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知识主要包括哪些因素?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5 12:01:38

语文知识主要包括哪些因素?
语文知识主要包括哪些因素?

语文知识主要包括哪些因素?
语文语法知识
1、词类:有实词与虚词两大类.
(1)实词:表示实在的意义,能够作短语或句子的成分能够独立成句.
虚词:一般不表示实在的意义,不作短语或句子的成分(只有副词例外),它们的基本用途是表示语法关系.
A、名词:表示人和事物名称的词.表示人的名称,如同志、作家;表示具体事物,河流、高山;表示抽象事物,如政治、科学;表示时间名称,上午、夏天;表示处所名称:上海、中国;表示方位名称:上、下(简称方位词)
名词的语法特点:①表示人称的名词,可以在后头加“们”表示多数②方位词常用在其他名词后头,组成表示处所、范围或时间的方位短语③名词一般不受副词修饰.
B、动词:是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活动等意义的词.
表示动作、行为:坐、听;表示存现、消失或发展变化:有、发生;表示心理活动:爱、恨;表示使令:叫、让;表示可能、意愿(能愿动词):能、会;表示趋向(趋向动词):来、去;表示判断(判断词):是.
动词的语法特点:①动词一般受副词“不”的修饰.②动词后面可以带“着、了、过”,表示动态.③一部分动词可以重叠,表示时间短暂或尝试的意思.④判断词“是”主要是联结句子的主语和宾语.⑤能愿动词后面不能跟名词,能愿动词可以和后面的动词一起作谓语中心语,也可以单独作谓语中心语.⑥趋向动词可以单独作谓语中心语,也可以在谓语中心语后面作补语.
C、形容词:是表示事物的形状、性质、状态的词.
表示事物形状的:高、矮;表示事物性质的:漂亮、结实;表示事物状态的:快、慢;
形容词的语法特点:①一部分形容词可以用重叠形式来加强语义.②大多数形容词可以受副词“很”修饰.
D、数词:是表示数目的词.
表确数(表示分数,整数和倍数);表概数:几、许多;表序数:第一、老三;数词的语法特点:①数目增加,可以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倍数表示②数目减少,只能用分数,不能用倍数.
E、量词:是表示事物和动作、行为单位的词.表示事物单位的量词叫数量词.表示动作、行为单位的量词叫动量词.表示事物单位的:个、只;表示动作、行为单位的:次、回,有时也借用某些名词来表示,如:脚、年;
量词的语法特点:①量词经常和数词连用,组成数量短语,也称为数量启数量词.②表示物量的数量词常用在名词的前面.③表示动量的数量词数量词常用在动词的后面.
F、代词:起代替或指示作用的词.
代词分为人称代词、疑问代词、指示代词三类.代词的语法特点:①第二人称的敬称“您”不用于复数,如果需要表示复数,就用“您几位”“您诸位”②第三人称复数代词“他们”可专指男性,也可兼指男性和女性,“她们”则专指女性③注意“我们”和“咱们”用法的区别.“我们”指说话人,有时也可以包括听话人;“咱们”一定包括说话人和听话人④指示代词“那”用于远指,“这”用于近指⑤代词用得不恰当,指代不明,可造成病句.
G、副词:一般用在动词、形容词前边,表示行为、动作或性质、状态的程度、范围、时间、频率、情势、语气等.
表示范围:都、全;表示语气:可、倒;表示否定:不、没;表示时间:刚、恰好;表示程度:很、极;表示情势:仿佛、渐渐.
副词的语法特点:①副词主要用来修饰、限制动词或形容词,在动词、形容词前面作状语.②副词有时用在形容词后面,补充说明程度、结果,作补语.③副词不能修饰名词、代词.
H、连词:是用来连接词、短语或句子的词.一般连词:和、与、并、或、及;关联词:主要用来连接复句中的分句或句群中的句子.不但 而且、虽然 但是.
语法特点:①一般连词的前后两部分可以调换而基本意思不变.②关联词的主要在复句中进行运用.
