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怎么贴 如何分左右(对联的正确贴法)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7 06:26:50
对联怎么贴 如何分左右(对联的正确贴法)
对联怎么贴 如何分左右(对联的正确贴法)
对联怎么贴 如何分左右(对联的正确贴法)
这里按脸背对着大门时的时候来说左右.\x0d上下联之分:最后一个字是仄声的为上联,仄声一般指三四声,比如“新年纳余庆”;最后一个字为平声的是下联,一般为一二声,比如“佳节号长春”.\x0d对联贴法:这要从古时候崇尚的方位说起.我们中国古代多以“左”为大位.所以对联的上联应当在“左”边.这里指的左边,是指背对门脸的时候,以对联自己的位置为标准.如果以看对联人的位置为标准,即面对门脸的时候,就是右边.这里以对联为方向暂称.\x0d你看.明清时期建成的北京故宫、颐和园的所有对联(门联、柱联、窗联)都是上联贴左侧,下联贴右侧.全国许多名山大寺、名胜古迹、庵庙道观等处的对联也是如此.以“左”为大位的传统一直沿用至今.就是现在各级重大会议上领导者的座次安排也是以从左至右为序的(报纸上所标方位的“左”“右”是以读者为观点的).我们现在贴对联也应该遵循这个顺序:上联贴左侧,下联贴右侧.这里所说的上联联语中的最后一个字为仄声,下联的最后一个字是平声.比如“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中的“新年纳余庆”是上联,“佳节号长春”是下联.有个别用从诗词、文章中摘出来的对偶句子作对联的,平仄也有例外.比如江西南昌市滕王阁里有一副毛泽东生前手书的柱联“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上下联的位置就不同:最后一个字为平声的“落霞与孤鹜齐飞”是上联,而最后一个字为仄声的“秋水共长天一色”却作下联.这副联句是唐代王勃的名篇《滕王阁序》中的一副对偶句.可能是别人从毛泽东通篇手书中摘出作联的,也可能是毛泽东自己从王勃名篇中摘来作联的.另当别论.但是,同样在滕王阁,还有其他所有对联都是以古时的“左”为大位的.\x0d其实,过去人写东西,先右后左,也是这个意思.从书自己的方向来看,是从左到右的.反映了古代人的哲学和道德观念.\x0d所以按面对大门方向来看,上联要在右边.\x0d看横批:现在许多人已经不遵造过去的书写方式了,也有从左向右书写的.所以,主要看横联.从面对大门的方向看:如果横联是从左向右的现代写法.对联也是上联在左,下联在右;如果横联是从右向左的写法,对联也是上联在右,下联在左.\x0d补充:首先说一说什么是对联?对联,又称楹联、对子、联语、对句、联对等,由两个互相对偶的句子组成:上联(出句)和下联(对句).其要求是既“对”又“联”.字数相等、词性相当、结构相同、节奏一致和平仄相谐都是“对”,“联”就是要内容相关.一副对联的上下联之间,内容应当相关,如果上下联各写一个互不相关的事物,两者不能贯通、呼应,则不能算一副合格的对联,甚至不能算作对联.\x0d 了解了对联的以后,我们看看对联应当怎么贴呢? 大年初一吃过早饭,我便和孩子一起贴春联,孩子问我怎么贴?我说,先分出上下联,然后上联在左,下联在右,孩子又问,上下联怎么分?我说,两个直联中,最后一个字读音为三四声(即仄声)的那联为上联,读一二声(即平声)的那联为下联,就在我这样对孩子说的时候,对门和楼下的两户邻居也在贴对联,我们贴好后,因为还要给单元楼的楼门再贴对联,我下楼路过楼下这一层时,他们还没有贴完,楼下的两户中,东家是上联在右,下联在左,横批是从左向右写的,和我说的刚好相反,西家正好和我家贴切的是一样的,不过我们三家的横联(也叫横批)都是从左向右书写的.\x0d 那么究竟应如何贴才比较妥当呢?大部分人家又是怎么贴的呢?带着这样一个问题,初一和初二这两天走在街上我注意看了一下,虽然没有具体统计,但我发现,横批都是从左向右写的(未发现从右向左写的),而占比例大一些的还是两直联中,上联在左的为多数,而上联在右的虽不是多数但也不少.那么究竟该如何贴才比较合适的呢?\x0d 这还得先了解一下古人的书写习惯,古时候,人们的书写方式是从右至左,竖写;写横幅,也是从右至左,横写.所以,春联的张贴方法应该是当你面向对联时,上联在右侧,下联在左侧,此时横批当然也是从右向左书写,横写的.但是,现在的书写方法改为从左至右,横写.所以,现在贴对联,先看平仄,再看横批.通过平仄判断上、下联之后,将上联贴在横批首字一方.如:横批为“风调雨顺”(左起),上联就应贴在左边.\x0d 至此我们不难明白,一个门口的三个联,即一个横联和两个直联构成一个整体,在这个整体中,要么都从左向右读(现代常用贴法),要么都从右向左读(传统贴法),这都行,可是若是一个门口的三个联中,横批从左向右读,两个直联又从右向左读(传统与现代的贴法混在一起的贴法),是不是不协调呢?应当是不妥当的.\x0d以上仅为个人观点,愿与有此兴趣的朋友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