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第后赋菊的【背景】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5 06:23:52
不第后赋菊的【背景】
不第后赋菊的【背景】
不第后赋菊的【背景】
黄巢(?---884)是我国唐末农民起义领袖,曾率部攻克唐都长安并建立“大齐”政权,后遭到敌军反扑,失败后退出长安.虽继续转战于山东一带,终因实力不济,兵败自刎,未能修成正果.黄巢既是英勇善战的武将,又有一定的诗才.据说他在起义之前曾“举进士不第”.可见其背景实属书香门第,并非寻常的农民出身.
当代官修史对黄巢的评价,一如其他农民起义将领,褒扬有加,少不了“农民起义领袖”、“农民起义英雄”、“代表了社会进步力量”之类的统一批发的标签和桂冠.文学史家也认为其诗作抒发了作者的“傲世独立、冲天凌云之志”,“凝集着一股英雄之气,惊人心魄”,“令人钦慕”.这当然是一种解读.
然诗无达诂.黄巢的诗也不例外.我们以他全部3首诗作中最著名的《不第后赋菊》为例,看看其中蕴含了怎样的一种“凌云之志”.原诗如下:
不第后赋菊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这是一首托物言志的诗.以菊花比喻起义军.“百花”自然是指起义军的所有敌人.因而虽是咏菊,却充满杀气.“黄金甲”令人想到的,不仅是金黄色的菊花,更有身披盔甲的部队.要说美,只能是寒光闪闪的杀戮之美.要说香,可能是致人死命的毒香.除了自己,没人敢去欣赏.选择菊花为喻体,也就选择了孤芳自赏,选择了消灭异己、唯我独尊.“我花开后百花杀”句毫不含糊地宣示了诗人的宏大构想.其二元哲学的斗争原则是:“百花”与“我花”不可同立于世,你死我活是不二的结果.若以自然季节而论,“我花”和“百花”之间本无冲突,各占天时,各展其美.但是将军不准,必欲“杀”之而后快.“杀”字的使用主要并不是为了解决押韵问题.若真是为韵所限,何不改成“百花谢后开我花”呢?所以,“杀”字意在表明,凡非“我花”者,统统地杀!从时间关系上讲,应该是“百花”先“杀”,“我花”后“开”.但“后”字的使用无疑增加了阐释的空间.关键在于“杀”字的时态,也即何时“杀”.倘若“杀”字是完成时(have been killed),可作正常理解,即“我花开时,百花已经被杀.”或“先杀百花,再开我花”.如果“杀”字是将来时(will be killed),其义即变成“先开我花,再杀百花”.这似乎与自然界的时间关系和起义进展的逻辑关系都相违背.也可能暗含了一种警告.若“我花开”了之后“百花”继续抗旨开放,“杀”无赦,与武则天强迫百花在冬天开放同样霸道.换言之,如果起义军夺取全国政权以后还有什么残余势力负隅顽抗,必须斩草除根,去恶务尽.总之,“杀”的目的,在于创造或维持“我花”一枝独秀、一统江山的局面.
不管这首诗怎么理解,可以肯定的是,黄巢不仅在战争过程中杀人(民间有“黄巢杀人八百万,在劫难逃”之说.平心而论,凡是战争,杀人在所难免),而且在取得政权并把皇帝宝座牢牢地固定在自己的屁股下面之后,肯定还要杀人.兔死狗烹,乃是历代帝王难以超越的规律.但因为龙椅尚未坐热,就被人家赶走,也就少欠了滥杀功臣的血债.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如果不要被胜利冲昏头脑,如果当年他就懂得了“宜将剩勇追穷寇”的伟大真理,不知还要杀多少人.即使做了皇帝又怎么样呢?无非是封建王朝制度在另一个姓氏和国号下继续.过了几百年,另一帮人揭竿而起,历史又回到原点.至于当初威震四海的开国皇帝,“伟烈丰功”,“都付与苍烟落照.”剩下的只是杂草淹没的一堆荒冢而已.
我们无意苛求一个公元9世纪的中国农民起义领袖选择的斗争策略.中国的武装起义传统一直延续到20世纪.从建立政权来说,业绩稍差,因为老是有更狡猾的势力关键时候杀将出来抢摘胜利果实.从推翻政权而言,简直是屡试不爽.所以即使时间上有可能学习甘地的造反英雄们也表示不屑.但正是这种以暴易暴的恶性循环才使得中国历史永远在原地徘徊,无法摆脱“亚细亚生产方式”的魔咒,坐失了趁欧洲在黑暗的中世纪挣扎之际称霸世界的天赐良机,反而在文艺复兴之后的短短300年间被远远的抛在了“历史之外”,如今仍然在负重追赶.暴力必须否定,这就是今天重读黄巢《不第后赋菊》的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