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傅雷家书两则》改成父子对话的形式,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09 03:37:02

初三《傅雷家书两则》改成父子对话的形式,
初三《傅雷家书两则》改成父子对话的形式,

初三《傅雷家书两则》改成父子对话的形式,
傅雷曾在给儿子傅聪的信里这样说:“长篇累犊的给你写信,不是空唠叨,不是莫名其妙的gossip,而是有好几种作用的.第一,我的确把你当做一个讨论艺术,讨论音乐的对手;第二,极想激出你一些青年人的感想,让我做父亲的得些新鲜养料,同时也可以间接传布给别的青年;第三,借通信训练你的——不但是文笔,而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想时时刻刻,随处给你做个警钟,做面‘忠实的镜子’,不论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细节方面,在艺术修养方面,在演奏姿态方面.”
有人说,傅雷是做父亲的典范.其实这话只说对了一半,更重要的是,他自己是做人的典范.在著名的《傅雷家书》中,我们不仅看到了一个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父亲,更看到了一个把艺术与人生的尊严看得至高无上的严肃纯粹的灵魂.
这是一次既与傅雷有关、又不止与他有关的阅读.除了作为父亲的傅雷,你将看到独自面对人生之“重”的个体的傅雷,以及同样面对人生之“重”的其他人,无论年纪、身份…….
傅雷(1908--1966)翻译家.上海南汇人.l926年进上海持志大学学习,次年赴法国留学,研究美术理论和艺术评论.l931年回国后在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任教.1940年致力于法国文学翻译.解放后曾任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书记处书记.“文革”初受迫害致死.傅雷一生译作丰富,他的译作选材严谨,反复修订,以文笔优美著称.所译的巴尔扎克的小说、罗曼·罗兰的小说、伏尔泰的小说、梅里美的小说、在中国都有很大的影响.他的书信集《傅雷家书》是和儿子谈人生、艺术和道德问题的家信结集,是真挚优美的散文,含有对文艺的许多精辟见解,出版后曾在青年读者中广泛流传.
傅聪,1934年生于上海.七岁半开始学钢琴,拜李斯特的再传弟子、意大利指挥家、钢琴家梅帕器为师.1951年再拜苏籍钢琴家勃隆斯丹(Ada Bronstein)夫人为师.1953年作为唯一的中国选手参加第四届“世界青年联欢节”的钢琴比赛并获三等奖.1955年又作为唯一的中国选手参加第五届肖邦国际钢琴比赛获第三名,并获《玛祖卡》(Mazurka)演奏优秀奖.这是东方人首次在肖邦比赛中取得的突出成绩.比赛结束后,傅聪留在波兰学习钢琴,直到1958年底提前毕业,移居英国伦敦.
在六、七十年代的20年间,傅聪举行了约2,400场独奏音乐会;与包括梅纽因(Menuhin)、巴伦鲍伊姆(Barenboim)、郑京和(Chung,Kyung-Wha)等在内的许许多多国际著名演奏家合作过;录制了约50张唱片;担任过肖邦国际钢琴比赛、比利时伊丽莎白(Elizabeth)皇太后国际音乐比赛以及挪威、意大利、瑞士、葡萄牙、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的音乐比赛的评委;演奏的足迹遍及几乎整个欧洲、美洲、中东、东南亚、日本、大洋洲各地.他以辛勤的劳动赢得了“有分量的巨匠”的评价.时代周刊亦曾誉其为“当今最伟大的中国音乐家”.
1976年,傅聪在中央音乐学院举行了音乐会.此后他几乎每年都回国演奏、讲学.他丰富的艺术经验、孜孜不倦的教学态度,博得国内广大师生及音乐爱好者的赞扬和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