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苦难环境自学的故事在苦难环境中自学成才的名人有谁?给三个我!还有举他们的例子!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05 22:48:22
名人苦难环境自学的故事在苦难环境中自学成才的名人有谁?给三个我!还有举他们的例子!
名人苦难环境自学的故事
在苦难环境中自学成才的名人有谁?给三个我!
还有举他们的例子!
名人苦难环境自学的故事在苦难环境中自学成才的名人有谁?给三个我!还有举他们的例子!
1985年6月12日,日本东京大学大讲演厅里座无虚席——中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正在作学术报告,介绍我国自50年代以来在理论数学、应用数学和普及推广等方面所做的工作.外国同行对他的报告表示出了极大的兴趣.
是啊,也许是中国人富有数学天赋吧,几千年来,中华民族曾为世界数学宝库增添过一笔又一笔的财富:公元前商高就发现了勾股定理;古籍《墨经》中有着十分精辟的关于两条连续公理的几何命题,直到19世纪末才由德国数学家希尔伯特引入现代几何理论中;中国有着像《周髀算经》、《九章算术》、《孙子算经》、《数书九章》那样的数学巨著;刘徽创造“割圆木”;祖冲之计算圆周率……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中国人继续在数学领域取得为世界瞩目的成绩.这辉煌的历史与灿烂的现实相辉映,引起了人们对中国数学界的强烈兴趣.华罗庚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应邀到日本作学术访问的.他的报告结束后,全场爆发出了经久不息的掌声,向这位来自伟大中国的科学家致意.
然而,掌声还未停息,华罗庚突然从椅子上侧身向下,慢慢地滑落到地板上——多年的心脏病发作了.当晚,一条噩耗传回中国:华罗庚教授于晚10时在日本医院里去世!
这位数学家在给人们留下了大量的研究著作的同时,也留下了他自学成才的足迹.
1910年,华罗庚出生在江苏省的一个小县城——金坛.他小时候,家中清贫,父亲在小镇上开了个小杂货铺,代人收购蚕丝,一家人过着半饥不饱的生活.华罗庚上初中时,对数学产生了特殊的兴趣,他的老师王维克很器重这个聪明机灵的少年,常常单独辅导他,给他出一些难题做,这使少年华罗庚得益匪浅.
华罗庚在金坛中学念完初中后,因家里无力再供他上学,只得辍(chuò)学到父亲的小杂货店里帮助料理店务.可这位酷爱数学的年青人,人虽然守在柜台前,心里经常琢磨的还是数学.王维克老师借给他几本数学教材:一本大代数,一本解析几何,一本微积分.华罗庚便跟着这几位不会说话的老师步入了高等数学的大门.
华罗庚18岁那年,在王维克老师的帮助下,到金坛中学当了一名会计兼管学校事务工作.他曾回忆当时艰难的生活:“除了学校里繁重的事务外,早晚还要帮助料理小店的事务.每天晚上大约8点钟才能回家.清理好小店的帐目之后,才能钻研数学,常常到深夜.”
不久,金坛县流行伤寒,华罗庚不幸染病,卧床半年.后来病慢慢好了,可是左脚却弯曲变形,落了个跛足的终身残疾.
华罗庚在贫病之中刻苦自学,不但读了许多书,而且还勤于独立思考,敢于向权威挑战.19岁那年,他发觉一位大学教授的论文写错了.便把自己的看法写成一篇文章,题目叫《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解不能成立之理由》,于次年发表在上海的《科学》杂志上.随后,华罗庚又连续发表了几篇数学论文,署名“金坛人”.
这个在数学论坛上崭露头角的“金坛人”,引起了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教授的注意.当他打听到这个数学奇才原来是个只读过初中的小青年时,深为震惊,便写信邀华罗庚来当时北平的清华大学数学系当管理员.
到清华后,华罗庚的进步更快了.他自学了英语、德语.24岁时,已能用英文写作数学论文.25岁时,他的论文已引起国外数学界的注意.28岁时,他当上了西南联大教授.后来,他又被熊庆来教授推荐到英国剑桥大学去深造.
华罗庚成功了!在走过坎坷的自学之路后,他成了世界著名的数学大师,国外数学界这样评价他:“华罗庚教授的研究著作范围之广,足可使他堪称为世界上名列前茅的数学家之一”.
40年代后期,华罗庚应美国伊利诺斯大学之聘,在那里当教授.华罗庚在那里有着优异的生活、科研环境:他的住屋有4间卧室,2间浴室,还有一间可容纳五六十人开酒会的客厅.大学还给他配备了4个助手、1个打字员.
