步骤地解决关系全局的重大问题.坚持把西部地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与国家政策支持结合起来,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不断增强西部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
实施西部大开发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历史任务,也是一项规模宏大的系统工程.既要有紧迫感,又要有长期奋斗的思想准备.总的战略目标是: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到21世纪中叶全国基本实现现代化时,从根本上改变西部地区相对落后的面貌,努力建成一个山川秀美、经济繁荣、社会进步、民族团结、人民富裕的新西部.21世纪头10年,力争使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有较大发展,重点地带开发步伐明显加快,科技教育和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明显加强,改革开放出现新局面,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奠定坚实的基础.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是西部地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要重点抓好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积极发展有特色的优势产业,推进重点地带开发;发展科技教育,培育和用好各类人才;国家要在投资项目、税收政策和财政转移支付等方面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支持,逐步建立长期稳定的西部开发资金渠道;着力改善投资环境,引导外资和国内资本参与西部开发;西部地区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在改革开放中走出一条加快发展的新路.
二、四年多来西部大开发的主要进展
2000年1月,党中央对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提出了明确要求,国务院成立了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党和国家主要领导同志多次深入西部地区调研考察并主持召开座谈会,对西部大开发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做出了重要指示.国务院先后颁布了《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关于进一步做好退耕还林还草试点工作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完善退耕还林政策措施的若干意见》.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西部地区人才开发十年规划》.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关于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实施意见》.经国务院批准,国家计委、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印发了《"十五"西部开发总体规划》.国家加大了对西部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四年累计4000多亿元.
四年多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各地区、各部门特别是西部地区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西部大开发取得重要进展,西部地区投资和经济加快增长,城乡面貌出现新气象.2000-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分别增长8.5%、8.7%、9.9%和11.2%,比1999年的7.2%明显加快;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大幅提高,其中2003年增长30.7%.
(一)国家政策措施向西部地区倾斜,基础设施建设迈出实质性步伐.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四年来,国家加大了对西部地区建设资金投入的力度,中央财政性建设资金用于西部开发约3600多亿元,其中,长期建设国债资金2200多亿元.西部地区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增加9500多亿元.国家在西部地区新开工了50项重点工程,投资总规模7300多亿元.其中,基础设施建设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000多亿元.青藏铁路新线铺轨317公里;西气东输东段工程全面建成,已向华东四省一市商业供气;西电东送新开工项目总装机容量2800多万千瓦,建设输变电线路9800多公里;新建和改造大型水库43座,塔里木河、黑河综合治理初见成效,两河下游胡杨林开始复活;新增公路通车里程累计7.5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4600公里;新建铁路新线、复线和电气化线路4570多公里,新建和改扩建机场30个,其中,竣工15个,在建15个.
(二)退耕还林工程全面启动,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显著加强.经过两年多的试点,从2002年起,退耕还林工程在以中西部地区为重点的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全面启动.到2003年底,累计完成退耕还林任务2.28亿亩,其中完成退耕地还林1.08亿亩,荒山荒地造林1.2亿亩,造林成活率基本可达到要求.四年多来,退耕还林工程直接增加中西部地区农民粮食、种苗和现金补助收入492亿元,促进了生态改善和农民增收.退牧还草工程开始试点,安排治理严重退化草原1亿亩.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全面展开,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进入实施阶段.江河上游和西部中心城市污染治理的力度加大.
(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加强,农民生产生活条件逐步改善.油路到县工程已基本完成总里程2.6万公里的建设;改造和新建300多个贫困县的出口公路1.7万公里;县际公路工程总里程4.6万公里,累计开工3.0万公里,完成路面工程4400公里.送电到乡工程解决了969个无电乡的通电问题.广播电视到村工程的实施使西部行政村通广播电视的比例达到97%以上.农村人畜饮水工程基本解决了西部地区2600万人的饮水问题.2001年开始在云南、贵州、内蒙古、宁夏进行试点的生态移民工程,已使70万生活在生态环境恶劣、不具备人类基本生存条件地区困难群众得到易地安置.
(四)科技、教育和社会事业加快发展,人才开发力度加大.近年来,国家在西部地区累计安排科技开发项目2100多个,建设科研基地18个,支持高技术产业化示范项目230个.安排7000多所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支持240多所县级职业教育中心、中专和技校建设,重点建设25所高校基础设施和152所大学的计算机校园网、500多所县级优质普通高中以及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示范试点等工程.支持西部地区建设260所贫困县医院、800多个疾控机构、290多个血站和血液中心,配备1190多辆计划生育流动服务车、770多辆巡回医疗车,6万多个广播电视接收装置和一批基层文化设施.中央国家机关加大了对西部地区干部的培训,与西部地区交流干部人数增多,仅2003年,省部级干部交流 17人,220名局级干部到西部挂职;454名西部、少数民族民族干部到中央国家机关和东部地区挂职锻炼.中央组织部、团中央、教育部等组织实施了博士服务团、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等活动.
(五)经济结构调整不断推进,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西部地区水电、天然气、石油、有色金属、棉花、糖料、水果、肉类等特色产品初步形成优势.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加强.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由1999年的35.2%提高到2002年的38.7%.国有企业改革、改组、改造力度加大,个体、私营经济快速发展.世界500强企业已有近百家到西部地区投资或设立办事机构.四年累计利用外商直接投资75亿美元.东西部经济合作和对口支援加强.仅江苏、浙江、上海等省市投向西部地区的资金就达1000多亿元.