I、介词:介词经常用在名词、代词等的前面,和这些词合起来,表示动作、行为、性状的起止、方向、处所、时间、对象、方式、原因、目的、比较等.
常用介词及其用法(顺口溜)
自、从、以、当、为、按照,
由于、对于、为了、到
和、跟、把、比、在、关于
除了、同、对、向、往、朝……
用在名词、代词前,组成介宾短语后,修饰、补充“动”“形”要记牢.
J、助词:是附着在实词、短语或句子上面,起辅助作用的词.助词可分三类:结构助词、动态助词、语气助词.结构助词:的、得;动态助词:着、了、过;语气助词:的、了、吗、吧、呢等.
K、叹词:表示感叹、呼唤、应答等声音的词.如啊、嗯等.语法特点:一般独立成句,用逗号或感叹号隔开.
L、拟声词:是摹拟人或事物的声音的词.语法特点:在句子中相当于一个形容词.
(2)、词类的辨别:
①区分名词和非名词,名词前不能加“不”和“很”.②区分形容词和动词,形容词可以用“很”来修饰,动词前不能加“很”(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除外)③区分形容词和副词,形容词能修饰名词,前面能加“很”;副词不能修饰名词,前面不能加“很”.④区分连词和介词,前后能互换的是连词,前后不能互换的是介词.⑤区分动词和介词,作谓语中心语的只能是动词,组成介宾短语修饰、补充动词、形容词的是介词.⑥区分语气助词和叹词,语气助词一般用在句尾,叹词往往独立成句,一般在句首.⑦区分介词和副词,介词后面跟名词、代词,副词后面是动词或形容词.
2、短语:是由词和词组合而成的语言单位.
(1)、并列短语:由两个或由两个以上的名词、动词或形容词等并列组成的短语,基本结构有名+名、名+代、代+代、动+动、形+形、数量+数量.特点:①并列短语前后的词性一致.(名词和代词除外)②并列短语两部分之间是平等关系,没有修饰、限制关系.③并列短语中的词一般颠倒过来意思不变.④并列短语中词和词之间可以直接组合,也可以借用虚词组合.
(2)、偏正短语:定义参见课本.基本结构:①中心语是名词时,修饰限制成分是定语,用()表示.有如下结构:形+名、数量+名、名+名、代+名②中心语是动词或形容词时,修饰语是状语,用〔〕表示.有如下结构:形+动、副+动、数量+动、副+形.
(3)、动宾短语:动词后边带上一个受动词支配的词,组成一个短语,这种短语叫做动宾短语.基本结构:动+名、动+代.特点:①动宾短语前边的动词直接支配后边的名词、代词,后边的名词、代词受前边的动词的支配,它们之间是支配和被支配的关系.②动宾短语中受动词支配的名词、代词,是宾语.③宾语一般在动词后面回答“谁”、“什么”的问题.④使用动词短语时,要注意动词和宾语意义上的配合,否则造成动宾不搭配.
(4)、补充短语:包括动补短语和形补短语两大类.语法特点:①在动词、形容词后面起补充、说明作用的成分是补语,用<>表示.②这类短语的中心语在前,前后两部分是被补充和补充的关系.③补语在动词或形容词后边补充说明怎么样、多久、多少等问题.④有的补语前头常用结构助词“得”.
(5)、主谓短语:定义详见课本.基本结构:名(代)+动、名(代)+形、名(代)+疑问代词、特殊的有:名+名,如今天星期一;名+数量,如纸三张.特点:①主谓短语前边的词表示“谁”或“什么”,后面的词说明前边的词“怎么样”“干什么”或“是什么”.前后两部分是被陈述和陈述的关系.②使用主谓短语加上语气,书面上加上标点就是一个单句,表达的意思是完整的.
(6)、介宾短语:由介词和它的宾语构成的短语.基本结构:介词+名词、介词+代词.语法特点:①介宾短语在句子中作为一个整体充当句子成分.②介宾短语在为主中心语前做状语,在谓语中心语后面作补语.③介宾短语有时也做定语,后头必须带“的”.
