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忙赏析俩篇课文一个是隔膜 另一个是一点比喻两个都是鲁迅的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06 03:41:02

帮忙赏析俩篇课文一个是隔膜 另一个是一点比喻两个都是鲁迅的
帮忙赏析俩篇课文
一个是隔膜 另一个是一点比喻
两个都是鲁迅的

帮忙赏析俩篇课文一个是隔膜 另一个是一点比喻两个都是鲁迅的
风筝
①这篇散文中,有鲁迅的兄弟之情,有游戏之于儿童的意义,有鲁迅的自省精神,有鲁迅对小兄弟身受“虐杀”却无怨恨的深沉感慨.
②文章说的是小时候不许小兄弟放风筝,不准小兄弟弄这种没出息的玩艺,行为十分粗暴.待到明白游戏之于儿童的意义,鲁迅醒悟过来,自己当年的行径,简直是“对于精神的虐杀”.虽然事隔久远,鲁迅还是一心想补过,然而小兄弟却全然忘却,“我”的沉重的心只得一直沉重下去.
③从手足之情上看,当年不许小兄弟放风筝,是为小兄弟有出息,那种恨,是恨铁不成钢.一旦明白自己错了,虽是几十年前的往事,虽为兄长,也要讨小兄弟宽恕.同胞手足之情溢于言表.
④从游戏的意义上看,“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游戏实在出于儿童天性,游戏使儿童活泼、健康、聪明.因此不准游戏,无异于虐杀儿童天性.鲁迅看到外国的儿童教育主张,认识到中国旧式教育的落后,愿中国的儿童教育改变落后的偏见,愿儿童精神从此不受压制,从此能够健康成长.
⑤从鲁迅的自省精神看,鲁迅是严于解剖自己的,严于自省的,往事、小事,都一丝不苟,知错必改,郑重其事,这种精神非常可贵.
⑥从小兄弟身受“虐杀”却毫无怨恨这种现象上看,鲁迅的感慨尤其深沉,文章就落脚在这一点上,留下无尽的悲哀和发人深思的问号.小兄弟为什么全然忘却?原来他偷做风筝,自己也并不认为正当,以为兄长该管,因此并不耿耿于怀.
2.重点精讲
①第一、二段:“四面都还是严冬的肃杀”,而出现于远处天空中一二风筝的浮动,使“我”似乎看到“久经诀别的故乡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在这天空中荡漾了”,在“我”与读者的面前展示出了故乡风筝时节春光明媚的图画:天空,抬眼看见的是淡墨色的蟹风筝或嫩蓝色的蜈蚣风筝,耳边听见的是沙沙的风轮声;地上,杨柳已经吐芽,山桃也多吐蕾,这早春二月的景象正和天上的点缀相照应.作者把往事的回忆放在这样的画面中展开,使现实中严冬的“寒威”与回想中春日的“温和”互相映衬,既增添了往事回忆哀婉动人的力量,又使作品带上几分明丽的色彩,透露出作者不满黑暗现实、向往光明天地的心情.
第一段从结构上说,是为了引出下文.
②第三段:这段话描写出小兄弟对风筝入迷的情态.“我”“不爱”放风筝,“嫌恶”风筝,“不许”放风筝.而小兄弟“最”喜欢风筝.他没有风筝,就眼巴巴“呆看”着人家的风筝在空中飘游而“出神”,“有时至于小半日”;他时而为人家的风筝突然跌落下来而失声“惊呼”;他时而又为人家的风筝因“缠绕解开”而“高兴得跳跃……”多么美好的心灵,多么纯真的情感!作者把小兄弟入迷的情状描写得越如醉如痴,越能加重对剥夺他放风筝权利的封建家规的控诉力量,而小兄弟那时十岁内外,正是游戏的年龄,多病,瘦得不堪,正需要锻炼身体,而风筝正是可以使他高兴使他强壮的一项运动.这些都为下文“我”蛮横毁坏小兄弟“苦心孤诣”而“偷做”风筝埋下伏笔.