(六)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建设步伐加快.国家增加了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建设资金投入和财政转移支付,全国5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和30个少数民族自治州全部纳入西部开发的范围.国家在西部开发投资中对西藏作了重点安排,第四次援藏建设项目117个,组织有关省市对口支援西藏建设项目70个,总投资400多亿元.国家在新疆布局了西气东输、水利开发、流域治理、退耕还林、交通建设、商品棉基地建设、优势资源勘探等一批重点项目.内蒙古、宁夏、广西自治区投资和经济快速增长.
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还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交通、水利、能源、通信等基础设施落后仍然是制约西部地区发展的薄弱环节,生态环境局部有所改善、总体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有效控制,水资源短缺矛盾突出,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严重滞后,人才不足、人才流失严重,在改革开放方面存在较大差距,投资环境存在不少问题,自我发展能力不足.解决这些困难和问题,既要有紧迫感,又要做好长期艰苦奋斗的准备,进行持续不懈的努力.
三、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的任务和措施
要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中央关于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部署、方针政策和重点任务,把加快改革发展作为西部大开发的中心工作,坚持以人为本,落实"五个统筹",继续加强生态环境和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推进西部教育"两基"攻坚,加强农村医疗卫生体系建设,积极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加快改革开放步伐,改善投资环境,努力开创西部大开发的新局面.
(一)坚持"五结合",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继续抓好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天然林保护、京津风沙源治理等生态建设工程.退耕还林工作重点是巩固成果,在"五结合"上下工夫.2004年安排退耕地还林任务1000万亩,荒山荒地造林任务5000万亩.集中治理25度以上陡坡耕地和严重沙化耕地,特别是江河两岸、湖泊水库周围的陡坡耕地.要因地制宜,尊重自然规律,注重实效.退牧还草工程要总结试点经验,完善政策措施.2004年安排退牧还草任务9000万亩.要把退耕还林、退牧还草与基本农田建设、农村能源建设、生态移民、后续产业发展、封山禁牧舍饲结合起来,解决好农民吃饭、烧柴、增收等长远生计问题.
要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落实重要生态功能区的保护任务.加强重大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和生态环境监管,加强江河上游水污染治理、工业污染防治、矿山环境恢复治理等环境保护工程.加强西部地区中心城市环保设施建设.
(二)坚持"抓两头",继续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要继续抓好关系西部长远发展的重大工程和与群众当前利益密切相关的中小项目.集中力量建设好青藏铁路、西气东输、西电东送、水利枢纽、交通干线等重大项目,在抓紧续建工程的同时,根据规划要求和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2004年适时新开工一批重点工程.加强西部地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2004年再安排开工建设县际公路1.6万公里,继续实施人畜饮水工程、县城电网改造工程,完善部分地区农网改造,支持少数民族地区缺电县电力设施建设.支持西部地区已通电自然村(20户以上)通广播电视建设.加强农村市场体系建设.
(三)推进"两基"攻坚和公共卫生事业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强西部地区科技能力建设和重点科研基地建设.加快发展西部地区农村基础教育.要用五年时间实现西部地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目标,集中力量支持西部未"普九"县的中小学校舍和初中寄宿制学校建设.逐步对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贫困学生免除杂费、书本费,对寄宿生补助生活费.加强贫困县医院和乡镇卫生院建设,重点支持以乡镇卫生院为主体的农村医疗设施建设,加强重大传染病和地方病的防治.加强基层计划生育服务网络建设.继续支持西部县级文化馆、图书馆及乡镇文化站建设.
(四)加快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增强西部地区自我发展能力.抓紧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把加快发展西部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增强西部地区自我发展能力提到重要议事日程上来.根据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和产业比较优势,要着力培育能源、矿产、旅游和特色农业等优势产业.要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先进适用技术为支撑,走市场配置资源的新路子.由国家投资或需国家批准的重点项目,只要西部地区基本具备条件,有市场,有竞争力,应当优先在西部地区布局.
(五)大力改善西部地区发展环境,扩大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合作.西部地区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大力改善投资环境,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加强市场体系建设,形成社会信用制度.积极推进公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把东中部地区的资金、技术和人才优势与西部地区的资源、市场和劳动力优势结合起来,实行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建立市场化的地区之间企业协作机制.要依托优势产业、重点工程、重点地带,吸引外来投资.提高对外开放水平,鼓励社会资本和外资参与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优势产业发展,参与国有企业改造、重组.
(六)加快法制建设步伐,强化人才队伍建设.要认真研究、借鉴国际上成功的经验,结合西部大开发的实践,加强对带有全局性和制度性的重大法律问题的调查研究.在国家总体法制框架下,以制定《西部开发促进法》、《西部开发生态环境监督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为重点,以推动西部地区法制环境改善为中心,加大法制建设工作力度,为西部大开发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贯彻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落实《西部地区人才开发十年规划》.制定灵活的用人政策,创造良好的用人机制和环境,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加大县处级以上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的交流力度.建立大中城市专业人员到西部地区基层服务制度.加大人才培养和培训力度 .
(七)研究落实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政策措施,开展"十一五"西部开发规划前期研究工作.要抓紧研究制定进一步推进西部开发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政策措施.各地区、各部门的工作规划和年度计划中,要将本届政府关于西部大开发的目标和重点任务落到实处.开展"十一五"西部开发规划的前期重大问题研究.启动重点经济区域规划编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