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论会 网络语言是否可以进入作文 正方开篇观点(3~4分钟)自由辩论结束总结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6 06:25:12

辩论会 网络语言是否可以进入作文 正方开篇观点(3~4分钟)自由辩论结束总结
辩论会 网络语言是否可以进入作文 正方
开篇观点(3~4分钟)
自由辩论
结束总结

辩论会 网络语言是否可以进入作文 正方开篇观点(3~4分钟)自由辩论结束总结
网络语言一方面反映了网民个性和联想能力,另一方面也折射了网络使用者的特征,年轻的心态和不拘一格的想法
网络语言是年轻人的语言充满了个性和想象力,高考者作为年轻人,将鲜明的网络语言融入自己作文中不无不妥.
网络语言体现了一种时尚,一种新潮,给人一种恍然一新的感觉,何况网络语言是大家智慧结晶的体现呀.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一提到网络语言,最先想到的就是那些新颖奇特的词汇,超乎常规的语法运用,口语化的表达方式,甚至是数量惊人的粗话脏话等等.正是因为这些现象的存在,才使得一部分人认为网络语言是跟规范化的传统语言表达方式格格不入的 “文化垃圾”,是对传统汉语的污染和破坏,因此他们主张倡对网络语言进行规范.
  事实上,网络语言并不是每句话都与现代汉语背道而驰,尽管在虚拟的网络空间里,网民们为了节省资金,尽可能地提高交流的速度,任意改造、省略或者链接了一些文字、数字和符号,但是绝大部分的网络语言还是遵守现代汉语用词造句的原有规则.网络语言只是语言的一种社会变异,它根本不可能完全超越或者替代现有的语言体系.显然,那些大骂网络语言的人真的有些杞人忧天了.当然,对于网络语言的现状而言,其过于自由和主观的一面确实需要适当引导,但是语言规范的实质也就是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形成的社会习惯,它只能通过约定俗成的途径逐渐建立起来.网络语言随着时代和科技的发展应运而生,我们从不否定时代的变迁和科技的进步,因此,我们也不能盲目的反对网络语言进入我们的学习生活.
  固然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所有语言规范都是对全社会已经约定俗成的说法的追认,但是我们可以说大部分的确如此.比如“很+名词”的现象.按照传统语法规则,汉语的副词不能直接修饰名词.所以当“很中国”之类的语用现象出现时,语言学家们急忙跳出来大声疾呼:副词“很”是不能修饰名词的,这种用法是错误的.试图将这种不符合规则的现象一棒子打死,然而令人惊奇的是“很+名词”的现象不但没有消失,反而大有风起云涌之势.2008年3月我在网上用搜索引擎查“很中国”这三个字,就搜索到342,000个“很+中国”的用法.现如今,与之类似的“很生活、很传统、很逻辑、很散文、很东方、很淑女、很青春、很绅士”等等一系列“很+名词”的用法都很自然的活跃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从上面的这个例子,我们不难看出,当全民都这样认同并使用的时候,即使是再有名望的语言学家说“很+名词”的用法不符合语法规则、有碍于汉语规范化也无济于事.在这里,笔者想套用鲁迅先生的一句话:“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生活如此,语言亦如此:原本没有这种说法,但是说(用)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规则”.   众所周知,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在不断地变化发展,语言当然也不例外.在今后,如果有哪些网络语言能够很广泛的被大众所接受、经久不衰的流传下去,成功地证明了自己是一个时代的写照,那么就会有专门收集新词新语的专家对它进行收录,从而肯定其存在的价值.因此,我们最好不要在网络语言还没经受时间的考验之前,就过早地一棒子把它打死.可喜的是,据北京语言大学校长崔希亮教授介绍,2007年的流行语监测就准备加入网络语言和博客语言,因为“它们更加贴近生活的脉搏”.作家陈村先生同样对网络语言进行了肯定,他认为,有些网络语言非常生动形象,新奇幽默,在日常生活中使用会显得新鲜,有个性.同样,《中国网络语言词典》的主编于根元先生也认为“互联网是高科技,越是高科技的东西就得越有人情味.网语的出现是因为它是网民减少语言障碍、上网方便的需要.”
  很多媒体和语言学家也同样对网络语言表示了支持,认为这些形象生动、个性张扬的网络语言绝不是洪水猛兽,它们不仅不会影响社会的文明和发展,反而能丰富和活跃我们的文化生活.并强调只要经过时间的洗礼,必定会有一些有生命力的网络语言从网上走到网下,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因为这是一种再正常不过的语言发展历程了.所以,笔者认为我们应该用宽容和理解的态度对待已经存在的鲜活事物,而不能对网络语言一刀切、一概而论.如今很多畅销的网络小说,诸如《第一次亲密接触》里就充满了“美眉”、“青蛙”等等让人读起来耳目一新的词汇.试想一下,如果把这些词汇换成通俗的说法,那么它的可读性肯定会削减很多.
  网络语言新奇独特、简约快捷,这往往是由很多数字、汉字、字母的随意连接、简省或替代而形成.学生在学习阶段,就像一块海绵,能最大限度的吸收和消化所学习的知识,但是他们不能很好地分析什么该吸收,什么该排斥,也就是说他们筛选语言的能力有待提高.因此笔者认为学生学习掌握好比较正规、已经得到社会认可和时间考验的传统语言是首要任务.然而,笔者绝不认为学生不能使用网络语言;恰恰相反,在现实生活中网络语言的使用群体比较年轻化,也可以说,网络语言正是大部分学生所创造和使用的语言.学生在网络的语境下完全可以使用网络语言,而且在这个特定的语境下使用网络语言也是很得体的,但是在作文中笔者还是主张慎用.
  在我国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高考作文无疑也更加注重人文素质的考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可以充分展示自我,彰显个性的宽广平台.那些有生命力的新鲜词汇绝对不是高考作文的禁忌,正好相反,它们是作文的亮点、加分点.比如在适当的主题、典型的人物中,在没有影响他人理解的情况下,学生通过使用恰当的新鲜词汇紧扣主题、突显典型人物的个性从而为全文增色不少,那么自然会得到老师的肯定与欣赏.值得一提的是那些备受争议的满是数字、字母和汉字的“大拼盘”还是不要出现在作文中为妙,它只会让阅读的人感到不解和愤怒.
  基于以上对网络语言的现状和语言规范的原则与精神的把握,笔者认为我们应该对网络语言有所宽容,有所分析,该接纳的接纳,该淘汰的淘汰,从而引导学生创造并使用积极健康、富有民族特色的网络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