③第四段:放风筝,这本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我”却把它看作是“没有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而且强加于人,对小兄弟横加限制,以致因为“愤怒他的瞒了我的眼睛”“偷做没出息孩子的玩艺”,而破坏了小兄弟辛辛苦苦做好的风筝,本段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作了具体的解释.“即刻伸手折断了蝴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下,踏扁了.”如此无情的践踏,并“傲然”离去的神态,作者称之为“精神的虐杀”,是非常深刻的.被糟践的虽然是一只风筝,可是同时受到伤害的却是一颗本来应该受到爱抚的稚嫩的心.耐人寻味.小兄弟呢?他“很惊惶地站起来,失了色瑟缩着”,“后来绝望地站在小屋里”.小兄弟受了这样无理的对待,也只能逆来顺受.因为“论长幼”,“我”是兄长,自以为拥有无限的权力.从“我”对风筝的态度和破坏风筝的粗暴行为,我们清楚地看到了“我”的精神上和心理上某种鲜明的印记被扼杀儿童天性的封建教育思想和老幼尊卑的陈腐观念打下的烙印.这使人痛切地感到其中包含着某种具有悲剧意味的东西.
④第五、六段: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这一新鲜科学气息一旦吸进“我”的中毒很深的心灵,就产生了“惩罚”感,就难忘那“精神的虐杀”的一幕,心就“仿佛同时变了铅块,很重很重地堕下去了”.痛感自己不准小兄弟放风筝,并把小兄弟喜欢入迷的表现视为“笑柄”,看作“可鄙”的思想与行为,是对一颗稚嫩的童心的严重摧残,由此而自责和反思,袒露出严于解剖自己的心灵美.鲁迅一旦接触科学思想,就认识错误,设法补过,并不因为自己当初的动机是好的就原谅自己,也不因为当初的想法是受了传统的影响而宽恕自己,也不因为时间相隔久远就不了了之,他的心情是那么沉重,可见他是多么严厉地解剖自己,他的为人是多么严肃认真.
“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游戏实在出于儿童天性,游戏使儿童活泼、健康、聪明.因此不准游戏,无异于虐杀儿童天性.鲁迅看到外国的儿童教育主张,认识了中国旧式教育的落后,愿中国的儿童教育改变落后的偏见,愿儿童精神从此不受压制,从此能够健康成长.第六段承上启下.
⑤第七段:这段描写“我”企望“补过”的心情,“补过”的方法:由“不爱放风筝”,“嫌恶”风筝,反对小兄弟放风筝,毁坏风筝到“送他风筝,赞成他放,劝他放,我和他一同放”,这是多么大的变化啊!“我”抖掉了精神的枷锁,似乎恢复了儿童的天性,“嚷着,跑着,笑着”,在欢快的旋律中,极为简短的语句随着轻松的节奏跳跃着,好像重现了孩子们放风筝时活泼、欢乐的景象.但这只不过是一个反衬罢了,因为时过境迁,一切都无从追回了,结果只能加重“我”怅惘、悔恨的情感.
⑥第八、九、十、十一段:这几段描写当“我”怀着一颗“沉重”的心去讨小兄弟的宽恕时,小兄弟却“全然忘却”在“我”看来是“精神的虐杀”的一幕.听着往事反而“惊异地笑着”:“有过这样的事么?”这段朴实无华的文字,展示了小兄弟身受“虐杀”却毫无怨恨.被虐杀者并不认为被虐杀,把兄长的行径视为合情合理,做风筝要偷着做,正说明自己也不认为游戏是“正当”的,一旦被兄长发现,自认该罚.被虐杀者的麻木使虐杀者可以恣意妄为,这是尤其令人悲哀的.所以鲁迅只觉得这世界一片肃杀和寒威.文章就落脚在这一点上,留下无尽的悲哀和发人深思的问号.
⑦第十二段:文章开头说,“我现在在那里呢?”在“严冬的肃杀”之中.这时,作者忆及逝去的春天.文章结尾说,又见到故乡的春天;而这时,“四面又明明是严冬”.这首尾的照应是由实而虚由北京的风筝而想起故乡的春天;又由虚而实,由回忆中的春天进入现实的严冬.
为什么说“悲哀”是无可把握的悲哀?“我”要讨弟弟的宽恕,抚平他精神的创伤,而弟弟却全然忘却,毫无怨恨,精神被虐杀而不自知,“我”沉重的心情因无法补过而只能一直沉重下去,这是怎样的悲哀啊.而这种悲哀是意想不到的,所以说“无可把握的悲哀”,想摆脱也不可能了.
为什么说“我倒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吧,但是,四面又明明是严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就是不要望见春天,不要望见风筝,这才能忘却,才能摆脱悲哀.我只感觉到“非常的寒威和冷气”,不仅指当时的天气,而且指心头的悲凉.当年虐杀者与被虐杀者都被愚昧观念所支配,彼此都不以为有什么错,现在虐杀者有了觉悟而后悔痛苦,而被虐杀者已经全然忘却.觉悟者永远无法补过,这是尤其悲哀的,使人不寒而栗.
