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名人故事四百字以内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7 22:31:34

中外名人故事四百字以内
中外名人故事
四百字以内

中外名人故事四百字以内
成长故事
  童年时期
  爱迪生在1847年2月11日一个风雪中的凌晨三点钟诞生了,爸爸还把他带到街上去向别人夸耀,大家都叫他阿尔,小时候的爱迪生很爱发问,常常问一些奇怪的问题让人觉得很烦,家人也好,路上的行人也好,都是他发问题的对象,如果他对于大人的答复感到不满时就会亲自去实验,例如有一次阿尔看到了鹅舍里的母鹅在孵蛋,他就问妈妈为甚么母鹅总是成天坐在那里呢?妈妈就告诉他母鹅在孵蛋,阿尔便想如果母鹅可以那我也一定可以,过了几天爸爸妈妈发现阿尔一直蹲在木料房里,不知道在做什么,当家人发现阿尔在孵蛋的时候每个人都捧腹大笑了起来. 八岁的时候阿尔去上小学了,可是他只上三个月的课就退学了,阿尔在上课的时候,妈妈常被叫到学校去跟老师说话,这是因为阿尔常常提出一些老师认为很奇怪的问题,老师认为他是一个低能儿童,于是妈妈就决定自己来教导阿尔,并决心把阿尔教成一位伟大的天才,就这样阿尔便开始了他的自学课程,阿尔被妈妈教的很好,后来阿尔也得到了允许,可以在地下室里设置一个实验室,为了不让别人乱动他的实验品阿尔还想出妙计,就是在每一个实验品的瓶子上贴上毒药标签. 十二岁的一个早晨,阿尔突然对妈妈说妈妈我想去卖报纸好不好?妈妈听了之后下吓一大跳,爸爸听了也很生气,可是经过了阿尔再三的请求他的父母终于同意了,他高兴的跑到铁路公司,也获得了在火车上卖报的允许,从休轮港到底特律有一百公里的路程,阿尔在车上当了几个月的报童后,他在底特律开了两家店,其中一家是卖杂志的,另一家是卖蔬菜、水果、奶油等,他也雇用了两个少年帮忙看店,并约定和他们分享红利,不久铁路通又增加了一班车,阿尔便派一位报童随车贩卖,就这样一个十二岁的报童已经不知不觉得成为了一个少年资本家.
  流浪的岁月
  另一次爱迪生丢掉工作,是因为把发明用在不对的地方 — 当时他在铁路局担任晚班的报务员,铁路局规定,晚上九点以后,为避免工作人员偷懒睡觉,报务员需每一小时发一次讯号给车务中心.于是爱迪生便自制一台自动定时发报机,这东西使爱迪生成为全局里最准时,最可靠的发报员.但是,在一次查勤中,车务主任发现了正在睡觉的爱迪生,和这台巧妙的机器,虽然主任很欣赏他的天分,但是铁路局需要的是一个老实安分的人,而不是一个发明家,所以,爱迪生又被炒鱿鱼了! 21岁以前,爱迪生可以说是经常换工作,周游于一些电信,电报公司,直到他来到纽约,靠着对机械的了解,和优良的维修技术,慢慢的闯出了名声,成立了自己的工程公司,专门制造和改良一些事务机器,例如:黄金行情显示器,股票行情显示器,金价印刷机等商用机器,同时研发,承制各种科学仪器.
  梦罗园的鬼才
  1876年,爱迪生在纽约南方的「梦罗园」,成立了他的实验发明中心,就是我们一般所说的「爱迪生发明工厂」.这里拥有精密的设备仪器,还有一批才华卓越的各类专家.1876年到1887年间,这一群以爱迪生为首的科学家,在这里进行系统的,复杂的,品类繁多的科学研发工作.如果把爱迪生在梦罗园的创造发明,列成一张表格,恐怕那张表格会从桌上一直延伸到地板上,里面的项目很多是我们陌生难懂的,但是也有很多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青年发明家
  爱迪生曾经救过马温?克莱蒙站站长的小孩,站长为了报答爱迪生便教爱迪生电报技术让他成为电报技术员,不久之后爱迪生去电报局当报务员,因为他是在夜里上班所以他就能利用白天的时间来做实验,而电报局规定每个小时要向对岸发报一次信,为了能睡觉他发明了一种会自动发报的机器来帮他发信,但最后被发现了并且被革职,就这样爱迪生常因故失去工作而成为一个流浪的电信技工,所以他的生活很不稳定,有一天他听到了一个好消息,这消息就是南美洲在招募电信技工,可是当他们要去南美洲的时候,有一位老伯伯告诉他们那里并不好,所以去南美洲的念头就消失了,于是他又回到故乡休轮港,在流浪的这段期间爱迪生也是一直的努力读书、做实验、研究和工作,为他以后的发明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爱迪生在回家的那段期间,好朋友亚当斯在波斯顿帮他找到了一份电信技工的工作,在那里爱迪生发明了自动表决机,是爱迪生第一个获得专利权的发明,自动表决机是一个有绿色和红色按钮的机器只要按一下绿色的按钮就表示“对”,红色的按钮就表示“不对”,机器完成之后他便跑到华盛顿去实验这部机器,到了华盛顿以后实验的成果是很好,但是委员们还是告诉爱迪生这部机器不怎么实用,坐在归途的火车上,他一面思想着“发明家脑子里想出来的发明多半是不实用的,只有从社会需要自然产生出来的发明才有意义.”爱迪生的第一个发明,虽然就这样失败了,却给了爱迪生一个宝贵的教训,以后他之所以能成为一个成功发明家,都得力于此时所建立的方针.
