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发展将导致人际关系的和谐 辩论会破在眉睫 我是正方 3辩 该怎么辩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6 04:50:26
社会发展将导致人际关系的和谐 辩论会破在眉睫 我是正方 3辩 该怎么辩
社会发展将导致人际关系的和谐
辩论会破在眉睫 我是正方 3辩 该怎么辩
社会发展将导致人际关系的和谐 辩论会破在眉睫 我是正方 3辩 该怎么辩
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选择改革开放决策转型历经二十五年之后,在收获社会生产力飞速发展、“四化”建设基础全面增强、人民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普遍提升、精神文明状态显著进步的情况下,中共第四代领导集体将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提上了议事日程,具有伟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是非常适时十分必要的.
然而,“构建和谐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史未涉及的理论专题.和谐社会究竟应该具有什么样的社会形态特点?构建和谐社会应该走什么样的道路?在世界社会科学发展史上,至今尚未形成系统化的成熟理论,是摆在思想理论界面前的一个全新课题,需要各路社会贤达、尤其是学术界的专家学者和智者同仁共同研究和积极探讨.笔者既非专家学者、更非人才精英,只是出于对社会科学的思考兴趣,将一己不无偏颇之愚见拙识公之于众,诚望抛砖引玉,接受社会各界的批评指教.
第一篇 和谐社会形态的三大构成要素
和谐社会的社会形态究竟应该具有哪些特征?这是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先搞清楚的问题.首先应当确认,和谐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上迄今尚未出现的理想型社会,是世界各国和全人类所共同盼望的奋斗目标.
在人类社会科学史上出现过的各类各派浩大纷繁的理论学说中,虽曾多处见识过对社会和谐化目标的不同描绘,但对和谐社会形态皆未形成系统化和标识化的科学阐述.其中最接近和谐社会形态特征的描述,当数马克思主义理论创始人之一恩格斯对共产主义社会形态的下列精彩阐发:“是全面解放生产力,是全面解放人,是解放人个性的自由”.不过,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是当代社会发展实践难以企及的遥远理想;而和谐社会则应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现实目标,是当代社会发展实践可以预见的未来理想.因此,共产主义社会与和谐社会之社会形态特征应当存在一定的差别,二者可以相融相通但不可相提并论划等号.
撇开理论上的推敲和诠释,依照世人通俗化的逻辑理解,笔者试将和谐社会的形态特征作如下描述:“富裕健康、公平公正、诚实信用、互尊互爱”.“富裕健康”与“全面解放生产力”内容相仿;“公平公正”与“全面解放人”含义相通;“诚实信用、互尊互爱” 则与“解放人个性的自由”寓意相连.由此可以看出,和谐社会的社会形态与共产主义的社会形态皆由三大要素组成,内容和含意相融相通,但二者之高度和档次不一样;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文明社会的最高层次,和谐社会则应是人类文明社会的较高层次,前者与当代社会现实距离遥远无法预察,而后者则与当代社会现实距离较近可创可现.
明白了和谐社会形态的三大基本要素,构建和谐社会就有了明确目标和努力方向.
一、富裕的物质生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需基础.
“存在决定意识”,“物质是精神的基础”.不仅是共产主义,而且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任何一个历史阶段,其社会形态的特征都是由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任何一种社会制度,如若其物质存在形态表现为落后或缓慢发展的生产力、贫穷的经济状况、人民大众挣扎在温饱线上,残酷的生存竞争必然导致激烈的社会矛盾和冲突,造成连绵不断的罪恶、祸害、暴行和战争,社会和谐化根本无从谈起;只有实现了发达的社会生产力、社会成员通过劳动可以普遍享受富裕健康的物质生活和稳定舒适的生存环境,不必为温饱和生存而拼命竟争,才有可能化解社会矛盾、消弭人际冲突、为社会和谐化创造基础条件.为此,我国作为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经济初步繁荣、人民生活刚刚跨过温饱线尚未完全摆脱贫穷的发展中国家,在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上,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始终坚持以发展经济为中心,不断深化改革开放和完善市场经济,大力增强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能力,强调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发展社会生产力,全民族共同奋斗振兴中华,争取早日实现全民小康社会并继续向富裕社会前进,才能为构建和谐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普遍的精神文明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条件.