但是,当新中国成立的消息传来时,华罗庚却不再留恋美国的优异条件,踏上了返回祖国的旅程.他说:“为了抉择真理,我应当回去!为了国家民族,我应当回去
!为了为人民服务,我应当回去!”
1950年的一天,这位已担任了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所长的著名教授,在填写户口簿时,在“文化程度”一栏里写了“初中毕业”4个字.这虽然使许多人惊讶不已,却是事实:他的的确确只有一张初中毕业证书.这位数学大师的数学知识,几乎都是通过自学获得的!
1983年10月,华罗庚重游美国,接受了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的荣誉称号.这是美国科学院120年历史上第一次把这个荣誉称号授予一位中国科学家.美国科学院院长在向华罗庚致赞词的时候说:“他是一个自学出身的人,但他教育了千百万的人们.”
与同在19世纪90年代出生的文化大师们,如陈寅恪、胡适、赵元任、顾颉刚、冯友兰、金岳霖、傅斯年、朱光潜等人比较起来,梁漱溟的成才之路较为独特.陈寅恪、胡适等人皆受过大学教育,且多有留学经历,而梁漱溟的最高学历仅为中学.他自己评价说:"像我这样,以一个中学生而后来任大学讲席者,固然多半出于自学."(《梁漱溟自传》,江苏文艺出版社)"所有今日的我,皆由自学得来."(同上书)从19世纪末到今天,天资聪颖,入北大、清华等名校深造,受名师指点数载的莘莘学子不知有多少,但能够成为文化大师者,大约难及百分之一;而天资平平(梁漱溟6岁时还不会穿有背带的裤子,读小学时的课业成绩一直在中等以下)的梁漱溟竟能凭借自学而成为出入乎百家,在哲学、佛学、政治学、经济学诸多领域皆有建树的著名学者,实属奇迹.那么,梁漱溟的自学有没有值得今天志于学的人学习借鉴的地方呢?
其一是持之以恒.很早就听过一个传说,古希腊那位最有智慧、为追求真理而死的圣人苏格拉底曾开馆授徒.开学第一天,他对所有的学生说:今天只学一件最简单最容易的事,每人将胳膊尽量往前甩,再尽量往后甩,直到300次,以后每天也要这样做.当时学生们都笑了,都甩了至少300次.一个月后,苏格拉底问,有多少人在做甩胳膊300次的动作?90%的学生都举起了手;半年后,苏格拉底又问,有50%的学生举起了手;一年后,苏格拉底再问,则只有一个人举起了手--这个人就是古希腊历史上与乃师齐名的柏拉图.甩胳膊人人都会,每天甩300次胳膊也是一件极容易的事情,但难就难在坚持下去.柏拉图坚持甩胳膊的传说,无非是说明坚持、执着对于成功的重要性.梁漱溟的自学也同样印证了这个道理.他从八九岁开始自学,直至九十五岁高龄辞世,近90年间,一直以书籍为友,以报刊为伴,特别是在奠定其学问基础的青少年时期,梁漱溟生更是孜孜矻矻于自学,无一日间断.当时,他读书看报已经成瘾,以至于"每日不看报,则无异于未曾吃饭饮水."(同上书)读书读到有这种感受,岂有不坚持下去之理?而一旦坚持下去,离王国维先生所言的"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境界,也就不会太远了.
其二是为解决问题而学习.梁漱溟曾多次申明:自己不是学问中人,而是问题中人;自己在哲学、佛学、政治学、经济学等方面的知识,是由于问题逼出来的.否认自己是学问家,那是梁漱溟的谦虚或偏好;但梁漱溟说自己的知识(在我们眼里就是高深的学问)源于问题,却是实实在在的.梁漱溟自小就长于思考,一思考就发现许许多多的人生、社会问题.他又是一个处世极其认真之人,凡是在其心目中成为问题的,他都不会忽略过去,总是极力找寻问题的答案.为了找到令自己满意的关于人生、社会问题的答案,梁漱溟就大量地阅读哲学、佛学、政治学、经济学等方面的书刊,参考别人的意见,琢磨出自己的思想. 其三是博采众家之长.在文化领域,能够被誉为大师的人物,其思想观点必有一定的深度和独特性,泛泛而谈,与他人唱同一个调子者,成不了大师.而大师们深刻、独特的见解不是坐在屋里凭空想出来的,他们的思想火花需要前人、他人观点的启发、碰撞,一般而言,在创造文化成果时,大师们都像蜜蜂采花、酿蜜一样,采得许多朵鲜花,才能酿出一小滴甘甜的蜜.梁漱溟的自学成才也不例外.据梁漱溟自己回忆,他中学时每天必读的报刊有好几种,其中既有中国人主办的,也有外国人主办的;既有拥护改良的文字,也有鼓吹革命的篇章;读书时,无论是佛家的经书还是儒家的典籍,也无论是经济类的读本还是政治类的著述,只要认为和自己所思考的人生、社会诸多问题相关,他都尽可能地去研读,并于研读中进行比较、借鉴,然后,再得出自己关于人生、社会问题的结论.于是,他的《究元决疑论》、《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中国文化要义》、《人心与人生》等著作相继问世,他的文化大师的地位,也因此而确立.