(7)、“的”字短语:由动词、形容词、动宾短语加上“的”构成.基本结构:动词+的、形容词+的、动宾短语+的.特点:①“的”字短语在句中相当于一个名词.②“的”字短语一般常做主语、宾语.
3、单句:
(1)、单句分类:按句子结构分为主谓句和非主谓句;按句子的用途或语气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
(2)、单句的成分: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
(3)、分析步骤:第一步,理解句意分主谓,先把句子一分为二,分成主语和谓语,一般是主语在前,谓语在后;第二步,找宾语,有的句子有,有的则没有,动词支配的对象就是宾语;第三步,压缩句子找中心语,中心语是受修饰、补充或能支配宾语的主干成分;第四步,找定、状、补语.定语到主语中心语的前边和宾语中心语的前边去找,状语在谓语中心语前面,补语在谓语中心语后面. 常用分析单句成分的符号见课本.
(4)、句子主干:是指把定语、状语、补语压缩后剩下的部分,即由主语的中心语,谓语的中心语和宾语的中心语组成.摘取句子主干时,谓语中心词前有否定词语(不、没、没有)的句子,要把否定词语放在主干中;碰到中心语是并列短语时,要把整个并列结构摘出来.
4、复句:复句是由两个或几个意义上相关、结构上互不包含的单句形式组成的句子.
(1)、如何区分单、复句:①复句的分句间互不为成分,这是区分单、复句最重要的一点.复句的分句之间结构上互不包含,就是说互相不作句子成分,没有句子成分之间的结构关系,这是复句的本质特征,也是复句和单句的最根本的区别.②不能看只有一个主语就断定不是复句.③凡是一个主语管几个动词,只要中间用逗号或分号表示停顿,又互不做成分,就是复句.④有些关联词既可以用在复句的不同分句中,也可以用在单句中.如:只有热爱工作的人,才能热爱生活.(单句)
(2)、复句的类型:主要有并列、递进、选择、转折、因果、假设、条件这几种类型.判断复句关系,关联词很重要,有一个顺口溜把难记的、易混的整理在一块,请牢记.
“不是”“而是”是并列,“不是”“就是”是选择,
“尚且”“何况”是递进,“尽管”配“还”是转折.
“既然”配“就”是因果,“即使”配“也”是假设,
“无论”“除非”和“不管”,“只有”“只要”讲条件.
(3)、二重复句:结构上有两个层次的复句.组成主要有三种情况:单句+复句、复句+单句、复句+复句.划分步骤:先看有几个分句,着键是看有几个主谓结构;找准句子的第一层(找的方法:①找统领全句的关联词语.看关联词统领的范围,看关联词覆盖到哪儿.②从分句间的松紧关系看,松的就是第一层③复句中有分号的地方往往是第一层.)总之,要一直分析到所有的分句都是单句为止.
5、修改病句:
(1)、句子成分残缺:句子缺少了应该具备的成分,影响了意思的表达,就成了一种结构不完整的病句.常见的成分残缺通常有主语残缺、定语中心语中心语残缺等.
(2)、句子成分搭配不当:主语和谓语的搭配,要注意谓语能不能正确的陈述主语;动词和宾语的搭配,要注意动词表示的动作行为能否支配宾语表示的事物;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要注意对中心语的修饰是否合适.
(3)、语序不合理:汉语的各种句子成分的排列次序是比较固定的,如主语在谓语前头,宾语、补语在动词、形容词后头,定语、状语在中心语前头,几个递加的定语、状语也有一定的排列顺序.
(4)、句式杂糅:不同的句式可以表达相同的意思,但每次表达只能使用一种句式.把两种说法,两种句式杂糅在一起,往往会造成结构上的混乱.
(5)、前后表达不一致:在表达上不合情理,前后矛盾或前后不一致,也容易造成病句,前后矛盾大致有两种;一种是用词前后矛盾,同一句内使用了两个含义相反的词语.另一种是前后情况的表达,互相矛盾.
(6)、其他情况:指代不明、误用词类、重复罗嗦、滥用否定词、用词不当.
