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实际 就如何上好一节语文公开课 写一案例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09 06:13:39

结合实际 就如何上好一节语文公开课 写一案例
结合实际 就如何上好一节语文公开课 写一案例

结合实际 就如何上好一节语文公开课 写一案例
高中语文教学案例
胸有丘壑自成章
——一节公开课后的思考
内容简介:本文从一节公开课的偶然事件引发对教学艺术的思考,认为教学艺术不是用备好的教案去按部就班的完成教学环节,而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灵活的选择教学方法和重组教学环节.同时结合特级教师的一节课作了一些思考,觉得真正的教学艺术不是孤立的看一节课,而应着眼语文教学的系统,把每一节课都放到语文教学的大系统中,根据学生的实际反映去思考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环节.
关键词:公开课 学生实际 教学艺术 特级教师 教学系统
作为省一级重点中学,学校每年都要面向全市举办“教学艺术展示周”活动.我参与了2006年的教学艺术展示周活动,上《项脊轩志》这篇课文.这是一次引发我很多思考的一次开课.
对这篇课文,我确定的教学目标是:理解作者情感,品味平淡中蕴含深情的语言,把握文章的抒情方法.所以上课时紧扣“情”字主要围绕着四个问题展开: 第一,本文的关键句是什么?为什么?设计这样的问题在于让学生对全文的内容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初步把握作者的情感.第二个问题是,围绕“悲”“喜”二字作者叙写了哪些人事?通过这些叙写文章表达了什么样的“喜”和什么样的“悲”?这是对文章的具体感知,需要对文章作内容的分析和语言的品味,感知作者平淡的叙述中所隐藏的深情.随之而来第三个问题是,作者是怎样抒发这种悲和喜的?这是从理性层面的思考,从而了解作者的创作上的特点,学习一些写作的方法.我用两幅对联概括:“事细而情深 ,文短而意长”,“景不必奇谲瑰丽唯幽静能怡性,事无须惊心动魄是真情才动人”.第四个问题是,如何理解“悲”、“喜”两种情感在文章中的统一?这是对文章主题和内在结构的把握,也是对作者深层情感的进一步理解.
因为教两个班级,又是面对全市的一节课,所以我先在不开课的班级上了一课.
开课了.开始的时候很顺利,一切按我原来的估计进行.对第一个问题学生较快的解决,很快的找到关键句,理由也概括得很到位:是全文情感的概括;是过渡句,承上启下;点明了写作《项脊轩志》的原因.对第二问题,我预先的概括是:怡然读书之乐,
家道中落之伤,慈母早逝之哀,辜负祖母之悲,怀念亡妻之痛.我先让学生思考五分钟,然后让学生回答.其实对这个问题,我早做好对学生点拨的准备.因为在另一班上课的时候,学生的回答总不能中的,特别是对什么样的“喜”和什么样的“悲”更未能理解到位.所以我在上公开课时心理上也对学生作了定位,并设计了很多的小问题准备用来引导.如“喜”部分:为什么修葺项脊轩?为什么不另起书房?你觉得那些地方能够表达作者的喜悦?“悲”部分:母亲是怎样的人?回忆祖母侧重写了什么?回忆母亲用“泣”,回忆祖母用“长号”,而对妻子却没有直接的词语表现感情,这是为什么?……在思考这些问题时引导阅读课文,推敲字词,品味语言,然后概括情感,把握方法.未料到一个学生在回答时概括得相当到位:“重修项脊轩的读书之乐,回忆母亲时光流逝之悲,回忆祖母功名难就之悲,回忆妻子英年早逝之悲.”当时他的回答引起听课老师的一片惊呼,我也很感突然,虽然和我原来的概括比较还有值得完善的地方,但他的回答基本中的,原来设计的所谓引导是全用不上了,只好马上改变问题:“你从哪些地方读出了这样的‘喜’和‘悲’?”在随后的阅读和品味的教学过程虽然尚算顺利,但自己也发觉有些地方出现了不应有的重复,使得其中的一个练笔环节(围绕一个“情”字,概括《项脊轩志》这篇课文的内容)因为时间的紧张不得不舍弃.
课后,和几位同学同事一起吃饭、聊天.大家对我上课时注重文本,侧重语言品味的教学持肯定意见,但我总觉若有所失.其间也谈到一位特级教师到我市一所高中上课的事,说他那节课上得不理想,完全不能体现特级教师的水平.有一位甚至开玩笑:“特级教师的课不过如此,还不如小曾老师的课呢.”另有一位说可能特级教师不了解那所学校学生的情况.这句话让我刚才的思考一下找到了突破口.