3.难点精讲
①这篇散文的主要意思是什么?
初读后,可以感知鲁迅先生不是天生的智者,他也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传统观念有落后的一面.但是鲁迅先生可贵的是,一旦接受科学思想,是知错必改的,鲁迅先生充满了自省精神.鲁迅又感叹被虐杀者的健忘和毫不抗争,在他看来,这正是虐杀者之所以能够肆意虐杀的原因.
②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怎样理解?
“我”过去认为,放风筝“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作为兄长,严格管束弟弟,原是为弟弟有出息,现在反思起来,当年为落后观念所支配,自己的行径实在是“精神虐杀”的行为.从这一幕里,我们可以看出鲁迅童年时代长幼之间很不平等的封建秩序.“论长幼,论力气,他是敌不过我的”,可见作为兄长的粗暴行径是以暴力为基础的.鲁迅把自己写得很粗暴,字里行间深含自我谴责的意味.做弟弟的呢,兄长不许放就不敢放,只得偷偷做风筝,被兄长发现,惊惶失措,快要完工的风筝被兄长践踏,也毫无抗争的意思,除了绝望,没有一句抗辩的话.
③“我”懂得游戏的意义后,心情沉重,总想补过,这说明什么?
鲁迅一旦接触科学思想,就认识错误,设法补过,并不因为自己当初的动机是好的就原谅自己,也不因为当初的想法是受了传统的影响而宽恕自己,也不因为时间相隔久远就不了了之,他的心情是那么沉重,可见他是多么严厉地解剖自己,他的为人是多么严肃认真.
④“我”讨弟弟的宽恕,弟弟全然忘记了,为什么“我”的心情反而“只得沉重着”?
“我”讨弟弟的宽恕,弟弟却全然忘却,毫无怨恨,“我”的心因而不得轻松,只得沉重着,这又翻出一层意思.被虐杀者并不认为被虐杀,把兄长的行径视为合情合理,做风筝要偷着做,正说明自己也不认为游戏是“正当”的,一旦被兄长发现,自认该罚.被虐杀者的麻木使虐杀者可以恣意妄为,这是尤其令人悲哀的.所以鲁迅只觉得这世界一片肃杀和寒威.
⑤“四面都还是严冬的肃杀,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怎么说春天“久经逝去”?为什么又说这春天就在北京的天空中荡漾了?
这里所说的“春天”,有特定的含义,是小时候的故乡的春天,是天空中有风筝的春天,现在,在北京,看见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由风筝而联想到故乡风筝时节的春天气息,所以觉得这春天“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
⑥看到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为什么说是“不幸”?
跟“惩罚”一词联系起来就明白了,因为自己一向以为管小兄弟管得对,现在见到书上的道理,心情一下子沉重起来,受到惩罚了,对旧“我”来说,良心遭受了谴责,可谓“不幸”.
从百草圆到三味书屋
从标题分析写作内容及顺序
百草园和三味书屋是鲁迅童年生活过的两个地方.鲁迅用“从……到……”的标题把它们联系在一起,带有比照意味.全文是按空间转移顺序写的.阅读时抓住地点的变化可将全文分为两部分.每部分又可按时间和事情的不同分为几层.全文可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1—8段):回忆百草园的有趣生活.又可分四层.
一层(1段):总的介绍百草园情况.点出是“我的乐园”,充满留恋之情.
二层(2段):写热天百草园充满无限乐趣.
三层(3—6段):写长妈妈讲的美女蛇故事及“我”的感慨.
四层(7—8段):写冬天百草园雪地捕鸟的乐趣.
第二部分(9段—结束):回忆在三味书屋读书的经历.可分五层.
一层(9段):是过渡段,告别百草园去书塾读书.
二层(10—11段):写入学的情形.介绍了书屋和先生.
三层(12—16段)写不准提课外的问题.
四层(17—20段):写不准去后园玩.
五层(21—24段):写师生读书的可笑情景“我”趁先生读书入神时画画儿.
2找出两段生活的过渡段,划分结构.
——“我不知道……”承上启下,全文分为两部分.
3朗读第一段,找出关键句,作者写道:“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似乎”表示对自己的印象不能全成肯定,“确凿”则是完全肯定的语气.有矛盾吗?该怎样理解作者的用意?
——关键句是“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似乎”是因为不相见已隔了七八年,印象模糊,“确凿”是因为童年生活快乐而难忘记.