6、修辞:
(1)、常用的修辞方法:比喻(明喻、暗喻、借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无疑而问、自问自答)、反问
(2)、句式的变换和选择:
①句子按用途,可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陈述句是告诉别人一件事;疑问句是询问别人一件事;祈使句是用来要求别人做或不做什么的句子;感叹句是用来表示某种强烈的感情的句子.
②句式的转换:主动句和被动句的转换、肯定句和否定句的转换.句式转换应注意的问题:A、句式变换,只是换一种说法,换一种句式,不改变句子的原意;B、肯定句变否定句,一种方法是找反义词加“不”,还可以变双重否定句.
如何听语文课?此话一出,很快就会有人说,"语文课有什么好听的,从小学到高中,语文都是老一套,读课文,学字词,分析课文结构,归纳中心思想,总结写作特点.不听课,照样能学会."不错,在众多科目中,语文好学,但要学好却不易,还需要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和技巧.
要想学好一门功课,听课是关键.一位优秀的老师,在课堂上传授的不仅是知识,同时还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正所谓"授之鱼,不如授之于渔."语文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这种综合能力的培养,只有在课堂教学中才能充分体现出来.学生在课堂上,接授的不只是每篇课文所要掌握的字词、文章的主题和写作持点等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老师在课堂上的讲解和引导,学会如何通过对课文的阅读和学习,感悟课文表达的情感,把握课文的主题、学习作者如何布局谋篇的.而孩子成绩的好坏也往往取决于课堂短短的45分钟的听课效率.听课效率高,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对课文的讲解分析,实际是在培养学生"听"的能力.在课堂上,老师所讲的内容很多,善于从老师的讲解中抓住要点、重点,这才叫做会听.而老师的提问旨在培养学生的说读的能力,学生在回答思考问题回答问题的过程中,需要再次阅读课文,然后将相关信息进行整理,表述出来,从而提高阅读能力和语语言表达能力.如果能正确、流畅的表达出来,这无疑也同时提高了写的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是学生在课后的语文学习中无法达到的.真正会学习的人都善于利用课堂45分钟.
我们在知道了听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后,就会想,如何听课才能取得最佳听课效果,提高语文知识和能力呢?
要想听好课,课前预习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预习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中学生感知具体知识材料的第一步.语文的预习,主要是指学习对有关语文知识或短文的阅读和思索.要取得较好的预习效果,就要提出明确的预习目标(内容)和采取具体的预习方法. 预习目标(内容)应该包括课堂上老师要讲授的各方面的内容:读课文,学字词,分析课文结构,归纳中心思想,总结写作特点
这个工作很好做,因为市面上的参考书很多,我相信大多同学手中都会有这类参考书.在参考书的帮助下,这些内容你很快就能掌握.既然这样,那你也许会说,该掌握的内容参考书上都有了,那就更不用听课,自学就行了.我前面已提到了课堂教学与课外学习的区别,参考书只能教会你要掌握的知识,但我们的语文学习不能只停留在知识的掌握上,更重要的是学会如何学习语文,培养我们的语文能力.有很多家长和老师不大赞成学生过分依赖参考书.其实,只要善于利用参考书,参考书用好了,对学生的帮助是无法估量的.
怎样利用参考书呢?
把自己设想成老师,把预习当作备课,带着这种心理来运用参考书,你就会变被动为主动.不同的老师对课文会有不同的理解,这些在参考书中体现为对课堂教学的设计,你在参阅参考书时,可看出,写参考书的老师在讲这篇课文时,先讲什么样,再讲什么,这时,你要思考老师为什么要这样设计.等到你在课堂上听课时,听听你的老师在讲这篇课文时,又是怎样设计教学环节的,两位老师有什么不同之处,又有什么共同之处.