  编辑本段生活趣事
  爱迪生从小就对很多事物感到好奇,而且喜欢亲自去试验一下,直到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为止.长大以后, 爱迪生的门洛帕克实验室
  他就根据自己这方面的兴趣,一心一意做研究和发明的工作.他在新泽西州建立了一个实验室,一生共发明了电灯、电报机、留声机、电影机、磁力析矿机、压碎机等等总计两千余种东西.爱迪生的强烈研究精神,使他对改进人类的生活方式,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1)在自家的木棚里开始了他最初的实验 爱迪生从小就喜欢用他那与众不同的大脑袋思考一连串的问题.他看到铁匠将铁在熊熊的烈火中烧红,然后锤打成各式各样的工具时,就晃着大脑袋提出一个又一个问题:火是什么东西?火为什么会燃烧?火为什么这么热?铁在火中被烧之后为什么会发红?铁红了为什么就软了?回到家,小爱迪生在自家的木棚里开始了他最初的实验.他抱来干草,并将其点燃,他想弄明白火究竟是什么.然而,小爱迪生的第一次实验就引来了一场火灾,将家中的木棚烧掉了. (2)“人生太短暂了,要多想办法,用极少的时间办更多的事情.” “浪费,最大的浪费莫过于浪费时间了.”爱迪生常对助手说.“人生太短暂了,要多想办法,用极少的时间办更多的事情.” 一天,爱迪生在实验室里工作,他递给助手一个没上灯口的空玻璃灯泡,说:“你量量灯泡的容量.”他又低头工作了. 过了好半天,他问:“容量多少?”他没听见回答,转头看见助手拿着软尺在测量灯泡的周长、斜度,并拿了测得的数字伏在桌上计算.他说:“时间,时间,怎么费那么多的时间呢?”爱迪生走过来,拿起那个空灯泡,向里面斟满了水,交给助手,说:“里面的水倒在量杯里,马上告诉我它的容量.” 助手立刻读出了数字. 爱迪生说:“这是多么容易的测量方法啊,它又准确,又节省时间,你怎么想不到呢?还去算,那岂不是白白地浪费时间吗?” 助手的脸红了. 爱迪生喃喃地说:“人生太短暂了,太短暂了,要节省时间,多做事情啊!” (4)连睡觉都在吸收书里得营养 爱迪生为了搞实验,往往连续几天不出实验室,不睡觉.实在累得不行了,就用书当枕头在实验桌上打个盹.有一天,他的朋友开他得玩笑说:“怪不得爱迪生懂得那么多得发明,原来他连睡觉都在吸收书里得营养.” (5)为什么母鸡能孵小鸡,我就不能呢 有一次,到了吃饭的时候,仍不见爱迪生回来,父母亲很焦急,四下寻找,直到傍晚才在场院边的草棚里发现了他.父亲见他一动不动地趴在放了好些鸡蛋的草堆里,就非常奇怪地问:“你这是干什么?”小爱迪生不慌不忙地回答:“我在孵小鸡呀!”原来,他看到母鸡会孵小鸡,觉得很奇怪,总想自己也试一试.当时,父亲又好气又好笑地将他拉起来,告诉他,人是孵不出小鸡来的.在回家的路上,他还迷惑不解地问,“为什么母鸡能孵小鸡,我就不能呢?” (6)野蜂窝里有什么奥秘 由于爱迪生对许多事情感兴趣,他经常碰到危险.一次,他到储麦子的房子里,不小心一头栽到麦囤里,麦子埋住了脑袋,动也不能动了.他差一点死去,幸亏被人及时发现,抓住爱迪生的脚把他拉了出来.还有一次,他掉进水里,结果像落汤鸡一样被人拉了上来.他自己也受惊不小.他4岁那年,想看看篱笆上野蜂窝里有什么奥秘,就用一根树枝去捅,脸被野蜂蜇得红肿,几乎连眼睛都睁不开了. (7)无法可想的事的没有的 在研究有声电影时,爱迪生就已经试探性地着手了一项他从未接触过的巨大事业.1891年,他发明了“爱迪生选矿机”,开始自行经营采矿事业.不幸的是,这项工程为爱迪生造成了很大亏损.然而,虽说采矿事业失败了,但它却成为爱迪生迎合国家需要的典型例证.亨利·福特曾经表示,他的大规模生产原理就是从爱迪生的粉矿厂布局中获得启发的. 