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猫为什么濒临灭绝?求姐姐!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05 21:48:01
大熊猫为什么濒临灭绝?求姐姐!
大熊猫为什么濒临灭绝?求姐姐!
大熊猫为什么濒临灭绝?求姐姐!
从1974~1989年,大熊猫的栖息地已消失了一半.目前,它仅分布在我国34个县.据调查,大熊猫野生数量仅1000余只,且被分割成20多个孤立的小种群.世界各国人工圈养的大熊猫,数量约为120多只.熊猫的种群数量少,导致大熊猫寻求配偶机会少,近亲繁殖多.加上繁殖和哺育的艰难,幼仔成活率很低.遗传多样性的丧失,势必导致大熊猫在适应环境、繁殖和抵抗疾病等方面的能力日益低下.大熊猫是古代动物的孑遗.更新世晚期,地球气候转冷,当时的剑齿象、剑齿虎、猛犸、巨貘等几乎“全军覆没”,唯有大熊猫在高山深谷中留存下来,数量本来就较少;另外由于大熊猫食性特别,以竹子为主食,所以每当竹子周期性开花枯死时,大熊猫就会大量减少.1975~1976年的冬天,岷山、 邛崃山的大熊猫,因为竹子发生大面积开花枯萎,竟饿死了138只!这样的事件会造成熊猫种群数量的明显下降.森林被大面积采伐,使得大熊猫栖息地面积日益缩小,环境极其恶化,栖息地已退到高山深谷的尽头,无路可退.同时人为猎杀和捕捉对大熊猫的生存也构成极大的威胁.大熊猫的一个世代大约5年,种群增长很慢,即使在绝对的保护条件下,种群的恢复也要几十年.很多人将大熊猫濒临灭绝的命运归咎于它吃竹子的食性和生不足月的幼仔.但是,著名大熊猫研究专家潘文石教授认为:大熊猫身为食肉动物而主要靠吃竹子为生,这是生物界一个独特的例子.如果大熊猫不是吃竹子,恐怕早已灭绝了.过去曾经发生过竹子大面积开花的“险情”,当时人们以为大熊猫都要被饿死了,但事实却并非如此.一座山有不同的气候带,生长着各种竹子.大熊猫的活动范围很广,覆盖了好几个气候带,能吃的竹子不止一种.发生竹子开花的卧龙保护区储量最大的两种竹子是拐棍竹和冷箭竹,它们之间的分界线的海拔高度是2600米,而大熊猫的活动范围是1500~3300米,这当中有四五种竹子.冷箭竹开花了,但其他竹子没有开花,大熊猫可以吃别的竹子.即便是只有一种竹子,大熊猫也不会被饿死,因为大熊猫的消耗量是竹子每年长出地面部分的百分之二,而竹子开花顶多影响85%的竹子,成活的部分足够养活大熊猫了,更何况还有根本没开花的竹子.刚出生的大熊猫幼仔像只老鼠,每只有100~200克,仅母亲体重的千分之一左右.它又聋又瞎,看起来就像是没有在“娘肚子”里发育完全的“早产儿”.这是不是就说明大熊猫的生殖能力退化了呢?其实,这是大熊猫在进化过程中面临的生理压力所决定的.母大熊猫在生仔时有一个穴居和禁食时期.它如何在不吃不喝的情况下怀孕,并维持自身的新陈代谢的呢?靠的是消耗体内的脂肪.脂肪先要不解为脂肪酸才能被吸收,但脂肪酸的分子量太大,不可能通过母体胎盘中的微血管渗透给胎儿,胎儿得不到营养就会饿死.于是,母大熊猫只能消耗自身的蛋白质:将蛋白质转变成为分子量较小的葡萄糖,就可以透过胎盘使胎儿生存下来.但是,母大熊猫自身的蛋白质有限,消耗过多会危及自身的性命.因此,大熊猫在进化过程中便选择了这样的方式:生下一个没有成熟的幼仔,成天抱着它喂奶.这就解决了营养代谢上的一个压力:脂肪水解成为脂肪酸,溶解到血液中并到达乳腺,变成乳汁,这样幼仔就可以获得“妈妈”积存的脂肪了.大熊猫在进化过程中选择这样一种生育的方式是正常的.它虽然不完善、不完美,但可以使大熊猫活下来.这就是生存.从哲学的意义来说,没有任何一种物种会永居于地球上,它总是会改变的,总会被新的物种替代,大熊猫也不例外.但大熊猫还没有到最后的阶段,它选择吃竹子,选择生“小仔”,恰恰是成功的.大熊猫在地球上生存了几十万年的事实证明,吃竹子和生不足月的幼仔都是它适应自然的必然结果,而不是它走向灭绝的原因.人类不断砍伐森林,大面积破坏它的栖息地才是对大熊猫生存的最大威胁.是人类破坏了它生存的整个基础和社会结构.1998年长江水灾后,国家决定在长江中、上游地区停止对森林的采伐,这对大熊猫的生存来说无疑是最好的福音.一旦没有了人类的干扰,这个物种就会通过它自己的能力来逐渐恢复种群,恢复的速度甚至会比我们想象的快.它们的生存需要稳定的栖息地.大熊猫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而能够生存到今天,反映了它具有顽强的生命.但是,由于受历史发展因素的不利影响,使它目前已处於一种濒危状态.在各种不利因素中,其内在原因是由於食性、繁殖能力育幼行为的高度特化.外在原因则是栖息环境受到破坏,形成互不联系的孤岛状颁,导致种群分割,亲繁殖,物种退化.再加上主食竹子的周期性开花死亡,人为的捕捉猎杀,天敌危害,疾病困扰.这就构成了对大熊猫生存的严重威胁,使其面临濒危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