发达的社会生产力只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社会的富裕化并不标志和谐社会的到来,只有在实现社会富裕化的同时创造出优越的社会制度、完善的民主化和法制化社会环境、先进的文化生活水平,才能缔造以“公平公正”为标志的精神文明社会风貌,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前提条件.我国虽然已经建立了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并且通过半个多世纪的努力奋斗探索出一条具有国情特色的建设道路,在物质文明建设快速发展的同时,各个领域的精神文明建设也取得良好的进展;但目前精神文明建设的现实水平与建立全社会普遍化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之间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为此,我们在始终注重物质生产和经济发展的同时,必须重视上层建筑各领域的精神文明制度建设,在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基础上,不断推进社会民主化和法制化进程,不断进行行政改革、司法改革、社会公共事务管理改革,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的文化事业、教育事业、医疗卫生事业,逐步向创造全社会公平公正的精神文明环境前进,藉以带动和促进社会和谐化的发展进程.
三,和谐的人际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要素.
物质生活的富裕化可以为人际关系和谐化建造基础,精神文明的制度化可以为人际关系和谐化提供条件,但是,实现了物质生活的富裕化和精神文明的制度化仍不等于和谐社会的建成.在构成和谐社会形态的三大要素中,人际关系的和谐化是标志性的核心要素,而且是难度最大的一大要素.我国在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固然物质文明经济建设快速发展、精神文明制度建设显著进步,但在人际关系上的社会现状与“诚实信用、互尊互爱” 的和谐社会形态之间,存在着更大的差距.为此,我们不仅要在思想理论领域推陈出新,逐步树立起一种切合社会实际的反映人际关系和谐化的道德理念,并将社会和谐化道德理念的培养和普及作为意识形态宣传教育的重点任务,长期坚持,始终不渝,逐步积累,自然感化,聚沙成塔,滴水成河;唯其如此,才能不断推进人际关系的和谐化,构建和谐社会才有成功的可能.
第二篇 人类文明史上三大社会形态与和谐社会的差距
人类由动物进化而来,残酷的生存竟争世代延续生生不息,致使物欲和私念成为根深蒂固的心灵状态,造成人际关系长时期的矛盾化和紧张化,于是,欲构建“诚实信用、互尊互爱”的和谐化的人际关系,其艰巨性和复杂性可想而知.在人类进化自原始社会进入文明社会后的几千年漫长历史进程中,出现过三种典型的社会制度下的社会形态:封建社会(包括奴隶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这三种不同类型的社会形态,不仅历史长短不同、制度模式和专政方式各异,而且在物质生活富裕程度和精神文明高低水平上互有差别.纵观这三种社会制度下的社会形态,与和谐社会应当具备的社会形态特征相此照,都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其最大的差距则体现在人际关系和谐化这一核心要素上.尽管这三种不同社会制度在其建立和发展的历史进程中都曾产生过具有各自特色的高尚道德理念,但都未发挥出社会和谐化的导向功效,即未能指引全社会人际关系实现普遍和谐化的文明境界.仔细研究这三种社会形态与和谐社会之间的不同差距,对于探讨构建和谐社会的方向和道路,具有现实的参考意义.
一,封建社会(包括奴隶社会)人压迫人之专制统治制度本质上与人际关系和谐化背道而驰.