爱迪生从筛矿厂回来,一方面从事水泥的制造,一方面研制新蓄电池.他一日一夜就绘制出新水泥厂的图样,设计十分周全,其后十年没有重大增补.他在兴建水泥厂时,制成了原料机、加细碾机,设计了长窑,1909年获得专利权.1910年爱迪生水泥公司居全国第5位.爱迪生制造蓄电池时也同发明电灯一样,常常是彻夜不眠,试验5个多月达9000余次.制成后他在西奥兰治3英里外设厂进行生产,颇受欢迎. (8)兴趣转移的理由 爱迪生把全部精力都用到了发明创造上,实验和研究成了他的第二生命.爱迪生在发明电灯不久,又投入到一项重大的探索之中.这种重大探索的首要内容就是电影摄像机.爱迪生公司1889年开始拍摄电影,但到了1915年,生产却突然停止了. 美国南伊利诺斯大学电影系教授约翰·默塞尔认为,也许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使爱迪生在1888年产生了决定将部分注意力转向制造一台电影机器的想法. “首先,他发明的留声机在当时是一项巨大的成功,这使他的名声在世界上更加显赫.爱迪生对技术的各方面都感兴趣.他后来宣称,他的确下决心为眼睛做点什么,就像留声机为耳朵所做的一样.” 爱迪生说:“我偶然想到,我可以设计一种像留声机之于耳一样的对眼睛发生作用的机器,然后将两者结合,就可以把运动的画面和声音全部记录下来,并能同时再现.” 到80年代末,科学家们正奋探讨这种可能,而爱迪生事实上已在10多年前就作出了有关设想.威廉·比肖普1878年11月发表的《与爱迪生共同度过的一夜》一文就已说明爱迪生早有考虑. “第二,他了解像美国的迈布里奇(Eadweard Mu y -bridge )、法国的马雷(Maray )以及英国的弗赖斯·格林(Fless Gering )这样一些人从事的工作.” 拿迈布里奇来说,他发明了一种叫“动物实验镜”(Zoopraxiscope )的放映机.这种放映机通过一块旋转的圆形玻璃将形象投射出去,这样就使这些形象显得像在自然运动.据《科学美国人》杂志报道:“这样投射于屏幕的马匹,如果再加上马蹄声和鼻孔不时的喷响,就会使观众相信面前是有血有肉的骏马.”然而,这种摄影方法存在着致命的缺点.这就是为了拍摄马匹一分钟的奔跑,需要在跑道沿线架设720只照相机.而且,每张照片中马匹都处在中央,虽然看上去它的腿部在运动,但就马匹本身来讲却似乎没有移动位置,只是背景在飞速地掠过. 迈布里奇在美国到处表演这种实验镜,并在科学杂志上撰写介绍文章.1888年2月25日,迈布里奇来到了西奥兰治.我们不了解爱迪生是否参加了观摩,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这就是迈布里奇在两天后访问了爱迪生的实验室,据他在题为《运动中的动物》一书中说,他“就(动物图像放映机结合)留声机使用的可能性与托马斯A·爱迪生先生进行了磋商”. 爱迪生在发表于《纽约世界报》的一份声明中表示同意.据迈布里奇的传记作家说:“爱迪生对这一建议热情支持,并提出由自己录制埃德温·布思和莉莲·拉塞尔等人的声音,由迈布里奇拍摄他们的动作和表情.”后来这一设想所以被放弃,是因为迈布里奇感到留声机的音量不足以应付大量的观众. 法国的马雷20年来一直用针尖在黑烟灰上划线的方法,来研究动物的动作速度.到1882年迈布里奇旅行欧洲以后,马雷才决定利用照片来进行实验.他的实验工作因当时市上已有一种涂胶质溴素的照相底版出售而得到了很多便利.从此以后.可以用配好的药品很容易地把快摄的底版冲洗出来,并且能够把底版保存好多年. 马雷创造了“摄影枪”,1882年,他又发明了“固定底片连续摄影机”,这种摄影机以后由于采用了市上新近出售的柯达胶卷而成为“活动底片连续摄影机”.1888年10月,马雷第一次把利用这种胶卷拍摄出来的照片献给法国科学院.