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砖四国”及其影响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09 03:58:56

“金砖四国”及其影响
“金砖四国”及其影响

“金砖四国”及其影响
传统“金砖四国”(BRIC)引用了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的英文首字母.由于该词与英语单词的砖(Brick)类似,因此被称为“金砖四国”.南非加入后,其英文单词将变为“BRICS”,并改称为“金砖国家”.2011年4月14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三次会晤将在中国三亚举行,五国领导人将商讨如何协调应对重大国际问题,如何深化和扩大彼此间合作,如何加强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等问题.
  简单介绍 有迹象显示金砖四国寻求形成一个“政治俱乐部”或“联盟”,从而“把不断增长的经济力量,转换为更大的地缘政治影响力”.
  2008年5月
  “金砖四国”外长在俄罗斯叶卡捷琳堡举行会谈,并决定在国际舞台上进行全面合作.
  2008年7月
  “金砖四国”领导人在日本洞爷湖参加八国集团系列会议期间,曾举行会晤.
  2008年9月
  “金砖四国”外长在俄罗斯叶卡捷琳堡举行会议,就千年发展目标、南南合作、气候变化、能源及粮食安全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2008年11月
  “金砖四国”财政部长在巴西圣保罗举行会议,呼吁改革国际金融体系,使之能够正确反映世界经济的新变化.
  2009年6月16日
  “金砖四国”峰会在俄罗斯叶卡捷琳堡举行,这成为“金砖四国”的首次峰会.成果: 承诺推动国际金融机构、改革提高新兴市场发言权改;善国际贸易和投资环境、遏制贸易保护主义;改革后的金融经济体系应包含以下原则:国际金融机构的决策和执行过程应民主、透明,坚实的法律基础,各国监管机构和国际标准制定机构活动互不抵触,加强风险管理和监管实践;支持能源资源供给的多元化 开展气候变化对话;
  2010年4月15日
  第二次“金砖四国”峰会在巴西召开.会后四国领导人发表《联合声明》.成果:商定推动“金砖四国”合作与协调的具体措施,“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初步形成.金砖四国”合作内容: 贸易合作、投资合作、技术创新合作、金融合作.
  2011年4月14日
  第三届“金砖国家领袖”峰会在中国海南三亚举行,南非获邀加入并首次出席会议.此次会晤象征着一个新的起点,一次有着里程碑意义的会晤,一个关乎金砖五国辐射带动全球新兴经济体与发展中国家的平台,在全球媒体的注目下绽放华彩.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三次会晤14日中午结束后,宣布通过《三亚宣言》.这次会晤通过的成果文件《三亚宣言》反映了各位领导人对国际金融和发展等领域重大事务的共识,对于未来合作进行了规划.这一天,以“展望未来,共享繁荣”为主题的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三次会晤圆满结束,中国、俄罗斯、印度、巴西和南非五国领导人在召开联合记者会后,发表了本次会议的成果性文件《三亚宣言》,为这次盛会留下历史的印记,也为未来开启一个新的篇章. 有迹象显示金砖四国寻求形成一个“政治俱乐部”或“联盟”,从而“把不断增长的经济力量,转换为更大的地缘政治影响力”.
  巴西总统称“金砖峰会”必须制度化
  综合新华社电 金砖国家(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南非)领导人第三次会晤将于4月14日在中国海南三亚举行.巴西总统迪尔玛·罗塞夫在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前夕指出,在国际格局变化和经济秩序调整的今天,新兴经济大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金砖国家已成为推动世界多极化的主要力量.
  努力提高社会发展水平
  罗塞夫说,金砖国家拥有众多人口,在全球经济总量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金砖国家除注重推动本国经济发展外,还努力提高各自国家的社会发展水平.从目前的情况看,金砖国家合作机制无疑会为世界多极化作出巨大贡献. 罗塞夫说,金砖国家在金融改革、全球气候变化大会等重要国际事务上发挥了重要乃至决定性作用.例如,在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上,中国、印度和巴西采取共同立场,认为保护环境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必须坚持《京都议定书》规定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金砖”有广泛代表性
  谈到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的未来发展,罗塞夫强调,首先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必须制度化;其次各国领导人应在会晤中就建设国际经济新秩序形成非常具体的立场. 关于南非加入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她说,南非是非洲大国,金砖国家已多次与南非进行过合作.从地缘上讲,金砖国家合作机制有着广泛代表性,新兴大国的代表性体现在它们代表了亚洲、非洲、欧洲和拉丁美洲的相当部分人口及多种族性质. 关于巴西与中国的双边关系,罗塞夫说,两国关系基于互惠互利的准则,这种理念让双方在战略领域受益匪浅,从而使得中国成为巴西的“全方位”战略伙伴.两国可在金砖国家合作机制范畴内,在全球政治领域发挥作用. 金砖国家都致力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致力于建设一个更加安全的世界,反对在处理国际关系中使用武力,关注提升各自国家人民的生活水平.因此,巴西把金砖国家视为其对外政策的重要因素. ———巴西总统罗塞夫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