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神舟五号有关的中考题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09 03:02:55
与神舟五号有关的中考题
与神舟五号有关的中考题
与神舟五号有关的中考题
与神舟五号有关的中考题
山东淄博高青县青城中学:杨殿臣(256304)
1、(重庆市)2003年10月15日,是中国人最自豪的日子之一,标志着中国的航天工业进入了世界的先进行列.神舟五号10月15日由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发射升入太空的.它绕地球飞行了14圈后安全返回,降落在预定的着陆场-内蒙古四子王旗北部的阿木古郎牧场上.神舟五号飞船在减速降落的过程中,其减小的机械能转化为()能,能量的转化是通过()方式来进行的.
2、(辽宁省)2003年10月15日9时整,我国自行研制的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发射升入太空的.它绕地球飞行了14圈后又于10月16日6时54分顺利返回地面,实现了我国第一次载人航天飞行,根据这一过程的了解,列出于此事件有关的两个不同物理知识
⑴______⑵______
3、(河北省)2003年10月15日9时神舟五号飞船在震天的轰鸣中腾空而起,飞向太空,完成任务后于次日凌晨准确降落在内蒙古中部预定地区,返回舱进入大气层一段时间后,由于受空气阻力做匀速运动,返回舱匀速下降过程中
A、重力势能减少,动能增加,内能增加B、机械能减少,动能不变,内能增加C、重力势能减少,动能增加,内能不变D、机械能不变,动能不变,内能增加
4、(哈尔滨市)2003年10月15日,我国成功发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飞船随火箭一起离开发射塔飞向太空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表述中错误的是
A、飞船受到平衡力的作用B、火箭推力对飞船做了功C、飞船的动能和势能不断增加D、燃料的化学能最终转化为火箭的机械能
5、(大连市课改试验区)2003年10月15日至16日,我国成功发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
⑴火箭发射时,高温的火焰向下喷射,大量的“白气”从发射台底部的大水池中涌出,这些“白气”是怎样产生的?
⑵返回舱返回地球时,在距地面1.2m高处,反冲发动机向地面喷火,飞船进一步减速,最后落地,请写出这一过程中包含的两条力学知识.
第一条______
第二条______
6、(青岛市)2003年10月15日9时,随着发动机的轰鸣,“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将我国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神舟五号送入太空,实现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飞天梦.如图
资料库______火箭发动机
它是喷气发动机的一种,自带燃料和氧化剂,它工作时不需要空气,可在大气层外工作
点火后,燃料和氧化剂在燃烧室混合燃烧,向后喷出强大的气流,同时气体对火箭产生一个向前的反作用力,从而推动火箭前进.
“长征”二号F型火箭的发动机是一种二级火箭发动机
小宇利用星期天到青岛会展中心观看了有关“神舟”五号的航天展,他搜集了一些问题,会到班中想要考考你:
⑴、“长征”二号F型火箭:它的发动机工作时将内能转化为______能,它是利用向后喷出气流而使自身受力前进的,这是运用了力的作用是_____的道理.
⑵、飞船上的太阳能电池冀:是为飞船提高能源的装置.它的作用是将太阳能转化为_____能
⑶、飞船的运行过程:飞船沿椭圆轨道围绕地球运行了14圈,轨道上离地面最近点200km,最远点350km.从最远点到最近点运行的过程中,飞船的速度_____势能_____
⑷、太空生活于工作:若不穿太空服,只带氧气瓶,航天员能否走出舱外?运用你所学的物理知识说出一条理由.答:___(能或不能).因为舱外___
⑸、返回大气层:这是飞船与大气层发生剧烈摩擦,变成一个火箭,将___能转化为___能,因此给飞船降温十分重要.一种重要的降温方式是“烧蚀防热”;在飞船的表面涂有一层高分子固体材料,让这些材料在发生物态变化时吸收热量.你认为可能发生的物态变化有___、___、___,理由是这些物态变化都是___热.
⑹、降落:飞船距离地面15km时,速度达到200m/s,若不打开降落伞,则速度保持不变,飞船落到地面仅仅需要___秒的时间.
参考答案:
1、内(热),做功2、⑴火箭上升的过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⑵、下落的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⑶、火箭头部的特殊物质在高温下熔化并汽化吸热,保护火箭头部温度不致过高⑷、火箭在大气层中高速飞行,摩擦生热⑸发射架底部产生大量白气,由汽化和液化现象⑹、火箭燃烧过程中化学能转化为内能⑺、在空中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⑻、加速上升的过程中宇航员处于超重状态⑼入轨后宇航员处于失重状态⑽、上升、下落、变轨利用了反冲原理3、B4、A5、⑴、水池中的水遇高温火焰汽化变成水蒸气,高温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形成“白气”⑵、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6、⑴、机械,相互⑵、电⑶、变大,变小⑷、不能,太空没有大气压(或太空温度太低)⑸、机械,内,熔化、汽化(或蒸发,或沸腾,或蒸发与沸腾)升华(填蒸发沸腾外加熔化、升华二者之一均可)吸热⑹、75
解决此类题目,要从大幅信息中把握物理问题实质,找准关键处,寻求突破口,提出科学合理化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