事实上,就在那时他已发明现代的摄影机和摄影技术了. 马雷的成功推动了法国的隆德和德国的安许兹等人的努力.在马雷将他最初的照片献给法国科学院以后不久,英国的勒普朗斯和弗赖斯·格林也获得了同样的成果(1888年—1890年).他们将摄成的胶卷在实验室(有时在公开场合)成功地在银幕上映出,一如以后马雷本人和他的合作者第米尼所作的那样.勒普朗斯和弗赖斯·格林的胶卷都钻有孔眼,这是一种使放映时形象固定而不跳动的不可缺少的装置. “第三个原因,爱迪生新的年轻助手威廉·迪克逊(w .K.L.Dickson )是一名摄影师,因此有能力对活动摄影问题进行研究.” 据说,迪克逊是歌曲中的人物安妮·劳莉的后裔.他迁居美国的目的就是要加入爱迪生的阵营.有一段时间,他是制造巨型发电机的戈尔克街工厂的实验部主任.迪克逊干事认真,具有严谨的工作作风,而且,他有良好的摄影技术. 爱迪生和迪克逊都知道奥托马·安舒茨在德国进行的工作,他发明了一种“动画机”.这种装置虽然可以产生活动画面,但却不能使用柔韧的胶片,也不能将画面投射到银幕上. 当时,人们对摄影并不陌生,比如对精密镜头、优质乳胶以及根据景象暂存原理来获得活动映画的几种装置.其中一些是用快门在图像更换时遮住放映机的光线.迪克逊的基本工作就是寻找用快门把弯曲胶片上间断的动作连缀起来的方法. 也许是由于迪克逊熟悉安舒茨的动画机,才使他能够设计出他的第一台机器.他试图把极小的形象画在一个圆筒上;当圆筒旋转时,用光快速投射旋转而过的每幅画面.由于画面太小,迪克逊决定试制一种可以使用较大柔韧胶带的装置,以便描绘较大的形象. 对迪克逊来说,幸运的是,当时几个摄影材料制造商已经找到一种办法能将感光乳剂涂在透明柔韧的赛璐珞片上.同过去通常用来做静止摄影的玻璃板相比,这种材料被称作胶片.“胶片”这个词源于“filmen ”一词.在古英语中,它所指的是烧牛奶时产生的泡沫.在美国,能获得柔韧的胶片,这对迪克逊试图造出一架成功的电影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1889年秋,爱迪生向美国专利局呈上一份预先通知,里面叙述了一种“像留声机之于耳朵一样,对眼睛发生作用的”机器,取名为“活动电影放映机”.但这种放映机由于各种湿板照相感光度较低,在运动中拍摄的人与动物图像模糊.在爱迪生试图解决这些问题时,其他一些人也在努力制造有关“电影”方面的东西. 由于1889年爱迪生还未能从电力事业中脱身,那时他不仅正准备将各公司合并为爱迪生通用电气公司,而且已深深陷入了粉矿工程的冒险,又因为他还在计划去英、法两国进行访问,所以爱迪生将研制照相机的任务交给了迪克逊. (9)忘记了自己名字的人 在埋头于研究的某一天,他到税务局去纳税.在长长的队列里排队等候时,他头脑还满是关于研究的事,叫到他的名字时他都没反应.正好旁边一熟人告诉他:“你的名字不是叫托马斯·爱迪生吗?”可他却说:“我在哪听到这个名字.哦!对了,这不是我的名字吗?”对于这件事,他回忆说:“那时虽然只不过三秒钟,可是即使有人说要我的命,我也无法想起自己的名字来.” (10)临终遗言[1] 在许多正式的文件之中也都有着这样明确的记载:当爱迪生弥留之际,医生和爱迪生的许多亲友都围坐在他的床前,眼看他的呼吸已越来越微弱,心脏终于停止了跳动.可就在医生要宣布他死亡之际,他却突然又坐了起来,说了一句很奇怪的话:“真是想不到——那边竟是如此的美丽……”.讲完之后,他才算正式地死亡了.这件事一直是个谜,虽然在很多正式的文件中都有记录,但一直没有人能解透这个谜.倪匡的卫斯理小说《头发》中也解释过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