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修辞手法都那几种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08 06:51:09

句子修辞手法都那几种
句子修辞手法都那几种

句子修辞手法都那几种
比喻修辞手法)
拟人修辞手法)
排比修辞手法)
夸张修辞手法)
反问修辞手法)
设问修辞手法)
借代修辞手法)
对偶修辞手法)

(一)比 喻——“比喻”就是打比方。两个事物之间有某种相似点,用其中的一个事物比方另一个事物,这就是比喻。比喻的作用是用简单形象的语言,表达丰富抽象的内容。
运用比喻时必须注意“本体”和“喻体”一定要有相似点,才能使比喻贴切、生动。“本体”与“喻体”在形状、色彩、特征、性质等方面,必须有某一个方面的相似点,才能构成比喻。
(二) 借 代——说话或作文时不直接说出所要表明的人或...

全部展开

(一)比 喻——“比喻”就是打比方。两个事物之间有某种相似点,用其中的一个事物比方另一个事物,这就是比喻。比喻的作用是用简单形象的语言,表达丰富抽象的内容。
运用比喻时必须注意“本体”和“喻体”一定要有相似点,才能使比喻贴切、生动。“本体”与“喻体”在形状、色彩、特征、性质等方面,必须有某一个方面的相似点,才能构成比喻。
(二) 借 代——说话或作文时不直接说出所要表明的人或物,而是借用与之有内在联系的人或事物来代替,这就是“借代”修辞方式。借代的方式很多,最常见的三种方式是:(1)用“本体”的特征来替代“本体”。(2)用“本体”的一个组成部分来替代“本体”。。(3)用具体事物替代抽象的概念。
应注意的是,“借代”和“比喻”在应用时容易混淆,它们的主要区别是:“借代”是用一个事物替代另一个与之相关的事物,两者之间不存在比方关系。而“比喻”则是用一个事物比方另一个事物,两者之间不存在替代关系。
(三) 象 征——“象征”是用某个具体事物(象征物)去表现另一个抽象的意思(象征义)的修辞手法。
值得注意的是,象征物与象征意义之间,既不是象征的比喻关系,也不是相关的借代关系,而是“托义于物”的相托关系。这就是借喻、借代、象征三种容易混淆的修辞方式的根本区别。有关象征手法的应用,例如鲁迅的小说《药》的结尾所写的那个“花环”,作者用革命者夏瑜坟上出现的“花环”这一具体事物,表现了另一个抽象的意思,即人们对夏瑜的悼念和革命后继有人。
(四)比 拟——借助于想像力,把物写成人或把人写成物的修辞手法,叫“比拟”。把事物当作人,叫“拟人”;把人当作事物,叫“拟物”。
(五)夸 张——在尊重客观事实的基础上,有意夸大或缩小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对事物进行扩大或强化的描述,叫“夸张”。


twbteacher
老师
帖子 5706
注册 2008-4-21
状态 离线 #3发表于 2010-3-11 17:39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回复 #1 WYK841107 的帖子
(六)对 偶——将字数和结构相同或基本相同;内容相同、相反或相关的两个句子或词组排列起来,互相陪衬,互相补充的修辞手法,叫“对偶”。
(七)排 比——人们在作文或演说时,为细致地描写、议论某种事物,或抒发某种强烈的思想感情,常常使用一连串句式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内容相关的一组句子或词组,将它们排列在一起,像连珠炮似的一口气说出来,这种修辞方式就是“排比”。
排比句是富有表现力的句式。用它来说理,能清楚地反映层次,严密地阐明观点;用它来叙事写人,能使之显得细致、深刻;用它来抒情,能使节奏鲜明,感情奔放,气势磅礴。应用排比时要注意分句(或词组)间的时间先后,范围大小,程度轻重等顺序。一般要求“先早后晚”,先大后小”,“先轻后重”。在行文上,排比的各分句之间可用顿号、逗号或分号,表示它们的紧凑关系。在一般情况下,排比词组之间用顿号;分句内部没有标点,句尾用逗号;分句内部有标点,句尾用分号。“排比”与“对偶”的相同点是,都是将结构相同或相似的句子或词组,按一定顺序排列在一起。不同点是,排比的各分句的字数可以不相等,自由灵活。而对偶的两个分句,要求字数相等或大体相等。此外,排比至少由三个句子或词组构成,而对偶只有两个句子或词组相对。
(八)对 比 ——“对比”,就是把两种不同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的方面,放在一起进行比较。
(九)衬 托—— 通过议论或描写一个事物,意在表现另一个事物的修辞方式,叫“衬托”(即“陪衬”)。衬托可分为“正衬”和“反衬”两种。“正衬”是运用一个事物与要凸出的另一个事物之间的类似特点或属性,从正面衬托主要事物。“反衬”即运用两个事物之间相反或不同情况,从方面凸出主要事物。
(十)倒 装——说话、作文时为强调某方面内容,突出重点,常常把句子中的某一成分提到首句来说,这类调换句子成分的习惯顺序,改变句子语法结构的修辞方

收起

主要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反衬、象征、反问、设问等。

排比、并列、反问

9种有比喻排比夸张拟人反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