同时你在预习时也许会遇到这样的情形,参考书中对课文的分析,你有些地方会和参考书所想的一样,但又存在着不同的见解,如果能向同学借到有不同分析结果的参考书,则更好,不同的见解能让你去思考,哪种更合理,这个思索过程实际就是你理解课文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你也许会有很多问题,如果你的想法和参考书不同,你就要问自己,我为什么会这样想,参考书的结论是如何得出的.上课时,你可以带着问题听老师怎么讲的,这样能加深你对课文的理解,对课文的把握也会更准确,这大大减轻了你复习时的负担.
在预习课文的基础上学会如何听课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以声语言作信息载体,通过朗读、提问、分析等多种教学手段,把有关的知识概念传达给学生;学生则通过对语言信号中的有关信息进行感知、体会、分析、理解达到对知识概念的识记和掌握.可见、听课的过程不仅仅?quot;听"的过程,还是包括、听、看、思、写的多种行为能力的运动过程.
听课的目的在于听懂.听懂的关键在于会听.怎样听课才叫会听.
1. 学会带着问题听课,在听中求解.
在预习的基础上,学生的听课一般应达到三种效应.第一是完成对预习内容的再认识,从而达到加深印象,加强理解和增强记忆的效应.第二是完成对预习中存疑内容的释疑,从而达到提高认识,释疑解惑的效应.第三是完成对学生所学知识的把握贯通,从而达到感悟、自得的效应.在这三个层次中,释疑解惑的层次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孔子说?quot;不愤不启",孟子说"困于心,恒于虑,而后作",都是在讲人对解除思维障碍的迫切心理.指导学生带着问题听课,既包括学生自身的释疑求解需要,也包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巧妙设疑,调动学生积极思维.这两种因素在教学过程中交替发挥作用,就会在进行思维训练的过程中使学生提高听课的效率.
2. 学会听重点.
一堂课为45分钟,但老师讲课的精华只集中在其中的20分钟的讲课内容中,老师在课堂上讲的内容很多,我们要学会抓住听课的重点.首先是根据课前预习的情况,重点听自己预习时没弄懂的部分,争取通过教师的讲解,把疑难点解决.其次,要抓住教师讲课内容的重点.要善于抓住教师讲课中关键的字、词、句,注意老师如何导人新课,如何小结,抓住老师反复强调的重点内容. 老师曾经也当过学生,他知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哪些问题,同时作为传道、授业、解惑者,他深知什么是关键,在课堂上会反复强调与讲解.老师积多年的教学经验,非常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在什么地方出错和如何避免此类差错.所有这些都是教科书上没有的, 只有全神贯注地听老师讲解才能领会与掌握.所以对于学生来说,认真听老师讲课是学好语文最关键的一环. 但是有的学生上课时不用心听讲,结果形成了"课上没学会,回家请家教,业余进补校(补习学校)"的恶性循环.课堂教学的作用是任何家教与补习学校所取代不了的.一个小时不用心听课,两个小时家教补不过来.
任何一个智力正常的学生,只要一课一课按照老师的要求, 课前预习,课后反复朗读,主要课文熟练到能背诵的地步,就一定能成为同龄人中的佼佼者.
3.要以理解为主,眼耳手脑齐动员
听课的关键在于对教师讲授内容的理解,要眼耳手脑各种感官齐配合去促进对所学内容的理解.眼要盯着老师的板书和老师讲课时的表情动作,耳要听清楚老师讲课的内容,要听得准确,听出重点,听出弦外之音,听出老师讲课的意图;手要有选择地记,要记重点、难点和疑问;脑筋要开动,积极思考,抓住老师讲课的思路.听课要以理解为主,要在理解的前提下去记忆所学的知识.那种未经思考和理解,死记硬背的知识是不长久的.
听课方法
上面我们谈了谈听课的要求,接下来我们详细说说听课的方法. 做任何事都必须讲究方法,听课也不能例外.听课的方法一般有:听视并用法、听思并用法、五到听课法、符号助记法、要点听课法、主动参与法、目标听课法、质疑听课法、存疑听课法等.