人类社会从蛮荒型的原始社会进化至文明社会后,必然要经历氏族型奴隶制社会和皇权型封建制社会的漫长历史过程.奴隶制社会和封建制社会毕竟是文明社会的初级阶段,其社会制度之特征是由极少数奴隶主家族或王公贵族、帝皇权臣依持独裁专制政权压迫和奴役人民大众,榨取百姓民众的劳动果实籍以自身享乐;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制度本质必然导致社会混乱、矛盾激化、政权不稳、战争频繁.为了维护国家政权稳定和社会秩序安定,尽管其封建统治阶级和封建知识分子都会合力提倡一套具有民族性的理想化的道德说教,用以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例如中国封建社会初期以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为典范逐步完善的“忠、孝、仁、义”封建传统道德观念,就曾世代沿袭千年不衰.然而,纵使依理分析,如“孔学”之类的世界各国封建道德观念是非常高尚的,本应在人际关系和谐化上发挥巨大的教化作用;但是,由于人奴役人的经济体制和上层建筑严重地阻碍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压迫人的独裁专政制度严重地制约着精神文明环境的缔造,社会大众贫困的物质生活难望“富裕社会”之项背,落后的社会管理机制与“公正社会”背道而驰,面对无法遏止的残酷的生存竟争,人际关系只能深陷于矛盾和对立的漩涡之中,社会和谐化只似梦中幻境有影无踪,再高尚的道德理念也无计可施.因此,奴隶制和封建制社会之所以与和谐社会无缘,并被历史发展所淘汰和抛弃,确是顺理成章毫不奇怪的.
二,资本主义社会不断强化的个性自由和财富竟争是人际关系和谐化的障碍.
资本主义社会代替封建社会登上人类社会发展的舞台,虽然历史不算长久,但其从萌芽到建立到发展至今也已经历五个世纪了.资本主义社会制度之特征,诚如马克思主义理论所言,是社会生产资料和物质财富掌握在少数资本家手中,占人口极少数的资产阶级以资本为核心创建起一套物质生产管理机制(即经济体制)和社会公共管理机制(即政治体制),从占人口大多数的工人阶级的生产劳动中榨取剩余价值、获取物质财富和生活享受,而广大的劳工民众则依靠出卖劳动力谋求低层次的贫穷生活,其人剥削人的不平等制度本质属客观存在.然而,对于资本主义制度的发展规律,马克思主义理论认为资本家对劳工大众的剥削必然引起尖锐的阶级矛盾,激发工人阶级对资产阶级的反抗斗争和革命运动,联合起来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统治,这一预见和断言却并不完全准确.从现代和当代之社会现实观之,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发展至今,已走过它的初级阶段进入成熟期,资产阶级运用先进的资本运作方式、市场经济体制和科技创新机制促进社会生产力的飞速发展,依靠全方位的民主化和法制化的制度建设不断提升社会精神文明状态,繁荣的经济基础使工人阶级的劳动报酬和物质生活得到全面改善,建全的政治、人权、工会、劳动、尤其是社会保障等法律制度使劳工大众获得生存保障,有效地化解了工人和资本家两大阶级的矛盾冲突,消弭了被剥削阶级的反抗斗争;于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非但不会走向灭亡,反而呈现出经济发达、生活富裕、社会稳定、精神文明的良好趋势.不过,即便是当代美、日和欧洲一些资本主义发达国家,虽然其物质生产和物质生活已进入富裕社会,其社会管理各领域已创造出精神文明的制度环境,而且与其社会制度共生形成的“自由、平等、博爱”之道德理念也高尚文明流传几百年,如若以理推论,构建和谐社会应是水到渠成不是难事;但细察其社会形态现状,鉴于资本主义制度在其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发达的过程中,派生出财富分配上贫富不均、两极分化愈益悬殊的倾向和过度提倡的个性自由意识,造成不断强化的财富竟争、名利竟争、知识竟争、才能竟争、职业竟争、享乐竟争,加之某些领域社会管理民主化和法制化的制度建设还存在不够合理、不够完善的弊病,必然导致人际关系紧张、对立甚至矛盾和冲突的社会状态,再高尚的道德理念也难于发挥社会和谐化的导向作用.由此看来,当代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虽已具备富裕社会的物质基础和公正社会的部分客观条件,但仍与人际关系普遍和谐化的社会境界差距较大,构建和谐社会仍然障碍重重任重道远.
三,社会主义社会制度尚不完善是人际关系和谐化的难点所在.