三毛本名陈平,原籍浙江定海,1943 年生于四川重庆.
1948 年底,举家迁居台湾.童年的三毛并未立志当一名作家,却喜爱美术,她幻想将来成为一位画家的妻子.
三毛小时曾读过一本《三毛流浪记》,对她影响很大,从此便沉迷于书海之中了.疯狂地爱上了文学.长大后开始写作,她不署名陈平,而以“三毛”为笔名,作为纪念.读小学、中学时,三毛的文章写得不错.在小学时,她便开始给报刊投稿了,参加学校讲演的稿子都是她亲笔写的.在初中,她还学过写诗.
三毛早年的人生道路是崎岖坎坷的.就读于台北某女中时,三毛对数学不感兴趣,成绩很差,老师则以此嘲讽她,好强的三毛为不受歧视,发奋用功,终于获得了好成绩.但这位老师却误为“作弊”,竟在她脸上画圈,叫她绕跑道跑,在她幼小的心灵上留下巨大的创伤.她忍无可忍,只好逃学.她父亲得知此事后,并未责怪她,而是让她休学.
从13岁到20岁整整7年的时间里,三毛都是在家自学的.她的父亲陈嗣庆是一位律师,母亲终进兰也有很好的文学修养,都耐心教导她.回忆往事,三毛说:“不是妈妈的熏陶,我写不出来这许多文章.”在那段不短的岁月里,三毛用功读书,孜孜不倦.她读唐诗、宋词、《古文观止》、看《红楼梦》、《水浒》……,学绘画,弹钢琴,还学会了英、日、法、德文,尤为出色的是西班牙文学.
20岁那年,三毛的好友鼓励她进大学求知.在得到台湾中国文化学院院长张其昀的允诺后,三毛进该校深造.最初她学的是哲学,两年后转入新闻系.在大学读书时,她的老师读了三毛写过的一篇3万多字的文章后感动得哭了,认为三毛是他的学生中“最有才华”的一位.
三毛出版过10多本著作,大都是散文集,其中有《雨季不再来》、《稻草人手记》、《撒哈拉的故事》、《哭泣的骆驼》、《温柔的夜》、《梦里花落知多少》、《背影》、《送你一匹马》、《倾城》、《我的宝贝》等.三毛还译有《兰屿之歌》、《娃娃看天下》等书.后者是1000页的西班牙漫画书.为译此书,三毛与丈夫荷西曾历时8个月,每天晚上不看电视,将门锁上,工作到深夜.
三毛满怀激情地把漫游世界的所见所闻,挥笔成篇.她写的多是真实的事情,自称其作品“几乎全是传记文学式”的.她还说过,“我并不是作家,只是一个生活的记录者.”她的作品自成风格,生活气息浓厚,感情真挚.有人评论她的作品风格是“朴实、自然、坦率、真情”.
70 年代中期,三毛的作品在台湾极为畅销,一度出现过“三毛热”.有人说,三毛在台湾文坛掀起了撒哈拉沙漠的风暴,让喜爱她的读者噙着泪水,带着微笑,注视着她的足迹,从沙漠到海岛?拨动了无数读者的心弦.1986年她还被评为“台湾最畅销书十作家之一”.
一位台湾作家指出,三毛的文笔清新通俗,具有强烈的个性,这可能是她的作品特别受读者欢迎的原因.一位台湾心理学教授分析说,三毛将南美洲描写得那么好,事实上那儿却是战火连天,充满人间的苦闷.现实生活既然有这么多的苦闷、束缚,尤其年轻人,面对着现有制度下巨大的压力和挑战,大家多么希望在精神上暂时舒放自由一些,逃避到一个没有战争,没有恨,到处充满爱的世界.这也许是三毛文章受欢迎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