1听视并用法 大多数学生听课是一边听,一边看.听觉和视觉并用,比只听不抬头看的听课效果要好.听什么,听老师对课文的分析,听老师的提问,听老师的总结等;看什么,看老师的板书,看老师的挂图,看老师的演示等.老师的板书是整堂课的要点,它用简洁明了的词语或短句将知识要点写在板书上,这些能帮助你整理归纳知识,也便于你日后复习.听和看的内容应保持同一性,不能听此视彼,分散听课的注意力.听是接受声音信息,看是接受图象信息.又听又看,在通过声音传递来记忆抽象的概念的同时,又可结合图象直观,来强化具体的知识印象.这种方法,以听为主,以看促听,效果很好.
2听思并用法.孔子说"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思考是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中的,在听课中,边听边思考也是一种有效的听课方法.边听边思,可以在由被动转化为主动的过程中,逐步加深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只听不思考,录音机式的听课,囫囵吞枣,谈不上真正掌握知识,更谈不上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一般可从这些方面思考:教材的重、难点在什么地方,老师为什么这样处理教材,老师讲的自己是否真正懂了,老师讲的与自己想的有什么不同,这篇课文与其他课文有何异同……以思促听,能知其然也能知其所以然.
3五到听课法 ."五到"就是指耳、眼、口、手、脑都要动起来,多种感觉器官并用,多种身体部位全部参与听课活动.同时调动这些感官所获得的感受是一种综合的、立体的感受.耳到是指听老师讲,听同学发言、提问,不漏听、不错听.眼到是指看课本、看老师的表情、看板书、看优秀同学的反应.口到是指口说,包括复述、朗读、回答问题.手到是指做笔记、圈重点、批感想、做练习.脑到是指动脑筋,心力集中、积极思维."五到听课法"要求听课者全神贯注,灵活地根据课堂情境和老师要求,适时调整听课方法.这种听课方法,是效率最高的听课方法之一.
4符号助记法 无论记忆力多么强的人,不可能把老师所讲的话全部记住,听课必须记笔记.无论书写速度多么快的人,也不可能把老师所讲的话全部记录下来,这就必须借助符号帮助自己记录,以利长期记忆.如重点语句可打着重号、波浪线或加三角号,疑难问题可打问号,只要自己懂得、自己习惯用的各种有利于记忆的符号都可运用.书中或笔记中的符号便于复习时查找,而且简明的符号比文字更容易在脑中留下印象
5要点记取法 有些成绩优秀的学生听课,觉得有必要听的就认真听;觉得对自己益处不大或自己早已懂了的,就不怎么用心听,而做自己的练习.老师讲课,传递给学生的信息是多方面的、多层次的,有时候是与教材无关的.作为学生不可能也没必要全盘接收.只记重点,只记难点,去掉无用信息是应该的、必要的.抓住要点听和记,比毫无重点地全部听和记,效果要好得多.有人曾做过实验,分三组学生同时收听同一内容的录音带,规定A组全部记录,B组只听不记,C组只记讲授要点.结果A、B两组的学生只记住全部内容的37%,C组学生却记住了58%,可见抓要点,适当做笔记,效果最好.
6主动参与法 实践证明,凡积极举手发言的学生,学习进步特别快、成绩好.课堂积极举手发言有哪些好处呢?一是有利于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二是有利于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课堂听课,一定要积极参与,主动地学,随老师的教学思路转,这样也可以保证注意力高度集中,听课效果好.
7目标听课法 上新课前预习时,发现不懂的问题记录下来,上课时带着这些问题听课,目标明确,针对性强.预习时弄懂了的,听一遍等于复习了一遍,加深了印象.预习时不懂的就应特别认真地听、仔细地听.如果老师讲了还是没弄懂,你还可以在课堂上及时提问让老师再讲.有一定目标的听课,往往比漫无目的听课效果好,能帮助你解决大问题
8质疑听课法 "质疑"即提出疑问.古人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人们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发展,都是在不断的质疑中实现的.听课时,对经过自己思考过,但未听懂的问题可以及时举手请教,对老师的讲解,同学的回答,有不同看法的,也可以提出疑问.这种方法,也可保证听课者始终集中注意力.会提出问题的学生往往也是会学习的学生.