在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上,社会主义制度是跟随资本主义制度之后产生的新型的最年轻的社会制度.依照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社会主义社会制度的特征是社会生产资料归整个社会所有,全体劳动者不仅是社会生产资料的主人,而且是生产过程的管理者,即消灭人剥削人的私有制,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社会成员当家作主一律平等.然而,社会发展的实践表明,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并未完全按照此一理论模式前进.首先,因为世界范围所有地区出现的社会主义制度都建立于封建社会或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废墟上,旧有生产关系所造成的低劣落后的社会生产力极难适应全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过高层次的生产关系不仅未能协调反而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其次,因为社会主义毕竟是新型的社会制度,不可能在短时期内发展成熟,依据共产主义理论模式建立的上层建筑各个领域的社会管理制度,缺乏民主化与法制化的进程,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落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难以收获营造精神文明社会环境的实际效果;尤其是漫长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根深底固的传统封建意识更难适应马列主义关于“阶级斗争”和“兴无灭资”的核心理论,不仅未能促进社会稳定和社会团结,反而制造了社会矛盾和人际争斗,成为社会和谐化的巨大阻力,即便全社会大力提倡和宣传“大公无私、舍己为人”的崇高的共产主义道德理念,也难以促进人际关系住和谐化的方向发展.缘于此理,以苏联为核心的东欧社会主义阵营诞生才五十几年,便面临分裂解体和普遍资本主义化的毁灭结局;而我国社会主义建国初期的三十年中,亦同样遭遇生产力发展停滞、上层建筑制度不健全、政治运动连年不断、社会矛盾激化、人际关系紧张的不利局面,直至造成“文化大革命” 社会动乱、走向经济崩溃边缘的危险境地.
所幸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事求是地深刻总结了建国十七年社会主义建设的正反经验和文化大革命十年的惨痛教训,扭转了错误的发展方向,制订出正确的建设国策,于短短的二十几年便取得了经济繁荣、民富国强、社会安定、文明进步的伟大成就,为全世界所瞩目和惊叹.然而,我们应当清醒地看到,我国在进入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新时期后,虽然在物质文明经济建设实现连续快速稳定发展的同时,社会各个领域的精神文明制度化建设也取得显著的进步,而且新的国策消解了过去阶级斗争、政治运动酿成的社会矛盾和人际冲突;但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也带来了贫富不均、两极分化、城乡差别、地域差别、环境污染等等的新问题和诸如财富竟争、名利竟争、权力竟争、人才竟争、知识竟争、职业竟争、享乐竞争等等的新矛盾,社会主义制度的尚不完善成为推进社会和谐化的障碍物.当前现实社会中呈现的社会矛盾多样化、社会冲突复杂化、人际关系紧张化和道德水准低落化的社会形态,给我们承担构建和谐社会历史使命敲响了方向性和规律性的警钟——既要从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发展中国家的现实社会形态出发,正视构建和谐社会的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又要着眼于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优越性和中华民族勤劳智慧团结奋发的先进性,确立构建和谐社会的坚定目标和必胜信念.
第三篇 当代社会形态下有效促进社会和谐化的道德理念
人际关系的和谐化是和谐社会形态的核心要素.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依靠一种共性化的道德理念作支撑的,所以,如何在社会大众意识形态中引导和培育高尚的道德理念,将成为构建和谐社会最重要的历史任务.人类文明社会历史上出现过的每一种不同类型的社会制度,在建立和发展的过程中,其统治阶级都会树立和提倡一套反映其制度特点的高尚的社会公共道德理念,以期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化,维护国家政权和社会秩序的稳定;但是,由于这些道德理念层次过高和过于理想化,往往与现实的经济基础和精神文明状态相脱节,除去极少数贤君良臣、知识高士、英雄模范、先进人物能够超凡脱俗身体力行外,不易为处身生存竟争和名利竟争之社会矛盾漩涡中的人民大众所接受,很难发挥促进人际关系和谐化的实际功效.例如我国建国初期,以共产党员和革命干部、战士为主力带动广大人民群众,大力宣传和宏扬“大公无私、舍己为人”的共产主义道德品质,虽曾培育和造就过一些雷锋、王杰、焦裕禄式的高尚典型,但由于此种共产主义的道德理念过于理想化和层次过高,与现实社会落后的经济基础和精神文明状态相脱节,不易为处身生存竟争、个人和家族利益竟争中的社会大众心悦诚服,难以发挥人际关系和谐化的导向功效.因此,在继续宏扬共产主义道德理念、大力表彰英雄模范高尚道德品质的同时,正视于我国当前处于改革开放、市场经济转型期的现实社会形态,如何树立和提倡一种既体现高尚文明理想又切合社会实际状况的道德理念,是推进人际关系和谐化的重大举措.以笔者之见,这种档次适中的既切合当代社会实际又有利于社会和谐化的道德理念,就是“公私兼顾、将心比心”.
