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写好一篇记叙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08 15:37:16
怎样写好一篇记叙文
怎样写好一篇记叙文
怎样写好一篇记叙文
(二)观察过程中要注意运用好“烂笔头”.俗语说得好: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好多同学每天看到的挺多,思索的也挺多,但是不善于随时记下来,这样就会使观察到的材料付之东去,许多有价值的东西也会白白浪费掉.
(三)观察尤其要注意持之以恒.别犯“脑热病”,三分钟的热度对与写好作文是没有益处的,你要将观察生活、思索生活贯穿于你生活的每一天,这样你才会写出妙文佳作来.
学会观察对于写好作文有着巨大的奠基和推动作用,离开了观察,你往往会感到难以下笔.愿你学会观察,不断培养,提高赞成的观察能力,在写作实践中取得得大的进步.
怎样写好作文--记叙文的六要素
--------------------------------------------------------------------------------
一、记叙文
(一)记叙文的六要素
一篇记叙文,无论写人、记事、状物、绘景,都离不开一定的时间场所,必定...
全部展开
怎样写好作文--记叙文的六要素
--------------------------------------------------------------------------------
一、记叙文
(一)记叙文的六要素
一篇记叙文,无论写人、记事、状物、绘景,都离不开一定的时间场所,必定有事情的前因后果,这样,就有了“记叙文六要素”的说法。这六要素便是: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六要素交代得清楚明白,文章才能完整、具体。
初中《语文》第一册《一面》一文,记叙了作者由于一个偶然的机会同鲁迅先生的一次会面,表现了鲁迅对进步青年的关怀爱护。文章的六要素是:
时间:一九三二年秋天的一天中午。
地点:内山书店。
人物:“我”—上海英商汽车公司的售票员。
起因:等着接班,到书店躲雨。
经过:与鲁迅先生会面、交谈及“我”买书的过程。
结果:接受了鲁迅先生的赠书,永远牢记鲁迅的精神。
此文六要素交代得明明白白,不仅使文章条理清楚、结构完整,而且使读者对故事发生的时代、人物的身份、事件的过程和结果一目了然,更能够准确把握文章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在六个要素当中,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与结果应交代得简洁明确,而对事情经过的叙述,则应尽可能细致具体、生动。《一面》中,出于作者不同的心情和观察条件,三次写到鲁迅先生的外貌,这三次描写各有不同,又特点突出,刻画了鲁迅先生的形象与性格。文中写“我”想买书又钱不够时,写了一系列的动作、语言和心情,极为细腻生动地刻画出“我”的急切、窘迫、羞愧、感激等复杂的心理变化过程。
以上我们谈到了写记叙文时交代六要素的必要性,那么,是不是任何一篇文章都要对六要素逐一交代呢?这要视文章的具体情况而定。初中第二册《我的老师》一文,记叙了作者记忆中女教师蔡芸芝的平凡琐事,栩栩如生地塑造了一位温柔、热情、公正、慈爱的年青女教师形象。文中没有记述某一完整事件,而是通过多件小事或事情的片断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这一类文章就不必对每件小事都交代时间、地点、起因、经过等,免得使文章内容繁琐、芜杂。
例文(1)
不寻常的考试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要经历各种各样的考试。有的是有意识地去参加的考试,也有的是暗暗潜在生活中的、令人难以察觉、但却有着深刻意义的考试。我曾经历过两种这样的考试,两种不寻常的考试。
12岁时,我参加了少年宫舞蹈队。由于我平时很刻苦,所以深得老师喜爱。一次,上海芭蕾舞学校来招生,大家都兴奋极了,那可是令人神往的舞蹈天地呀!于是,考试前的几天我练功就更勤了,每天穿着一双绑得紧紧的红舞鞋,在练功房里跳着、转着,汗涔涔的练功服不知换了几套。老师也几乎把心血都倾注在我身上。带着自信,我准备迎接那不寻常的考试。
招生考试前一天晚上,我练完了功,满头大汗地走在回家的路上。天正下着大雨,路是那么泥泞,仿佛一不小心便会滑倒。迎面走来一个妇女,抱着小孩,挎了一大包东西,撑着伞吃力地走着。雨水溅湿了她的面孔,却掩饰不住那焦虑的神情,好象是送急病的孩子上医院去。该帮她上医院吗?可体力对我来说是多么的宝贵呀!这不是太自私了吗?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我终于鼓起了勇气,迎上前去,帮她拿包袱、撑伞。
路似乎更艰难了,练完功的疲惫、劳累笼住了我整个身体。突然,脚下一滑,我一下子摔倒了,脚扭了一下。哎呀,会不会伤了脚?但看到那妇女焦虑而又关切的目光,我没有细想,忍着痛送她们到了医院。当我看到那妇女宽慰而感激的笑容时,兴奋、喜悦充满了我的心田……
可没想到,第二天早上,脚竟开始发肿。我不想临阵退却,就带着劳累和伤痛,踏进了考场。优美的旋律在大厅里回荡,我身体却不听使唤,动作硬梆梆的。终于,我失败了,在这场招生考试中失败了!
