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辛、克雷洛夫、伊索、拉封丹的四大寓言的文学常识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4 23:46:24
莱辛、克雷洛夫、伊索、拉封丹的四大寓言的文学常识
莱辛、克雷洛夫、伊索、拉封丹的四大寓言的文学常识
莱辛、克雷洛夫、伊索、拉封丹的四大寓言的文学常识
莱辛(1729年-1781年) ,德国戏剧家、戏剧理论家.生于劳西茨地区的卡门茨,父亲是牧师.1746年入莱比锡大学学神学,同年写出处女作是喜剧《年轻的学者》.1760年之前,从事编辑和撰稿工作,主编过《柏林特许报》文学副刊等.创作了《萨拉·萨姆逊小姐》(1755年)和翻译了《狄德罗先生的戏剧》(1760年).之后完成了反普鲁士的喜剧《明娜·封·巴尔赫姆》(1767年).汉堡剧院成立后任戏剧艺术顾问,并写成《汉堡剧评》.之后又完成名悲剧《爱米丽雅·迦洛蒂》(1772年)、《智者纳旦》(1778年),与《萨》剧构成莱辛的三大名剧.评论集是《新文学通讯》和《汉堡剧评》.前者有17封信,基本上包括了他戏剧理论的主要观点:创立与本民族历史和现实紧密结合的民族文学和戏剧;民族戏剧不应以法国古典主义戏剧为模式而应以莎士比亚和英国戏剧为榜样,同时还吸收自己的民族传统.后者是由104篇评论组成,也概括了他的理论观点,崇尚亚里士多德和莎士比亚而泛古典主义戏剧.
莱辛所写的寓言大多取材于古希腊的伊索、罗马和菲得路等人,但经过改写,赋予了新意,主要作品:《水蛇》、《仙女的礼物》、《绵羊》、《被保护的羔羊》驴和狼》、《鹅》 莱辛寓言
、《驴》、《幼鹿和老鹿》、《鼠》等.莱辛的寓言具有深刻的社会内容和政治意义,战斗气息和时代感十分强烈.弗朗茨·梅林在谈到莱辛的寓言时写道:这些寓言是“小型火器里喷射出的连续不断的火舌”.托马斯·曼在论及莱辛的一段话中说道:“他锥刺愚蠢、仇视欺诈、鞭挞奴性和精神上的懒惰,并极其敬重地维护了思想上的自由.”我们不妨把这些话作为莱辛全部寓言的诠注.
伊万·安德烈耶维奇·克雷洛夫(俄语:Ива́н Андре́евич Крыло́в,1769年2月13日-1844年11月21日),俄国著名的寓言作家,诗人,与伊索和拉·封丹齐名.他通过将寓言内容与现实紧密联系和自己幽默而朴实的语言风格使寓言突破了道德训诫的界限,成为了讽刺的利器.他通过寓言这一体裁将俄罗斯民间的生动朴实的语言引入俄罗斯文学,为俄罗斯文学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精彩作品:《狼和小羊》狐狸和葡萄》 《狮子和蚊子》 《狐狸和乌鸦》.克雷洛夫的寓言,题材广泛,寓意深刻.虽然篇幅都很简短,但每每托物言事,借古讽今,把简单的含有训诫意义的寓言变成了雅俗共赏的讽刺文学作品.俄国著名的文学评论家别林斯基说过:“克雷洛夫的寓言——不是简单的寓言,而是小说,是喜剧,是幽默的特写……”.克雷洛夫的寓言内容生动,情节紧凑,语言精练,几乎每一篇都是一个概括性很强的小小的现实主义戏剧.相信克雷洛夫的寓言将会带给读者一个新的阅读空间. 克雷洛夫的寓言还有一特点,就是他用语简朴、幽默、风趣而引人入胜,且吸收了大量民间的谚语和俗语,使文章显得通俗生动而富有亲切感.克雷洛夫的寓言大都继承了俄罗斯动物故事的传统,写的都是鸟虫鱼兽、山水花草,它们不仅栩栩如生,富有性格特征,而且象征了某种阶层和人物,表现了现实的内容.
《伊索寓言》是源自古希腊的一系列寓言,相传由伊索创作,再由后人集结成书.也有人认为并无伊索其人,只是古人假托其名将一些民间故事结集成书.《伊索寓言》脍炙人口,对欧洲的寓言文学影响很大,拉封丹著名的《寓言诗》即以《伊索寓言》为主要素材.伊索讲寓言故事全凭记忆,没有所谓的草稿,故事的主角多是动物之间的互动,如鹰和夜莺或龟和兔或蚂蚁和蚱蜢,也有人类与季节,巴勒隆的哲学家台美忒利阿斯(Demetrios Phalereus)编写了世界上第一部《伊索寓言》,台美忒利阿斯是亚里斯多德的再传弟子,原书收有故事约二百则,此书早已失传.一世纪初有拜特路斯用拉丁文撰写《伊索寓言》五卷.二世纪又有拔勃利乌斯(Babrius)以希腊韵文写寓言共122则.罗马人亚微亚奴斯(Avianus)又以拉丁韵文写寓言42首.十五世纪君士坦丁堡的修道士普拉努得斯(Maximus Planudes)收集的《伊索寓言》150则,后由巴勒斯(Bonus Accursius)印刷出版,普拉努得斯并因此被教会迫害.教会认为普拉努得斯根本没见过伊索寓言,只是以伊索的名义自己进行编造.1546年罗伯特·史蒂芬出版《伊索寓言》,这个版本增加了巴黎皇家图书馆抄本内容.1453年著名意大利学者洛伦佐·维勒(Lorenzo Valla)将《伊索寓言》等译成拉丁文,广泛印行.1610年瑞士学者艾萨克(Isaac Nicholas Nevelet)刊印的《伊索寓言》,题为《Mythologia Aesopica》,是目前最详尽的故事集,包括136则自梵蒂冈图书馆里发现的伊索寓言,但很多不是伊索的故事.瑞士学者耐弗莱特曾说过,巴勃利乌斯应为《伊索寓言》的作者之一.法国人弗朗西斯(Francis Vavassor)认为《伊索寓言》中的《猴子和海豚》(The Monkey and the Dolphin)这一篇里提到Piraeus,在伊索死后两百年才有的海港.中国最早的《伊索寓言》译本是1625年由比利时传教士金尼阁(Nicolas Trigault)口授、教友张赓笔录的《况义》(“况”就是“比喻”的意思)[4],该书在西安出版,共收寓言22篇,巴黎国立图书馆有藏.
让·德·拉封丹(Jean de La Fontaine,1621年7月8日-1695年4月13日),法国诗人,以《拉封丹寓言》(Fables choisies mises en vers)留名后世.拉封丹生于法国中部埃纳省的蒂埃利堡(Château-Thierry)(当时属香槟),父亲为政府官员.曾习法律、神学,但最后决心成为作家.1652年至1671年,继承父业,在家乡担任水泽与森林的管理人.1664年出版《故事诗》(Contes et nouvelles en vers),内容取材自薄伽丘、拉伯雷、阿里奥斯托等人,虽然文笔高雅,但淫秽的场面不少,被时人评为有伤风化.《拉封丹寓言》的初版于1668年面世,大受好评,驱使他继续撰写下去,直至逝世(共十二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