4朗读第二段,划出能准确表达事物特点的词语并分析,重点引导学生如何描写景物.
1)抓住事物特点,符合儿童心理
石井栏“光滑”表明长年累月摸,写出少年鲁迅多次好奇地摸.“直窜”写出鸟儿的机灵轻捷和儿童羡慕不已的心理.
2)多角度写景,形声色味俱全,春夏秋齐备.
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皆有;桑椹,菜花在春末,蝉鸣在盛夏,蟋蟀到秋后才叫,与后文冬季合成四季图,构思极精巧.
3)融情入景,景中有人,表现儿童好奇好知热爱大自然的性格特点.
4)写景有序,层
次井然,条理分明,活泼多姿.
本文采取了由整体到局部,由远及近、由高到低、从静到动、先夏后冬的顺序,对百草园的景物作了有层次的描述.先写远远望见的、粗线条的景物,如菜畦、皂荚树、鸣蝉,再写身边、脚下、眼前的景物,如斑蝥、何首乌根、覆盆子果实;先写静止的,如石井栏,再写动态的,如叫天子;先写生机勃勃的夏季,再写别有情趣的冬季."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用“单是就”突出后者
有哪些趣味?
——拍雪人和塑雪罗汉,人迹罕至,不相宜,只好来捕鸟.费字不多,写出儿童爱玩心理.
3划出捕鸟动词,分析作用.
——作者对捕鸟经过的记叙,虽然仅仅用了两个句子共100个字,但写得很细致,很有层次.第一句,简洁交代了冬季捕鸟的条件.第二句,着重写捕鸟经过.这之中,又是先写捕前必要的准备,创造招鸟环境和确保来鸟落网的可能,强调要先露出一块地面再撒些秕谷,支棒要短,竹筛大而多孔,绳长,人远远牵着,看鸟雀下来后再猛然一拉.最后说明,只要掌握好以上要领,罩住鸟是不成问题的.这一小段记叙,语序顺正而严格,绝不能任意调换.“扫,露,支,撒,系,牵,看,拉,罩”,准确、生动、真切写出捕鸟地全过程,也从捕鸟活动写出捕鸟时的兴奋惊喜之情,不点乐园,却乐在其中.对比闰土父亲的描写,则写出闰土父亲的善良,沉静,捕鸟经验丰富.
4过渡段作用
——表达出作者深刻眷恋百草园和被迫离开时势无奈与依依惜别的深情,加点词不可删,否则由猜测变成肯定,不符合文章原意.
总结:通过描写百草园
是一个绚丽明快、充满生气的乐园,充分表达了我对自由自在生活和大自然的热爱,好奇 、求知的性格特点.
三分析第二部分:三味书屋的生活.
1划出有关三味书屋的环境描写和作者感觉的词.
———陈旧、呆板、冷清,与百草园的勃勃生机形成对比.
2三味书屋的生活与百草园的生活的对比 .
——学习环境:呆板(黑油竹门,匾,画)
学习生活:枯燥:(正面描写)教学内容单调难明,只读书,习字,对课,古书难明
教学方法死板,发问遭禁止,要打戒尺,罚跪
(侧面描写)折花、寻蝉蜕,做戏,画画儿,喂蚂蚁.
四作业
第三课时
一复习冬天百草园
二分析(如何写人)
1分析对先生外貌的描写
——写出我对先生的敬意,先生是一位宿儒形象.
2 三味书屋的先生是一位学问渊博的宿儒,但他对“怪哉”这虫是怎么一回事,却不作回答,而且脸上还带怒色.先生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有罚跪的规则,也不常用.你怎样评价这位先生呢?
——提问本是鲁迅出于好奇和求知,但先生有此反应,是当时私塾制度所规定的.只要学生读自己的书,不应多问不必要的问题,反映了先生的迂腐,也指出这种教育制度不可取,会大大挫伤学生求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寿镜吾先生学识渊博,对学生要求严格,但他,仍有和蔼,开明的一面,对罚跪,戒尺等到落后的教育方式持保留的态度,因面鲁迅一直对他保持深深的敬意.
3课外延伸:下边是鲁迅在三味书屋读书时的三个故事:
他曾制作一张书签,中间竖写“读书三到:心到,口到,眼到”10个字,夹在书页里.读书时,
读一遍书,自上而下盖书签上一个字.这个办法同学们很赞赏,大家都仿效起来.