我咬紧牙根,泪水没有流出。因为我心中无悔。
直到今天,想起这件事,我内心还是那么激动。那场舞蹈考试我是失败了。但临考前晚上所发生的不也是一场考试吗?这是一场做人的考试,一场更不寻常的考试。在这场考试中,我没有失败!并且自信在以后这样的考试中,我也会交出正确的答卷。
评析:
此文中故事的结局是作者在舞蹈学校招生考试中的失败。对于这一事件的时间、地点、起因,作者都介绍得很简略,而把重点放在描述考试前一晚发生的事情的经过上:考前练功的劳累;雨中道路的泥泞;抱小孩妇女的艰难;作者的思想斗争;及至帮助那妇女时摔倒扭伤了脚。这一切如银幕上一幅幅画面展现在读者面前,使我们不觉在为作者遗憾的同时,更为她在人生道路上交了一份完美的答卷感到欣慰。
例文(2)
家庭给了我启示
提起家庭,也许有的是“体育之家”,有的是“文艺之家”,也有的是“革命之家”。可我的家庭却是“数学之家”,因为经我观察与思考,发现家里存在着许多有趣的数学关系。
正比例->反比例
小时候,我特别不喜欢吃饭,所以在饭桌上,我用的是最小的碗,妈妈用中碗,爸爸则是大海碗。
我在家里年龄最小,妈妈比爸爸小几岁,爸爸年龄最大。
每人的年龄与各自的饭碗大小成正比例。这似乎是一条不变的定理。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小学毕业进了中学。在中学,我个子窜得老高,人也壮实了,饭量大增。
吃饭的时候,我惊异地发现,不知不觉,爸爸的大碗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家里最小的碗。而我呢,却用起了号称“全家之最”的大碗。
多有意思啊!进中学,我年龄还是最小,却用最大的碗;爸爸年龄最大,确用最小的碗。这时候,我家三口人年龄与饭碗的比例成了反比例。
我不解地问妈妈,妈妈神秘地对我说:“湘湘,你真傻,你没发现爸爸头上的白发吗?爸爸老了,以后咱们家全靠你这个后生出力了。”
啊!我终于明白了,联想起我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初中生,竟然在今年华东六省一市作文竞赛中得奖,原来我长大了……
生老病死,新陈代谢,一代接一代,看来这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
循环不等式
在我家,妈妈可以“管”爸爸,我可以“指挥”妈妈,爸爸则可以训斥我。爸>我,我>妈,妈>爸,成了一个循环不等式,到底谁“管”谁?
我这个学校记者团首席记者开始采访妈妈。
“您为什么要管爸爸?”
“因为你爸爸工作起来就忘了休息,读起书来就忘了吃饭,捏着钱到百货商店不知买什么好……”
爸爸管我,大概是有时我不听话。
为啥会这样,我苦思冥想。
答案终于被我找了出来:一个人生活在世界上一定会受到外来的制约,绝对自由是不可能的。
直线函数y=kx
“又涨价啦!”妈妈一面喊,同时一大兜东西又买回来了。什么桔子,苹果,毛线,脸盆……堆了满满一桌子。每一次涨价,家里吃的用的就会随着增多一次。这时,我脑子里突然闪过数学老师在课堂上的讲直线函数y=kx的性质是,当k>0时,函数值y随自变量x的增加而变大。
如果设k为一般常数,自变量x为涨价次数,函数y是家庭财物,把它们放在一起,就出现了开头那一幕。随着一次次涨价,家里的东西也就一次次增多。但奇怪的是,银行存折上的数字却有增无减!
家庭竟存在着直线函数y=kx!我又开始采访妈妈了。
“涨价到底可怕不可怕?”
“嗯……看来并不可怕。”妈妈嗯了好半天,终于给嗯出来了,把我和爸爸都逗乐了,妈妈也笑了起来……
评析:
这篇文章的小作者很聪明,从一些不起眼的生活琐事中悟出了深刻的哲理;且文笔生动,语言幽默风趣。
像这样选取生活片断为内容的记叙文,就没有必要详细交代时间、地点、事件的起因、结果等等了。否则不仅浪费笔墨,而且罗嗦累赘、事倍功半。所以,对于六要素,要从表达中心思想出发,从文章的实际需要出发,决定其取舍详略,不可死搬教条。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