9存疑听课法 听课时,对疑难问题,不一定马上打断老师讲课,可以暂时记下来,待下课后再思考或再请教同学、老师.这样做,一是不影响老师的教学计划,也不会因个人纠缠某个问题而耽误大家的时间,还可以促使自己深入钻研问题,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

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二、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复、借代、反问、设问、引用、对比
  三、说明文分类:
  1、实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程序说明文
  2、科技性说明文、文艺性说明文(也叫科学小品或知识小品)
  四、说明顺序:
  1、时间顺序:历史顺序、年代顺序、四季交替顺序、早晚(先后)顺序
  ...

全部展开

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二、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复、借代、反问、设问、引用、对比
  三、说明文分类:
  1、实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程序说明文
  2、科技性说明文、文艺性说明文(也叫科学小品或知识小品)
  四、说明顺序:
  1、时间顺序:历史顺序、年代顺序、四季交替顺序、早晚(先后)顺序
  2、空间顺序:注意表方位的名词
  3、逻辑顺序:先总后分、由主到次、由表及里、由简到繁、由此及彼、由现象到本质等。
  五、说明方法: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打比方、分类别等
六、记叙的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追叙)
  七、人物描写的方法:
  1、肖像(外貌)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活动描写;
  2、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
  八、常见写作方法、表现手法:
  联想、想像、象征、比较、对比、衬托、烘托、反衬、先抑后扬、以小见大、托物言志、借物喻理、寓理于物、借物喻人、状物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九、语句在文章篇章结构上的作用:
  总起全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笔、作铺垫、承上启下(过渡)、前后照应、首尾呼应、总结全文、点题、推动情节发展
  十、语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感情)、点明中心(揭示主旨)、突出主题(深化中心)
十一·社会环境描写的主要作用:
  1、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
  2、在回答时必须结合当时当地的时代背景,指出文段中环境描写的相关语句揭示了什么样的社会现实。
  自然环境描写(景物描写)句的主要作用:
  1、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
  2、推动情节发展;
  3、渲染气氛;
  4、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心情、感情);
  5、突出、深化主题。
  句子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分析:
  1、对上文(或全文):照应上文、首尾呼应、总结上文(或全文);
  2、对下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笔、作铺垫;
  3、对上下文:承上启下(过
 十二 记叙顺序及作用?
  (1) 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作用:叙事有头尾,条理清晰,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2) 倒叙:造成了……的悬念,使故事情节更曲折,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
  (3) 插叙作用:补充交代了……使人物形象更丰富,使中心更突出。
  记叙文中穿插议论的作用:结构上承上启下;内容上画龙点睛.
  十三、文章段落语句的主要作用有: (必须从内容、结构两个方面来进行做答)
  1、结构上:承接上文、开启下文、总领下文(引出下文)、承上启下(过渡)、照应前文(开头)首尾呼应。
  2、内容上:开篇点题、抒发情感、点明中心,深化主题、画龙点睛
  3、写法上:气氛渲染 、托物言志、以小见大、设置悬念、埋下伏笔、为后文作铺垫、欲扬先抑、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等。
  象征、托物言志作用:使表达委婉含蓄、深沉感人.
  环境描写的作用:交代时间地点,揭示时代背景;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展示人物的性格、推动情节的发展等等。
  十四、懂得常用的描写人物的方法,并理解其作用。
  方法有:①正面描写:语言、动作、心理、神态、外貌②侧面(间接)描写:其他的人或事③细节描写④环境衬托人物心情等。⑤用词的感情倾向.褒贬色彩
  作用是:揭示人物性格,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和精神风貌
  非主人公在文中的作用:对比烘托,使主人公性格特征更加鲜明突出.
  十五、记叙文语言风格:亲切自然口语化、幽默讽刺、热情奔放、冷峻辛辣等
  十六、人称作用:
  第一人称: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和感染力。
  第二人称:便于作者与文中的人物或读者感情交流,显得特别亲切、感人。
  第三人称:不受时间、空间限制,能够比较自由灵活的反映客观内容,有比较宽广的活动范围。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