作为教师,上课之前首先要做的是备课.备什么?备教材,备学生.其实备学生太难了.一个班级五十多位学生的学习状况、语文素养是不同的;同一个学生的昨天和今天也是不同的,思想、心态、情绪等一切的心理和身体的状况都可能对学生造成影响;第二,所学内容的不同也可能导致教师对学生的了解不充分.不同文体、不同语言风格或不同思想倾向的文本都会因学生心理期待等原因有着不同的阅读效果.而任何一点的不同都可能影响一节课的教学环节,影响一节课的精致甚至常态.这样,我们可以说,备学生是需要的,但只能在一个大略的层次上做一个大概的估计.所以,剩下的只能是备教材,因为只有教师对教材备充分了,才能任凭它“八方风来,我自巍然不动”.怎样算是备好了教材?我觉得一是对教材烂熟于胸,从字词句到文章结构主题手法等等都了然,二是要选择授课内容,确定授课重点,不可能把教师知道的全部在课堂上让学生掌握,只能根据文章的特点和教材的编排选择性的讲授.
我觉得,备教材要比备学生重要.教材是可以把握的,而学生却每天都是不同的.如果没有对教材的熟悉,对学生课堂上的精彩表现我们很难因势利导,这样对学生是一种挫伤;如果没有对教材的熟悉,面对学生课堂上的疑问将无言以答,这样对教师一种打击;如果没有对教材的熟悉,面对课堂上节外生枝的问题将无法控制,这对课堂时间是一种浪费.当然,这样说绝不是说教学可以不顾学生,恰恰相反,课堂的教学绝对不能脱离学生进行,这是最重要的.备教材是前提,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则是关键.而教学的艺术,正是在这样不可预知中才得以淋漓尽致的展示.而我,正是未能意识到学生的不同而使课堂教学出现了凝滞.
所以,我想,所谓的教学艺术,绝对不是用已经备好的教案按部就班的进行教材的解剖,而是在充分掌握教材的前提下,根据学生课堂上的表现,根据教学目的随时调整教学方法和重组教学环节.这是我想到的第一点.
对于特级教师的课,如果几年前我听到“也不过如此”这样的话,我可能会相信,并且自我安慰:你看特级教师的课也有人说不好,何况是你?但现在的感觉却不一样了.在自己也开过一些公开课后深深地感受到凭一节课就来判定一个老师的好坏那是不够恰当的.教材可供挖掘的、学生的状态、师生的了解和磨合等都可以影响一节课.
一篇课文向学生讲什么、怎样讲,可能每一位老师的处理都不同,所以每一节语文课都可能招来异议.而优秀的老师决不是把一篇课文只当成一篇课文.他把这课文当成是整个系统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所以,在某节课中,他可能什么都不做,只引导学生读,而另一节课可能会深挖细析,甚至由肌肉骨骼分析到神经末梢.如果我们不了解他的教学思想,不了解他的整体教学设计,而对他的某一个环节中的处理可能不以为然.正如我们看到一座花园,如果一看到枯枝败叶就判断它的残破,而没有想到这些枯枝败叶正是营养花木的养料,这是错误的.
在一些课堂上,作秀成为了一种时髦.课堂的活跃、教师的风采,都是表演的元素,却很少有人去顾问这种表演之后还留下什么.语文教学是一个大系统,它有些时候表现为朴素甚至是单调无聊的操作,有些时候表现为精彩纷呈的思想的碰撞,有些时候为精心的品读体悟,有些时候为深思奋笔疾书……
语文教学可以看成是一项工程,甚至可能比工程还要复杂.每一篇课文、每一个知识点都需要精心安排,课文和知识点的网络更要精心构建.大师之所以成为大师,是因为他们有积累更有思想,而最重要的是把从教学实践中来的教学思想再运用到实际中去,形成自己的教学王国.
所以我想,所谓教学艺术,它首先是对教材通盘熟悉的前提下,明确每一册课文每一个单元每一篇课文的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其次是在课堂教学中能随时根据学生的情况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和合理的教学结构,完成教学目标.这正像是一位画家,只要胸有丘壑(教学系统),那么无论是条幅还是长卷(具体的教学内容)他都能根据材料(学生的实际表现)自如的进行创作.
这是我参加这次教学艺术展示周后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