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关于对《史记》中《李将军列传》的评价最好是对李广这个人的评价,各个角度皆可!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05 22:57:22
需要关于对《史记》中《李将军列传》的评价最好是对李广这个人的评价,各个角度皆可!
需要关于对《史记》中《李将军列传》的评价
最好是对李广这个人的评价,各个角度皆可!
需要关于对《史记》中《李将军列传》的评价最好是对李广这个人的评价,各个角度皆可!
在《李将军列传》里,司马迁虽然忠实地记录了李广的优点和缺点,但还是能看出他抬李贬卫/霍的倾向.
李广经历的战斗次数不少,可能拿得出手的军功却不多,司马迁写《李将军列传》的时候避开了斩首、俘虏的具体数字,而着重描写李广的个人骑射能力.古代战争小说给我一个感觉:中国古代的文人在评价一个将军时,非常注重他的个人战斗力,好像只要个人战斗力强,就一定是个好将军.选拔武将的时候也是只考察候选人的个人战斗力,而对于其他方面都忽略不计.李广无疑是这些人心目中的好将军,他们不管李广的军功如何,一行情愿的认为将门出身、骑射能力非凡的李广一定比外戚出身、个人战斗力不突出的卫霍(司马迁在评价卫霍的个人战斗力时,只有一句“善骑射”,没说具体“善”到什么程度)更能胜任将军一职.他们把李广没能立功归结为“数奇”,而把卫霍的战功归结为“天幸”.
说司马迁抬李贬卫/霍,还有一个原因.一般来说,一个将军战败被俘,勉强逃脱应该是很丢人的经历吧?司马迁在描写这一段的时候将李广的失败归结为匈奴兵多一笔带过,而生动地描写了李广逃脱时的情景.于是这次被俘不但没有成为李广的丢人经历,反而成了他是名将的论据.相比之下,描写卫霍的战功时,只有几个干巴巴数字,看过之后印象不深.
司马迁采用了一些文学上的技巧,还是忠实于历史的.他还是记载了李广的一些不好的事迹:“还至霸陵亭,霸陵尉醉,呵止广.广骑曰:‘故李将军.’尉曰:‘今将军尚不得夜行,何乃故也!’止广宿亭下.居无何,匈奴入杀辽西太守,败韩将军,后韩将军徙右北平.于是天子乃召拜广为右北平太守.广即请霸陵尉与俱,至军而斩之.”霸陵尉不让他过关本来是按制度办事的典范,他却心胸狭窄,挟怨报复,竟然在国家要用他之时,利用职权将霸陵尉斩了.
“吾尝为陇西守,羌尝反,吾诱而降,降者八百余人,吾诈而同日杀之.”言而无信,滥杀降卒.不仅不人道,而且有违军事道德.
而后世文人就是对此视而不见,却抓住卫青令李广走东道不放.就算这是出于卫青的私心又如何?顶多妨碍了李广封侯,人家霸陵尉可是连命的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