一,“公私兼顾、将心比心” 是切合当代社会实际的道德标杆.
我国当前处于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转型期,其主要的社会形态是:在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上表现为——打被原有生产资料公有制一统天下的僵化状态,出现了国营、集体、私有三种所有制同时并存,在国有企业和国营经济为主体的同时,以农村土地承包制和城镇个体经营制为开端迅速崛起的民营私有经济已占据国民经济的半壁江山并在继续发展,而且通过部分国营、集体企业改制形成了一些国有、集体、私有相结合的股份制混合型经济实体,这标志着私营资产的客观存在和私有财富的不断增长已经成为不可更改的社会现实;在上层建筑和精神文明领域表现为——随着社会民主化和法制化进程的推进,政府行政和法律制度在明确维护国家利益、民族利益、集体利益等社会公共利益的同时,加强对个体人权、私有财产等个人利益的保护,这标志着守法前提下的个人利益和私有观念已经成为合理化的正常思想意识.面对这一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现状,以单纯化和神圣化的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即公共利益)为标准的共产主义道德理念显得层次太高和过于理想化;而同时维护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双向思维和道德理念,则显得层次适当和比较切合社会实际.“公私兼顾、将心比心”意味着在争取个人利益的同时应该维护国家和集体的利益(包含他人利益)、在维护个人利益的同时不要侵犯国家的、集体的、他人的利益,树立和提倡这样的道德理念正与社会转型期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形态特征相适应,是切合社会实际的道德标杆.
二,“公私兼顾、将心比心”是当代社会处理人际关系的最低道德底线.
以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为标志的社会转型期,其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形态特征决定了社会人际关系的形态特征,即随着部分生产资料的私有化和个人财富的合法化,必然会经历一个贫富不均、两极分化的社会发展阶段,并将导致人与人之间的财富竟争、名利竟争、人才竟争、知识竟争、职业竟争、享乐竟争,形成一系列新的社会矛盾和人际冲突.面对人际关系的这一实际社会形态,过高层次的道德理念不易为社会大众自然接受,只可显示其理想道德境界的示范功效,而难以发挥对社会大众的普遍感化作用;只有树立一种层次适中且容易做到的道德理念,才能为社会大众心悦诚服,从而发挥普遍的感化作用.“公私兼顾”——在人们面对人际竟争时, 既鼓励人们争取个人(包括家庭)财富、权利、名誉等等的个人利益,又警示人们尊重国家的、集体的、他人的公共利益;“将心比心”——则在人们遭遇人与人之间矛盾冲突时,善劝人们既要站在自己的立场上维护自身的利益,又要站在对方的角度上考虑避免侵犯他人的利益.实质上,“公私兼顾、将心比心”是遵纪守法思想观念的道德化,因而,它只是当代社会处理人际关系的一条道德底线,层次不会太高,难度不会太大,人人容易接受,人人可以做到;而这种道德理念一旦逐步为社会大众所普遍接受和实施,其促进人际关系和谐化的引导功能便显而易见了.不过,对于社会成员中的共产党员、革命军人、知识高士、英雄模范等等先进人物而言,可能会认为这样的道德理念档次太低过于落后;但笔者建议请勿妄下论断,而在你们处理人际关系时,于继续发场“大公无私、舍己为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共产主义崇高道德和奋勇争当社会楷模的同时,也该理直气壮地为争取和维护个人或家庭合法应得的人权、名誉、财产等等个人利益而努力,这并不会降低自己的道德形象,反而既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