有的同学整天只想玩,常常背着老师拉别人一起玩.鲁迅为防止同学影响自己的学习,就在书桌的左上角贴了一张三寸长二寸阔的红纸条,纸条上写着“君子自重”4个字.
鲁迅读书时,还要帮助家里做些事,特别是为父亲的病经常上当铺跑药店.有一次,因多做了些家务,读书迟到了,受到老师的责备,他就在书桌的右下角用小刀刻了个“早”字,用以鞭策自己.此后,他就再没有迟到一次.
把这些情况和课文作个比照,思考下边几个问题.
1).鲁迅少年时这样用功,为什么还对他的三味书屋生活流露出不满的情绪呢?
2.)怎样理解少年鲁迅背着先生画画呢?
3.)少年鲁迅视百草园为乐园,又是一位用功读书的学生,两者有矛盾吗?
4.)你从少年鲁迅在书桌的右下角刻个“早”字联想到什么?
——鲁迅还是一位热爱学习的好学生装,他只是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不满而已.
4对文章所描述的内容,有下列三种理解,你是怎么理解的? (选2)
1).嘲讽脱离实际的清末私塾教育,暴露封建社会对儿童身心健康的漠视、束缚、残害.
2.)真实的再现封建时代少年儿童入学前后的生活,表现了少年儿童热爱大自然,探求各种知识的广泛的生活兴趣,表达了作者对生气蓬勃的少年生活的怀念和追求.
3.)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同时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表示不满.
三揣摩·运用
1文章描绘百草园,用了“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把这些词语去掉读一读,跟原文对比,体会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并试着模仿这样的句式写一段话.
2雪地捕鸟这段文字总共不到70个字,连用9个表达动作的词,把雪地捕鸟的系列活动生动而有层次的表现出来了.每句话都写得实实在在,没有可有可无的字句,试写一个游戏,表现系列动作,注意用词准确,不超过100字.

总结本文写作特点
1本文采取了由远及近、由高到低、从静到动、先夏后冬的顺序,对百草园的景物作了有层次的描述.先写远远望见的、粗线条的景物,如菜畦、皂荚树、鸣蝉,再写身边、脚下、眼前的景物,如斑蝥、何首乌根、覆盆子果实;先写静止的,如石井栏,再写动态的,如叫天子;先写生机勃勃的夏季,再写别有情趣的冬季.又如作者对捕鸟经过的记叙,虽然仅仅用了两个句子共100个字,但写得很细致,很有层次.第一句,简洁交代了冬季捕鸟的条件.第二句,着重写捕鸟经过.这之中,又是先写捕前必要的准备,创造招鸟环境和确保来鸟落网的可能,强调要先露出一块地面再撒些秕谷,支棒要短,竹筛大而多孔,绳长,人远远牵着,看鸟雀下来后再猛然一拉.最后说明,只要掌握好以上要领,罩住鸟是不成问题的.这一小段记叙,语序顺正而严格,绝不能任意调换.
2全文前写百草园,后写三味书屋.就局部而言,写百草园含三大块内容:夏天的百草园、美女蛇的传说、冬天的百草园.写三味书屋,先写三味书屋座落的位置及格局陈设,写第一次行礼、第二次行礼,插叙“怪哉”虫的传说,后写读书生活(读书、习字、对课),写溜到后园里玩耍,再写师生朗读,写孩子们偷偷在课堂上做戏、描绣像.作者就是这样,把一幅幅生活图画展现在我们面前.
这一幅幅画面,按照作者的思路,是有其内在联系排列在一起的.这种联系主要表现为内容上合乎逻辑、顺乎情理的承前启后,同时作为一篇好文章,在形式上也要求有相应的过渡文字,起到结构全文的粘合剂的作用.
文章第一段,以回忆的口吻,简洁概括介绍百草园的位置、规模、名称、变迁、景观,特别点出“那时却是我的乐园”.那么,“乐”在何处呢?带出下文.第二段写乐在夏季.第三段,由“长的草”不去,因为相传有“赤练蛇”,为下段写美女蛇搭了“桥”.第四、五段正好写乐在关于美女蛇的奇妙传说.这传说写完,第六段稍加议论,作为前面的收束.第七段,以“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一句起步.关键是“比较”二字,跟谁比呢?显然,是跟刚刚写完的夏天的百草园比.于是第七、八段写雪地捕鸟之乐.一直到第九段将被送进书塾而无限留恋地告别百草园一虫一鸟,一草一木,几行动人的抒情,完成转而记叙三味书屋生活的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