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出现在什么季节?形成的原因是什么?伏旱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出现在什么季节?南岭作为江南和华南的分界线,其原因有哪些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06 09:38:28
梅雨出现在什么季节?形成的原因是什么?伏旱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出现在什么季节?南岭作为江南和华南的分界线,其原因有哪些
梅雨出现在什么季节?形成的原因是什么?伏旱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出现在什么季节?
南岭作为江南和华南的分界线,其原因有哪些
梅雨出现在什么季节?形成的原因是什么?伏旱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出现在什么季节?南岭作为江南和华南的分界线,其原因有哪些
梅雨一般出现在夏初的6、7月.成因是海洋上的暖湿气流与北方的冷空气势均力敌,长期盘踞在江南一带,向东直到日本南部和韩国南部.
伏旱出现在三伏天,也就是7、8月时.原因是副热带高压势力加强,控制了中国南方地区.
南岭是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的分水岭,南岭挡住了部分北方来的冷空气,使江南、华南差异很大.
简单来说这是因为副热带高气压的存在,具体说来嘛,看下文↓
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通常【【【每年六月中旬到七月上旬前后】】】,是梅雨季节。天空连日阴沉,降水连绵不断,时大时小。所以我国南方流行着这样的谚语:"雨打黄梅头,四十五日无日头"。持续连绵的阴雨、温高湿大是梅雨的主要特征。
与同纬度地区的气候迥然不同,梅雨是指一定地区和一定季节内发生的天气气候现象。研究发现,欧亚大陆在...
全部展开
简单来说这是因为副热带高气压的存在,具体说来嘛,看下文↓
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通常【【【每年六月中旬到七月上旬前后】】】,是梅雨季节。天空连日阴沉,降水连绵不断,时大时小。所以我国南方流行着这样的谚语:"雨打黄梅头,四十五日无日头"。持续连绵的阴雨、温高湿大是梅雨的主要特征。
与同纬度地区的气候迥然不同,梅雨是指一定地区和一定季节内发生的天气气候现象。研究发现,欧亚大陆在20N至40N之间,为副热带高压和西风带交替控制的地带。大陆西岸,夏季受副热带南压东侧下沉气流控制,天气晴朗少云,气候炎热干燥;冬季在西风带影响下,从大西洋带来暖湿空气,形成较多的降水,使气候变得温和多雨。即表现为副热带夏干冬湿的地中海式气候。
大陆东岸,夏季受副热带高压西侧控制,下沉空气原来也较干,但从暖湿海面吸收大量水汽,因而带来丰沛的降水,产生了副热带湿润气候。这里由于海陆对比十分强烈,形成了独特的季风气候,其显著特点是夏雨冬干,雨量集中在夏季,恰与地中海式气候相反。
如果和同纬度的英国东岸比,也是截然不同。美国东岸中纬地带夏季风来临前后就不会出现长时期的阴雨天气,人们从未有长期天气闷热之感,发霉现象难以出现。可见,在同一纬度上降水季节迥然不同。所以,在世界上,只有我国长江中下游两岸,大致起自宜昌以东、北纬29度至33度的地区,以及日本东南部和朝鲜半岛最南部有黄梅出现。也就是说,梅雨是东亚地区特有的天气气候现象,在我国则是长江中下游特有的天气气候现象。
收起
梅雨是初夏季节长江中下游特有的天气气候现象,每年6月中、下旬至7月上半月的初夏,我国长江中、下游两岸(或称江淮流域)区域内往往有一段连续阴雨时段,它是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北移过程中在长江流域停滞的结果,是由北上的暖空气和冷空气交汇形成的降雨过程。这时,正是江南梅子成熟时期,故称“梅雨”。古诗“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生动地描绘了当地梅雨季节的自然景象。因为梅雨季节里空气湿度大、气温高,衣物...
全部展开
梅雨是初夏季节长江中下游特有的天气气候现象,每年6月中、下旬至7月上半月的初夏,我国长江中、下游两岸(或称江淮流域)区域内往往有一段连续阴雨时段,它是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北移过程中在长江流域停滞的结果,是由北上的暖空气和冷空气交汇形成的降雨过程。这时,正是江南梅子成熟时期,故称“梅雨”。古诗“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生动地描绘了当地梅雨季节的自然景象。因为梅雨季节里空气湿度大、气温高,衣物等容易发霉,因此也有称之为“霉雨”的。梅雨结束,盛夏随之到来。
除了我国以外,朝鲜最南部、日本中南部也都有梅雨季节,但世界同纬度其它地区却没有,因此,梅雨是东亚地区特有的天气气候现象。
我国梅雨区的范围,北起淮河,南至闽、赣、湘三省中部,大致在110°E以东的27—34°N之间。梅雨期长度以梅雨区中部最长,上海平均6月15日入梅,7月9日出梅,长25天。梅雨区南北界附近一般只有20天左右。但这是气候平均情况,每年可以相差很大。例如,入梅期迟早可以相差40天,出梅期可相差45天;最长梅雨期可以长达60天甚至更长,而有些年份甚至更长,而有些年份基本上没有梅雨,称为“空梅”。梅雨期雨量最多的年份要数1954年,该年梅雨期总雨量超过多年平均值的两倍以上。
在伏天出现的旱,称为伏(夏)旱。 其特点是太阳辐射强烈,温度高、湿度小,蒸发和蒸腾量大。 我国长江流域等省在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控制下,晴热少雨, 伏旱的发生比较频繁,高达50%。 其他地区有些年份也出现伏(夏)旱。
夏季是农作物生育旺盛的时期, 所以伏旱不仅关系到当年作物的生长, 而且也决定当年水库的蓄水量和土壤底墒的形成, 对来年的冬小麦和春播作物的生长和及产量都有重要影响。
收起
每年大概5、6月,长江中下游地区进入梅雨季节。主要是夏季风北上形成的准静止锋移动至此而形成持续性降水。7、8月夏季风势力增强,锋面也继续北移至华北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则被暖气流控制,性质单一,温度温定高温,因此不会出现降水,正值夏季最热的时候,所以称之为伏旱。南岭为东西走向,所以南北两坡气候差异突出,因此作为分界线比较合适。...
全部展开
每年大概5、6月,长江中下游地区进入梅雨季节。主要是夏季风北上形成的准静止锋移动至此而形成持续性降水。7、8月夏季风势力增强,锋面也继续北移至华北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则被暖气流控制,性质单一,温度温定高温,因此不会出现降水,正值夏季最热的时候,所以称之为伏旱。南岭为东西走向,所以南北两坡气候差异突出,因此作为分界线比较合适。
收起